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心电图检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有5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有50例,对冠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96.0%,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分90.0%、47.5%、92.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的判断采用心电图检查能够为其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可以对急性心肌梗死在初期的病变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缺血分级与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陕西省友谊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Brirnbaum心电图缺血分级,分为Ⅱ级缺血组60例和Ⅲ级缺血组36例,比较两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指标及靶血管定位与狭窄程度。结果Ⅲ级缺血组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ardiac troponin I, c TnI)及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的基线水平与增长幅度均显著高于Ⅱ级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Ⅱ级缺血组的缺血血管主要定位于右冠状动脉(40.0%)及回旋支(30.0%),Ⅲ级缺血组的主要靶血管是左主干(16.7%)、左前降支(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相比Ⅱ级缺血组,Ⅲ级缺血组的平均靶血管病变数目更多、管腔狭窄程度更高、心肌梗死面积更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电图缺血分级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重点阐述急性心肌梗死不同罪犯血管的对应心电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磊 《医学综述》2013,19(15):2768-2771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地判读急诊心电图是临床医师实施介入治疗及进一步后续诊断检查的基础。介入治疗与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使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定性、定位、风险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和拓展。该文结合冠状动脉解剖、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影像学的相关研究,对12导联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定位诊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体表心电图在判断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与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iocardiol infarction,AMI)、下壁AMI伴右室AMI、新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高侧壁导联ST段压低等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者,其罪犯血管常为右冠状动脉;前侧壁、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AMI不伴或伴有下壁AMI、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中的一项,则其罪犯血管常为左前降支;后壁AMI不伴或伴有前侧壁AMI的罪犯血管常为左回旋支。结论 根据体表心电图的改变能够初步推测出大多数患者AMI的罪犯血管。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仍然是诊断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工具。详细分析ST段抬高的类型可作为再灌注治疗的参考。通过心电图早期认识梗塞相关动脉可预测心肌受累数量,并可指导紧急血管成型术。冉灌注的心电图征象代表微血管血流的重要标志及其预后。识别新的传道异常与影响近期或远期预后的心律失常亦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心肌梗死24h内解释心电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 0 0 0年度急诊科收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5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对AMI部位的判断价值,以进一步提高急诊科医师的诊断水平,指导救治。1 资料与方法:115例患者均经急诊18导联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且住院后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诊断,均于发病2 4h内就诊。指定2名医师按事先设计的登记表登记、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急诊科诊断、18导联心电图部位判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的独立危险因素、转归等。2 结果:115例患者中男99例,女16例,年龄2 2~80岁,平均( 6 1±14 )岁。急诊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时体表心电图改变与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1)STⅡ/Ⅲ比值<1预测右冠状动脉(RCA)为罪犯血管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3%。(2)STⅡ/Ⅲ比值=1预测罪犯血管为左回旋支(LCX)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0%。(3)I导联ST段位于等电位线预测病变血管为LCX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76%。(4)I导联ST段压低预测RCA病变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3%。(5)STⅡ/Ⅲ=1并V6导联ST抬高预测LCX病变的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100%。(6)STⅡ/Ⅲ<1并V6导联ST段下降预测RCA病变的敏感性为29%,特异性为100%。结论STⅡ/Ⅲ≥1,I导联ST段位于等电位线及V6导联ST段抬高有助于预测LCX病变;而STⅡ/Ⅲ<1,I导联ST段压低及V6导联ST断压低有助于预测RCA病变。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10.
