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间型化脓性脊椎炎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症的认识水平。方法对11例经手术证实、4例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椎间型化脓性脊椎炎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共18个病变单位,其MRI表现(1)椎间盘改变:表现为核裂消失征15个病变单位,椎间盘积液征12个病变单位,椎间隙狭窄11个病变单位。(2)相邻终板及椎体改变:表现为终板掩盖征16个病变单位,其中15个病变单位伴有局灶性终板破坏;18个病变单位均有终板下局灶性骨质破坏及非破坏区不同程度骨髓水肿。(3)椎旁软组织改变:18个病变单位均有椎旁软组织肿胀,7个病变单位形成多发厚壁小脓肿。(4)椎管与附件改变:12个病变单位椎管受累,表现为硬脊膜囊前外侧间隙增宽、信号混杂,形成椎管脓肿4个病变单位,未见附件受累者。(5)增强扫描:9例行增强扫描,椎间盘及相邻椎体破坏区无强化6个病变单位,条块样强化4个病变单位,椎体非破坏区及椎周、椎管均示异常强化,脓肿呈环形强化。结论椎间型化脓性脊椎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准确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椎间型化脓性脊椎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成人非特异性化脓性脊柱炎的MRI表现并进行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4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资料,根据累及脊柱部位及表现进行MRI分型。结果 根据MRI表现分为Ⅰ~Ⅴ型:Ⅰ型化脓性脊椎炎2例,椎体终板出现骨质侵蚀/破坏/水肿,相应椎间盘正常;Ⅱ型化脓性椎间盘炎2例,椎间盘信号异常而邻近椎体未见骨质破坏;Ⅲ型化脓性脊椎-间盘炎27例,同时出现椎体骨质破坏和相邻椎间盘信号异常,其中21例继发硬膜外间隙炎症;Ⅳ型化脓性小关节炎2例,均继发硬膜外间隙炎症及脊膜炎;Ⅴ型复合型1例,同时跨节段发生Ⅲ型和Ⅳ型。结论 MRI可准确显示化脓性脊柱炎受累部位、范围,分型有利于提高对化脓性脊柱炎病理机制的理解和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不典型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表现不典型的早期脊椎结核患者6例及化脓性脊椎炎患者7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分析其椎体、椎间盘、周围软组织及增强检查后MR特点.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病例的MRI特征.结果 化脓性脊椎炎中早期椎间隙变窄(8/10,80.00%)、椎体上/下部条状异常信号(12/18,66.67%)、终板下线样高信号(13/18,72.2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脊椎结核(均无以上征象).脊椎结核中椎体前部局限异常信号(4/12,33.33%)、跨椎体脓肿(5/6,83.33%)发生率明显高于化脓性脊椎炎(均无以上征象).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能鉴别早期表现不典型的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化脓性脊椎炎的MRI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期,提高MRI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化脓性脊椎炎的MRI表现,分别观察椎间盘、椎体及附件、椎旁软组织与椎管内软组织改变,分析病变蔓延方式.根据椎间盘MRI表现与椎体破坏程度,将其分为四期.结果 50例化脓性脊椎炎中,累及颈椎3例,胸椎5例,胸12/腰1椎体5例,腰椎31例,腰5/骶1椎体6例.7例椎间盘信号未见异常,43例椎间盘不同程度受累.MRI分期:Ⅰ期7例,Ⅱ期18例,Ⅲ期8例,Ⅳ期17例.42例椎体终板、终板下信号异常.46例椎旁软组织边界模糊不规则异常信号影,实性强化者26例,小脓肿14例,较大脓肿7例.椎管内硬膜囊外脓肿、肉芽肿形成28例.5例为经前后纵韧带下或椎旁软组织蔓延,31例相邻椎体直接通过椎间盘而蔓延.结论 化脓性脊椎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定量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技术对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6例脊椎病变患者(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11例布氏杆菌性脊椎炎、2例脊椎椎体转移瘤、3例结核性脊椎炎)行T1WI、T2WI、STIR及动态对比增强定量检查,分析其形态、信号特点及容积转运参数(Ktrans)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结果病变累及腰椎最多。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在MRI上椎体形态多无明显变化,椎体边缘可见小的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病变椎体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等或等高信号或低等高混杂信号。ST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椎体明显强化,与周围正常增强的椎体信号类似或更高。各类脊椎病变的Ktrans值与V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有特征性的磁共振表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定量成像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MRI对显示急性炎症病变具有平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使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MRI还能很好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周围关节等部位的炎症,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7.
