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患者耳蜗电图(ECochG)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关系.方法:对57例(57耳)梅尼埃病患者及10例(20耳)听力正常青年人的ABR及ECochG进行对比观察.结果:57例梅尼埃病患者中,25耳(43.9%)Ⅰ波潜伏期延长,10耳(17.5%)Ⅴ波潜伏期延长.Ⅴ波的延长多由Ⅰ波延长向后推移的影响.在中、重度听力损失组ABR Ⅰ波潜伏期延长与ECochG AP (N1)潜伏期延长均可达66.7%,同时-SP/AP比值加大.结论:部分梅尼埃病患者ABRⅠ波潜伏期确有延长,而且常伴有-SP/AP比值加大,后者可作为应用ABR检查法的梅尼埃病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观察耳鸣患者听性脑干电位(ABR)波幅变化特点,并对其相应听力学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为临床耳鸣检测提供适宜指标。 方法: 持续性耳鸣患者97例120耳(其中包括中枢性耳鸣患者42例65耳,外周性耳鸣患者55例55耳)与听力正常青年人(对照组)10例20耳,采用额部乳突部引导方法记录ABR,鼓膜电极引导方法记录耳蜗电图(EcochG),观察2组患者ABR波幅的变化特点、外周性耳鸣患者ABR波幅的变化特点和EcochG的-SP/AP比值。结果:持续性耳鸣97例患者(120耳)中ABR波幅出现大Ⅲ波与小Ⅴ波变化者37例(46耳),占耳鸣患者38%。其中外周性耳鸣患者20例(20耳)中有17例(17耳)EcochG的-SP/AP比值>0.40,占85%;而在听力正常对照组中EcochG的-SP/AP比值均<0.40,其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外周性耳鸣患者的ABR也可出现与中枢性耳鸣患者相同的大Ⅲ波小Ⅴ波病理变化,故ABR可作为所有耳鸣患者的一种客观诊断及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耳声发射未通过而ABR反应阈正常的婴幼儿听力检测结果,探讨合适的中耳功能诊断方法。方法选取经过听力检测ABR反应阈正常但耳声发射不通过的婴幼儿30例(60耳)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ABR反应阈正常且耳声发射通过的婴幼儿30例(60耳)作为对照组,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1000 Hz鼓室声导抗等听力学检查。结果研究组60耳中,有53耳ABR波I潜伏期延长;两组间比较,ABR 波Ⅰ、Ⅲ、Ⅴ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 Hz声导抗测试结果显示研究组60耳中52耳均为平坦型。结论中耳功能障碍是导致ABR反应阈正常但耳声发射不通过的主要原因;1000 Hz鼓室声导抗测试以及ABR波I潜伏期,可作为判断婴幼儿中耳功能正常与否的客观有效的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我院18例儿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病例临床结果分析,了解其发病特点,探索小儿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早期综合诊断的模式。方法:对所有病例行病史询问及常规耳科检查;采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多频稳态反应(ASSR)检查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声导抗等多种客观听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听力评估;应用0.5~0.8 mm薄层CT进行颞骨扫描;部分病例运用直接测序对突变热点SLC26A4 IVS7-2A>G进行筛查。结果:18例中男13例,女5例,其中单侧发病3例,双侧发病15例;平均确诊年龄为25.4月;听力结果显示:轻度听力损伤1耳,占总数的2.78%(1/36),中度听力损伤1耳,占总数的2.78%(1/36),中重度听力损伤9耳,占总数的25%(9/34),重度听力损伤7耳,占总数的19.44%(7/36),极重度力损伤18耳,占总数的50.0%(18/36);听性脑干反应(ABR)特征性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出现8耳,占总数的22.22%(8/36);CT结果显示:符合前庭导水管扩大CT诊断标准33耳,异常率高达91.67%(33/36);热点突变SLC26A4 IVS7-2A>G基因筛查7例,发现热点突变6例,阳性率85.71%(6/7)。结论:应用常规病史调查及CT检查大前庭导水管确诊年龄为25.4月龄,而应用儿童早期听力与热点突变SLC26A4 IVS7-2A>G联合筛查、高分辨率颞骨薄层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可将确诊年龄提前至1个月,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对小儿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早期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胆红素对新生豚鼠蜗核损伤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 (ABR)在胆红素所致听力损伤中的监测价值。方法  2 0只新生 5日豚鼠随机分为胆红素组和对照组 ,胆红素组腹腔注射胆红素 (2 0 0 μg/ g) ,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 (0 1ml/g) ,于腹腔注射前和后 4h、 8h分别记录ABR并观察神经行为状况 ,每组各取 5只于腹腔注射后 4h、 8h分别行蜗核形态学观察。结果 注射胆红素后 ,ABR波潜伏期、波间期呈逐渐延长趋势 ,振幅呈逐渐下降趋势 ,其中波Ⅱ改变出现最早且最明显。