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合格献血员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用酶联免疫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583例献血员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结果显示:HBV-M阳性326例,检出率55.9%;HBVDNA阳性57例,检出率9.78%。说明目前献血员隐匿着乙肝病毒感染。筛选献血员乙肝病毒的方法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乙型肝炎5项检测用于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5346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均接受ELISA法乙型肝炎5项检测.5346例患者经ELISA法检测后高度疑似者通过复查和随访确定最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BV NR Ag)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慢性HBV感染者292例,男性158例,女性134例,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HBV NR Ag及前S1抗原(PreS1Ag);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HBV表面抗原(HBsAg)、HBV表面抗体(HBsAb)、HBVe抗原(HBeAg)、HBVe抗体(HBeAb)、HBV核心抗体(HBcAb)]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BV-DNA含量;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结果 292例慢性HBV感染者中,HBV-DNA阳性患者181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V NR Ag、HBeAg、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96.7%、45.3%、73.5%。无论HBeAg和HBeAb是否阳性,HBV DNA与HBV NR A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V NR Ag的表达与H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915 5,P<0.05)。HBV NR Ag阳性患者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HBV NR Ag阴性患者(P<0.05)。结论HBV NR Ag与病毒复制有关,与HBV-DNA水平高度相关,并参与对肝细胞的损伤,是监测HBV复制和抗病毒疗效的一种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丛  王艳  向丹丹 《实用医技杂志》2022,(11):1213-1215
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100例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HBV病毒感染的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后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测定,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比较ELISA及CLIA在HBV感染血清标志物中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度。结果 CLIA法在HBsAb阳性检出率为65.0%、HBsAg阳性检出率为50.0%、HBeAb阳性检出率为44.0%、HBeAg阳性检出率为22.0%、HBcAb阳性检出率为49.0%,均高于ELISA法阳性检出率的50.0%、31.0%、26.0%、8.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诊断准确度为92.0%高于ELISA法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与CLIA法均可检出HBV感染血清学相关标志物,但CLIA法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Pu)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HBsAg,同时通过胃黏膜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染色。进行Hp检查,用果胶铋、灭滴灵,四环素,雷尼替丁治疗2周,治疗前后用内镜观察。结果:HBsAg阴性患者Pu的发病率21.59%(65/301),Hp感染率38.36%(115/301),Pu治愈率81.54%(53/65);HBsAg阳性患者Pu的发病率是41.27%(26/63),Pu治愈率46.15%(12/26),Hp感染率56.45%(36/63),伴有门静脉高压的Pu占73.08%(19/26)。结论:HBV感染者Hp感染率高,Pu发病率高,治愈率低,Pu的发病机制可能与HBV对胃黏膜直接或间接损害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V-M检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标志物的乙型肝炎(乙肝)患血清HBVDNA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PCR方法检测乙肝患血清HBVDNA,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212例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DNA也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158例HBsAg,HBeAb,HBcAb均阳性的标本,HBVDNA62例阳性,阳性率为39.2%,HBsAg,HBcAb阳性标本55例。其中30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54.5%; 三抗体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40例,其中5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12.5%。结论:PCR方法更灵敏。只有检测HBVDNA才能确证HBV的真实感染和得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市不同人群(孕妇、吸毒人群、暗娼、嫖客、健康人群)的HCV的感染状况,为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CV。结果惠州市不同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以吸毒人群最高,感染率为70.6%,各人群间差异显著。结论输血及静脉吸毒是HCV主要传播方式,对有过受血(血制品)史、静脉吸毒史、职业暴露史以及有血液透析、手术、拔牙、针刺纹身等经历的人员,实行抗-HCV筛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作者对三组不同人群血清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的五项指标,结果PHC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三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其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而PHC组的抗-HBs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它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三组不同人群的HBe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HC组的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和其它肝病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说明HBV感染是PHC和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05级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05级参检新生入学血清HBsAg检测结果按不同生源进行统计分析;对新生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HBsAg阳性学生集中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3763名新生HBsAg携带率为6.59%,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源组高于初中生源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73.91%的新生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HBV感染模式以小三阳(HBsAg 抗-HBe 抗-HBc,47.09%)和大三阳(HBsAg HBeAg 抗-HBc,33.50%)多见,受检学生近2/5为HBeAg阳性,具有强传染性。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防止HBV感染的有效方法,早期接种和强化免疫效果更佳。为预防和控制乙肝在高校的传染,应进行各种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所有儿童均抽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谷丙转氨酶(GPT)。结果6 533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3.92%。