李秋实  杨洁 《临床医学》2022,42(3):83-84
目的 探讨应用MRI诊断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疑似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记录80例疑似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检查结果,以80例疑似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MRI对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椎旁软组织强化方式在脊柱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8月于佛山市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6例脊柱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为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PS),66例为结核性脊柱炎(tuberculous spondylitis,TBS),患者均行MRI检查,对其椎旁软组织强化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两者的不同强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0例PS病例中,椎旁软组织病变大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少数表现为多囊状强化或囊状强化;66例TBS病例中,椎旁软组织病变大部分表现为多囊状强化或囊状强化,少数表现为局限性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结论:PS与TBS在椎旁软组织强化方式上明显不同,其MRI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及其主要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65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患者,均行MR检查,记录诊断结果,并与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估MRI预测胎盘植入以及采用各MRI征象诊断的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应用Kappa检验评价MRI与手术或病理分型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65例患者中,手术或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者30例,其中粘连型12例,植入型16例,穿透型2例;35例无胎盘植入。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为73.33%(22/30),特异度为85.71%(30/35),准确率为80.00%(52/65)。预测胎盘植入的最佳MRI征象为子宫肌层与胎盘局部分界不清,AUC为0.817。MRI诊断粘连型胎盘的Youden指数最低(0.42),诊断植入型胎盘诊断的Youden指数最高(0.71)。MRI对胎盘植入分型与手术或病理分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07,P<0.05)。结论 采用MRI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及分型时,可显示多种相关征象,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子宫肌层与胎盘局部分界不清为预测胎盘植入的最佳MRI征象。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MRI诊断。方法:回顾分析6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的食管MRI。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常规行矢状面扫描:视野 23cm×23cm~36cm×36cm、层厚 3. 5~4mm,横断面扫描:视野 20cm ×20cm~26cm × 26cm、层厚 6~10mm,矩阵192×256, 3~4次采集。结果:正常节段食管在 T1WI上显示为低到等信号;在 T2WI上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均呈高信号而肌层呈低到等信号,两种信号对比明显,矢状面上可以看到高信号的粘膜线,在横断面上粘膜线呈环形。对于发生肿瘤的节段,矢状面上T1WI可见食管不规则增粗形成肿块,T2WI肿瘤呈低到等或不均匀信号并可看到高信号的粘膜线中断。在横断面上食管壁非对称性增厚形成以管壁为轴心的软组织肿块,食管管腔不规则狭窄,T2WI上环形高信号的粘膜线中断。结论:MRI有很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尤其是在 T2WI上可以清晰地区分食管壁的粘膜层和肌层,结合MRI能够矢状面成像观察食管长轴全貌的优势。MRI在食管癌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病理学检测及MRI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将两者结合用于脊柱炎症早期鉴别诊断的研究较少。 目的:通过观察病理与MRI征象改变,探讨病理学及MRI在早期化脓性脊柱炎与布氏杆菌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22例化脓性脊柱炎及20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活检及MRI检查,病理学切片观察结果包括病变骨组织结构及活力,组织细胞及其主要成分;MRI观察结果包括病变部位信号改变及征象变化。比较分析2组患者病理及MRI检查结果的构成比,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 结果与结论:下列结果中,化脓性脊柱炎组发生率高于布氏杆菌脊柱炎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椎间盘明显异常信号,椎体病变位置椎体前+后方,病变椎体形态明显变化,椎旁软组织异常信号,骨内或椎旁脓肿形成。提示病理学及MRI在早期化脓性脊柱炎与布氏杆菌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和MRI在布氏杆菌脊柱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及MRI图像。结果 MR显示2个椎体受累者29例,3个椎体受累者5例,4个椎体受累者2例;腰1椎体受累3例,腰2椎体受累6例,腰3椎体受累15例,腰4椎体受累24例,腰5椎体受累18例,骶1椎体受累3例;30例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累及,21例有椎间隙变窄,15例椎间隙未见明显变窄;27例有不同程度椎旁软组织肿胀。CT显示2个椎体受累27例,3个椎体受累4例,有骨质破坏椎体63个,有6例椎体骨质破坏不明显,9例椎体软组织肿胀不明显。MRI较CT更能清晰显示椎体骨髓水肿及椎旁软组织情况,但对细微骨质破坏不如CT。结论 MRI和MSCT相结合,能提高布氏杆菌脊柱炎侵犯程度和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节段布鲁菌性脊柱炎(BS)及脊柱结核(ST)在MRI中的不同影像特点,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由临床或病理确诊为多节段BS患者、30例多节段ST患者,根据两者MRI表现,分析其发生部位、椎体形态、周围组织情况及伴随征象.