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形态与临床症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经数字减影和手术证实的167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形态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条引流静脉的小型血管畸形出血危险性最高,随着血管畸形增大和引流静脉数目的增多,出血危险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脑动静脉畸形大小及引流静脉数与出血危险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70例脑动静脉畸形(AVM)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脑 AVM 大小及引流静脉数与出血危险性的相关关系。全组男51例,女19例。年龄5~55岁。临床表现分为出血及非出血症状两大类。全例中,徽型或小型脑 AVM16例,中型30例,大型24例;引流静脉1支者37例,2支者11例,3支或3支以上者22例。结果提示:引流静脉数及脑 AVM 大小与出血危险性呈反相关关系。在制定脑AVM 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脑 AVM 大小及其引流静脉数。  相似文献   

3.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临床较为少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动静脉畸形。作者对8例硬膜动静脉畸形的脑血管造影表现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年龄52~60岁,均为男性。4例病人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内出血,1例搏动性左耳鸣,2例癫痫。血管造影发现:畸形供血来自枕动脉1例,脑膜中动脉1例,其余6例均为2支以上脑膜及颅外动脉供血。畸形静脉引流到上矢状窦的3例,引流到横窦的3例,引流到海绵窦的1例,引流到基底静脉1例。症状包括耳鸣、癫痫等。不同的硬膜动静脉畸形引起的颅内出血发生率大不相同。Malik等报告:畸形位于主要静脉窦附近的出血发生率为7.5%;位于远离主要静脉窦的出血发生率为51%。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有2例同时合并有动脉瘤。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效果。方法 对23例脑动静脉畸形惠者根据临床表现、头颅CT或MRI及脑血管造影实施显微手术切除,先行阻断供血动脉,再阻断引流静脉,从而全切畸形团。结果 23例患者除3例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部分残留外,均获全切。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可使手术更加安全,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90年至1995年收治的284例脑动静脉畸形进行了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包括动静脉畸形的大小、部位、引流静脉的数目和类型、平均供血动脉压力和经颅多普勒的检查等。结果表明:小型、深部病变,单支静脉引流和深静脉引流都是增加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因素,血流速度和病灶大小与出血倾向有关,而高的供血动脉平均压力是动静脉畸形出血病理生理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因引流静脉壁不能承受经过分流传导过来的动脉压,故动静脉畸形(AVM)的破裂多发生予畸形血管的静脉部分。近来有的学者认为增加引流静脉的阻力也易引起破裂出血。但日前尚无该方面的临床和病理观察报告。本文观察了108例脑AVM的引流静脉,就引流静脉对AVM 出血率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该组病例共108例,均为幕上AVM,出血者71例,金部病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而确诊。研究结果表明AVM 出血率与下列因素有关系:1.引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加深对脑动静脉畸形(AVM)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点的认识,并探讨其血管内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DSA均可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获得明确的诊断.98例脑AVM中病灶最大直径4.0 cm以下者57例,位于深部46例,单支供血动脉17例,深部引流16例,单支引流静脉37例(P<0.05).52例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单纯真丝线段栓塞36例,真丝线段和NBCA联合栓塞16例.栓塞程度: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12例,畸形血管团减少75%以上者21例,畸形血管团减少在50%~74%之间者11例,畸形血管团缩小不足50%者8例.结论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可靠的诊断方法,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方法.方法 分析28例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复查DSA畸形血管团全切除25例(89.3%),大部分切除3例(10.7%).无死亡病例.结论 畸形团直径小于4cm,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不大于2支,无深静脉引流的病例是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适应证,手术切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急诊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1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急诊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病变位于额叶4例,顶叶2例,颞叶7例,枕叶2例,小脑半球3例,基底节区3例.结果 血肿清除加AVM全切除12例;血肿清除加供血动脉夹闭、部分AVM畸形血管团切除3例;单纯血肿清除或脑室引流加AVM II期治疗5例(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及γ-刀治疗).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恶化者需急诊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而对位于功能区、脑深部或巨大AVM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夹闭供血动脉及尽可能多的切除AVM畸形血管团,否则,仅清除血肿,待病情稳定后Ⅱ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以出血为表现的脑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静脉畸形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脑静脉畸形出血的临床资料.7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1例出血破入脑室系统采取双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结果 8例经影像学及手术确诊为静脉畸形,其中2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随访2-6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次出血,4例恢复日常生活工作,3例有不同程度恢复,但遗留神经功能缺损,1例加重(卧床).结论 静脉畸形MRI、DSA表现呈"水母头"改变.血肿量大、反复出血及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是脑静脉畸形的手术指征,手术应尽量保留有正常引流功能的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11.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与使用Onyx栓塞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与使用Onyx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巧. 方法 选择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根据脑血管造影和超选择造影后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使用Onyx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前需分析房隔结构.引流静脉数量,引流是否通畅,供血方式及混合伴有动脉瘤或静脉结构等.粗大、危险性小的供血动脉及伴发动脉瘤的脑动静脉畸形应优先栓塞,对于多支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需保护引流静脉.本组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7例,消失90%以上10例,消失70%~90%的7例.消失70%以下2例. 结论 全面的脑血管造影可正确指导使用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掌握一定的推注技巧可以显著提高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与血管形态结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338例脑动静脉畸形(AVMs)首发症状与病人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脑 AVMs 出血危险因素与脑 AVMs 病变大小、引流静脉方向、静脉引流数目和引流静脉狭窄有关。根据数理统计学相关分析把因素依次排列,按5级法进行评价,从本组病例来看,0级 AVMs 出血危险性最低,随着级别增加,出血危险性也增高。对脑 AVMs出血危险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儿童脑动静脉畸形急性出血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以9~11岁患儿的比率最高(14例,35. 0%);男女比例为1. 56∶1。根据患儿脑血管造影的Spetzler-Martin分级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SpetzlerMartinⅠ-Ⅱ级者可选择3种手术方式:单纯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或伽玛刀手术; Spetzler-MartinⅢ-Ⅳ级者,脑内畸形血管团直径大于4 cm或有多支动脉供血者优先选择介入栓塞,然后二期清除颅内血肿并切除脑动静脉畸形。结论早期确诊,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预防脑动静脉畸形再出血,防治癫痫及早期恢复神经功能可以有效改善儿童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三维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初步应用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3D-CTA检查,并同期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 3D-CAT显示了24例动静脉畸形,3D-CTA在显示畸形血管闭、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三维构造以及空间关系上优于DSA,并能显示三者与颅骨的关系。3D-CTA虽未能发现1例小型小脑动静脉畸形,但其显示了一个位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的供血动脉动脉瘤,并确定了出血系动脉瘤而非动静脉畸形。3D-CTA可以模拟手术入路时可观察到的血管构造,有助于正确判断动静脉畸形的各种成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3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其术前评估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适合于大型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以及颅内巨大血肿怀疑系动静脉畸形破裂者。它与DSA可互补,但尚无法取代DSA。  相似文献   

