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罕见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H(Hb H)病的临床和血液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Hb分析确诊为Hb H病的88例病例,应用跨越断裂点PCR(Gap-PCR)、荧光PCR熔解曲线法(FCMA)检测常见的缺失型和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应用二代测序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非缺失型HbH病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基因扩增α基因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解,酶解产物经琼脂凝胶电泳鉴定;结果5例均证实为非缺失型HbH病;结论海南地区的非缺失型HbH病可能以Hb Quong Sze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新生儿脐血Hb Bart‘s水平作为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或患儿早期筛查指标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对1548份新生儿脐血标本同时采取琼脂糖碱性血红蛋白电泳和分子筛查技术分别进行Hb Bart‘s定量和α-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结果 在上述标本中,检出Hb Bart‘s阳性样品192份,阳性率为12.4%。此外,还检出异常Hb 3例,其中1例合并有Hb Bart‘s。在这些阳性样品中,检出2类5种α-地中海贫血基因共89份,其余的1356份阴性样品中尚检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39份,故该市户籍人群中总的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8.3%。Hb Bart‘s水平筛查法对正常基因型和α-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样品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2%和69.5%,假阳性率51.9%;而对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的漏检率高达72.2%。结论 Hb Bart‘s水平筛查法具有简便、快速且经济,并能对各型α-地中海贫血作出临床早期诊断,但对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则例外。  相似文献   

4.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5例α-地贫1患者的直系亲属血标本中血红蛋白Bart’s,结果25例为免疫阳性反应,占被检人数的56%,Hb Bart’s含量为0.08~0.5%。从25例中随机抽取11例作限制性内切酶解的基因图谱分析,以对照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准确度,结果10例为α-地贫1,基因型是αα/一一;另1例因谱线不清未定。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灵敏、准确而简便的筛选α-地贫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检测新生儿脐血ξ珠蛋白mRNA的转录水平。方法以基因型为(αα/αα)的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基因型为(--/αα)的新生儿为病例组。选择β肌动蛋白基因为校正基因,ξ珠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运用双标准曲线法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的ξ珠蛋白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病例组的ξ珠蛋白mRNA的平均转录水平明显增高。结论通过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技术能够检测出基因型为(--SEA/αα)的新生儿的ξ珠蛋白mRNA转录水平的增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筛查海南黎族人群中3种最常见的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α-地中海贫血基因,简称α-地贫基因)。方法 在研究成功检测3种α-地贫基因,即-^SEA、-α^3.7、-α^4.2的3个PCR反应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单管mPCR反应的条件,检测了40例已知基因型的α-地贫患者基因,并筛查、诊断了116份海南黎族人血标本。结果 运用新建立的单管mPCR检测40例α-地贫患者DNA,所得基因型与运用3个分别的PCR技术及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所得到的结果一致。在116份海南黎族人中,检出-α^3.7和-α^4.2。缺失型基因的携带频率高达38.0%,且-α^4.2稍高于-α^3.7。但在该组标本中没测到-SEA。结论 单管mPCR技术准确率及灵敏度都很高,且简便易行。海南黎族人群-α^3.7和-α^4.2携带频率居国内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获得四川泸州非小红细胞低色素贫血健康个体及G6PD缺乏症患者α-珠蛋白拷贝数缺失的频率,为该地区加强开展预防缺失型α-地贫的分子筛查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祖籍为四川泸州的200例无血缘关系的非小红细胞低色素贫血健康个体及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法诊断为G6PD缺乏症的108例无血缘关系患者的外周血均来至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常规酚氯仿法行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定制合成引物,选取扩增效率较高的引物进行单管多重缺口PCR技术(gap-PCR)检测α-珠蛋白拷贝数缺失,调整4对引物的浓度及比例,优化反应体系,确定PCR扩增的最适反应条件。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溴乙啶染色,Gel Doc1000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观察并保存电泳结果。有1.6 kb的扩增条带表明有-α3.7缺失;有1.5 kb的扩增条带表明有-α4.2缺失;有0.8 kb的扩增条带表明有--SEA缺失;有1.9 kb的扩增条带则表明α1和α2珠蛋白基因都没有缺失。 【结果】 200例健康人群检测出6例有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的缺失,占3%。其中有4例左侧缺失(-α4.2/αα),2例右侧缺失(-α3.7/αα)。 108例G6PD缺乏症患者中有7例有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的缺失,占6.48%,其中有2例左侧缺失(-α4.2/αα),2例右侧缺失型(-α3.7/αα),2例东南亚缺失(--SEA/αα),1例右侧缺失合并东南亚缺失(-α3.7/--SEA)。 G6PD缺乏症患者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缺失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结论】 四川泸州健康人群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缺失的频率高于四川成都人群的1.92%,该地区育龄夫妇应加强开展α-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缺失的检测,尤其当夫妇一方为G6PD患者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武鸣区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发生率进行初筛和分析,探讨广西壮族地区开展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筛查的必要性。