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源性水肿病人,水肿消退以后,尿中蛋白往往仍有+~++,很难消除。祖国医学认为蛋白乃血液中的精微物质,有它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不可忽视,须积极治疗,消除尿蛋白,才可保证身体早日康复。笔者临床用固肾摄精法治疗本病,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993年6月~2001年1月,治疗肾源性水肿患者52例,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8岁;慢性肾炎46例,肾病综合征6例。2 治疗方法 水肿基本消除后以固肾摄精法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不中断激素疗程。基本方:金樱子25g,芡实、覆盆子、菟丝…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病蛋白尿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属于中医学“精”,“精微”等概念。肾脏疾病出现蛋白尿,属于中医学“精气下泄”范畴。脾不摄精、肾不藏精,而精气不固,精微下泄是出现蛋白尿的直接病机;肝失疏泄、肺失布精,也可影响脾肾而出现蛋白尿;湿热、风邪、瘀血等实邪壅阻,精微外泄亦可致蛋白尿。结合病机认识,归纳慢性肾病蛋白尿治疗七法,即健脾益气摄精法、补肾摄精法、治肺摄精法、治肝摄精法、祛风固精法、清热祛湿固精法、活血化瘀固精法,并提出相应的方剂药物。  相似文献   

3.
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三病所发生之蛋白尿的病机各有不同,其治疗原则亦各有所异。笔者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清化湿热,健脾温肾、活血化瘀分别调治,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陈燕  李学旺 《医学综述》1997,3(2):111-112
<正>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多见于欧美患者,近年来我国因此病所致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也屡有报道。对于此病出现的蛋白尿及蛋白尿对疾病的影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分析我院尿酸性肾病20例,重点讨论蛋白尿对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肾性蛋白尿从痰湿论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特征,也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难于消除的检验指标.在中医典籍中无蛋白尿的记载,亦无恰当的中医病名与之相对应.因蛋白随小便而大量丢失,造成血浆蛋白低下,出现全身虚肿、面浮气短、乏力等临床表现,故多从“水肿”、“虚劳”、“腰痛”等病中去探讨肾性蛋白尿的病机与治疗.中医治疗肾性蛋白尿,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消除蛋白尿仍是中医治疗肾病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提高中医治疗肾性蛋白尿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一般认为,蛋白属人体的精微物质,当由脾气所化生,肾气所封藏.究其蛋白从尿中下泄之因,可因脾气虚而不能升清,或因肾气虚而封藏失职,故多主张从补脾补肾论治.但经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补益脾肾之法治疗肾性蛋白尿,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笔者另辟蹊径,从“痰瘀互结”立论治疗肾性蛋白尿,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仅就两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 mg/d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 mg/g称为蛋白尿。蛋白尿是糖尿病、进展性肾病和心血管病的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直接针对减少蛋白尿的干预性治疗现在已成为慢性肾脏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1肾性蛋白尿的分类[2]1.1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最常见的蛋白尿,当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  相似文献   

7.
戴宁 Loew.  H 《浙江医学》1995,17(4):255-256
肾脏和泌尿道疾患均可引起尿中蛋白质增加。大量蛋白尿多半来自肾小球疾病,对中、小量蛋白尿要确定其来自肾脏或肾后病变,往往较困难。笔者应用连续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微电泳(PAGE)检测尿巨球蛋白以鉴别肾性和肾后性蛋白尿,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标本来源:蛋白尿标本来自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肾性蛋白尿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6.8岁。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IgA肾病5例,膜  相似文献   

8.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肾性蛋白尿6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尿是绝大多数肾脏疾患的基本表现,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尿中蛋白质〉150mg/24h称为蛋白尿。肾性蛋白尿,西医主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疗程长且不良反应多,并有相当一部分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更为严重,且单一治疗也往往难以奏效。我们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肾性蛋白尿患者6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和蛋白尿的疗效.方法65例伴高血压和蛋白尿的慢性肾病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24小时蛋白尿定量、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结果缬沙坦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24小时蛋白尿明显减少,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变化.结论缬沙坦能明显降低慢性肾病患者的高血压和蛋白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和蛋白尿的疗效。方法:65例伴高血压和蛋白尿的慢性肾病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24小时蛋白尿定量、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结果:缬沙坦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24小时蛋白尿明显减少,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变化。结论:缬沙坦能明显降低慢性。肾病患者的高血压和蛋白尿。  相似文献   

