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洋  李双蕾  翟琳娜 《四川中医》2007,25(10):20-21
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的研究文献和临床实践,发现糖尿病患者中肝郁血瘀很常见,肝郁血瘀是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病理因素,在糖尿病病因病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重视疏肝化瘀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降糖颗粒治疗肝郁血瘀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以疏肝降糖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肝郁血瘀型糖尿病40例,并与消渴丸治疗40例做对照,对总体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结论疏肝降糖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肝郁血瘀型糖尿病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秦国政教授认为肝郁肾虚血瘀的病机要素贯穿于阳痿发病之始终,阳痿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肝郁肾虚血瘀,肝郁、肾虚、血瘀三者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共同导致阳痿。本文重点从肝郁、肾虚、血瘀3个病机要素,探讨了阳痿发病的中医认识及疏肝益肾活血法的现代临床研究,主张"疏肝益肾活血"为阳痿的基本治疗原则,以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622-1625
鉴于临床论治阳痿疗效不太满意的现实,该共识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结局,提出"肝郁血瘀肾虚"是阳痿中医发病学基本病理变化的理论观点。该共识认为,在阳痿发病过程中,肝郁的病理变化具有普遍性而为主要病理特点、血瘀是发病的最终病理趋势、肾虚是发病的主要病理趋势,且三者互为因果,共同作用,影响阴茎的勃起;中青年时期以肝郁血瘀为主、肾虚次之,老年时期以肾虚血瘀为主、肝郁次之。治疗当以疏肝、活血、益肾为基本原则,根据肝郁、血瘀、肾虚轻重程度选用疏肝剂、活血剂、补肾剂加减化裁治疗,也可选用疏肝药、活血药、补肾药组方治疗。具体可选四逆散合秃鸡散、益肾活血汤、柴丹振阳颗粒等方剂加减。  相似文献   

5.
根据10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将其归纳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肾虚肝郁型.结果发现各型所占比例依次为气虚血瘀、肾虚肝郁、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分析认为五脏虚弱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内在原因,血瘀贯穿于疾病始终,肝与本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以症状消除,溃疡愈合,减少复发为治疗目标.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涉及脾虚、肝郁、血瘀,其中血瘀可能是该病病机的为中心环节.笔者对该病临床辨证为脾虚血瘀型、阴亏血瘀型、肝郁血瘀型、血瘀络伤型,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给出随症加减经验,并可结合局部治疗,在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探究肝郁肾虚血瘀型与帕金森病发病相关性,分析帕金森发病在中医理论中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高更多更广阔的思路。将帕金森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发病特点与中医肝郁肾虚血瘀进行相关性分析,说明肝郁肾虚是帕金森疾病的发病基础条件;气滞、血瘀、痰浊等是帕金森疾病的中医病理特征。肝郁和肾虚相互作用提高了帕金森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且与发病的机制、特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主要证型及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方法,对3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卵巢低反应患者主要证型及症状的分布规律,分析卵巢低反应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年龄、盆腔手术等的分布情况。结果:其主要中医症状为:性急易怒、腰膝酸软、经血夹块、健忘、神疲力乏、畏寒肢冷、脱发、胸胁胀痛不舒、经前乳房胀痛等;最多的中医证型是肾虚肝郁血瘀证型(占32.7%);单证型中以肾虚证最多(占94.3%);随年龄增加,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出现的几率增大;肾虚肝郁血瘀证及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在有盆腔手术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均大于无盆腔手术者。结论:IVF-ET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型为:肾虚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肾虚肝郁证;初步显示随年龄增加,脾肾两肝虚郁血瘀证出现的机率增大;肾虚肝郁血瘀证及脾肾两虚肝郁血瘀证在有盆腔手术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均大于无盆腔手术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月经失调患者的情志、心理应激情况及证侯特点。方法使用PSSG、五志量表、中医证侯计分表对月经失调患者心理应激情况、情志因素、中医证候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的月经失调患者以月经后期、月经量少为主要表现。月经后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肾虚证,月经量少患者表现为肾虚、肾虚肝郁、肝郁血瘀、肾虚血瘀。"怒"因素与肝郁血瘀有相关关系。五志总分与应激总分有线性回归关系。肾虚肝郁较肾阴虚相比,应激总分较高。结论肾虚是月经失调的主要病因,情志因素对月经失调的影响与肝郁、气机不畅关系密切,不良情志可引起应激总分的增加,从而引起月经失调。  相似文献   