HBsAg阳性儿童中,以HBsAg( )、HBeAg( )、抗-HBc( )伴GPT正常者所占比例最高,为86.33%。不同性别之间的HBsA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44,P>0.05)。6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较低;6岁后HBsAg阳性率逐渐升高,以10岁年龄组最高,为6.80%。完成了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儿童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以及只进行了乙肝疫苗初次全程接种但未进行再接种组儿童(χ2=324.50、112.58,P均<0.01)。深圳市户籍儿童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非深圳市户籍儿童(2χ=30.47、12.71,P均<0.01)。256例HBsAg阳性儿童中,父亲和(或)母亲是HBsAg阳性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家庭成员中无HBsAg阳性者,为76.56%。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HBV感染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提示在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时考虑在适当的年龄组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卫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学校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提供依据。方法1999~2003年对漯河市卫校10313名新生(14~16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AS)法对采集血清进行HBV标志物检测。结果卫校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09%,男生HBsAg阳性率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χ2=34.75,P<0.01);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显著性(χ2=27.57,P<0.01)。HBsAg阳性以“大三阳”犤HBsAg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犦和“小三阳”犤HBsAg阳性、乙肝病毒e抗体(HBeAb)阳性、HBcAb阳性犦2种感染模式为主。结论加强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强化HBsAg携带者的卫生管理及开展健康教育,以防止乙肝在学生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49例医务人员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感染情况。结果 临床一线医务人员HBsAg感染率为23.23%(128/551),非临床一线为15.57%(62/39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8.451,P<0.01)。不同工作年限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性别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HBV感染率较高,建议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玉溪市红塔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情况,HBV感染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性,以便有效地控制人群间的相互传染,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的抗原体,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1999-2002年共检测1625例标本,HBV感染1355例,感染率达83%;其血清标志HBsAg( )、HBeAg( )、抗-HBe( )和HBsAg( )、抗-HBc( )、抗-HBe( )、11-20岁与21岁-30岁比较,21-30岁与41-50岁比较,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HBV感染率86%,女性为78%,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但传染性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HBV的预防保健措施和医学防治意识,有效控制人群间的相互传染.  相似文献   

14.
15.
1562例六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和六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1 562例非肝炎病区及门诊患者和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清HBV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HBsAb)、e抗原(HBeAg)及其抗体(HBeAb)、核心抗体IgG(HBcAb-IgG)和HBcAb-IgM六项HBV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 837例为全阴性,占总数53.6%;725例为HBVM六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为阳性,总阳性率为46.4%;模式共有18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3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模式为主。结论: 虽然人们已重视对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但乙肝的总感染率仍较高;HBVM六项的血清模式较为复杂,了解这些模式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提高ELISA法对HBV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五年制高职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异常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应用赖氏法测定ALT。结果五年制高职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78%,ALT异常率0.57%。结论对初中毕业的入学新生应实施HBVM及ALT检测,加强对HBV感染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部分白介素水平与乙型肝炎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类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3种白介素IL-4、IL-10、IL-12的水平,观察感染者白介素水平与肝炎发展的关系.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4水平出现显著性下调(P<0.05),而IL-10、IL-12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乙肝病毒携带组则未发现白介素水平变化.结论:血中白介素水平是判断乙肝病毒感染者免疫状态及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海南地区乙型肝炎基因型与YMDD自然突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突变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未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PCR-反向点杂交方法测定HBV突变及基因型。结果:49例患者中,检出B型8例(16.33%),其中发生YMDD自然突变1例(12.5%);C型34例(69.39%),其中发生YMDD自然突变6例(17.65%),YMDD自然突变的发生率C基因型与B基因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基因型之间乙肝标志物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海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优势基因型为C型。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本地区城镇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30例城镇居民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城镇居民HBsAg阳性为12.32%,抗HBsAg阳性为56.98%,HBeAg阳性为2.09%,抗HBeAg阳性为15.81%,抗HBe阳性为11.63%。结论:本区属于乙型肝炎高发区,要重点加强对HBsAg阴性和抗HBs阴性人群的预防接种及其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用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了706名延边地区朝鲜族农民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标志,结果,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有32例,阳性率为4.5%.各年龄间、性别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