11.
蛋白尿是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古籍中无此记载。“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医的精和西医的蛋白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因此中医的“水谷精微”和西医的蛋白概念相似。蛋白尿会使人体蛋白丢失,“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所以蛋白尿可归于中医的“精气下泄”、“虚劳”范畴。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其防治措施是多方面、多环节的,即DN的一体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脂代谢、逆转胰岛素抵抗、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和积极治疗并发症等。蛋白尿是DN的标记物,也是DN进展的最危险因素及预测临床期肾病、肾衰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指标。因此控制DN的蛋白尿、尤其早期蛋白尿成为控制DN进展的关键之一。作者现就DN蛋白尿的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各种肾性蛋白尿与非肾性蛋白尿SDS-AGE尿蛋白电泳谱带的模式与区别.方法 收集各种肾性及非肾性蛋白尿标本作SDS-AGE蛋白电泳,扫描观察谱带特点,分析各蛋白尿成分的区别.结果 肾前溢出性蛋白尿特定组分(25KDA)含量占优势,25KDA/70KDA高达361±102,而33KDA/70KDA比值则明显较小,肾小管损伤性蛋白尿则相反;肾后性蛋白尿160KDA/70KDA和≥165KDA/70KDA比值高达95±37和19.7±8.4,与肾小球损伤性蛋白尿及混合损伤性蛋白尿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蛋白标本作SDS-AGE尿蛋白电泳利用琼脂糖凝胶的选择性成分及多孔,结合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可区分尿中不同蛋白组分,对肾脏损害性质、程度、部位判断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蒙木荣教授是广西名中医、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已30余载,学验俱丰,在应用中医药治疗肾病蛋白尿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脏病中蛋白尿尤为难治的一种,吾师针对肾病蛋白尿难治之因,病情变化的共性与个性,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脾肾人手,  相似文献   

15.
从湿热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尿多由精的生成异常外泄所致。在蛋白尿形成的病机演变中,肺、脾、肾三脏虚弱是关键,但邪气的留滞对该病的影响不容忽视。就邪气而言,最主要的有水湿、湿热、瘀血。湿热是导致慢性肾病最基本的实邪因素。因慢性肾病无论何种类型和哪个阶段,多有尿液的异常。尿液混浊正是湿热为病的显著标志。因此从湿热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肾性蛋白尿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肾小球的滤过膜损害致血浆中蛋白漏出 ,肾小管受损使其对原尿液中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障碍而使尿中出现蛋白的一种异常现象。多年来我院对 1 31例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 ,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辨证分型及分类进行诊断和治疗 ,疗效甚佳 ,现介绍如下。1 临术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前均经过 3次临床检验 ,来检测尿中蛋白的阳性率 ,分轻、中、重度蛋白尿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管型尿 ,肾功能也有不同改变 ,从而确诊为肾性蛋白尿 ,其病变、性别、年龄、病程特点具有以下特征 :总治疗例数 1 31例 ,分轻度…  相似文献   

17.
肾性蛋白尿是各种急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就诊的最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研究均证实,尿蛋白可作为独立因素直接参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控制蛋白尿的治疗成为肾脏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中医认为尿中的蛋白增多是脏腑功能失调、体内精微外泄的表现。其中以脾肾气虚,精微不固者为主。本文选择60例脾肾气虚型患  相似文献   

18.
蛋白尿转归对轻微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随访蛋白尿转归对轻微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63例轻微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1.0g)IgA肾病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蛋白尿转归对此人群肾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经过1~72(41.0±6.3)个月的随访,该人群中有共11例开始透析,其中有2例在透析过程中死亡,另有15例出现肌酐倍增。达到联合终点的轻微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都存在随访中蛋白尿量增加。结论:轻微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预后存在异质性,即使不合并传统危险因素的单纯轻微蛋白尿患者也应随访,特别是对随访中蛋白尿增加的患者更应警惕肾功能丧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96例汞性蛋白尿病人尿蛋白圆盘电泳检查结果,属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者均为35例(各占36.5%),混合性蛋白尿26例(27%)。结果表明:汞中毒性肾病可为肾小球损害或肾小管损害,也可为肾小球及肾小管联合损害。汞性蛋白尿的分析,对阐明汞中毒性肾病的损害定位和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汞性蛋白尿的另一特征是尿蛋白量不多,即使是肾小球性,一般定性不超过“++”,定量不超过1.5g/24h,达到肾病综合征指标者罕见。  相似文献   

20.
梁波 《广西医学》2002,24(10):1659-1660
我们应用依那普利治疗 3 0例肾性蛋白尿患者 ,观察该药对尿蛋白、肾功能、及血压等的影响。并设 3 0例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男 1 6例 ,女 1 4例 ;最小 1 6岁 ,最大 6 4岁 ,平均年龄 (2 6 .5± 1 4.3 )岁。病程6个月至 8年 ,其中慢性肾炎 6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6例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 5例 ,狼疮性肾炎4例 ,糖尿病肾病 4例 ,痛风性肾病 2例 ,无症状性蛋白尿 2例 ,硬皮病肾损害 1例。对照组男 2 0例 ,女 1 0例 ;最小 1 4岁 ,最大 5 6岁 ,平均年龄 (2 3 .5± 1 2 .1 )岁。病程 1个月至 1 0年 ,其中慢性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