方法运用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Capillarys 2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对武鸣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送检的4255例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地贫筛查。结果通过Hb Bart’s的定量检测,共检出阳性标本571例,总检出率13.42%,其中静止型310例,占总数7.29%;轻型249例,占总数5.85%;中间型12例,占总数0.28%;重型0例。结论 (1)新生儿Hb Bart’s含量可作为判断α-地中海贫血的敏感指标,运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技术可以准确经济高效地进行检测。(2)广西是全国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发生率在全国占首位,南宁市武鸣区作为广西壮族人口的聚居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此,建立健全多层次地贫监测体系,大力加强地贫筛查和防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作者进行了新疆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和汉族各50例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酯酶(ANAE)活性的测定。结果是:维族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为80.7±8.2%,其中斑点型与弥散型分别为62.3±10.7%和18.4±7.8%。阳性率与反应类型无民族间和性别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鸡α-珠蛋白基因5′端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ssociation region,MAR)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鸡α-珠蛋白基因5′端1 600 bp长度的MAR,并将该MAR连接在pCMV/GFP载体CMV启动子上游和GFP报告基因下游,构建含2个MAR的真核表达载体pGFP/2MAR。采用Lipofectimine脂质体介导法转染COS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对荧光表达进行观察、定量。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pGFP/2MAR在转染48 h后荧光表达量明显高于pCMV/GFP的荧光表达量;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在COS7细胞中pCMV/GFP和pGFP/2MAR的荧光表达量分别为17.9%和33.6%。结论该MAR确实能提高GFP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及产前基因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α-地中海贫血(简称α-地贫)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血液疾病,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该病高发于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到东南亚各国的广大地区。我国南方也是本病的高发地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90万人血红蛋白病调查结果表明,人群中α-地贫的基因携带率为2.64%,其中广西、广东、江西、四川发病率分别高达14.95%、4.11%、2.60%、1.92%[1]。根据KOTM等[’j对台湾3SOO个新生儿及其父母的调查结果,该地区a一地贫基因携带率为4%。Li等“‘筛查了932个新生儿的HbBart后得出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12.
林桃  冯炳棋  黄燕清 《海南医学》2020,31(17):2233-223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的关系。方法选择廉江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32例胎膜早破产妇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发生胎膜早破的健康产妇50例纳入对照组,新生儿在娩出后测定脐血CRP、TNF-α水平,比较两组脐血CRP、TNF-α水平。根据胎膜早破者是否合并绒毛膜羊膜炎进行分组,比较两个亚组脐血CRP、TNF-α水平;再根据是否合并EONS进行分组,比较两个亚组脐血CRP、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血CRP、TNF-α水平分别为(420.43±108.19) ng/mL、(25.64±7.21)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18±90.29) ng/mL、(9.84±2.20)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分别为(705.27±210.29) ng/m L、(41.89±10.48) pg/mL,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的(295.38±82.31) ng/mL、(10.66±3.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1例疑似携带罕见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产前诊断胎儿进一步测序分析,对先证者进行家系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 运用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进行地贫筛查,采用gap-PCR法和PCR-RDB法检测24种地贫突变,对疑似罕见地贫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先证者为--SEA地贫与α2基因IVS-Ⅱ-119地贫双重杂合子,其IVS-Ⅱ-119地贫基因遗传自母方,--SEA地贫基因遗传自父方。结论 --SEAIVS-Ⅱ-119α HbH地贫患儿的诊断,为罕见地贫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Zeta链蛋白检测在α-地中海贫血东南亚缺失型临床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收集96例疑似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和PCR法同时检测α-地贫血东南亚缺失型.以基阒检测为标准,计算ELISA法筛查α-地贫东南亚缺失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预测值(PPV).结果 96例全血标本经酶联免疫法检测阳性64例,阴性32例:64例阳性标本中经基因检测全部确诊为α-地中海贫血东南亚缺失型,32例阴性标本经基因检测无α-地贫东南亚缺失型.ELISA检测α-地贫东南亚缺失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准确性为100%,阴性试验的预示值为100%,阳性试验的预示值为100%.