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h、1天、2天的血气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S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50例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24h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4h后治疗组PaO2和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BiPAP呼吸机对矽肺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对12例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情与血气变化。结果经BiPAP治疗后,10例患者症状与血气改善,有效率83.3%;无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气压-容积伤及呼吸机依赖等并发症。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PD是我国常见、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合并呼吸衰竭死亡。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对2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下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和护理观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庄志方  蒋一雅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84-1485
目的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的36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情况变化。结果 36例中有29例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创呼吸机以使用方便、无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发症少、可间歇使用等优点。2003年3月~2005年3月,我科收治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SynchrongS/T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本组21例COPD伴型呼吸衰竭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52~91岁,志清楚,自主呼吸,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O2:50.37±23.00mmHg,PaCO2:83.34±18.14mmHg,患者均在消炎、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治疗方法BiPAP呼吸机控制参数选用S/T模式,吸气压(IPA…  相似文献   

7.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不同病因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不同病因急性呼吸哀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h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心率和呼吸。结果比较BiPAP呼吸机治疗前、后1h的血气分析、心率和呼吸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不同病因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BiPAP呼吸机急诊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在急诊老年不同病因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左心衰竭并I型呼吸衰竭,大叶肺炎并I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通气后序贯治疗以及重叠综合征并Ⅱ型呼吸衰竭。结果 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对于多种类型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有满意疗效。结论 BiPAP呼吸机的使用避免了气管插管,操作简便,为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可以作为呼吸衰竭患者的第一线治疗,值得在急诊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重叠综合征(OS)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价值。方法42例OS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律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气指标及心律呼吸频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治疗O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辅助通气治疗,结果降低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改善酸中毒和增加尿量。证实BiPAP呼吸机对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作用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0例COPD并发H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BiPAP呼吸机通气组和对照组各30例,通气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抗感染、通畅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6h与3d后,再测定并比较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等指标。结果:无创通气后心率,呼吸频率,pH、PaO2、PaCO2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钱利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243-2244
目的 研究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诊断COPDⅡ型呼衰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低流量吸氧(1-2 L/min)、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补液治疗;B组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排除无创呼吸机使用禁忌症(神志不清、上气道梗阻等)后,予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在血气分析、肺功能、症状改善方面较A组明显(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住院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275例,其中伴发焦虑抑郁情绪者96例,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与吸氧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观察干预前后(6周)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1/FVC〕变化。结果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4.91%(96/27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FEV1/FVC、FEV1及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及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FEV1/FVC、FEV1及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 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组32例与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监测其治疗前、治疗后2、12、72 h血气变化,观察临床情况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创通气组的pH、PaO2、PaCO2等指标明显改善(P<0.0 1,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及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1999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11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最为多见。治愈61例,好转7例,死亡43例。结论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辅助通气方式,积极配合抢救护理,是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同时,做好围产期保健是降低新生儿原发病致呼吸衰竭发病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Extubation failure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In respiratory distress after extubation,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has been suggested to avoid the complications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NIPPV on extubation outcome. We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study in 93 extubated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72.7 +/- 14.7 years (range, 24-93). Elective extubation was performed in 56 patients and unplanned extubation occurred in 37 patients. After extubation, patients randomly received either 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 therapy (n = 47) or unassisted oxygen therapy (n = 46).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was delivered via face mask in BIPAP group. Of the 93 extubated patients, 73 (78.5%) were successfully extubated, and 20 (21.5%) had to be re-intubat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sex, pre-extubation blood gas data between re-intubated patients and those who were not re-intubated. While seven of the 46 patients in the unassisted oxygen therapy group required re-intubation, 13 of the 47 BIPAP-treated patients also required re-intubation.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postextubation respiratory management, BIPAP or unassisted oxygen therapy,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extubation outcome, but the elective extubation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outcome than unplanned extubation. Patients with excessive bronchial secretions and intolerance to the equipment are poor candidates for NIPPV. We conclude that early application of BIPAP support did not predict a favourable extubation outcome. Our experience did not support the indiscriminate use of NIPPV to facilitate ventilator weanin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激励式护理干预的影响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 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激励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0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经常规吸氧、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及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BiPAP配合痰液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严重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判断其临床可行性。方法27例AECOPD,支气管一肺部感染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痰液较多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按需经鼻/口声门下痰液吸引,给与无创通气治疗,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12h和治疗停用无刨24h后RR HR PH PaCO2 PaO2指标情况,及计算治疗有效率、再感染率等。结果治疗有效率77.8%,各指标变化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经鼻/口声门下痰液引流后再发生肺部感染2例,再感染率12.5%,较常规气管插管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明显低。结论BiPAP无创通气在配合做好痰液引流后治疗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护理策略。方法通过对8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采取加强气管插管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2.5%,80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8.0±2.5)d,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呼吸机治疗期间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