10.
郭军教授认为精索静脉曲张的病机是肾虚、肝郁、血瘀,肾虚为本,肝郁血瘀为标。本文对郭军教授以补肾疏肝活血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金广辉主任医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观察,从肝脾论治糖尿病前期各种症候,中医称"脾瘅"代谢综合症。用直觉体悟,取类比象的中医形象思维观点,从血管疾病入手,通过对肝脾郁热,脾胃阴伤血瘀;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肝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的分型论治,以使血糖血脂降到正常水平,通过临床医案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型的规律。方法:选取19例恶性肿瘤伴有黄疸症状的患者,调查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辨证分型、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胆红素、预后情况等。并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证素特点。结果:19例患者辨证分为7种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水湿困脾证""湿热困脾证,肝郁脾虚""水湿困脾,血瘀内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肝郁脾虚,血瘀内结证"及"肝郁脾虚,湿热困脾证"。肿瘤患者证型中肝郁脾虚证型高于其他证型。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气虚,气滞是肿瘤患者合并黄疸之主要病性证素。患者病性分布为虚实夹杂。结论:肿瘤合并黄疸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为肝郁脾虚证;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气滞。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的"消渴"和"骨痿"、"骨枯"、"腰退痛"等范畴,笔者认为此病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郁和血瘀四个方面,为临床防治此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老年糖尿病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灵枢·五变篇》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o"指出了五脏柔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老年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走向老化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的阶段。老年人其生理功能减退,脏腑功能衰弱,精血耗损,脏腑精气衰退。众所周知,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脾肾两虚,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脾肾两虚是老年病的主要原因和基础,脾肾亏虚继而出现气虚、血瘀、痰凝、肝郁等,脾肾亏虚为本,血瘀痰凝为标,本虚标实是老年病的基本病机。因此,笔者认为老年糖尿病关键在于从脾从肾从血瘀辨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焦虑障碍既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合并症,又可加重COPD。COPD属于传统医学"肺胀"的范畴,焦虑障碍又与"肝郁证"有密切的关系。传统医学认为"肝郁证"可导致气机失调、痰湿、血瘀等,终致肺失宣降,加重COPD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安慰剂为对照,评价疏经防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肝郁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纳入肝郁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74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组(疏经防痛胶囊)对痛经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安慰剂),临床显愈率达73.69%,总有效率达100%。治疗组对肝郁血瘀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明显缓解痛经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经防痛胶囊能明显缓解肝郁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患者肝郁血瘀中医症状,对肝郁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安慰剂为对照,评价疏经防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肝郁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纳入肝郁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74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组(疏经防痛胶囊)对痛经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安慰剂),临床显愈率达73.69%,总有效率达100%。治疗组对肝郁血瘀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明显缓解痛经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经防痛胶囊能明显缓解肝郁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患者肝郁血瘀中医症状,对肝郁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三大慢性疾病之一,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是该病的重要治疗目标.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现代医家经过理论思考认为导致该病血管病变的首要因素是"血瘀",阴虚血瘀在糖尿病的进展中至关重要.收集从阴虚血瘀论治糖尿病的相关文献,经过分析、归纳后发现,具有养阴活血效果的方药如石斛合剂、丹蛭降糖胶囊、糖...  相似文献   

19.
江静  肖刚  田博  李晶  侯俊明 《陕西中医》2019,(10):1443-1444
乳痛症是近年来门诊高发的乳腺疾病之一,其中肝郁脾虚型又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侯俊明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研究,乳痛症的发生与气滞、痰凝、肾虚、血瘀及冲任不调等相关,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郁脾虚,侯师运用"肝脾胃同治"的治疗思路,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肝郁证的产生,主要是由情志不遂所致。情绪的变化,反复或强烈的精神刺激,超越了肝的调节限度,就会导致气机失常,而首先是肝的气机运行失常则成气郁,进而可致血行不畅而成血瘀。肝郁与血瘀是郁证中二个紧密相关的病理过程。我们曾对典型肝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