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痰瘀互结同病的原理,痰浊必致瘀血,瘀血多夹痰浊,痰瘀阻塞是导致痛证的重要病理因素。吴立文教授善用化痰逐瘀治疗由痰瘀互结所致之痛证,治痰兼顾化瘀,治瘀不忘化痰,使邪祛络通,通则不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治疗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连师临诊、学习连师的著作,搜集痰瘀互结证相关医案,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原则,总结连建伟教授从肝论治痰瘀互结证的辨证思维方法及临床治疗的经验,并举3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连建伟教授认为痰瘀互结证与肝密切相关,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消瘀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痰法,平肝熄风、活血化痰法,清肝胆湿热、活血化痰法,通(肝)络逐瘀、活血化痰法。所附医案,以其特有的经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临床效佳。[结论]连建伟教授重视调肝论治痰瘀互结证的思想具有独创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肺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肺癌是因毒邪侵淫、情志内伤等导致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毒痰瘀互结,壅结于肺,日久恶变成癌积,临床从气阴亏虚型、热毒内蕴型、痰浊内阻型、毒瘀互结型、阴阳两虚型辨治。治当扶正祛邪,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结、化痰解毒为原则,并应将扶正祛邪贯穿肺癌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清毒活血化痰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本法则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瘀血、痰浊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瘀血阻脑、痰浊蒙窍是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痰瘀互结,久滞不化,酿毒损髓,败坏脑络则是本病发生及演变的核心环节,提出痰瘀互结,痹阻脑络,当活血化痰兼施,痰瘀互结,化毒损髓,当清毒洁流护脑,认为清毒活血化痰治疗血管性痴呆行之有效,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5.
杨文明认为癫狂发病以禀赋异常为基础,情志内伤为癫狂的触发因素。发病早期,病机以痰瘀互结为主,可见痰瘀化火,治宜化痰瘀、清火热、行气滞;病久则为瘀毒侵犯脑髓,难以根治,治宜化瘀排毒、补虚扶正,避免严重残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痰瘀互结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痰瘀互结证的医案,痰瘀互结证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结果:明清时期痰瘀互结证的常见的用药有以下类四类:疏肝理气,化痰祛瘀;清热养阴,利湿通络;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益气扶正,祛痰化瘀。结论:因子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痰瘀互结证的用药规律,在中医证侯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痰和瘀在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及血液生化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病理改变,认为痰瘀互结理论可阐释乳腺增生病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乳腺增生病为气滞、痰凝、血瘀结聚而成,属本虚标实证,肾虚冲任失调为其本,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为其标,病位在肝、脾、肾。根据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的临床特点,以及偏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脾虚湿盛等不同证候表现,提出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治其标,疏肝理气、健脾胜湿、温补肝肾调摄冲任治其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和评价化痰祛瘀方对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从痰瘀互结及肝 、脾 、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要病机的角度论治高脂血症.方法 收集痰瘀互结型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服用化痰祛瘀方,对照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定),总疗程为60 d.然后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服药前后血脂 、中医病情 、中医证候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化痰祛瘀方对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TC、TG LDL-C)方面具有明显降脂作用,其中在降低密度脂蛋白(LDL-C)方面与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定)相当,降胆固醇(TC)方面稍逊于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定);降甘油三脂(TG)和改善痰瘀互结证中医总体症状方面明显优于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定);化痰祛瘀方对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在降TG及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化痰祛瘀方对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治疗在症状改善 、血脂及蛋白水平调节 、伴随疾病治疗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化痰祛瘀方对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李宝华辨治缺血性中风经验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华教授擅长辨治缺血性中风,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气机失调、痰瘀互结贯穿中风病始终。提出调畅气机、"治气"为主,痰瘀同治、化痰祛瘀的治疗方法。既丰富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又拓展了临床辨治缺血性中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系统阐述李军教授临床辨治高血压病眩晕的思路及经验。痰、瘀为患贯穿高血压病眩晕病程始终,一旦痰瘀互结,则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提出"见痰及瘀,见瘀及痰"的治疗思想,提倡"化痰活血,痰瘀同治"的基本大法,注重痰瘀偏重,强调兼夹证型,以清脑通络汤为基础加减,用药精良,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对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辨治不仅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更具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痰瘀互结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机制,并贯穿于冠心病的整个病理过程,因此痰瘀互结致脉络瘀阻,血行涩滞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运用活血化痰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桥本甲状腺炎乃虚实夹杂之证,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邪壅于颈前而发病,治以益气健脾、行气活血化痰为主,并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本病早期多属气郁痰阻、痰瘀互结之证,治宜标本兼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多属肝火旺盛或阴虚火旺之证,当以治标为主;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多为脾肾两虚之虚证,当以治本为主。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痴呆从肾虚痰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为肾精亏损,痰饮瘀血互结。所以治呆必补肾,肾精足则髓海充,治呆须开窍,开窍责求痰瘀,则窍开而神明,用药时以补肾化痰去瘀类药物为主,佐以滋养脑髓的甘平之味,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60例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60例,服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结果:总有效率8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补养气血、化痰降浊、化瘀通络,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梳理中医药标准文献中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的治疗认识,对其共性特点和规律进行挖掘和可视化展示,为痰瘀互结证治疗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支持。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人工检索《中医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诊疗方案》《神志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指南》等包含痰瘀互结的教材、指南等著作,期刊文献及著作类文献的检索日期均截至2021年11月30日。采用SPSS Modeler进行矩阵共现,采用Aprior建模,最后利用Gephi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通过图谱检索发现胸闷、乏力、皮下肿块、皮肤麻木是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常见的临床症状,舌质紫暗、瘀斑、舌苔厚腻、脉涩是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常见的舌脉,化痰、活血、祛瘀、通络是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常见的治法,半夏、茯苓、桃仁、甘草是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常用的中药。结论 痰瘀互结几乎可见于临床各系统疾病,中医诊疗应既注重共性药物的使用,也关注不同疾病特色治法方药的发现,未来可进一步构建宏观与微观融合的痰瘀互结知识图谱,为痰瘀相关疾病的综合应对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冠心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痰瘀互结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论述现代社会肾虚是冠心病的重要始动因素,肾虚导致痰浊瘀血内生,进而痰瘀互结,痹阻心脉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环节,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提出在固护元气,培补肾精的基础上痰瘀并治的治疗方法,论述了临床使用补肾培元、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证明补肾化痰祛瘀法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孙占学教授辨治结节性痒疹的临证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和分析孙教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医案,归纳总结孙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诊治思路,并附加医案一则佐证。[结果] 孙教授认为结节性痒疹的关键病机是痰瘀互结,阻滞肌肤。基于此病机,治疗应以化痰活血软坚为大法,同时重视虫类药物的使用,结合患者症状及舌脉进行加减,使痰瘀之邪得消,坚实之结得散。所举医案为痰瘀互结型结节性痒疹,以化痰、活血、软坚三法为治则,前期以化痰为主,后期增活血之功,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孙教授从化痰活血、软坚辨治结节性痒疹疗效显著,其经验可为中医临床治疗结节性痒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膏对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患者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化痰活血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重指数降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痰活血膏对降低超重或肥胖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指数及收缩压、舒张压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化痰祛瘀法治疗小儿哮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痰、瘀的角度阐述小儿哮喘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宿痰为哮喘发病之夙根,瘀血是哮喘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小儿哮喘应从痰瘀论治,以化痰祛瘀为治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作基础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化痰祛瘀类方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痰祛瘀法用于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