用药后 4h ,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和形态学改变时 ,Ⅰ -Ⅱ波间期延长及波Ⅱ振幅下降与对照组及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用药后 8hABR改变更明显 ,同时伴有神经症状和镜下形态学改变 ,蜗核体积及大椭圆细胞截面积显著性减小 (P <0 0 1)。结论 ABR是监测胆红素所致听力损害早期的敏感指标 ,优于耳蜗电图和耳声发射等主要反映周围听觉系统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技术 ,加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ABR动态监测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波形特点及正常的气、骨导ABRⅤ波潜伏期-强度曲线及相应的反应阈值,为临床气导ABR(AC-ABR)和骨导ABR(BC-ABR)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EAR-3A插入式耳机和Radioear B-71骨振动器对一组听力正常年轻人(男32耳、女24耳)进行短声气骨导ABR测试,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对BC-ABR阈值及潜伏期的影响。结果:气骨导ABR相应强度下波形相似波Ⅴ潜伏期-强度曲线表明,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逐渐延长。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Click潜伏期延长的程度大,BC-ABR反应阈比气导ABR高。对侧70 dBSPL以下强度宽带噪声的使用对BC-ABR阈值及阈上10 dB强度下波Ⅴ潜伏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1)BC-ABR波形特点与相应刺激强度的AC-ABR极为相似。BC-ABR与AC-ABR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可望联合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2)骨导行为的听阈水平超过40 dBHL时,BC-ABR难以引出,对其结果的解释应持慎重态度;(3)骨导ABR测试时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 dB。  相似文献   

7.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LHLl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1例ALHL患者进行耳蜗电图检测,并测量-sP、AP的幅值,AP潜伏期及-SWAP比值。结果:41例ALHL患者-sP幅值分别为:患耳(0.55_±0.46)μv,健耳(0.29±0.21)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幅值分别为:患耳(1.31±0.84)μV,健耳(1.29±0.73)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潜伏期分别为:患耳(1.73±0.20)ms,健耳(1.71±0.28)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0.05)。-SP/AP比值分别为:患耳0.42±0.18。健耳0.24±0.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患耳(41耳)中有24耳(58.54%)-SP幅值异常增高,27耳(65.85%)-SP/AP比值异常增高。健耳(41耳)中有9耳(21.95%)-SP幅值异常增高,3耳(7.32%)-SP/AP比值异常增高。结论:急性低频听力损失患者患耳较多出现-sP幅值和-SWAP比值异常增高,提示急性低频听力损失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方法对各种感觉神经性聋患者61人89耳的ABR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与脑干占位性疾病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病人Ⅰ波潜伏期延长者57耳64%,Ⅲ波潜伏期延长者18耳26.1%;Ⅴ波潜伏期延长者40耳44.9%。但这些患者Ⅰ—Ⅴ波间期及两耳Ⅴ波潜伏期差(ILD)均在正常范围,故此两项指标应作为与脑干占位病变鉴别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测(IAM)的意义。方法在26例桥小脑角手术中,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进行听觉监护,患者术前均有听力且ABR能引出。6例(23.1%)行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摘除术,14例(53.8%)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3例(11.5%)行前庭神经切断术,3例(11.5%)行桥小脑角占位摘除术。结果ABR监护26例,2例(7.7%)监护失败,3例(11.5%)听神经瘤患者出现永久性潜伏期消失,21例(80.8%)成功全程监护并保留术后听力,15例(57.7%)联合ABR和CNAP进行监护。10例(38.5%)患者由于术中听觉潜伏期延长,采用罂粟碱干预,其中7例(70.0%)波形恢复。结论术中听觉监护能有效协助手术,了解听觉通路的状况,CNAP更能定位蜗神经;使用罂粟碱进行干预,能部分恢复术中延长的ABR V波潜伏期,减少术中听觉损伤,降低术后听力下降的发生率;术中应联合应用ABR和CNAP。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听力筛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幼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应用耳声发射(DPOAE)、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 对38例先天性CMV感染儿(感染组)及16例非感染儿(对照组),于新生儿期进行听力筛查及评估.