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流动采血车是当前无偿献血采血的主要场所,为了防范采血护理安全隐患,本站对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人员实施采血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要求护理人员真正懂得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把护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以过硬的理论水平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作基础,以满腔热忱的工作状态和体察人微的工作作风开展工作,就能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和杜绝护理安全差错。自2005年来本站共接受44258人/次无偿献血,无一例护理安全差错。  相似文献   

3.
街头流动采血车采血是血液中心(血站)采集血液的主要方式。在采血车上对无偿献血者开展献血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工作,能够有效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规定,ALT采用2种方法(干化学法和速率法)进行2次检测,分别在采血前和采血后进行。我站一直以来严格按照规定对献血者进行ALT的检测,但报废率仍然很难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因此我们统计了本站采血车ALT检测结果,主要想发现各采血车的检测准确性是否存在差别,以便加强科学管理、技术培训等来降低血液报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郝彦开  杨玉巧  郭皓  燕锋 《河北医药》2011,33(19):3006-3006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成为血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本血站自2010年3月全面开展流动采血车ALT初筛检测,旨在降低因ALT阳性而致的血液不合格,现将2010年3月至lO月经采血车初筛后血液与2009年同期血液进行对比,进一步探查ALT初筛对减低血液报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徐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91-592
目的分析流动采血车上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因素以及防控的对策。方法应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40名采血护士,对于在采血操作环节中出现的被针刺伤以及不适症状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采血护士共计40名,受针尖刺伤人数为14人,职业暴露发生率35%。发生职业暴露后,采用相应的措施,没有人员受到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其他不适包括胃炎1人,头疼胸闷4人,妊娠妇女4人,流产1人,流产占妊娠的比例为25%。结论在流动采血车中,科学制定防护措施,按照执行操作规范,可以降低职业危害,保证采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采血车外出采血最易发生的几种差错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外出采血的队伍劳动强度也不断加大,给血液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应按照《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对采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把关,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增强责任心,杜绝或减少差错的发生,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7.
付红梅 《中国新医药》2003,2(4):108-108
目的 做好流动采血车的消毒隔离管理。方法加强对采血人员、采血环境、采血操作过程的管理,长抓不懈。结果 自1999年购采血车以来,无1例血液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8.
控制院内感染护理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部在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自20012004年严抓消毒隔离,规范护理操作,强化科室制度,加强预防感染措施及消毒隔离效果监测。结果 2004年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5.83%,工作物品染菌合格率为99.4%,消毒液浓度监测合格率为99.5%;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及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为97.S9%;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后毁形率达100%;相关知识考试成绩人均平均95分以上。结论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消毒技术规范培训及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牛威 《中国实用医药》2014,(25):264-265
目的 探讨检验科静脉采血室消毒及感染监测,以防止或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方法 本院感染科制定了一套消毒制度及消毒后的监测,并于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细菌病源学监测。结果 消毒前有病源菌生长,消毒后均无菌生长。结论 实施严格有效的消毒措施可有效防止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血站的采血程序不再是先化验后采血,而是先快速初筛后就采血。流动采血车则成为采集血液的主要场所,采血车上工作人员长期紧张工作在空间狭小拥挤的采血车上,面临着许多威胁,影响着身体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工作已进行了十余年,在这些年里广大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逐渐增强,献血队伍也越来越大.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献血向个人志愿献血转变;无偿献血人群由政府机关、部队、大专院校学生向每个普通公民转变;无偿献血由每人次200ml向300-400ml转变;献全血向献成分血转变;由过去组织到站里献血向街头献血转变.所以,现在的采血车已成为主要的采血场所,由于采血车空间小,设施相对简单,又地处繁华地带,空气质量差,工作人员又少.发生献血反应的可能性要高.  相似文献   

12.
浅谈流动采血车血液采集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可,我市临床用血主要来自无偿献血。与此同时,血站的服务模式从有偿献血和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  相似文献   

13.
口腔是微生物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制订严格的口腔无菌操作规范及器械消毒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口腔科器械大多数采用高压灭菌、煮沸灭菌、干烤和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有酒精、新洁尔灭、来苏、过氧乙酸和84消毒液等。在一般无条件下可将牙钻、扩大针、砂石磨头、成形夹等口腔器械采用消毒方法如下:将器械浸泡于已于1%次氯酸溶液中  相似文献   

14.
刘延玲 《中国医药科学》2014,(12):160-162,184
目的分析采血车内消毒效果并加强管理。方法收集我站2012年3月~2013年2月流动采血车消毒后的空气菌落,计算其菌群数量,消毒方法为次氯酸钠溶液合并紫外线照射消毒。结果6、7月份有菌群数量超标现象,且发现霉菌。结论流动采血车的消毒效果与环境、季节、工作人员操作等有关,临床应该针对性的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徐巧 《淮海医药》1997,15(3):44-44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必需的场所.控制手术室的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代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和手术室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是摆在医院领导、手术室领导和广大医务人员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有效地做好控制感染工作,笔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供应室的医院感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华 《淮海医药》2005,23(1):52-53
医院供应室是临床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负担着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保管、发放,医疗废物的回收、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内容。供应室工作每一项环节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笔针对供应室工作制度,职业护士业务素质、人员管理,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关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教育对ICU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作用。方法临床观察ICU医护人员在进行感染控制教育前后1周,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同时记录选择流水洗手和应用健之素手消毒液的比例,分别观察教育后第1、5、9、13周的依从性情况。采用提醒方式后,观察洗手依从性。结果在进行感染控制教育后,洗手依从性增高。选用免洗消毒液洗手的比率升高。教育后第1、5、9、13周,依从性呈下降趋势。采用早会提醒后,依从性重新提高。结论ICU感染控制教育和免洗消毒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反复加强感染控制教育,有助于洗手依从性的保持。  相似文献   

18.
李桃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0):853-853
1997年~1999年度我们对手术室的洗手、空气、消毒液进行培养监测及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 ,降低手术感染率 ,使无菌手术达到甲级愈事。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室到班 ,落实到人 ,每日检查。2患者的监测手术患者应检查肝功能及HBsAg。阳性者及其它特殊污染等进行血液/体液隔离 ,进专室、专人负责。3医护人员的监测手术人员的手经消毒灭菌后 ,用无菌棉拭子取样作微生物监测。结果显示 :除1例因实习生不熟悉灭菌技术操作规程灭菌失败外 ,2年洗手培养98人次 ,无菌率为100 %。4手术室空气监测…  相似文献   

19.
在街头流动采血车上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初筛,目的在于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故所有的采供血机构均围绕这个目的开展献血者的初筛工作。但如何降低血液报废率,进一步巩固无偿献血者队伍是采供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通常血站比较重视初筛工作中人、设备、环境等硬件的配置,而忽视对初筛检验过程中的各种质量保证要素的  相似文献   

20.
流动采血与站内采血血液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因临床用血量的加大,在夏季,我站街头流动采血的次数增加了,由原来的初筛后再献血变成当场献血,因街头无偿献血对时间的特殊要求及工作场所的限制,无法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及血红蛋白的检测,采集后的血液需要返回血站进行初检,复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