董竞琳 《黑龙江医学》2013,37(6):446-447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以ST段显著移位为特点,面对损伤区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背向损伤区的导联,则呈相反的变化,病后数小时出现大Q波及T波倒置。结论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120例,按照病程分为A组(75例),B组(25例),C组(20例),A组病程<2 h,B组2 h6~8 h.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心电图机对所有患者进行24 h不间断心电监测,观察记录A、B、C 3组心电图T波、Q波、ST段的变化情况,对比其阳性变化率.结果 A组发生心电图阳性变化有61例,其心电图阳性变化率为81.30%;B组发生心电图阳性变化有10例,其心电图阳性变化率为40.00%;C组发生心电图阳性变化有4例,其心电图阳性变化率为20.00%.将A、B、C 3组患者心电图阳性变化率进行对比,其中A组心电图阳性变化率较B、C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病发2 h内,观察ST段抬高与非抬高情况,把心梗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和ST非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两种类型,其中属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型死有55例,其心电图诊断阳性例数为19例,心电图阳性率为34.54%;属于ST非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型有23例,其心电图诊断阳性例数为4例,,心电图阳性率为17.39%,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型心电图诊断阳性率较ST非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型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采取24 h心电监测,可以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康复医院物理诊断科行彩色超声+心电图及心动图检查的AMI患者80例,对其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彩色超声+心电图检出率为95.00%,显著高于彩色超声心动图检出率的75.00%(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在AMI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检出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疗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由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或左旋支(1eft circumflex coronaryartery,LCX)急性闭塞所致,RCA或LCX闭塞的比例为(2.2~7.0):1,平均3.9:1[1-3]。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诊断的“金”标准,亦使回顾性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体表心电图估测罪犯血管成为可能。常规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简单、快捷、直观、方便,如何通过它识别罪犯血管一直为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4.
康菊红 《当代医学》2013,(26):56-57
目的分析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评估的作用。方法对10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RCA的80.95%,明显高于梗死相关血管为LCX患者的19.05%;ST↑Ⅲ>ST↑Ⅱ、ST↓V3/ST↑Ⅲ<0.5、ST↓aVL>ST↓Ⅰ、ST↓aVR对于RCA阳性预测值达99%、99%、96%、98%。结论心电图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的相关血管部位。  相似文献   

15.
贺茅矛  王晓春 《吉林医学》2012,33(11):2401-2402
目的:评价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作用,提高对AMI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心前区有疼痛和无疼痛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结果:有心前区疼痛的心肌梗死患者20例(50%),其中年龄32~50岁占56%,51~60岁占30%,61~82岁占14%;无心前区疼痛的心肌梗死患者20例(50%),32~50岁占20%,51~60岁占30%,61~82岁占50%;梗死部位:前间壁10例,前壁4例,下壁4例和正后壁2例。心电图检查Q波、ST段和T段均有异常。结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很重要,尤其是无心前区疼痛的心肌梗死,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栓塞酷似心肌梗死心电图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肺栓塞发病急骤,病情险恶,可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图形.因未见公开报道,现将我院所见2例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例1 患者,男,62岁.住院号377864.因间歇痰中带血丝,感胸闷6d入院.体检:呼吸20 次/min,口唇微绀,心率80次/min,律齐.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左前分支阻滞 ?入院诊断:胃癌肺转移.住院后第2天晚突感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加重,伴晕厥 .  相似文献   

17.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变化与梗死相关血管的关系。方法通过对50例AMI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比较,分析心电图变化与梗塞血管的关系。结果(1)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的AMI患者81.48%的梗塞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2)Ⅰ、avL或V1-V6导联ST段抬高者91.67%的梗塞相关血管为左前分支中段;(3)仅V1-V3导联ST段抬高者100%出现左前分支大对角支远侧梗塞。结论AMI患者急性期心电图不同导联ST段改变可以对梗塞相关血管的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方法.方法:选择近期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心电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典型心电图变化24例,无典型心电图变化者36例.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疾病早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心肌酶学指标变化在AMI超急性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我院从2005年1月到2009年11月共3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时间分为3组,A组(发病时间<2h,n=98)、B组(发病时间在2~6 h以内,n=129)和C组(发病时间超过6 h,n=79).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指标改变等情况.结果 发现各组之间J点抬高和ST段抬高的比例都明显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T段缩短和T波高尖的比例,三组差异明显,A组明显升高.三组患者心肌酶学指标的升高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中高中或以上学历比例与B、C组比较明显升高,干部成分的比例也高于后两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前2h内,心肌代谢改变所导致的心电图改变远远早于心肌酶学指标改变,加强AMI超早期心电图特征的学习和应用,有利于AMI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0.
耿丽萍 《黑龙江医学》2001,25(5):359-360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3h的超急性期历时短暂、猝死率较高。如何在此期内及时而准确地诊断,尽早有效地治疗,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特征,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