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发生胆囊动脉损伤出血较开腹手术时处理困难,是LC中转开腹手术的重要原因。本文总结笔者在LC中预防和处理胆囊动脉出血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时预防胆道损伤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有效预防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近十年来所开展的512例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m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率为95.9%(491/512),中转开腹率为4.1%(21/512),1例LC术后发生胆囊床迷走胆管漏,经保守治疗治愈。均未发生胆道损伤或手术死亡。随访310例,时间6~24月,无一例发生胆管狭窄,继发胰腺炎4例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扎实的微创外科技能、术前对手术难度的充分评估、术中显露清楚、操作细致以及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LC手术时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4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CPH)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与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PH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LC)处理过程。结果45例顺利完成LC,3例转开腹手术,因术中出血2例,胆囊三角粘连暴露困难1例。术中出血10~300ml,平均手术时间为42分钟。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次,均治愈出院。结论CPH下行LC是可行安全的。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使用超声刀,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果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oparoscopicChole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施行LC500例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LC中转开腹的关系。结果LC成功482例,中转开腹18例,中转率3.6%(18/500),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对预测LC中转开腹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院自1996年6月至2002年3月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echolecystectomy,LC)150例。现就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102例;年龄10~76岁。单纯结石性胆囊性125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积脓2例,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8例,胆囊息肉15例。全部病例无腹部手术史。术中中转开腹胆囊切除3例(占2.0%),其中2例为严重粘连、解剖关系不清,1例为术中大出血。术后大出血1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均重行开腹探查手术处理。本组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92%,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13年3月胆囊疾病患者行LC中转开腹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1650例LC中转病例31例,中转率为1.88%,术后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囊炎行LC中转开腹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发生胆囊三角致密性粘连、解剖不清、胆囊周围严重粘连、出血及胆道损伤.及时中转开腹,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多个临床因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手术的影响。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994年4月至2001年6月的7134例LC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逐步排除法),得出影响LC转开腹手术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高龄(≥65岁)、上腹部手术史、糖尿病、总胆红素升高(≥20.5μmol/L)、胆囊壁增厚(≥4mm)、胆总管直径增宽(≥8mm)、急性胆囊炎是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可以根据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在基层县级医院已普遍开展.为提高LC手术质量,减少中转开腹,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的1558例LC中26例中转开腹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在基层县级医院已普遍开展。为提高LC手术质量,减少中转开腹,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的1558例LC中26例中转开腹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可能性评分系统建立和运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根据术前临床资料建立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可能性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邵逸夫医院 1994年 4月 4日至 2 0 0 1年 6月 30日的 7134例LC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筛选出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再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男性、高龄 (≥ 6 5岁 )、上腹部手术史、糖尿病、总胆红素升高 (≥ 1 2mg/dl)、胆囊壁增厚 (≥ 4cm )、胆总管直径增宽 (≥ 8cm)、急性胆囊炎是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并被分别赋值 ,建立预测转开腹可能性的评分系统。计算 7134例LC的综合得分 ,比较不同得分组转开腹率。用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的效能。 2 0 0 1年 7月 1日至 2 0 0 1年 12月 31日 938例LC运用该评分系统 ,比较各得分组转开腹率的差异。结果  7134例LC中各组得分越高 ,转开腹率越高 ,且多数相邻两组的转开腹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ROC曲线以下面积为0 81,标准误为 0 0 1。 938例LC中的各组也是得分越高 ,转开腹率越高 ,且多数相邻两组的转开腹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根据危险因素预测LC转开腹可能性 ,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0.
B超检查对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B超检查结果用于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施行LC 510例患者的术前B超检查结果与LC中转开腹的关系。结果:LC成功492例,中转开腹18例,中转率3.5%(18/510)。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胆囊萎缩、囊壁增厚、胆囊颈部嵌顿结石会增加LC的中转开腹率,术前B超检查对预测LC中转开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共行LC手术405例,中转开腹37例(9.1%)。结果中转开腹的原因:慢性萎缩性胆囊炎5例、解剖变异3例、术中胆管损伤7例、胆囊动脉或肝右动脉损伤出血6例、胆囊三角解剖不清16例,开腹手术均获成功,均痊愈出院。结论熟悉各种解剖变异、规范操作、正确术前评估、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LC中转开腹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痛苦轻、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我院结合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自2002年开始运用顺、逆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时发生胆囊动脉出血较开腹手术时处理困难,是LC中转开腹手术的重要原因.本文总结笔者在LC中预防和处理胆囊动脉出血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 600例LC术中106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88例主动中转开腹,10例被迫中转开腹,8例术后延期开腹。被迫开腹及术后开腹的原因为出血、胆漏、腹膜炎、医源性损伤;主动开腹的原因为胆囊三角解剖困难,全组3例转上级医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转开腹手术并不意味着手术失败,也不是手术并发症,是明智之举。中转开腹受多种因素影响,术者职业素质及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患者本身疾病状况是手术安全的主要因素,中转开腹本身并无绝对的手术指征,需强调术前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胆囊疾病需行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LC,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顺利完场手术57例,3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4例(6.67%),对照组15例(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属微创手术,切口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3 849例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 849例患者中,中转开腹39例(1.01%),且中转开腹率在2010—2015年的各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2)。中转开腹原因包括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16例,腹腔或胆囊周围粘连严重14例,Mirrizi综合征3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胆汁漏、胆总管损伤、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癌各1例。早期中转开腹33例,中晚期中转开腹6例,后者中5例的中转开腹均因发生术中并发症而实施,包括2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因粘连紧密致胆囊破裂后胆囊三角结构不清,1例胆总管损伤,1例胆汁漏。性别、年龄、病程均为LC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均P0.05)。高年资术者实施的LC中转开腹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年资术者(P=0.043)。结论:LC中有一定的中转率,胆囊三角处理困难,腹腔或胆囊周围粘连严重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存在相关影响因素者应选择早期中转开腹以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LC术后因各种并发症而再次开腹手术或再次腹腔镜下手术的产生原因、诊断依据、预防方法、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回顾1994年6月至今,LC手术共3886例,因LC术后各种并发症而再次开腹手术或再次腹腔镜下手术者13例,占LC总数的0.33%。胆漏8例,其中5例胆囊管端漏,分别于LC后3、5、7、10及及2个月再次开腹行胆囊管结扎、腹腔引流术;1例肝右前叶裂伤于LC术后2 d开腹行列伤缝合并腹腔引流术;1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漏行腹腔引流术;1例胆管裂伤于术后12天行开腹修补并腹腔引流术;腹腔出血2例分别于LC术后7、2小时经开腹结扎、腹腔镜下钛夹钳夹止血术。胃穿孔1例于LC术后第2天行胃穿孔修补及腹腔引流术。小肠梗阻1例于LC术后5天行小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胆管管狭窄1例于LC术后行胆总和端端吻合,术后7个月呈进行性阻塞性黄疸而住院再次开腹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13例均于LC术后经再次开腹或腹腔镜手术而获得治愈,经随访8~10年,无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只要努力,LC术中各种并发症是可以防范的,若出现并发症,只有及时发现并加以正确处理,疗效也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特点,目前已将LC作为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在普及和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同时,开展了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现就LC对机体影响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胆囊切除术(OC)比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迅速推广。但LC并不能完全代替OC, LC有其严格的适应症,部分病例在腹腔镜下无法完成,仍需中转开腹手术。我院行LC术186例,中转开腹13例(6.9%),本文就我院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LC中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处理方法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20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205例,201例成功行LC,3例中转开腹,1例发生胆漏后转上级医院再次结扎,全部治愈。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只要方法得当,LC术仍是基层医院开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