结果 多节段BS患者的椎体形态、椎间盘受累、后凸畸形、死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应用3.0 T MRI常规序列与三维水选择成像序列(3D-WATS)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进行分析,探讨MRI常规序列与3D-WATS对AS骶髂关节炎分析的优势对比及分级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经临床确诊的AS患者42例,均行3.0 T MRI骶髂关节平扫序列,包括T1WI、T2WI SPAIR、T1WI-Cor、T2WICor、T2WI-Cor-SPAIR和3D-WATS,分别观察血管翳增多、骶髂关节软骨异常、骨髓水肿、脂肪沉积、关节面增生硬化及关节骨质融合等征象,同时根据MRI AS骶髂关节炎分级方法分别对常规序列组及常规序列加3D-WATS组所观察征象进行分级,然后对其分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AS骶髂关节炎患者常规序列上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下骨髓水肿、脂肪沉积、软骨骨质硬化、破坏、关节间隙不均匀变宽,部分变窄,直至关节基本完全性强直或完全强直。3D-WATS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软骨的破坏,早期的形态略扭曲、不连续,可疑破坏,进而局部缺损,厚薄不均及血管翳增多,中晚期软骨连续性破坏,丧失正常形态,仅可见斑点状残存软骨,同时骶侧、髂侧软骨与二者分界不清,直至软骨破坏完全。常规序列对骶髂关节软骨显示不佳,无法对其结构进行具体分析,而3D-WATS可以清晰的显示软骨形态、信号异常,常规序列组与常规序列加3D-WATS组对AS骶髂关节炎分级中0级、Ⅰ级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及以上无统计学差异,因而3D-WATS对早期AS骶髂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度高于常规序列。结论 MRI常规序列能够显示AS骶髂关节炎整体病变,3D-WATS能够很好的显示软骨病变,由于3D-WATS对早期AS骶髂关节软骨病变的敏感度高于常规序列,因而常规序列与3D-WATS联合应用能够较为准确的对AS骶髂关节炎进行分级评价,特别是对早期病变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以ASAS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X线平片、CT、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43例发生骶髂关节病变。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P<0.05)。MRI对Ⅰ级、Ⅱ级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MRI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囊肿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MRI的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和CT,其不仅能够有效检出骶髂关节病变,而且能对不同分级、不同类型骶髂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磁共振SPARCC评分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评估SPARCC评分在AS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6例AS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测和SPARCC评分,同时调查和检测磁共振检测前1周BASDAI评分和外周血ESR和CRP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SPARCC评分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r=-0.15,P>0.05),与ESR、CRP以及BASDAI分值呈正相关性(r=0.81、0.76、0.74,P均<0.05)。结论磁共振能够反映AS的病理变化,与患者症状和血液炎症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病情评估和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 T1WI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在结核性脊柱炎(TS)与布鲁菌性脊柱炎(B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77例TS患者与34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0.8:0.2的比例将病例分为训练集(n=88)和验证集(n=23)。首先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生对MR T1WI勾画感兴趣区域并提取MR T1WI影像组学特征,然后采用方差选择法、单变量特征选择法、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对组学特征信息进行选择和降维处理,挑选8项最具有特征的值。应用极限梯度增强法、Logistic回归法、支持向量机法、K邻近法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MR T1WI影像组学在辨别确诊TS与BS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判模型的确诊效能。结果  极限梯度增强模型的AUC为0.80(95% CI:0.59~1.00),准确度为0.83;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5(95% CI:0.65~1.00),准确度为0.78;支持向量机模型的AUC为0.79(95% CI:0.62~0.97),准确度为0.78;K邻近法模型的AUC为0.75(95% CI:0.53~0.98),准确度为0.83。验证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确诊效能最高。结论  MR T1WI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在鉴别TS与BS的诊断效能较高,Logistic回归模型表现出更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扩散加权成像ADC值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症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利用DWI ADC值对AS患者骶髂关节炎症活动进行量化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将22例AS患者根据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静止组(<4分,n=8)及活动组(≥4分,n=14)。另选1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均行骶髂关节MR检查,获得各组骶髂关节骨性关节面下及L5椎体骨髓的ADC值(ADCSIJ值、ADCL5值)及骶髂关节的相对ADC值(rADCSIJ值)。对静止组及活动组于MR检查前行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止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DCSIJ值、rADCSIJ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组与静止组及正常对照组间ADCSIJ值、rADCSIJ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ADCL5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S患者ADCSIJ值、rADCSIJ值与临床BASDAI评分、ESR及CRP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DWI ADC值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活动期AS并判断骶髂关节炎症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