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清中自细胞介素-1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 ,并探讨IL 1 0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发病中意义。方法  41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血清IL 1 0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结果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入院时、术后第 1、3、6天血清IL 1 0浓度分别为 42 3 7± 3 1 6、3 51 2± 2 7 3、2 2 4 5± 2 3 6、1 0 3 6±2 1 7pg/ml,健康人血清IL 1 0浓度为 92 5± 2 1 6pg/ml。与健康人比较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入院时血清IL 1 0明显升高 (P <0 0 1 ) ,术后第 1、3、6天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 IL 1 0增加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正常人及肿瘤患者血清中IL 12以及IL 12P4 0含量的检测 ,观察其分子对NK细胞抗肿瘤细胞细胞毒效应的影响 ,探讨IL 12、IL 12P4 0分子在NK细胞抗肿瘤功能上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IL 12、IL 12P4 0分泌水平以及MTT释放法检测NK细胞毒活性。结果 ①肿瘤患者外周血PBMC中CD3 、CD5 6 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②肿瘤患者NK细胞对NK敏感细胞K5 6 2以及NK不敏感细胞Raji和Ddaudi的杀伤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③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经含肿瘤患者血清培养后 ,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④在肿瘤患者血清中 ,IL 12分泌水平为 14 3 31± 0 93pg ml,高于对照组 84 97± 3 7pg ml(P <0 0 5 ) ;IL 12P4 0含量为 2 2 4 90± 0 7pg ml,高于对照组 32 5 6± 0 7pg ml(P <0 0 5 )。⑤正常人NK细胞经不同浓度 ( 1μg ml、5 μg ml以及 10 μg ml)IL 12诱导后 ,在 5 μg ml、10 μg ml浓度NK细胞杀伤率均高于对照组 ;在肿瘤患者中 ,仅高剂量( 10g ml)IL 12组的杀伤率高于对照组。⑥这种诱导增高的NK细胞杀伤率可被外源性IL 12P4 0的加入而下调。结论 肿瘤患者血清中IL 12P4 0含量的增高可能与肿瘤密切相关的NK细胞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中IL—6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 IL - 6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疾病脑脊液 (CSF)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10例脑梗死、14例脑出血、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细菌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炎、14例脑外伤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者 CSF中 IL - 6水平 ,对部分脑出血患者进行发病第 1、2、5、10天的动态观察。结果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IL - 6含量分别为 6 40 .4pg/ ml± 5 5 7.8pg/ ml、96 6 .5 pg/ ml± 712 .2 pg/ ml、418.5 pg/ ml± 412 .5 pg/ ml,显著高于对照组(2 3.3pg/ ml± 10 .7pg/ ml) ,(P<0 .0 1~ 0 .0 0 1) ,脑出血组第 1天 IL - 6即达高峰 ,平均 1376 pg/ ml,出血破入脑室者显著高于未破入脑室者 (P<0 .0 5 ) ;各 CNS感染者 IL - 6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0 .0 0 1) ,病毒性脑炎 (2 96 .0 pg/ ml±337.7pg/ ml)显著低于化脓性脑膜炎 (16 6 3.5 pg/ ml± 6 44 .6 pg/ ml)和结核性脑膜炎 (10 33.6 pg/ ml± 5 19.8pg/ ml) ;脑外伤患者 IL - 6 (2 72 .3pg/ ml± 34 4.0 pg/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CNS患者 CSF中存在 IL - 6的过量表达 ,IL -6的检测可作为反映脑组织炎性反应和损伤程度的灵敏指标 ,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中老年人血清骨钙素 (BGP)、白细胞介素 6 (IL 6 )、PBM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以及尿吡啶啉 (PYD)排泄率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对 12 4例中老年人采用双能X线法 (DEXA)进行骨密度检查 ,同时利用放免和酶标法对其血清 (培养上清 )进行BGP、IL 6、IL 2及尿PYD/Cr水平的检测。结果  12 4例被检查者中 ,骨质疏松者 4 3例。BGP检测结果 ,骨质疏松者 (7 0 1± 2 75 )ng/ml;正常者 (5 19± 2 0 7)ng/ml。IL 6检测结果 ,骨质疏松者 (14 30± 14 2 6 )pg/ml;正常者 (8 0 6± 6 0 4 ) pg/ml。PBMC培养上清IL 2检测结果 ,骨质疏松者 (118 96± 74 19) pg/ml;正常者 (12 2 35±6 8 2 2 ) pg/ml。尿PYD/Cr检测结果 ,骨质疏松者 (6 9 5 5± 9 12 )nmol/L/ μmol/L ;正常者 (5 5 0 6± 7 0 3)nmol/ μmol。 结论 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BGP、IL 6及尿PYD排泄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提示骨质疏松与骨吸收的相对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设立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组 ,检测 3组患者血清中TNF α和IL 6的含量。结果  3组的TNF α(pg/ml)和IL 6 (pg/ml)测定结果分别为 :正常对照组 2 .6 18± 0 .92 1,2 7.6 5 3± 19.939;哮喘组2 1.2 86± 12 .4 16 ,937.4 97± 170 .732 ;COPD组 2 0 .5 2 4± 10 .35 4 ,975 .0 35± 2 5 3.913。哮喘组和COPD组血清中TNF α和IL 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组内TNF α和IL 6的含量呈正相关 ;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TNF α和IL 6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TNF α和IL 6参与哮喘和COPD的气道炎症 ,在哮喘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介素 6 (IL 6 )和白介素 8(IL 8)在腹膜透析 (PD)患者透出液中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 35例PD患者透出液IL 6和IL 8水平。结果 PD患者腹膜炎发作期透出液IL 6 [(6 0 .8± 11.8) pg/ml]和IL 8[(5 1.8± 2 .1) pg/ml]均明显高于透析稳定期 [(7.0± 5 .3) pg/ml和 (10 .8±4 .9) pg/ml],P <0 .0 0 1。透析 >3年组透出液IL 6 [(2 0 .5± 4 .3)pg/ml]和IL 8[(2 0 .8± 6 .8) pg/ml]明显高于透析 <1年组 [(7.9± 6 .1) pg/ml和 (12 .8± 5 .7) pg/ml],P <0 .0 1。 结论 PD患者透出液IL 6和IL 8可能参与腹膜损伤的发病机制 ,其增高提示可能有腹膜炎发作  相似文献   

7.
