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2):100-100
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最近公布了有关内镜检查在下消化道出血(LGIB)中诊治作用的指南[Castrointest Endosc 2005,62(5):656]。“指南”指出,LGIB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20%,结肠憩室是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缺血性肠炎、畸形、痔疮和肿瘤等。对于LGIB的内镜检查,应根据患者粪便情况  相似文献   

2.
某些肠道病变或并发出血往往在术前难以诊断、定位 ,对治疗特别是手术方案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困难。我院从1990年 1月~ 1999年 5月应用内镜对术前诊断困难、术中诊断不明、定位困难的 49例患者 ,进行术中胃肠道内镜检查 ,对指导手术起了决定性作用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49例患者中 ,男性 38例 ,女性 11例 ,年龄43± 7.8岁 (14~ 72岁 )。1.2 方法  (1)胃肠道内镜 (XQ30 ,CF- 2 0 ,CF- 2 30 ,日本 Olympus公司 )自肛门插入直肠 ,循腔进镜 ,边进镜边观察 ,必要时由手术医师协助将镜端导入小肠。进入小肠后 ,术者将小…  相似文献   

3.
疑难消化道出血手术中内镜检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难消化道出血手术中内镜检查的价值Thevalueofintraoperativeendoscopyinobscuregastrointestinalbleedings¥//蒲永东,马宏敏,郑乃国,卫国,杨俊慧,王振华(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普...  相似文献   

4.
朱结辉  游箭  牟玮  李强 《重庆医学》2003,32(2):207-210
目的 比较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胃镜、结肠镜、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对出血的显示情况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整体上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性动脉造影在出血活动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在出血间歇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 为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大出血时选择性动脉造影是首选方法;慢性问断少量出血时,如果常规无创检查方法皆为阴性,行选择性动脉造影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立军 《医学综述》2014,(2):364-36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297例,给予Given公司生产的无线胶囊内镜吞服,以吞服后8 h为检查时间。观察胶囊内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胶囊回收率、不同性质出血患者检出阳性率及检出阳性患者的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胶囊在消化道通过时间胃内约为25 min,小肠约为270 min。共有204例(68.69%)患者在结束检查时内镜顺利通过回盲瓣到达结肠,另外93例(31.31%)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未完全通过小肠。显性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为86.93%,与隐性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阳性率(7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者小肠动静脉畸形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者(P<0.05),而且女性小肠动静脉畸形检出率显著多于男性(P<0.05),年龄≥50岁者肠克罗恩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者(P<0.05)。结论使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而且无创伤,安全性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价值及检查时机.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04月我院158名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变检出情况,根据出血表现形式及检查时机不同分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不同检查时机的检出率及阳性率.结果:158名OGIB患者中检出病变117例,检出率74.05%,阳性80例,阳性率50.63%.显性出血组的阳性率与隐性出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显性出血组的检出率随出血停止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阳性率于出血停止后3d至2周最高(P<0.05).隐性出血组2周内大便隐血阳性组检出率及阳性率均高于大便隐血阴性组(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显性出血停止后3d至2周,隐性出血大便隐血阳性2周内阳性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病人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意义。方法:在2004年5月-2009年5月间对403例因下消化道出血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进行结肠镜的检查与治疗。结果:大肠息肉215例(53.35%),大肠癌62例(15.38%),阴性19例(4.71%),慢性结肠炎54例(13.40%),溃疡性结肠炎40例(9.92%),肛门肛周病6例(1.49%),血管癌、P-J综合征各2例(0.50%),肠结核、孤立性溃疡、结肠憩室各1例(0.25%)。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确诊率为95.29%。在215例中发现并摘除息肉265个。结论:对下消化道出血病人应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明确病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胶囊内镜检查的最常见入选指征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大样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中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以探讨胶囊内镜在其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2月间因OGIB入选我院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共215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出血类型及检查结果。 结果共纳入OGIB患者215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04例,平均年龄54.2&#177;19.1(3~87)岁,共143例(67.1%)获阳性结果。根据出血类型分为显性出血者197例,隐性出血者18例,组间平均年龄、病程和检查次数及阳性诊断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小肠克罗恩病和小肠恶性肿瘤。 结论胶囊内镜在OGIB患者中阳性诊断率为67.1%,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组间阳性发现率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发育异常为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中的定位诊断。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所收治的20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手术探查中仍不能确定出血部位时,进行术中内镜检查。结果:均明确了病变部位,为了解病变的性质及彻底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论:术中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部位的定位准确方便、实惠,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血管畸形8例,小肠肿瘤4例(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为空肠间质瘤,1例为血管瘤),小肠憩室2例(手术证实1例为Mechel憩室),小肠克罗恩病3例,小肠息肉2例,小肠多发溃疡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3例,另发现小肠非特异性炎症7例,小肠寄生虫1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检出率较高,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双灵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83-1584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胶囊内镜检查前、中、后的临床护理要点。结果9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胶囊内镜检查的检出率为83.33%。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用于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配合临床护理可以有效保障内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16.
17.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2A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 方法2004年2月~2007年3月期间就诊的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年龄在14~85岁之间,所有患者中有69例经过电子胃镜、结肠镜或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均未发现明确的出血灶,另17例患者由于身体状况未做过任何检查。 结果8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经胶囊内镜检查,71例在胃、小肠或结肠发现病变,病变的总诊断率为82.56%(71/86),胃内黏膜病变检出率为44.19%(38/86),主要有胃内小动脉出血6例,胃内黏膜糜烂、浅溃疡19例,胃内隆起或息肉13例;小肠黏膜病变的检出率为72.09%(62/86),包括小肠血管发育不良12例,小肠多发息肉8例,其中1例为罕见的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小肠占位性病变11例;小肠黏膜单发或多发溃疡13例,其中7例诊断为小肠克罗恩病;小肠黏膜糜烂27例;小肠憩室4例,15例患者的胃肠道黏膜未发现病变。有26例患者同时伴有2处或2处以上的病变。 结论M2A胶囊式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是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旭妮  周军  林琪  洪捷敏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04-110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共检出病变29例,阳性检出率为85.3%;包括小肠血管发育不良10例,小肠克罗恩病6例,小肠肿瘤4例,小肠溃疡3例,小肠钩虫病3例,小肠糜烂2例,小肠息肉1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01月~2009年06月间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31例均完成检查,肠道血管畸形15例,小肠粘膜糜烂4例,小肠憩室1例,小肠结核1例,钩虫症1例,小肠过敏性紫癜1例,小肠占位性病变2例(间质瘤1例,淋巴瘤1例),阴性6例,病变检出率80.6%(25/31)。部分病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论胶囊内镜安全,无创伤,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回顾分析16例鞭虫感染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驱虫感染大部分局限于回盲部,肠粘膜的炎症程度和出血量多少与鞍虫感染的数量、时间有直接关系。粪找虫印阳性单不高,内镜检查有肯定诊断价值,药物驱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