15.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284例AVM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所示病灶的解剖部位和大小、引流静脉的数目和类型,测定18例供血动脉平均压力和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74例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分出血组和非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小病灶、深部病变、单支静脉引流和深静脉引流者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出血组病灶供血动脉平均压力高于非出血组,而血流速度则低于非出血组。结论脑AVM出血与病变的大小、部位、引流静脉的类型和数目、供血动脉的压力及血流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脑动静脉畸形(an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s)是一种以血液高流速为特征的血管畸形,系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发育异常,病变部位脑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脑动静脉之间短路而致脑血流动力学紊乱,表现为头痛、出血、癫痫、神经功能缺损等。此文报道1例以耳呜和血管杂音为临床表现的动静脉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术后癫(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脑动静脉畸形病例138例,以性别、年龄、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术前癫(癎)史、病变部位、畸形团大小、引流静脉、手术入路、术后水肿、病灶残留、手术次数、癫(癎)灶切除等13项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设定术后发生癫(癎)为因变量,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前癫(癎)史、病变部位、畸形团大小、引流静脉、术后水肿等5个因素是术后癫(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脑动静脉畸形手术病人,应针对癫(癎)发生危险因素进行防治,以减少脑动静脉畸形术后癫(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经过脑血管造影证实的52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静脉引流特征与出血危险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脑AVM的引流静脉数目与出血危险性呈负相关(P〈0.05),引流静脉数目减少,出血率越高,越多出血率越少;引流静脉无早现的AVM比早现的AVM出血率高(P〈0.01);;引流静脉无或轻度扩张的AVM的出血率明显高于有明显扩张的AVM(P〈0.05);深静脉引流的脑AVM出血率高,浅静脉引  相似文献   

19.
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直接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总结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经验,探讨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的效果以及正常灌注压突破对显微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病例,按照Spetzler—Martin分级,3级者37例,4级者35例,5级者21例。结果术后出现再出血及急性脑肿胀者3例(3.2%),死亡2例。术后对91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GOS分级,恢复良好82例(90.1%),中残7例(7.7%),重残2例(2.2%)。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手段,术前精确的判断及术中精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正常灌注压突破对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直接显微手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29例脑动静脉畸形采用血管内栓塞疗法。计半球 AVM 3例,运动区9例,伴 Galen's 动脉瘤3例,基底节区4例,脑干1例,脑叶大片 AVM(8~10cm)7例,眶内1例,脑膜脑 AVM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出血,顽固性头痛、颅内压增高、痴呆.栓塞时导管应尽量靠近畸形血管团,使 IBCA充分在畸形血管团中弥散,但必须防止进入引流静脉。治疗结果:单纯栓塞19例,治愈2例,栓塞+手术10例,治愈3例。畸形血管团减少80%以上者6例,50 ~80%者9例,50%以下者8例。并发症:脑内出血3例,视力下降1例,单肢瘫1例。无死亡率。本法较一般栓塞法有较好的选择性,栓塞范围较广,适用于手术困难或功能区 AVM,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