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VEGF-C和VEG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汤红平  张雅洁  顾莹莹  张惠球 《肿瘤》2006,26(6):551-554
目的:探讨VEGFC、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2例乳腺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以及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11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83.0%,VEGFD阳性率为75.9%。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767,P<0.001)。VEGFC阳性指数在淋巴结转移组(60.54±16.73)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3.56±15.64)(P<0.05)。VEGFD阳性指数在淋巴结转移组(60.42±16.26)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1.82±15.93)(P<0.05)。随着癌细胞VEGFC和VEGFD表达强度增强,LYVE1阳性淋巴管数也随之增加,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LYVE1阳性淋巴管均呈一定相关性,(前者r=0.864,P<0.001;后者r=0.870,P<0.001)。乳腺癌中LYVE1阳性淋巴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13.72±7.74)明显高于未转移组(7.69±5.85)。结论:VEGFC及VEGFD在人乳腺癌组织呈高水平表达,表达强度与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是调节淋巴管生成的主要因子,在许多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结合后,可特异性作用于淋巴管内皮,刺激淋巴上皮增殖,诱导瘤内或瘤周围淋巴管生成和/或扩张,促进肿瘤微淋巴管生成。肿瘤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过程中的重要条件,肿瘤细胞可通过表达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VEGF-C和VEGFR-3促使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其对抗研究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并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淋巴转移的靶点。二者间关系密切,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淋巴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乳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及其癌周组织中淋巴VEGF-C及其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6 %,在癌周组织中为5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阳性的脉管数在乳腺癌组织中为7.896±5.565,癌周组织中为10.306±6.5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与VEGF-C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66,P<0.05)。VEGF-C在乳腺癌微转移阳性组为87.5 %,在阴性组为71.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在淋巴转移阳性组为12.484±6.505,阴性组为8.471±6.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EGF-C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组织肿瘤细胞中,而VEGFR3则表达于乳腺癌间质和癌周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受体在癌周组织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的微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计算VEGF-C、VEGFR-3表达的阳性率.结果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均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并与结肠癌侵犯肠壁的深度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C、VEGFR-3的表达有利于结肠癌细胞淋巴道侵袭、转移的发生,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VEGFR-3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VEGFR-3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乳腺癌中的VEGFR-3和VEGF-C的表达.结果:75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R-3和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39/75)、74.7%(56/75);乳腺癌组织中VEGFR-3和VEGF-C阳性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微淋巴管计数在VEGFR-3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R-3和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陈亚宁  顾岩 《癌症》2009,28(12):1337-134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转移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最近研究表明淋巴管生成可能会主动促进淋巴转移的发生,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的部分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及其受体3等。但是,对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作用及其预后价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等问题仍有争议。本文对近年国内外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及其受体3在乳腺癌淋巴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是一个较为特异的淋巴内皮细胞生长刺激因子,通过其受体VEGFR-2(KDR)及受体VEGFR-3(Flt-4)分别作用于血管和淋巴管上皮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研究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分析48例新鲜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C/KDR/Flt-4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48例宫颈癌组织与瘤旁组织中的VEGF-C及其受体mRNA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肿瘤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与flt-4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癌旁组织(PT)中VEGF-C mRNA表达与KDR mRNA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1)。宫颈癌组织的VEGF-C、KDR或Flt-4 mRNA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病理分期无明屁的相关;而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深肌层浸润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C可能在宫颈癌转移尤其是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一个反映患者淋巴转移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乳腺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XCR4和VEGF—C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1%,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57.9%,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22.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2%,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68.4%,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25.9%,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且,CXCR4阳性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乳腺癌CXCR4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病人的月经状态、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CXCR4和VEGF—C的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病人淋巴转移的一个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VEGF-C及其受体flt-4在宫颈癌淋巴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检测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宫颈病变组织标本78例,应用VEGF-C和flt-4多克隆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78例中,VEGF-C表达范围为0~71%,其中阴性(-)16例(20.5%),弱阳性( )21例(26.9%),中等阳性( )26例(33.4%),强阳性( )15例(19.2%).随着病变由慢性宫颈炎到非典型增生再到宫颈原位癌和浸润癌的进展VEGF-C表达逐级增强.VEGF-C与flt-4之间及二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VEGF-C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flt-4调控系统与宫颈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VEGF-C及其受体FLT-4在喉及下咽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喉及下咽部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检测49例喉及下咽癌组织中VEGF-C、FLT-4的蛋白表达和相对含量.