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臀部药物注射引起周围神经损伤,采用肌电图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作者近1年来神经科门诊所见19例报告如下。本组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5—13岁。臀部肌注药物:青霉素12例,青霉素 链霉素2例,奎宁1例,非那根1例,药物不详2例。临床表现:按徐氏分型法:神经痛3例,较大儿童自述患肢痛,年幼者则哭闹,患肢拒动,被动活动诱发疼痛加剧。麻痹型13例,表现为运动障碍,行走跛行,膝踝关节屈曲无力,足及足趾运动减弱,大腿下端、小腿及足部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2.
金晨  李婧 《医药与保健》2013,(11):35-35
下腰痛(或称为下背痛)是包括上至背部、下至臀部的疼痛,患者经常伴有下肢的症状。下腰痛不是疾病的病理诊断,而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综合征。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神经纤维瘤、肌肉和韧带挫伤、硬膜外脓肿等。下腰痛在运动员、体育爱好者和重体力劳动者中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3.
在腹部手术中,可以说粘连性肠梗阻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以往手术过程,可以较为容易地做出诊断[1]。特别是临床表现上有较为显著的现象,患者会出现痛、胀、闭、吐等症状。但对于手术时机的把握却一直困扰着外科医师,因在临床工作中对区分肠绞窄与非绞窄有一定困难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4 6例老年完全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 4 6例行手术治疗 ,入院至手术时间 3h~ 5d。术中诊断 12例为绞窄性肠梗阻 ,其中4例术前做出诊断 ,符合率 33%。术后发生并发症 18例 ,死亡 3例 ,病死率 6 .5 % ,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死亡 2例。结论 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 ,能够早期并准确地认识到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 ,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10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坚  杨文锦 《现代医院》2012,12(4):58-59
目的探讨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7例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05例,2例伴有休克,就诊时间超过3天且年龄超过70岁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结论对于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临床要多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对整体病情做出综合判断,做出是否存在肠绞窄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术中注意预防粘连的措施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臀部肌肉比较丰满发达,致病后一般不易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臀部肌肉病变造成严重的后果引起了注目,诸如梨状肌综合征,屡见不鲜。国外又有报告由于持久压迫臀肌引起肌肉缺血产生的臀部间隙综合征。Kaufmah等报告一例无外伤史和服药过量史。而臀部肌肉自发性梗塞引起的坐骨神经受压。其病理、体征、后果也和臀部间隙综合征相似。因此臀部肌肉的病变所造成的下肢功能障碍逐渐被重视。  相似文献   

7.
潘秀 《中国医师杂志》2002,4(3):239-240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对早期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或保守治疗证实的小肠梗阻患者进行分析 ,其中绞窄性肠梗阻 32例 ,单纯性肠梗阻 116例。对比临床物理学诊断 :实验室检查WBC升高、X线检查和腹部超声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比较各项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 超声检测的敏感性为 81 3% ,特异性 89 7% ,符合率为 89 2 % ;X线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2 5 0 %和 94 8% ;物理检查符合率为 75 7% ,WBC大于 10× 10 9/L的符合率为 79 7%。结论 腹部超声对早期绞窄性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应列为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139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5年 1月至 1999年12月诊治的 139例绞窄性肠梗阻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者仅有 5 8例 (41.7% ) ,且大多数为肠坏死 ;其余 81例 (5 8.3% )则分别以单纯性肠梗阻或其他急腹症行剖腹探查而确诊。本组均行手术治疗 ,治愈 10 6例 ;死亡 33例 ,死亡率为 2 3.7%。其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MOF、ARDS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 ,应根据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 ,严密观察其动态变化 ,综合分析判断 ,把握手术时机 ,预防肠坏死的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加强术后ICU监护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师傅左侧腰腿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咳嗽时加重。赵主任说是坐骨神经痛,做了腰部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突出太厉害加上病程时间长,赵主任征求刘师傅及其家属同意后,决定采取手术治疗,切除突出的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10.
一中年妇女,多年来周身疼痛乏力,按压肌肉有明显痛感,同时有焦虑、失眠和疲劳症状。长期以来她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或被误认为“无病呻吟”。其实,这位妇女得的是一种被称为“纤维肌痛症”的软组织风湿病。此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有两个突出症状:全身多部位肌肉和软组织疼痛,且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有多个对称压痛点存在,压痛点大多位于枕下、斜方肌上缘中点、肘部、肩胛骨内则的菱形肌、下背及下腰部棘突之间、臀部外上四分之一区、大腿根部的后面、膝正中脂肪垫、第二肋软骨、侧胸等部位,用手触压局部有痛的感觉。此外,90…  相似文献   

