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57例平均随访36.86(6-142)天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以生存时间是否超过4周为界,分为预后较好及差两组。用Cox回归分析建立了两个回归方程:y1=0.415营养+0.5299 RBC-0.8351.A/G;y=1.791血清蛋白-1.489.年龄+0.9957Hb。进而联合决策树理论,建立了一种预后分析方法,其判断正确率达77.19%,且优于Child、改良Child分类及肝功能不全分类  相似文献   

2.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志军  董恒进 《肝脏》2000,5(3):142-145
目的 综合评价各项后因素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无外科手术指征,有介入化疗指征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自愿原则行介入或非介入治疗,观察其生存时间,以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曲线,并收集可能影响预后的31个因素的全部资料,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全组0.5、1、2和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57.1%、29.6%、14.3%和6.1%,平均生存期为10.7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HE)的预后因素,为HE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169例肝硬化合并HE的住院病例进行研究,以确诊HE的日期为时间基线,选择32个可能对HE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若干个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5个HE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血钠、血尿素氮、血清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和Child-Pugh分级是判断HE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影响肝癌预后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进一步提高其远期疗效,分析了1248例原发性肝癌的资料。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现途径、病期、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γ-GPT)、手术切除、根治性切除、术后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数目、包膜对预后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1);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局部切除、门静脉癌栓对预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术前AFP、肝炎病史、肝癌组织学类型、肝癌细胞分化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γ-GPT、根治性切除、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1)。并对进一步提高疗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Cox回归分析对肝肾综合征预后因素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肝肾综合征(HRS)预后的参数及最佳预后指标。方法 对71例肝硬化合并HRS患者进行研究,以确诊HRS时间为基线,选择35个可能对肝肾综合征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生物化学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Child-Pugh评分是HR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1.333,95%可信区间为(1.026,1.731)。结论 Child—Pugh评分是临床上判断HRS患者预后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严重的癌症负担之一。代谢重编程是癌症的一种表型,血液代谢标志物与代谢重编程密切相关,可以预测肝癌患者复发风险和生存期情况或评估肝癌治疗反应,对于分层管理患者、制订合理治疗策略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关于肝癌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的血液代谢组学研究,归纳了具有预测意义的血液代谢物并简述其作用机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认为芳香族氨基酸、脂质、胆汁酸等代谢物对肝癌预后预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代谢组学技术在寻找有用代谢物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存在技术限制、研究不足、多重影响因素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Cox模型分析233例何杰金病的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薇  麻生文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1):751-753
应用Cox模型对何杰金病(HD)233例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多因素比例危险率回归分析。从19个变量中得出近期疗效、治疗剂量、病理类型、血沉降率、气短、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肿大范围7个因素是影响HD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在保肝、抗病毒、支持对症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As2O3 10 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每2周为1个疗程,间隔2周进行下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结束复查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观察结束的客观有效率、获益率分别为0.0%、19.2%(P=0.0376)和22.8%、53.8%(P=0.008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和稳定率分别为31.8%和65.4%(P=0.0291)。结论 As2O3治疗晚期PLC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肝功能差且无法耐受其他治疗的PLC患者,As2O3仍不失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169例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预后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取两所三级甲等医院1993年7月至2005年6月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住院患者169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确诊肝性脑病的日期为随访起点,通过电话、信函或再次入院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以2005年9月30日作为随访终点,患者死亡或接受肝移植及失访的时间也为随访终点。选择32个可能对肝性脑病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因素.构建肝性脑病的预后指数(PI)模型。结果169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4.4个月,1年生存率为24.32%,2年为18.83%,5年为9.98%。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血钠、BUN、血清总胆固醇、WBC和Child—Pugh分级5个肝性脑病的独立预后因素,得出PI值的计算公式为:PI-1.218—0.027×血钠+0.039×BUN-0.219×血清总胆固醇+0.046×WBC+1.216×Child—Pugh分级。将本组患者的PI值按大小顺序等分为3组,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低PI值组〉中PI值组〉高PI值组。结论血钠、BUN、血清总胆固醇、WBC和Child—Pugh分级是肝性脑病的独立预后因素;PI值与肝性脑病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1293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分析NAFLD伴发原发性肝癌的比例,探讨NAFLD作为可能病因的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特征。方法建立原发性肝癌资料库。选出符合NAFLD诊断的病例75例,分析NAFLD相关的肝癌在原发性肝癌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NAFLD伴发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共75例,占原发性肝癌的5.8%。75例获得随访患者中死亡42例,1、2、3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60.55%、38.63%、29.53%。单因素分析显示:BMI、2型糖尿病、ALT、TBil/DBil、GGT、CHE因素,生存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MI是影响预后的唯一的独立因素(χ2=5.766,P=0.016)。结论 NAFLD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可能原因之一。肥胖、2型糖尿病可能是影响NAFLD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BMI增高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 与肝细胞肝癌( HCC) 的关系。方法 用葡聚糖包裹活性炭饱和吸附法检测47例HCC 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AR 的含量。对43 例病人进行术后随访9 ~60 个月。结果 33 例AR 阳性(3-0 ~100fmol/mg 蛋白) ,14 例AR 阴性。AR 阳性病人与AR 阴性病人的一、五年存活率没有统计学差别( P> 0-05) ,三年存活率AR 阳性者(35-5 % ) 显著低于AR 阴性者(66-7 % )( P< 0-05) 。复发时间AR 阳性者(21-4 ±15-2 月) 与AR 阴性者(33-9±13-9 月) 有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雄激素能促进HCC 的增长及对周围组织的侵袭,部分HCC 具有雄激素依赖性,AR 可作为HCC 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0岁以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146例60岁以上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合并基础疾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治疗方式、AFP水平及有无肝炎病毒感染史、肝外转移患者1、2、5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多元逐步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肿瘤直径、治疗方式、AFP水平和肝外转移情况的60岁以上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介入治疗(RR=1.41,95%CI:1.01~1.97)和保守治疗(RR=3.32,95%CI:1.92~5.76)(均相较于手术治疗),以及伴肝外转移(RR=1.93,95%CI:1.08~3.45)为60岁以上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肝外转移、非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任翰淼 《山东医药》2011,51(46):77-78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将6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TACE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和癌灶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AFP、CEA分别为(123±80)、(200±10)μg/L,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CT癌灶最大径明显小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P均〈0.05)。对照组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8例,观察组为1例(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宜采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5.
