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科病专家姚五达北京市鼓搂中医医院(100009)刘颖,洪霞北京市建工医院(100054)于丽军,王晨姚五达主任医师现已73岁高龄,是北京市著名老中医之一,他善治内科和妇科杂病,尤长于妇科病的诊治。由于他三十多年以来为北京市建筑职工的健康立下了汗马之...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不仅是个大实业家,而且还是一个忠诚的教育事业家。由于他养生有道,一生虽然坎坷,足迹四海,仍然意气风发地经历了三个时代,享年88岁。在他的著作中,把自己养生健身的经验总结归纳为八点:一是吃的食物要清淡,不易油荤及辛辣刺激之物,每餐多吃蔬菜及水果。二是吃东西要国定而按时,使之易于消化,其排泄也按时而不秘结。三是各人  相似文献   

3.
记忆纵横谈     
三国时代,有一个名叫张松的人,有次出使魏国,曹操把自己写的《孟德新书》给他看,他边看边记,竟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曹操大惊失色,称他为天下奇才。英国哲学家培根、大诗人拜伦对自己撰写的作品,数年之后尚能背诵。文学大师茅盾能背诵120回红楼梦,电子计算机之  相似文献   

4.
《养生月刊》2021,42(9)
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转引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一书中的一个故事。台州监狱关押了一名死刑犯,监狱官因出于怜恤之心,对他照顾得很好。这个死刑犯非常感激,他知道自己将被处死,为报答监狱官的照顾之恩,便将一个药方传给了他。这个死刑犯说,我七次被捕入狱,狱中屡遭严刑拷打,胸肺多处受伤,以致呕血。别人传给了我一个药方,以白及为末,米汤饮服,止血效果如神。  相似文献   

5.
药海拾珍(十一) 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台州监狱,关押了一名死刑犯,监狱官因出于怜恤之心,对他照顾得很好。这个死刑犯非常感激,他知道自己将被处死,为报答狱官的照顾之恩,便将一个药方传给了他。这个死刑犯说,我七次被捕入狱,狱中屡遭严刑拷打,胸肺多处受伤,以致呕血。别人传给了我一个药方,以白及为末,米汤饮服,止血效果如神。不久,这个囚  相似文献   

6.
李杲,字明之,号称东垣老人,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终年71岁。他世居于真定,即今天的河北省正定县。因真定在汉代初期被称为东垣国,所以李杲到了晚年,便自号为东垣老人。李杲出身于一个富豪的大家族。他的父辈好诗书,常大宴宾客,当地文人雅士常常造访他家,使他从小在一个书香氛围中受熏陶。他虽身处优越环境,但并非纨绔子弟。他聪明好学,善良厚道,从小深得长辈和亲友的赞扬。成年后,他仍旧为人忠厚,品行端庄,尊长爱幼,虽有万贯家产,却很少外出,多数时间把自己…  相似文献   

7.
中医的担当     
最近与一位中医朋友闲聊,朋友的两句话使我大为震撼。他说:“看一个中医是不是热爱本行,就看他的子女是不是学中医,行中医;看一个中医有没有本事,就看他自己和亲人有病是不是看中医吃中药,尤其是自己开的中药。”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位老友已年近古稀。他自中年始就一直爱好写诗弄文,且坚持向报刊投稿。他自己订了十多份报刊,却不让投递员给他送上见,他偏要自己去取,且风雨无阻乐此不疲。我问之何以如此?他坦诚地告诉我说:“我每次去取报纸都怀着一个新的希望,那就是首先看看有没有我的稿件见报,有没有报刊社寄来的样报样刊?  相似文献   

9.
老年长寿在于自我徐建邦吉林省图们市中医院对老年来说,生理上衰老比病理上的衰老缓慢。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就人类智慧来说,他可以超越一切,唯独不能超越他自己。人体内之阴阳,保持相对平衡、人与外界环境的又统一,就是健康,反之则为疾病。人老之死。因衰老者少...  相似文献   

