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的利益诉求及其实现限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大喜  刘虹 《医学与社会》2009,22(12):43-44
多数医疗纠纷源于医患双方缺乏诚信,缺少人文关怀.实现医患和谐需要政府、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在价值选择和制度安排上促进医患和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保健服务具有无私利他的道德责任和追求利益的需求,为病人的最大利益着想是医务人员最根本的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行为的利他主义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服务具有无私利他的道德责任和追求正当利益的需求,医疗市场中的利他行为主要包括无私利他与为己利他。医疗服务的市场运作必须坚持始终如一的正确价值取向,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是医疗服务的基本目标。为病人最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亦是医患关系不可缺少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3.
试论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与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服务具有无私利他的道德责任和追求利益的需求,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目标。为病人最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不可缺少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4.
根据原则谈判的原理,医患关系紧张是医患利益冲突的立场表现,医患关系和谐化的出路在于通过制度调整,实现医患利益的相容。在医患关系的相关利益主体中,医生和患者是利益直接冲突的双方,而医院和政府则是利益关系的主导者。当制度能够保障医生的职业安全和应得利益,并且医生的职业安全和应得利益主要取决于患者的治疗疾病、可接受的医疗成本、受到应有的尊重等利益满足,那么医患关系和谐就会实现。达成这种局面的制度包括:提高医务人员与医院方的谈判地位、提供医务人员避免医疗风险的制度安排、加强对医生的执业水平和职业伦理的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医生道德形象是医生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包括医生对所从事职业道德属性的认识,关心与帮助患者的道德价值追求,为患者健康服务的道德责任,它引导着医生的行为内容和行动方式。同时医生的道德形象要受到患者评价,评价影响着医生道德形象坚持或改变,所以医生道德影响也隐含着医生与患者彼此的要求与期待,是医患关系的投射。在当前社会中,医患之间在对医生道德形象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分歧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对医生道德责任边界定位的差异。医务人员倾向以“守规则”来解释责任,使责任具体可把握,却可能在规则未至之处有意无意地“祛责”;患者则希望医生都是美德楷模,但要求过高会使医生对责任心生距离即“怯责”。二是医患双方在技术话语与道德话语上的博弈。医者希望将道德形象简单化,凸显技术形象,以强化医师在医疗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而患者则希望自身需求和意见能够受到医师的重视,对道德形象有更高要求,以弥补自身在医生技术权威下的弱势。三是道德与利益间的权衡。主要是医生是否该求利,求利的程度,求道德名声还是物质利益等义利问题上的矛盾。要消弭分歧以建设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在观念及行为上进行协调。首先,将“好人医生”作为形象建设的定位。“好人”一方面明确医生职业所具有的道德属性,另一方面需以做得好与活得好相结合为旨归,兼具内在与外在善。其次,医患双方接纳医生道德形象的层次性。对医生道德形象的不同层次的认识、要求都应该得到尊重与包容。第三,实现技术话语与道德话语相交融。医生在诊疗中应以患者为主体,技术话语为患者服务,注重患者在道德话语中的要求;同时又根据患者情况与情境,选择两种话语融合的方式,体现主导性。第四,设计相应机制进行保障。包括各方的平等对话机制、保障权责统一的机制和起“公正旁观者”作用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医患冲突中的利益失衡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利益失衡的角度审视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剖析凝聚于医患冲突中的诸种利益失衡问题。进而指出,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必须确立医学崇善的道德律令,加大卫生投入,加强卫生法制建设,从内在保证和外在保证两方面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现医患关系和谐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医学人文信仰是人们基于人的生存发展价值的认知而产生的对医学人文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付诸医学实践的特殊情感,其实质是对生命价值终极性的确认与追求。医学技术主义遮蔽、医患关系物化、制度安排不尽合理以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是医学人文信仰危机的重要根源。确立医学崇善的道德律令,加大卫生投入,加强卫生法制建设,营建良好的舆论氛围等是克服医学人文信仰危机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医院文化是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医院特征的群体意识,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的价值现导向作用、道德约束作用、人文培育作用、品牌辐射作用和机制监管作用,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由之路。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加强医院物质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加强医院管理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郑大喜 《医学与社会》2010,23(9):34-36,39
医患关系紧张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由于价值选择和制度安排失当造成的。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医疗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医疗秩序的自我实施机制。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信誉才能起作用。重构医疗秩序必须以规范监管作为制度保障,以诚信互动作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站在伦理的视角审视医患关系,发现其是一种特殊的、多层次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更是一种道德关系。因此,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体制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引入伦理维度,对中国医患关系恶化的症结进行伦理探讨,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紧张的医患关系缘于医患双方信任危机,并分析了导致信任危机产生的因素。