吉胜朴  李强 《山东医药》2011,51(14):11-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源性糖尿病(PHCHD)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68例PHCHD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肝大部切除19例,半肝切除13例,次半肝切除36例;术后单纯皮下注射胰岛素46例,胰岛素皮下注射加阿卡波糖口服22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PHCHD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本组中位生存期32个月,1、3、5 a生存率为76.13%、47.36%、36.12%。血清HCVAb、Child-Pugh分级、TNM分期、肝硬化、门脉瘤栓、血管侵犯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均〈0.05);肝硬化、血管侵犯、门脉瘤栓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均〈0.05)。结论手术切除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是治疗PHCHD的有效方法;肝硬化、血管侵犯、门脉瘤栓是影响PHCH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南昌市传染病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的77例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的预后进行了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影响HFRS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降低病死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发性肝癌(PLC)早期诊断率的提高,患者生存时间也较前明显延长,PLC远处转移的机率也不断增加,已成为临床上一个重要问题。PLC骨转移是常见的转移部位。PLC可转移至全身骨骼(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的任何部位,一般离肝脏较近的躯干骨(椎骨、肋骨和胸骨)转移发生率较高,而离肝脏较远的颅骨、四肢骨转移发生率较低。常见的转移部位有椎骨、  相似文献   

18.
史进军  付丽娜 《山东医药》1993,33(10):46-47
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治疗,近10年来有长足进展,现综述如下。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进展有三:①对3cm以下小肝癌的早期发现并切除,可使5年生存率可达62.7%~100%,10年生存率为48.9%。②对不能切除的肝癌采用缩小后切除法,为不能切除的肝癌提供了切除的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M)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3例MM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选择22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及组间比较,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建立预后指数(PI)方程,根据PI值将全部患者分为不同危险组,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厚度、破溃、大体类型、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肿瘤部位、就诊时淋巴结情况、病因、误诊、分期、是否手术、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与否、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化疗疗程、放疗、化疗与免疫联合治疗可以影响MM患者的预后(P均〈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MM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性别、肿瘤厚度、破溃、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病因、误诊、分期、手术范围、化疗疗程(P均〈0.05)。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预后好、一般、差和极差4个亚组4,个亚组的生存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性别、肿瘤厚度、破溃、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病因、误诊、分期、手术范围、化疗疗程是影响MM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I值可用于预测MM患者的预后,为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乙非丙型肝癌(NBNC-HCC)与HBV/HCV相关肝癌(BC-HCC)患者的临床特点的不同及二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月1日-2014年7月1日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肝部分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31例,排除失访和不愿配合者,最终入组146例。分为NBNC-HCC组(n=35)和BC-HCC组(n=111)。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复发时间和死亡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及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检验,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模型。结果 NBNC-HCC组患者年龄、TNM分期中Ⅰ~Ⅱ期比例比BC-HCC组高(t=3.878,P0.05;χ2=4.357,P0.05),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低于BC-HCC组(t=7.848,P0.05);NBNC-HCC组和BC-HCC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5.5±27.9)个月和(26.8±21.7)个月,NBNC-HCC组与BC-HCC组3年生存率(61.6%vs 26.6%)和5年生存率(39.2%vs 1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NBNC-HCC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Alb水平[RR=0.919,95%可信区间(95%CI):0.851~0.994,P=0.036;影响BC-HCC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肿瘤直径(RR=1.082,95%CI:1.027~1.141,P=0.003)。结论 NBNC-HCC与BC-HCC在年龄、AFP值和TNM分期上存在差异。NBNC-HCC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BC-HCC患者。Alb水平是影响NBNC-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是影响BC-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