10.
杨新玲 《光明中医》2012,27(8):1691-1692
许彭龄老中医乃全国著名中医许公岩之子,他自幼随父学医,深得其父真传,并广撷博采,融会贯通.在他独立行医五十余年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及临床用药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是北京市第一、二批,全国第三、四批著名老中医.我跟随许老学习多年,深感其辨证用药的与众不同,现就许老对甘草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于增瑞出生于北京市平谷镇东鹿角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六年制中医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作为北  相似文献   

12.
所对十半目,就是以十幅图画.表现一个修好者,像一个牧立一样,如何把自己的本来风光或回地由十——天俄妙心或规着怫性显现出来;把依他执著遍采克服,发挥自林妙用的代世功能。这虽不是每一个修行者切会经过或必须经过的十个阶段,但已可以由此而略知健行过程的一些消息。图中画着一个人,手里拿着牛绳,奔向郊外,寻找他的牛,但他尚不知牛在何处。此是吾人发觉了自己被困于烦恼虚妄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的目性之牛,也就是对于见性开悟的事,已经有了追求向往之心,开始用功修行的阶段。其项文,即是用心修行的情况,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书画大师启功先生,幽默风趣,晚年更是以一颗童心面对世事沧桑。他喜欢跟孩子们玩,见到小孩就充溢着爱恋之情,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顽童。不是摸摸孩子的头,就是抱起孩子亲亲,再就是弹一下小脑壳,孩子叫他"爷爷",他高兴地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14.
五代南唐最后一个皇帝李煜,世称"李后主"。在历代帝王中,他是最有才华者之一,又是结局最为悲惨的一个。公元975年,李后主被俘降宋,囚禁中,他常思念宫阙,回忆往事。在一个中秋之夜,他仰望空中明月,触景生情,勾起了满腹的丧权之耻和亡国之个艮,提笔写下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使宋太宗赵匡  相似文献   

15.
<正>但凡热爱篮球的人,都知道迈克尔·乔丹。一个小小的篮球,在他手里犹如自己的灵魂般随心而动;在他心里则是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代名词。可以说,他把篮球这项运动玩到了极致,因此大家称之为"篮球之神"。以此类推,一个人能把"服务"做到极致,那么他所做的事业绝对不会令人失望。江西省根之根足疗连锁机构董事长王文革,所从事的事业与"足"脱不开干系,就连"根之根"的由来也是如此:"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刘炳凡先生,已经82岁了,仍然工作在科研、教学、临床第一线。他把自己的治学之道总结为“金字塔式”要领,这就是: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二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三条基本求知途径,四种学习时间来源,五项求学必须做到。  相似文献   

17.
正年轻时好读泰戈尔的诗,老来雅兴更浓。他那一首首晶莹清丽、带有哲理意味的诗句,如同山溪般透明清浅,能给人的心灵以深刻的启迪。如收在《飞鸟集》中的那首"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就时常萦绕于我的耳际,引发了我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她告诉我,人的一生,就应当像夏日的花朵那样,尽情地绽放自己,顽强地成长自己,无私地奉献自己。这样,生命之花才能更加璀璨夺目。中青年时期是这样,到了老年阶段也应如此。只有  相似文献   

18.
倪合一 《养生月刊》2010,31(5):406-407
唐代伟大的医学家、药学家孙思邈,是一位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的名医,他在世时收集了许多医方,汇编成册,被后人誉为"药王".而且他对长寿之道甚为精通,他自己活了整整一个世纪,从他写的<枕上记>中,可以了解他对饮食起居的观点符合现代科学道理,对今人保健养生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衰老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衰老是可以采取一定健身措施使之延缓的,这点已被很多养生家所证实。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休干所的离休干部马顺年先生就是一个范例。他在数十年的养生保健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延缓衰老的具体方法——虽年逾八十,但还没有一点老态龙钟的衰老迹像,每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位精神焕发,性格开朗,平易近人,面带微笑的健康老人。他头脑清晰,语言宏亮,走路矫健有力。  相似文献   

20.
脾为后天之本,位于中焦,居膈下。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统摄血液。在生理功能上,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为用的关系,使各脏腑组织形成一个协调和统一的整体。在病理上,脾胃有病,不仅表现在本脏功能失调,而且也往往导致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