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0年1月至2002年2月,我们采用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胆道支架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在DSA透视下经PTCD途径置入金属胆道支架。结果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黄疸、皮肤瘙痒均明显减轻,术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功能较前好转(P0.01)。术后3个月生存率94.6%,6个月生存率60.8%,12个月生存率20.3%。结论胆道支架联合PTCD可有效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主支支架植入加多侧孔引流管对12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多支胆管引流治疗.发现全部患者术后皮肤瘙痒症状消失,大便转黄,饮食改善,2周内血清胆红素水平由治疗前的(462.3±58.7)μmol/L降至(105.0±38.5)μmol/L,胆汁引流通畅维持时间平均达13周.认为胆道支架联合多侧孔引流管植入术的胆道疏通、引流效果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学智  杨智华 《山东医药》2006,46(15):74-74
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是指由原发性胆管癌、胰腺癌、肝癌等或其他部位癌肿淋巴结转移压迫胆管而引起的梗阻性黄疽,临床床确诊时已无法手术切除,多采用姑息治疗。为了延长这些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2003年3月~2005年5月,我们对不能实施手术切除的18例MOJ患者行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引流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病人5例,影像学引导经皮穿刺肝门部置入放射性粒子,其中X线透视引导经皮穿刺置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肝总管汇合处之恶性占位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3例。DSA引导经皮穿刺置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压迫引起梗阻性黄疸2例。结果 3例肝总管汇合处占位引起梗阻性黄疸者达到减黄目的,2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术后门静脉血流畅通,门静脉压力降低。结论 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均行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根据情况置入不同规格支架,观察治疗效果和3个月、6个月生存率。结果 32例患者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为91.43%,其中10例置入金属支架,22例置入塑料支架。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6.25%),经治疗后痊愈。成功置入支架的32例患者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血清总胆红素从(230.85±83.81)μmol/L下降到术后1周(121.88±52.27)μmol/L(P〈0.01),支架组随访26例中总体3个月、6个月存活分别达到92.30%及76.92%。结论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道内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确切,对于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具有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胆管支架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53例,经内镜行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53例均成功置入胆管支架,术后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下降.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例,并发胆管感染1例,均经药物治疗治愈;1例术后3个月发作急性胆管炎,再入院后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对于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创伤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在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梗阻性黄疸行胆道覆膜支架置入患者30例,随访1年,对其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0例手术成功率、有效率100%,胆道感染发生率10.0%,胆道出血发生率6.7%,胆囊炎发生率3.3%,胰腺炎发生率6.7%,支架滑脱、移位发生率10.0%,支架阻塞发生率6.7%。[结论]覆膜支架可以有效防止胆道再狭窄或闭塞;其滑脱、移位发生率较高;不易跨越胆囊管开口放置,可以跨越壶腹放置。  相似文献   

9.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其操作技术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对1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置放胆道支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肖玉  赵延吉 《山东医药》2007,47(26):129-129
2004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传汶  费志勇 《山东医药》1997,37(12):22-22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21例沂水中心医院(276400)张传汶费志勇陈兴田沈玉法赵希英1997年4月以来,我们经内镜行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21例,疗效较好。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34~71岁,平均49.7岁。其中肝门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EBM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EBMSD治疗的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学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各实验室指标改变,评价疗效。结果成功置入金属支架44例,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为91.67%,其中行单支引流34例,左右双支引流10例。44例患者术后7天检查肝功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明显低于术前(P0.01),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也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左右双支引流肝功能指标降低效果优于单支引流(P0.01),后并发症较轻,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术后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完成随访38例,失访6例,38例随访患者中总体3个月、6个月存活率分别达到94.25%和73.39%。结论采用EBMS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黄疸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左右双支引流效果优于单支引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联合塑料支架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对42例行十二指肠镜下放置金属支架联合塑料支架的患者,与单纯放置金属支架41例及单纯放置塑料支架39例做比较,观察其生存时间及更换支架的次数。结果十二指肠镜下放置金属支架联合塑料支架42例生存时间较后两者明显延长,同时可以更换金属支架内的塑料支架。结论十二指肠镜下放置金属支架联合塑料支架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解决了过去不能更换支架的困难,同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15.
伽玛刀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伽玛刀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0例。根据病变大小和部位选用不同大小的准直器,50%~7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3~5Gy,周边总剂量35~50Gy,分割8~12次,每周3~5次。结果血清胆红素从伽马刀治疗前的215.4±143.5μmol/L在治疗2周后降为98.4±54.5μmol/L(P0.05);CR3例,PR14例,总有效率(CR+PR)为85%;治疗前疼痛强度数字评估法(NRS)为6.96±1.21,治疗后为2.06±1.07(P0.01)。结论伽玛刀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黄疸症状和疼痛明显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支架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行支架治疗高龄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以术后生存时间6个月判断预后情况,其中生存时间小于6个月的患者为53例(69.74%),生存时间6个月及以上的患者为23例(30.26%)。将76例患者按照性别、癌症类型、Child-Pugh评分、是否结合化疗、梗阻长度、梗阻部位、梗阻时间、总胆红素水平、血红蛋白、术前胆道感染及支架类型进行分类,将以上经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类型、Child-Pugh评分、是否结合化疗、梗阻部位、梗阻时间、总胆红素水平及术前胆道感染7个因素对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类型、Child-Pugh评分、是否结合化疗及梗阻部位4个因素为影响高龄梗阻性黄疸支架治疗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对于高龄梗阻性黄疸支架治疗的患者,癌症类型、Child-Pugh评分、是否结合化疗及梗阻部位4个因素影响患者预后生存期,医护人员可针对以上因素制定合理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经皮肝穿胆道置入可膨式金属内支架作为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正在临床推广使用中,本文就这一方法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并发症及疗效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prnBS)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对其进行PTBD+PTIBS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手术前后检测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结果24例手术均成功,置入单侧支架10例,两侧支架14例,其中4例行单侧肝管穿刺,分别在肝管一胆总管间及左一右肝管间放入支架,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P均〈0.01)。术后随访4个月,6例因再发梗阻性黄疸行二次穿刺引流术。结论对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BD+PTIBS治疗,可根据其梗阻部位采取适当的PTIBS,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19.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组由胆管系统管腔内、外或管壁本身的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机械性阻塞。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变深、粪色变浅呈陶土色,皮肤瘙痒,伴或不伴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北京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85例MOJ患者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梗阻部位及类型;术前与术后3~5 d、6~10 d相关血液学指标,如TBil、DBil、ALT、AST、ALP、GGT等;支架植入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85例患者中低位梗阻102例,高位梗阻75例,胆管全程梗阻4例,吻合口梗阻4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并置管引流,技术成功率为100%。185例患者共植入233枚支架,所有患者术后黄疸减退,食欲增加,肝功能恢复,其中显效146例,有效39例。低位梗阻患者手术疗效优于高位梗阻(χ2=10. 866,P=0. 001);高位Ⅰ型梗阻单、双支架引流效果以及手术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而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双支架引流效果优于单支架(χ2=6. 412,P=0. 011),双支架引流术后6~10 d 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单支架引流(t值分别为2. 62、2. 06,P值均0. 05)。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能够改善MOJ患者肝功能与食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低位梗阻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高位梗阻;同时对于高位Ⅱ、Ⅲ、Ⅳ型梗阻,建议行双支架引流。对于胆管全程梗阻及吻合口梗阻,支架植入也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对于胆道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者,可行胆道联合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