思考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建立医患双方信任关系,我们认为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医德教育,明确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加大力度打击“医闹行为”,媒体正确引导舆论促进相互信任的产生,从而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创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医疗市场中的利他行为与利益限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无私利他的道德责任和追求利益的需求,医疗市场中的利他行为主要包括无私利他与为己利他,一个医疗行为是应无私利他、还是应为己利他,关键是要做利益限度的分析,在对医疗行为进行利益限度分析时,应注意把握“使患者有利、利益互赢、利益自主”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带来的医德人格扭曲、医疗行政监管缺位和医疗行为中的诸多法律盲区等是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主因。医疗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在医疗领域的扭曲体现,产生了医院管理伦理失范,医疗腐败更是对医院管理伦理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因此,反对医疗腐败,倡导文明行医,需要正本清源,从医院管理道德建设的源头抓起,注重医院管理道德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对医疗市场经济中的医院管理伦理建设进行方法论的思考,真正做到既要面对市场,又要超越市场。强化新伦理观教育实现医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创新医疗行政管理制度是矫治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对策。为病人最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研和访谈从医患关系的模式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医疗领域中的“自主性原则”,对医生来说,虽然医生对患者的自主性表示尊重和接受,但很多时候仍将患者自主式作为医生履行职责的障碍;对患者来说,患者也没有将自主视为理想医患关系的要素,反而认为自主在很多情况下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提出在西方医疗实践的影响下,医患关系的模式处于传统的家长制和西方的消费主义两种极端模式相重叠的阶段,自主性原则在两种模式中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因而导致了自主性原则在当前中国医疗实践中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黑龙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患沟通满意度,提出建议以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黑龙江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或家属为研究对象.应用医方、患方两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医患双方评价当前医患关系为比较好的占多数,各占44.9%、39.3%.患方对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方能清晰解释病情、耐性倾听并回答问题、提供并解释多种治疗方案、费用上征求患者意见的满意度分别为20.7%、38.9%、47.9%、61.5%.结论 建议针对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医患沟通满意度,包括耐心倾听并引导患方谈话、解释提供的治疗方案及费用、加强人文科学类教育并培养应用沟通技巧等.  相似文献   

16.
严卫萍 《中国病案》2010,11(11):56-57
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对人体仍有许多尚未探知的领域,医疗工作的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完全避免的,医院及医务人员承担着注意医疗风险的义务与规避医疗风险的责任,认真研究风险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掌握防范风险的方法,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是当前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改变医疗风险的承担模式,让医疗争议索赔通过保险或中间机构在医院外解决,从而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环境,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维护公平、公正,保证医学的发展,保护医、患以及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矛盾状态折射出双方各自的价值追求:医方过分逐利导致价值追求错位、重防范导致患者利益受损;惠方维权意识增强促使其走向与医方对峙的极端、健康渴求与信任危机并存.就医方而言,把追名逐利的价值观扭转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来,使人文关怀贯穿于患者就医过程的始终将是化解医患矛盾冲突的良方,即对疾病的共性认识需要人文关怀的支持——应根植于接诊前的医务人员内心;融入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是患者诉求实现的保障——应贯穿于患者就医过程始终.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是医患信任嬗变的历史背景,医患信任嬗变是反映社会转型的基本侧面,单位制度变迁是透视二者关系的良好视角。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是从“熟人社会”转向“生人社会”,直接引发了医患关系从互信到互不信的明显转变。“熟人社会”中医患信任主要是基于熟悉的人际信任,“生人社会”则呼唤基于规范的制度信任。人际信任加速失效、制度信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信任结构断裂是医患信任危机发生的根源。“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各有优势和不足,重建医患信任必须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 ,医患关系陡然紧张 ,原因涉及观念、国情、体制、法制、医疗方式等。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医患沟通学必修课程意义重大。广泛的医患纠纷使患者及社会人群和医务人员都迫切需要沟通 ,需要确定共同利益 ,重建合作信任关系。医学人才的培养、医患融洽、医学发展和模式变革等更需要搭建“医患沟通”这个新的研究平台 ,由医患双方共同实践探索 ,共同完善其理论体系。同时 ,医患沟通实践探索的过程就是临床教师、医务和卫生人员提高医学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医患互动—医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最重要,是基本的人际关系,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态,同时由于市场的经济的蓬勃发展,医疗民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正确认识现存医患关系的不足,建立新型的医患互动的医患关系成为摆在人们尤其是医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