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结膜入路冷冻摘除眼眶肌圆锥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冷冻摘除肌圆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与手术并发症. 方法: 对术前诊断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41例患者,选择符合前路开眶条件的36例行结膜入路肌圆锥内海绵状血管瘤冷冻摘除术.记录术中手术时间,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 36例肿瘤均顺利地经膜入路进行完整的冷冻摘除,术后35例确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确诊为神经鞘瘤.每例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历时约20~25 min.术中、术后无永久性并发症. 结论:经结膜入路冷冻摘除肌圆锥内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摘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经手术摘除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手术人路、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均经手术摘除.行经结膜入路前路开眶术121例,其中完整摘除肿瘤119例,肿瘤大部摘除2例;术后视力改善62例,视力稳定55例,视力丧失和减退4例(2例因大出血致视力丧失、2例因术中牵拉后瞳孔永久性散大而致视力减退).行经皮肤入路前路开眶术25例,均完整摘除肿瘤,术后患者视力改善14例,视力稳定11例.行外侧开眶术37例,其中完整摘除肿瘤34例,肿瘤部分摘除3例;术后视力改善21例,视力稳定13例,视力丧失和减退3例(1例因术中损伤视神经致视力丧失、1例因术后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致视力骤降、1例因术中牵拉后瞳孔永久性散大而致视力减退).行内外侧联合开眶术5例,其中完整摘除肿瘤3例,肿瘤大部摘除2例;术后视力改善1例,视力稳定3例,视力减退1例(因术中牵拉后瞳孔永久性散大而致视力减退).内侧开眶术1例,完整摘除肿瘤,术后视力稳定.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成功地摘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经结膜入路摘除的手术疗效,并探讨其与影像学定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结膜入路摘除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选择标准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眼球后水平或紧邻眼球.CT和MRI显示39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肌肉圆锥内,多呈类圆形且边界清楚.36例完整摘除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均位于肌肉圆锥内,粘连程度轻,无粗大引流静脉;1例患者虽然完整摘除但术后视力丧失,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存在粗大引流静脉;另2例患者部分切除,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成功率92.3%;9例术前视力减退患者中有6例视力有提高;全部32例眼球突出患者均完全缓解.疗效改善者32例(82.1%),疗效不变者5例(12.8%),疗效恶化者2例(5.1%).结论:球后肌肉圆锥内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以通过结膜入路成功摘除.但如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紧邻眶尖、与眶周组织粘连紧密、或有粗大引流静脉,则需要选择其他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完整摘除手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在手术显微镜(放大10倍)下进行,术中可清楚确认瘤体边界,利用显微手术器械游离、切除瘤体,将瘤体完整摘除。结果临床应用6例,手指切口皮肤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3年,手指感觉、外形正常,肿瘤无复发。结论此方法创伤小,既能完整、彻底摘除瘤体,又保护瘤体周围指固有神经、动脉免受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眼眶肿瘤摘除手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唐都医院收治的236例眼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影响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46例患者预后不良。两组年龄、手术时间、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边界、合并症、肿瘤累及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时间、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边界、合并症、肿瘤累及范围为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2.987、10.443、4.000、61.554、77.852、5.400、15.741,P<0.05)。结论 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年龄、手术时间、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边界、合并症、肿瘤累及范围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该类患者的监测,提高预后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底及近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 应用经颌下及颧弓入路对 11例颅底及近颅底肿瘤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 1~ 3.5年.总结分析了 3种不同的手术径路与方法、适应症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采用 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使侵及颅底的几类肿瘤都能获得足够的暴露,术野清楚、操作方便,均能清晰完整地摘除瘤体.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 1~ 3.5年,所有病例均健在,至今未出现颅脑症状和神经损伤以及肿瘤复发.[结论] 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根据其所在部位、性质及瘤体大小采用适当的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显露,并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冷冻治疗外眼部血管瘤8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1 984年~ 1 999年用液氮冷冻治疗外眼部血管瘤89例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9例中 ,男 48例 ,女 41例 ;年龄 <3岁 2 8例 ,3岁~ 1 8岁 5 3例 ,>1 8岁 36例。瘤体直径在 0 .3cm~ 2 .0 cm。上睑肿瘤 2 4例 ,下睑肿瘤 2 8例 ,泪阜肿瘤 1 4例 ,结膜肿瘤 2 3例。毛细血管瘤 49例 ,海绵状型 2 8例 ,混合型 1 2例。其中 1 7例曾分别接受硬化剂注射及其他治疗未愈。治疗采用液氮局部冷冻治疗。1 .2 方法 :患者取仰卧或坐位 ,常规消毒 ,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治疗时注意保护周围健康组织。根据肿瘤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MRI对于胰腺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临床确诊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肿瘤CT、MRI的表现进行诊断总结分析.结果 病变分布情况:4例位于胰腺体部,2例位于胰腺头、颈部,1例位于胰腺尾部.主要影像特征5例表现CT平扫胰腺低密度囊性病灶,2例变现为实性病灶,MRI检查主要表现胰腺内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及混杂异常信号病灶,病灶边界清晰或不清.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淋巴管瘤2例,脂肪瘤3例,畸胎瘤1例,胰腺淋巴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于诊断胰腺少罕见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侧开眶治疗眼眶肿瘤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分析26例眼眶肿瘤手术径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6例均完全摘除肿瘤,并发症以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为主。结论外侧开眶术野暴露清楚、易于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吸引器头辅助高频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50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吸引器头辅助高频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509例鼻腔深部出血病人应用鼻内镜下金属细头吸引器辅助高频电凝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除1例外均获一次性成功。结论 鼻内镜下金属细头吸引器联合高频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视野清晰。能准确暴露出血部位,且安全、有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10年345例腮腺肿瘤的统计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最佳治疗方案,提高腮腺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的腮腺肿瘤病例,随访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5例腮腺肿瘤中,良性301例,恶性44例.