11.
粘连性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17%,如何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演变成绞窄性肠梗阻,不失时机的施行手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有人报告非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占5%,而绞窄性肠梗阻在发病36小时以内者,手术死亡率为8%,超过36小时的手术死亡率可高达25%,显然,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避免单纯性肠梗阻向绞窄发展和降低死亡率。结合我院360例肠梗阻进行分析:有腹部手术史的273例占75.8%,无腹部手术史的87例,占24.2%,350例中手术治疗的204例,约占56.6%,手术死亡数9例,死亡率4%,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零,术后证明204例手术其中76%为粘连  相似文献   

12.
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时机选择(附66例报告)锦西市连山区人民医院张怀真绞窄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为急腹症中第二位。我院1990年2月至1994年5月、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6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性别及...  相似文献   

13.
臀部肌肉体量感不足,松弛下垂造成这种外形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臀部肌肉的形状记忆丧失吗?让我们通过做运动来唤醒休眠的臀部肌肉重新塑造线条饱满、体量感十足的迷人美臀吧!  相似文献   

14.
笔者的表妹钱丽来家里串门。看着她那步一趔趄的痛苦样,作为医生的我,心中已有了数。坐下,表妹就切入正题。她说一个月前.在跳舞时一不注意,将左边臀部“摆”了一下,结果当天晚上就走不了路了,臀部跳痛左腿还麻丝丝的,请个体诊所黄医生看了看,黄医生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打了近一个月的维生素B1,B12针.  相似文献   

15.
美臀按摩法     
臀部与胸部、腰部一样是构成女性曲线美的重要部位。一些女性只注重胸部和腰部的锻炼,而忘了臀部。其实,臀部在女性健美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松驰下垂的臀部多见于中年女性,一方面是由于脂肪在腰背部及大腿堆积,另一方面是因为臀部肌肉的力量减弱所致。按摩不但能够消除多余的脂肪,增强臀部肌肉力量,还可达到疗疾祛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74岁。因突发性下腹剧痛并右腹股沟下方肿物 8小时急诊入院。腹痛呈持续性 ,阵发性加剧 ,无向它处放射。无畏寒发热 ,无呕吐 ,大小便正常。患者 2 0年前因同样病史在我院诊为右股疝嵌顿入院 ,后因肿物自然回纳 ,患者拒绝手术出院。以后股部肿物多次突出 ,可回纳 ,在我院门诊和其它医院检查均诊断为右侧股疝并建议手术治疗。检查 :腹平软 ,全腹压痛 ,以右下腹为甚 ,无反跳痛 ,肝脾未扌门及 ,肠鸣音活跃。右腹股沟下方内侧可扌门及一 1cm× 1cm半球形肿物 ,肿物质软、边界清、压痛明显 ,不可回纳。入院诊断绞窄性右股疝。术中见肿物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磁共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SS-TSE-T2WI)序列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总结绞窄性肠梗阻的影像学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2019-06-01-2022-07-31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MR资料50例,其中绞窄组18例,非绞窄组32例;采用飞利浦Achiev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应用8通道腹部线圈采集信号,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T2WI,对所有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梗阻段肠壁及肠腔积液T2WI表现进行影像学分析,判断SS-TSE-T2WI成像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结果 18例绞窄组患者磁共振SS-TSE-T2WI成像均显示梗阻段肠壁水肿高信号、黏膜面环形低信号,称之为“黑靶环征”,对绞窄性肠梗阻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均为100.00%);另有8例梗阻肠腔内积液呈T2WI均匀低信号或低信号液液平面,称之为“黑积液征”,绞窄组肠梗阻的“黑积液征”(8/18,44.44%)的发生率远高于非绞窄组(2/3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2,P=0.004,对绞窄的诊断具...  相似文献   

18.
坐骨神经痛,就是沿着坐骨神经走行的部位(包括下腰部、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及足部)出现疼痛。疼痛的形式可以表现为麻木放电样痛或者酸胀。产生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复杂,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坐骨神经痛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都会出现的一种症状,因此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5月间收治46例老年人肠梗阻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中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肠粘连、肠道肿瘤、肠扭转、肠结石.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术中发现肠绞窄5例.术后并发症24例,死亡2例.结论 老年患者机体反应差、手术耐受性差、肠绞窄坏死出现率高、并存病多等特点,因此,早期诊断及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是提高老年人肠梗阻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绞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治疗质量。方法对38例采用绞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随访,35例骨性愈合,2例感染性骨不连,1例远端绞锁髓内钉断裂,功能评价优良率92.11%。结论为了确保股骨骨折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质量,手术时必须结合绞锁髓内钉的特征,掌握和运用好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