结果:感染组38例66耳(86.8%)通过首次筛查,6个月内复查58耳(76.3 %)通过;6个月以后随访52耳(68.4%)通过.对照组16例31耳(96.9%)通过.感染组38例76 耳,极重度听力损失13耳(17.1%),重度听力损失5耳(6.6%),中重度听力损失6耳(7 .9%).感染组婴幼儿ABRⅤ波反应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在随访中感染组听力损失,新生儿期3例(7.9%),3~4个月9例(23.7%),6个月以后3例(7.9%). 结论:先天性CMV感染可引起速发性与迟发性听力损失.采用检测先天性CMV 感染与新生儿听力筛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及评估,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5 月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反应(AABR)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的NICU新生儿(NICU组,425例)及门诊无围生期疾病健康新生儿(健康组,833例)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结果 Ⅴ波反应阈大于或等于30 dB者健康组301例(36.1%),NICU组211例(49.6%),NICU新生儿ABR听力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P<0.05).健康组ABR平均阈值为(19.76±6.59)dB,NICU组ABR平均阈值为(41.52±20.35)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ICU组双耳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明显较健康组延长(P<0.05).结论 NICU 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高于健康新生儿,ABR的异常反映了听觉传导通路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测(IAM)的意义.方法 在26例桥小脑角手术中,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进行听觉监护,患者术前均有听力且ABR能引出.6例(23.1%)行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摘除术,14例(53.8%)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3例(11.5%)行前庭神经切断术,3例(11.5%)行桥小脑角占位摘除术.结果 ABR监护26例,2例(7.7%)监护失败,3例(11.5%)听神经瘤患者出现永久性潜伏期消失,21例(80.8%)成功全程监护并保留术后听力,15例(57.7%)联合ABR和CNAP进行监护.10例(38.5%)患者由于术中听觉潜伏期延长,采用罂粟碱干预,其中7例(70.0%)波形恢复.结论 术中听觉监护能有效协助手术,了解听觉通路的状况,CNAP更能定位蜗神经;使用罂粟碱进行干预,能部分恢复术中延长的ABR V波潜伏期,减少术中听觉损伤,降低术后听力下降的发生率;术中应联合应用ABR和CNAP.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丧失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一定量脑脊液 (CSF)丧失对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ABR)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豚鼠 36只 ,体重 35 0~ 4 0 0g,随机分为 4组。手术对照组 (n =10 ) :只暴露硬脑膜 ;实验Ⅰ组 (n =10 ) :侧脑室穿刺成功 ,收集流出的CSF约 0 .1ml;实验Ⅱ组 (n =10 ) :侧脑室穿刺造模成功后 ,将穿刺流出的CSF 0 .1ml即刻缓慢注入侧脑室。记录双耳听力阈值及 70dB时各波潜伏期和Ⅰ~Ⅲ波间期。另设正常对照组 (n =6 ) ,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结果 :实验前各组豚鼠ABRⅠ、Ⅱ、Ⅲ、Ⅳ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及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术后 1h时 ,侧脑室穿刺Ⅰ组动物ABRⅠ、Ⅱ、Ⅲ、Ⅳ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较术前明显延长 ,阈值升高 ,描记曲线时见波形不稳定 ,术后 2 4h时 ,恢复正常。其余各组动物ABR结果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一定量脑脊液丧失会引起豚鼠短暂、可逆性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在评估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的听力状况及脑干听通道功能受损情况中的作用.方法 对ZKS患儿38例76耳度同龄健康儿童20例40耳进行ABR及ASSR测试.结果 ZKS组患儿的ABR 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及Ⅰ~Ⅴ波峰间期较时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KS组ASSR各频率反应阈值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ABR和ASSR,可以为定量定性的评估ZKS患儿听力损失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婴幼儿听力进行正确的定量定位评估,为婴幼儿早期听力语言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疑听力障碍的35例婴幼儿共70耳进行听力检测,记录V波反应阈、DPOAED测试频率的阳性率,判断是否能通过DPOAE检测。