良性肿瘤如多形性腺瘤、沃辛瘤的发病有增多的趋势.345例腮腺肿瘤患者中,326例行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19例沃辛瘤患者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术后效果良好,无面神经损伤及肿瘤复发病例.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者,无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较好地保存了患侧腮腺功能.[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有增多的趋势,warthin瘤等好发腮腺后下极的肿瘤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术后效果良好,保存了腮腺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输尿管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输尿管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与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3例行肾输尿管大部切除;4例行输尿管病变段切除肾盂成形术;5例行病变段切除,输尿管对端吻合术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行输尿管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13例获5 ~ 36个月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恶变.结论 肾盂输尿管造影及增强泌尿系CT三维成像(CTU)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行输尿管镜检或手术探查,术式依肿瘤的数量,累及输尿管的程度、肾功能的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严金兰  谢珉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1-11,13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中,23例(95.8%)单结节,1例多结节,10(41.7%)例内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20例(83.3%)边界清楚,16(66.7%)例呈明显分叶状,1例内部见微小钙化,13(54.1%)例内可见高回声分隔。彩色多普勒检查大部分肿块内部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肿块直径范围1.5cm-10.0cm[平均(5.0±4.5)cm]。结论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病史和临床特点,能提高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ABCG2和MR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肿瘤筛查、抗癌药物选择及MDR抑制剂因子药物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98例胰腺组织中ABCG2、MRP-1的表达,应用SPSS软件分析二者表达与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BCG2在胰腺癌、胰腺良性肿瘤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62%、18.18%、16.67%,其在胰腺癌中表达较两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MRP-1在胰腺癌、胰腺良性肿瘤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32%,18.18%,27.78%,其在胰腺癌中表达较两对照组差异同样存在计学意义(P<0.05);二者表达均与肿瘤大小相关,而MRP-1表达尚与肿瘤分化相关;在胰腺癌组织中ABCG2与MRP-1表达呈正相关(rs=0.489,P=0.044)。结论 ABCG2与MRP-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生长与分期相关,其表达对预后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e stromal tumors,SIST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7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57例患者中男34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7±9.5岁。小肠间质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好发于空肠和十二指肠,胃镜、超声内镜、增强螺旋CT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57例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93.0%(53/57)行小肠肿瘤根治术,7.0%(4/57)行姑息手术。术后病理均为小肠间质瘤,其中,极低危5例(8.8%),低危18例(31.6%),中危16例(28.1%),高危(Ⅳ级)18例(31.6%)。随访时间6个月至36个月,3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2例死亡。结论小肠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合理应用辅助检查可提高小肠间质瘤的术前检出率,其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积极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3例泌尿器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体会.方法 1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前者表现为腰胀痛和血尿,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中1例表现痛经和周期性尿频,B超和IVU 确立输尿管病变,B超和CT作出膀胱占位诊断.分别行保守性输尿管和膀胱病变切除,术后连续内分泌治疗3个月.结果 术前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未确诊,经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 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无特异性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术前难以确诊,应仔细分析病史和组织深层的病理学检查以减少漏诊.保守性手术切除辅以内分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该病,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于不同位置与大小的腮腺肿块所应采取的手术方式,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腮腺肿块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腮腺肿块位置和大小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并通过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快速冰冻活检,对于腮腺肿块位置在耳前区,且肿块直径〈2 cm以及腮腺肿块位置在腮腺耳下区或者颌后区,直径〈4 cm的41例良性患者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其余肿块直径过大或经检查为恶性肿瘤的15例患者行腮腺全切除术。术后出现的主要手术并发症情况为:Frey’ s综合征3例,暂时性面瘫4例,永久性面瘫1例,术后涎瘘3例,良性患者无复发病例,恶性肿瘤复发2例。结论:手术治疗腮腺肿块要根据其位置及大小来选择,同时还要在术中借助快速冰冻活检来判断肿瘤的类型,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损伤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和总结晚期头颈恶性肿瘤切除后,多皮瓣修复重建巨大缺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该院2008~2011年12例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胸大肌肌皮瓣,游离空肠瓣等修复头颈部巨大缺损.结果 12例晚期头颈部肿瘤被顺利整体切除,多皮瓣联合修复重建巨大缺损效果满意.1例因术前行根治性放疗,胸大肌皮瓣边缘愈合差,换药后愈合.结论 应用多皮瓣联合修复晚期头颈部头颈部术后的缺损可获得Ⅰ期修复的满意效果,对提高晚期恶性头颈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P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以求建立最佳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近6年18例SPPT患者的术前、手术、术后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病理及复发和预后情况。结果 18例患者中女性15例,年龄11~43岁,平均26.5岁;男性3例,年龄23~53岁,平均39.7岁。其中11位患者表现为腹痛或腰痛,其余患者无症状。所有患者均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肿瘤标记物均基本正常。所有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肿瘤。平均术后住院日8.7 d(6~16 d),18例均存活良好无复发,随访时间3~58个月。结论该研究证实SPPT是多发于青年女性的少见肿瘤。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疾病的治疗方式。无论肿瘤的大小及位置如何,一般手术均可以达到治愈效果,术后复发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孤立性胸膜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pleura,SFT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胸外科2003 ~ 2011年收治的10例孤立性胸膜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中1例术后出现肺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D34均为阳性,Vimentin均为阳性,Desmin均为阴性.结论 手术是目前治疗STFP的最佳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