结果:49例喉及下咽部鳞癌组织VEGF-C表达阳性率为69.4%(34/49),FLT-4的阳性率为44.9%(22/49),其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同向性改变.VEGF-C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342,P<0.05).淋巴结转移组FLT-4染色阳性脉管数较无转移组有增高趋势(P<0.05);FLT-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r=0.312,P<0.05).结论:VEGF-C在喉及下咽部鳞癌中,通过其特异性受体FLT-4,导致淋巴管的增生,促进肿瘤淋巴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检测VEGF-C(FLT-4),对肿瘤诊断、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VEGF-C、VEGFR-3、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LVD)及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肝细胞癌组织标本6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20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其中VEGF-C及VEGFR-3 mRNA 的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MVD及LVD,并分析四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VEGF-C、VEGFR-3 mRNA表达、MVD及LVD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MVD及LVD均呈正相关(P<0.01),VEGF-C及VEGFR-3表达与肝癌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形成及淋巴转移相关(P<0.01),MVD与肝癌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形成相关(P<0.01),LVD与淋巴转移相关(P<0.01)。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表达增多,可能通过参与血管、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价其评估淋巴及血行转移的能力.方法 采集124例肺癌患者、3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VEGF-C及VEGF-R3的定量检测,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VEGF-C及VEGF-R3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83.57(120.70)pg/ml、62.72(43.02)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34.62(129.20)pg/ml、43.08(17.07)ng/ml(Z=-2.840,P=0.005;Z=-3.834,P<0.001).VEGF-C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及T分期均无关(Z=-0.949,P=0.343;Z=-0.454,P=0.649;Z=-1.168,P=0.243;Z=-1.694,P=0.090),与病理类型、N分期、M分期显著相关(χ2=8.829,P=0.012;χ2=27.148,P<0.001;Z=-2.221,P=0.026).而VEGF-R3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病理类型及T、N、M分期均无关(Z=-0.558,P=0.577;Z=-0.599,P=0.549;Z=-0.703,P=0.482;χ2=1.166,P=0.558;Z=-0.680,P=0.496;χ2=0.353,P=0.950;Z=-1.523,P=0.128).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VEGF-C的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N分期、M分期相关.外周血VEGF-C的检测有望成为辅助评估肺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肿瘤标志物,而VEGF-R3尚未显示出该价值.  相似文献   

13.
VEGF-C和VEGFR-3对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VEGF-C及VEGFR-3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病、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状态。结果:10例乳腺病及纤维腺瘤VEGF-C均阴性,也无VEGFR-3阳性淋巴管;48例乳腺癌组织VEGF-C阳性率为70.83%(34/48);淋巴结转移者VEGF-C阳性率为92.59%(25/27),显著高于无转移者(42.86%,9/21)(P<0.01)。VEGFR-3阳性淋巴管条数随VEGF-C强度增强而增多。在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R-3阳性淋巴管条数(6.03)多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01)(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状态与VEGFR-3阳性淋巴管数量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肺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其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SY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肺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0例淋巴结转移区域不同的肺腺癌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YK和VEGF-C水平。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SYK水平比正常人低(P<0.05),SYK水平随区域淋巴结转移增多呈递减趋势(P<0.05),而血清VEGF-C水平比正常人高(P<0.05),VEGF-C水平随区域淋巴结转移增多呈递增趋势(P<0.05),SYK与VEGF-C之间呈负相关(r=-0.650,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SYK和VEGF-C水平在患者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SYK和VEGF-C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相关。联合检测二者的水平可作为辅助判断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Chen JS  Zhang YJ  Hu SE  Zhang HQ 《癌症》2007,26(9):972-976
背景与目的:肿瘤脉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可能是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而VEGF-C是VEGF家族中最强的促淋巴管生成因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与VEGF-A具有协同促进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VEGF-A/VEGF-C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ude,ASODN)对乳腺癌生长及其脉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VEGF-A/VEGF-C ASODN注入人乳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癌模型中,观察肿瘤生长;运用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A/VEGF-C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情况;5'-Nase-ALPase双重酶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肿瘤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结果:反义组成瘤时间较对照组长[(13.00±2.83)天vs.(7.67±1.63)天,P<0.05],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缓慢,肿瘤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45±0.14)g vs.(0.92±0.37)g,P<0.05],抑瘤率达51.09%;反义组VEGF-A和VEGF-C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且MVD(21.83±2.86 vs.41.33±4.03)及LMVD(18.67±4.67 vs.31.83±2.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EGF-A/VEGF-C ASODN通过抑制VEGF-A及VEGF-C表达抑制乳腺癌脉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VEGF-C和CD44V6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化学SP法检测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的VEGF-C和CD44V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其中伴有颈淋巴结转移(N+)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8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N-)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2例。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标本VEGF-C和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84%和81.58%,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标本VEGF-C和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9%和52.38%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5,P<0.01);结论VEGF-C和CD44V6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VEGF-C和CD44V6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