结果以ABR的V波反应阈30dBnHL为正常判定标准,ABR正常23耳(32.86%)、异常47耳(67.14%),DPOAE以超过本底噪音3dB为有效。DPOAE测试通过的有16耳(22.86%),DPOAE不通过、异常的有54耳(77.14%)。ABR异常的47耳中,DPOAE异常41耳,正常3耳。结论ABR、DPOAE联合应用对婴幼儿听力的早期定量定位评估比单独应用更准确而全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聋哑儿童的残余听力和听功能状态。方法: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40Hz听觉相关电位(auditory evoked related potential,AERP)检测聋哑儿童140例、280耳,以观察其波形、波潜伏期、反应阈值,并行AERP检查,观察低频段和不同声强刺激下引起的波形、潜伏期等,以冀为人工耳蜗植入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结果:AERP无反应97耳,ABR无反应186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40Hz AERP检查弥补了ABR的不足,能客观地掌握聋哑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听力损失情况,以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对颅脑外伤患者,尤其颅脑外伤后的脑震荡综合征患者检测,观察是否有脑干器质性损伤。方法:56例颅脑外伤患者先作纯音听力测试,然后作ABR测试。结果:56例颅脑外伤患者中33例ABR波Ⅲ、波V潜伏期、I-Ⅲ,Ⅲ-V及I-V波波间潜伏期延长。结论:56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38例诊断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结果发现有22例ABR异常,ABR异常为脑震荡后综合征病人具有脑器质性损害,提供了一个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同步诱发电位在新生儿视听功能检查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Zhang W  Qi YS  Han DM  Nie WY  Lin Q  Gong L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6):1394-1398
目的 获得一组正常新生儿和婴幼儿视觉、听觉同步诱发电位的实验室参考值 ,并讨论视听同步诱发电位的特点 ,初步探讨其作为新颖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应用于新生儿 (婴幼儿 )听力和视力同步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视、听同步诱发电位技术对 19例足月正常新生儿 (日龄≤ 4d)和11例婴幼儿 (月龄在 1~ 5个月 )进行了检测 ,并与单独进行的听性脑干反应 (ABR)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VEP)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分别得到新生儿组和婴幼儿组视听同步诱发电位的波形结果 ,通过与单独进行的ABR、FVEP对比 ,发现FVEP对ABR的各波潜伏期值影响显著 (P <0 0 1) ,对ABR的波间期影响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BR对FVEP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生儿组N2波潜伏期和婴幼儿组P1波潜伏期上 (P <0 .0 1)。结论 视听通路在中枢可能有联络神经元互通信息。视听同步诱发电位这种全新的电生理检测手段 ,势必为新生儿 (婴幼儿 )视听同步检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改变及特点。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把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A组(21例,42耳,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在204~342μmol/L之间)和B组(19例,38耳,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大于342μmol/L),两组进行ABR检测,测定Ⅰ、Ⅲ、Ⅴ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V波反应阈等数值。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ABR的异常率为58%。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Ⅰ-Ⅴ IPL延长,Ⅰ、Ⅲ、Ⅴ波消失和反应阈升高。与A组比较,B组患儿ABR异常率显著增高(P〈0.01),其中Ⅰ、Ⅴ波PL异常率,Ⅰ-VIPL异常率及V波反应阈异常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听力和中脑下部有一定程度损害,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与ABR异常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准确评定外伤后听力损失程度的方法。方法 :测试主诉外伤后听力下降的 85例、97耳的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4 0HzAERP) ,并综合分析测听结果。结果 :97耳均测试出真实听力 ,其中反应真实 2 3耳 (2 3.71% ) ,夸大性聋 5 8耳 (5 9.79% ) ,伪聋 16耳 (16 .4 9% )。结论 :采用多种听力学检查方法综合评估能鉴定伤耳的真实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