结论 酶联免疫法检测Zeta链蛋白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α-地贫东南亚缺失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基因(α-synuclein gene,SNCA)rs1372525、rs3822086等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帕金森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来自新疆医科大学各个附属医院门诊及病区225例帕金森病患者及231例年龄、性别、生源地等条件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病例组及对照组;采集2组参与者外周血液,通过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2组参与者的SNCA rs1372525、rs3822086等位点进行多态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SNCA rs1372525位点分别测得AA型161、164例,AG型54、61例,GG型10、6例,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83.6%和84.2%,等位基因G在2组间的频率分别为16.4%和15.8%,rs1372525位点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rs3822086位点分别测得CC型47、73例,CT型115、113例,TT型63、45例,等位基因C的频率为46.4%、56.1%,等位基因T的频率为53.6%、43.9%,可见该位点rs3822086 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TT2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的分布频率在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CArs1372525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无关.rs3822086考虑是帕金森病发生发展中的易感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柏莲  黄珍艳  李琼  唐勇 《重庆医学》2021,50(19):3322-3325
目的 对1例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电泳HbA为0,表型与基因型不符的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分析,以研究先证者及家系成员是否携带有未知突变基因,为其以后的优生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集先证者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及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分析,采用PCR+导流杂交法检测常见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对表型和常见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型不相符者行基因测序.结果 该家系中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姐姐检出罕见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CD52(GAT> GTT)位点杂合突变,先证者及其姐姐的基因型为β41-42/β52,母亲的基因型为β17/β52,父亲的基因型为β41-42/βN.结论 血液学表型与基因型不符时,应进一步做罕见型基因检测,避免漏诊或误诊.该基因突变的发现,丰富了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王柏莲  黄珍艳  李琼  唐勇 《重庆医学》2021,50(19):3322-3325
目的 对1例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电泳HbA为0,表型与基因型不符的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分析,以研究先证者及家系成员是否携带有未知突变基因,为其以后的优生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集先证者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及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分析,采用PCR+导流杂交法检测常见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对表型和常见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型不相符者行基因测序.结果 该家系中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姐姐检出罕见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CD52(GAT> GTT)位点杂合突变,先证者及其姐姐的基因型为β41-42/β52,母亲的基因型为β17/β52,父亲的基因型为β41-42/βN.结论 血液学表型与基因型不符时,应进一步做罕见型基因检测,避免漏诊或误诊.该基因突变的发现,丰富了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应用α-珠蛋白3′-HVR探针进行小鼠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HVR探针及Southern杂交技术应用于实验小鼠遗传质量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人源α-珠蛋白3′-HVR探针,应用ECL试剂盒,以HRP标记进行Southern杂交,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对5种近交系小鼠(BALB/c、DBA/2、T739、TA1、615)、1种封闭群小鼠(KM)及2种免疫缺陷小鼠(BALB/c-nu/nu及C.B-17SCID)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其不同近交小鼠的DNA指纹图各异,而同种近交系的不同个体的DNA指纹图相同,封闭群KM小鼠不同个体之间的DNA指纹图存在一定差异.BALB/c-nu/nu小鼠、CB-17SCID小鼠不同个体之间的DNA指纹图相同,并且与BALB/c小鼠的一致.结论:该探针及其Southern杂交技术可用于实验小鼠的遗传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9.
根据猫α-干扰素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PCR扩增狸猫α-干扰素全基因,并克隆、测序.用DNAStar软件及在线分析方法对克隆的IFN-α基因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与人和其他种动物的IFN-α基因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狸猫α-干扰素全基因序列,其大小为631 bp,编码194个氨基酸的多肽,推导氨基酸序列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IFN-α基因存在种属的差异性,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越高.狸猫IFN-α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猫IFN-α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组人α-干扰素(rhIFN-α)联合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培养脐血树突状细胞(DCs)的实验方法。方法 人脐血贴壁单个核细胞加入rhIFN-α及rhGM-CSF诱导培养,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CD83、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诱导培养的DCs体外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 人脐血贴壁单个核细胞经rhIFN-α联合rhGM-CSF共同培养后,第7d镜下可见有表面呈树状突起的DCs;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结果示培养细胞有成熟DCs特异性标记CD83及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rhIFN-α为600U/ml、rhGM-CSF为2000U/ml时为脐血DCs诱导培养的合适浓度(培养细胞CD83^ CD86^ 细胞比率最高);以诱导培养7d的脐血细胞(含DCs)作为刺激细胞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反应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培养时,DCs均可刺激其增殖,其中以反应细胞:刺激细胞为20:1时最明显。结论 rhIFN-α联合rhGM-CSF细胞因子体外诱导人脐血贴壁单个核细胞,可生成具有典型形态及功能的成熟D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