活化巨噬细胞体外分泌的源炎性细胞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活化巨噬细胞培养调理液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在诱发炎性 PVR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兔活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调理液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EL ISA检测试剂盒 ,检测其 TNF-α、IL - 8、IL - 6的含量 ,并进行多元回归拟合曲线分析。结果 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 IL - 8、TNF-α及 IL - 6的含量分别于培养后的 8、2 0、48h明显增加 (分别为 12 2 pg/ml± 31pg/ml、12 5 pg/ml± 2 2 pg/m l和 2 6 pg/ml± 4pg/ml,P<0 .0 1) ,前两种细胞因子于2 0、72 h达高峰 (分别为 192 pg/ml± 38pg/m l,15 4pg/m l± 16 pg/ml,P<0 .0 1)。IL- 6至 96 h仍呈上升状态 (2 8pg/ml±4pg/ml)。结论 注入活化巨噬细胞或其细胞培养调理液中炎源细胞因子在其启动、调控 PVR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中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 (sFasL)和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70例RA患者血中sFas、sFasL、IL 18和类风湿因子 (RF)、C 反应蛋白 (CRP)含量。结果 RA患者sFas、sFasL、IL 18、RF、CRP含量分别为 ( 3.75± 1.79)ng/ml、( 12 15± 10 17)pg/ml、( 6 6 .6± 4 9.6 ) pg/ml、( 4 87±6 6 1)IU/ml、( 2 .75±4 .14 )mg/dl,与对照组 [( 2 .37± 1.2 9)ng/ml、( 4 43± 2 4 5 ) pg/ml、( 32 .2± 2 0 .5 ) pg/ml、<30IU/ml、<0 .0 1mg/d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FasL与CRP、RF呈正相关 (r =0 .5 36 ,r =0 .394 ,P <0 .0 5 ) ,sFas与IL 18呈正相关 (r =0 .80 8,P <0 .0 1)。结论 sFas、sFasL、IL 18与RA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IL-10、IFN-γ在Graves眼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GO病人血清IL - 10、IFN -γ的变化。方法 :纳入初发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O病人 ,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 - 10、IFN -γ水平。结果 :GO病人血清IFN -γ为 3 36 1± 1 317IU/ml,较正常对照组(1 846± 0 75IU/ml)高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GO组IL - 10为 383 181± 146 436pg/ml,较正常对照组 (32 7 32 6± 135 948pg/ml)高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TH1/Th2样免疫反应在G0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IL-10、IL-6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凯庆  唐才喜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1):1292-1295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 (AP)早期患者IL 10、IL 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在AP病人入院后d1和d3 采血 ,回顾性分析其IL 6、IL 10的早期变化并与健康献血人群比较。【结果】AP患者血浆IL 10阳性检测率在入院d1为 4 4 .6 %、d3 为 2 4 .4 % ,正常人群无阳性结果 (P <0 .0 5 )。血浆IL 6入院d1SAP组血浆IL 6浓度明显高于MAP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MAP组与正常组IL 6浓度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最佳截断值为 10 5 pg/ml,预测SAP的敏感性 84 .6 2 % ,特异性 94 .12 % ,阳性预断值 93.5 2 % ,阴性预断值 85 .95 % ,可用度为 78.73% ;入院d3 SAP组血浆IL 6浓度仍明显高于MAP组和正常组 (P <0 .0 1) ,MAP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IL 10在正常人中一般不能检测出 ,在AP时升高 ;SAP早期IL 6浓度明显升高 ,检测IL 6可能对于早期鉴诊有一定的意义 ,其监测SAP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且稳定性较好 ,可作为其临床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