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7):601-603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995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24例AMVO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4例AMVO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AE)9例(37.5%),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13例(54.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AT)2例(8.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91.7%),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肠系膜血管造影(100%)。9例MAE确诊7例,保守治疗3例,急诊手术6例。治愈5例,死亡4例;13例MVT确诊10例,保守治疗7例,介入治疗2例,手术4例,全部治愈;2例MAT均确诊,介入与手术治疗各1例,均治愈。结论肠坏死发生前早期诊断,积极行介入治疗与剖腹探查为主的外科治疗是提高AMVO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cute mesenteric vascular occlusion,AMVO)是引起外科急腹症的少见疾病,分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us,MAE)、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thrombosis,MAT)、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及非阻塞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non-occlu-sive mesenteric ischemia,NOMI)四类。该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非常棘手。本文收集我院1995年11月至2005年11月资料完整的AMVO 32例,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动脉阻塞(MAE)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少见的外科急腹症。本文报道了2例MAE和3例MVT患者的诊治体会。患者主诉均为腹痛,2例MAE均获临床诊断,3例MVT均临床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均行肠切除术治疗,最终经病理确诊。认为血管造影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术后抗凝治疗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黄海旺  陈延林 《广西医学》2008,30(12):1914-1915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cute mesenteric vasculav occlusionAMVO)属少见病(0.6%)[1],但该病起病急,进展快,易导致以广泛肠坏死为主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故病死率高(60%~90%)[2].常见类型为:肠系膜上动脉急性栓塞(mesentericavterial embolism,MAE),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avterial thrombosis,MAT)以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ns thrombosis,MVT).1992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收治AMVO患者17例,现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培权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970-971
目的探讨肠系膜血管疾病所致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17例肠系膜血管疾病所致急腹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AE 5例(29.4%),MAT3例(17.6%),MVT 9例(52.9%),以中老年患者为多见,常并存心脏、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漏诊、误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89.3%),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肠系膜血管造影(100%)。平均确诊时间13 h,17例中确诊11例,急诊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6例,介入治疗3例。治愈13例,死亡3例,致残1例。结论重视病史的全面采集,坚持正规的体格检查程序,严密观察病情,正确的临床逻辑思维,恰当的辅助检查,积极介入治疗与剖腹探查是早期诊断和成功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6例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8例MAE,死亡6例,4例MVT全部治愈。结论:对AMVO保持警惕、早期确诊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源性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血管源性急腹症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MAE)3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4例,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8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100%)。MAE 3例与MVT 2例均被术中证实,误诊误治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死亡6例,治愈9例。结论血管源性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及预后的关键,基层医院更应提高警惕性。  相似文献   

8.
汪良芝  陈明 《吉林医学》2011,(31):6548-6549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VO)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腹部CT的45例AMVO患者,结合临床特征和CT表现,判断急诊腹部CT对AMVO的诊断作用。结果:45例AMVO患者中,38例患者通过急诊腹部CT确诊,确诊率为84.4%,3例患者通过剖腹探查确诊,4例患者行肠系膜血管造影确诊。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4例,肠系膜下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9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1例。AMVO的CT直接征像为血管内充盈缺损(38例),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11例)、肠壁增厚(26例)、薄纸样肠壁(4例)、缆绳征(5例)、肠系膜积液(13例)及腹腔积液(18例)。结论: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有很好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和(或)腹部CTA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9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介入治疗3例,痊愈2例,中转手术1例,手术1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5.4%。结论: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9例MVT,对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9例MVT确诊7例,保守治疗5例,手术4例;治愈6例,死亡3例。结论:充分认识该病,选用恰当的检查技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MVT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5例MVT的诊治经验,从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初诊多数表现为急腹症,症状和体征不相符。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术前确诊,3例误诊,7例治愈,2例死亡。6例急性MVT诊断确立后立即采用抗凝溶栓等保守治疗,5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治愈。结论该病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诊断更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发现肠系膜上静脉的栓子征象来确立。急性MVT在肠缺血尚未导致透壁性肠坏死、肠穿孔时,抗凝溶栓治疗可行,如有急性腹膜炎时中转手术。在肠坏死时,早期切除坏死肠段,包括静脉阻塞的肠系膜部分,术中、术后抗凝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静脉血管阻塞所引起的内脏淤血性疾病.由于该病人的体征不典型,发病早期很难确诊,往往延误治疗.据报道,MVT后期不行手术治疗者的病死率为92%~100%.我院1998~2002年收治的MVT病人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间收治的9例MV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2例,保守治疗痊愈;手术7例,其中3例手术2次,1例手术3次,住院死亡3例. 结论 早期诊断、治疗是成功治愈MVT的关键,术后继续抗凝溶栓是确保血栓不发展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方法、改善疗效的措施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39例急性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将其分为治愈组(104例)和病死组(35例),对其发病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139例病人中40例确诊为肠系膜动脉栓塞,75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4例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其中行CTA/CTV检查者18例,15例可直接确诊为AMI,敏感率为83.33%;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者2例,均确诊为AMI。103例病人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6例术后病死,术后病死率25.24%;34例病人行保守治疗,病死9例,保守治疗后病死率26.47%;接受介入治疗的2例病人均治愈;139例病人总体病死率为25.18%(35/139)。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89,95%CI:1.004~1.182)、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OR=1.015,95%CI:1.004~1.026)、乳酸水平升高(OR=4.302,95%CI:2.276~8.132)均是AMI病人病死的独立危险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8月~2010年9月收治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和(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9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介入治疗3例,痊愈2例,1例中转手术,手术1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4.3%.结论 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应有深刻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急性血运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血运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抗凝治疗,合并手术治疗22例,该组病例总死亡率为28.6%(10/35),造成血运障碍的原因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9例,死亡4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6例,死亡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0例,死亡4例.CT、MRI以及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的确诊率分别为72.2%(13/18)、77.8%(7/9)和90.9%(10/11).结论急性血运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一旦延误治疗则死亡率较高.CT和MRI检查对确诊有辅助意义,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是诊断的较特异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恰当的护理措施,8例行手术治疗后再给予抗凝治疗治愈后出院,2例遗留短肠综合征;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1周出现肠梗阻,行二次手术治疗,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管广泛坏死,术后17天死于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行保守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抗凝治疗和恰当的手术方案是改善肠系膜血栓患者预后的根本措施,同时积极有效的观察、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治经过,结合献分析MVT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 11例病人均以急腹症或肠梗阻收住院,其中发病24h内确诊仅2例。全部患行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及时手术行肠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切除足够范围肠段及早期抗凝治疗是预防复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提出急诊早期诊治原则.方法 对2004-2008年5月在同仁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的2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例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患者中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1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首诊时确诊5例,余20例在诊断为其他疾病并对症处理病情不缓解后被确诊.首诊确诊的5例早期保守治疗后治愈,18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手术取出栓子、坏死肠管切除加端端吻合术10例及单纯坏死肠切除并吻合术8例;2例因全身情况恶化未行手术死亡.共死亡9例.结论 急诊早期应提高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警惕,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诊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1例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2例经抗凝、溶栓治疗,9例经手术治疗,治愈7例,死亡4例.结论 MVT诊断缺乏特异性,彩色超声、CT、MRI、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本病可行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或手术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术中、术后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