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病程16~25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3例,分为头皮针组49例和常规组44例,均按常规给予中西药物、物理疗法、心理及语言等综合康复治疗。头皮针组配合针刺头皮穴,取运动区顶颞前、后斜线(MS6、7)顶旁1、2线(MS8、9),颞前线(MS10),顶中线(MS5);常规组配合针刺患侧肢体穴位。结果:治疗2~4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头皮针组治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57.1%、98%与20.5%、75%,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配合头皮针治疗疗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针灸疗法进行对比。 方法:①选择1998—08/1999—06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脑卒中患者30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推按运经仪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各15例。推按运经仪治疗组:采用北京密波自动化控制设备厂生产的推按运经仪。将仪器5个极板分别置于患侧肢体阳经穴位: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各、环跳、髀关、果丘、昆仑、足三里,选用频率50~100Hz、输出量60%~90%,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30min/次,1次/d,30d为1疗程。针灸治疗组:根据“治萎独取阳明”的原则,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选穴与治疗组相同.针用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30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③采用脑卒中评分(包括7项内容:神志状态、语言表达、上肢肩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趾关节、综合功能.5级评分:0~4分.分数越高病情越轻)评估患者病情。④根据治疗1疗程前后脑卒中评分变化判定疗效: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或死亡者;无效;积分增加〈4分;有效:积分增加≥4分;显效:积分增加≥10分;恢复正常:治疗后积分≥21分。⑤计量和汁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q榆验和x^2检验。 结果:脑卒中患者30倒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推按运经仪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脑卒中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19.60&;#177;3.89),(20.80&;#177;3.73)分;(13.07&;#177;5.43),(13.73&;#177;6.19)分,q=5.142屯5.5622, P〈0.051。②推按运经仪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1;明显[恢复正常:2例(13%),3例(20%);显效:6例(40%),5例(33%);有效:6例(40%),6例(40%),无效:1例(7%),1例(7%),恶化:0,0.P〉0.05]。 结论:推按运经仪能有效治疗脑卒中,效果与传统针灸疗法相当。  相似文献   

3.
临床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早期临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纽(53例)和对照组(47例),进行为期4周的研究。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提示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ADL量表评分和HAMD评分减少。心理干预组的变化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早期进行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提示心因性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卒中的影响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08/2007-12 36例新生儿脑卒中的临床资料.36例入院后根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防治指南>为规范,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三对症"、"三维持"适时选用抗凝治疗,病情稳定后改善脑代谢,高压氧治疗.结果:经治疗后28例临床症状好转出院,4例放弃治疗(10%),死亡4例(10%).结论:新生儿脑卒中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需产科,儿科医师共同协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坚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治疗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呛咳的处理、心理护理等手段,在故院第一餐和治疗四周后进行测评。结果:60例吞咽功能障碍者经过10~30天的康复训练.吞咽功能恢复至Ⅴ级者42例(70%);恢复至Ⅳ级13例(27.6%);恢复至Ⅲ~Ⅱ级者5例(8.3%)。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运动想像”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运动想像”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2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洲练,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均为1次/日。45—60分钟/次,每周训练6次,共6周;治疗组加用“运动想像”疗法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改良Bathel指数量表(MBI)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评定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2组评分变化和疗效差异。结果:2组治疗后NIHSS、上肢、腕和手及下肢FMA和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和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8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优良率(治愈+显效)分别为73.3%和46.7%,2组比较差异有最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早期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效果。方法:分析超早期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0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按ADL分级进行测评:Ⅰ级14例(12.96%),Ⅱ级20例(18.52%),Ⅲ级40例(37.。4%),Ⅳ级10例(9.25%),Ⅴ级6例(5.56%)。结论:超早期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情况、引产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孕周超过37周、无严重并发症的初产妇20例,在其阴道后穹隆放置普贝生1枚。观察产妇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新生儿评分及羊水情况。结果:(1)促宫颈效果:宫颈Bishop评分在原基础上用药后12h内宫颈评分提高2分孕妇18例,有效率90%,提高小于2分为2例,无效率10%。(2)引产效果:阴道分娩16例(80%),剖官产4例(20%)。(3)新生儿评分及羊水情况:2例新生儿评分7-10分(1—5min),18例评分均10分(1-5min);羊水Ⅲ度污染2例,其余均羊水清。结论:只要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加强用药期间的护理,普贝生可明显提高宫颈Bishop评分及自然分娩率,降低削宫产率,对提高产科质量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早期应用GM—1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急性脑卒中早期应用单唾液酸节苷脂(GM-1)对神经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2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小于24小时)给予单唾液酸节苷脂治疗,100mg/日,共10天。结果:治疗后患者欧洲脑卒中评分(ESC评分)比治疗前有所提高。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应用单唾液酸节苷脂(GM-1)对神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多发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取《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Banthel指数计分法,Hachinski缺血性积分评分法和Zung抑郁量表等标准来评估患的预后。结果: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9例,治愈20例(34%),好转9例(16%);中度神经功能缺损14例,治愈10例(17%),好转4例(7%);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5例;治愈2例(3%),好转5例(9%),无改善4例(7%),死亡4例(7%)。日常生活能力重度依赖15例;血管性痴呆20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13例。结论:急性多发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预后呈正相关,两间有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1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Ba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试。结果 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HAMD、HAMA、BI和FMM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对照组治疗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BI、FMM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抑郁发生率22.86%,焦虑发生率5.71%,对照组分别为40.30%和16.4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G0.05)。结论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智力量表(HDS)、韦氏记忆量表(WMS)、临床痴呆量表(CDR)、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定期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治疗第4周时康复组MMSE、WMS、SCAG、HD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对照组仅WMS和HDS评分有明显改善(均P〈0.05或0.01);治疗8周后,康复组CDR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MMSE、ADL、SCAG评分出现明显改善(P〈0.05或0.01),CDR则无改变。治疗后各时间段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康复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疼痛、水肿程度、关节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肩痛、水肿、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96.87%,对照组74.19%,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及肠瘘等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96年4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2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21.4%),术中确诊20例(71.4%),漏诊2例(7.1%);治愈27例(96.4%),死亡1例(3.6%),发生并发症5例(17.9%),十二指肠瘘和腹腔脓肿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通畅的腹腔引流以及术后营养支持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4—08/12于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住院的脑梗死患者69例,均自愿参加观察。依据发病时间分为2组,超早期组38例(发病时间≤6h)、急性期组31例(发病时间24~72h)。两组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均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为治则,主穴为人中、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2次/d,10d为1个疗程,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14,21d后的疗效、中医辨证分型及发病次数与疗效间的关系,根据治疗后缺损分值的降低率进行疗效评定。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100%;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结果:69例脑梗死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14d,超早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急性期组142.11%,12.90%(r=5.60,P〈0.05)];超早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急性期组[77.32%,58.06%(x^2=5.51,P〈0.05)]。治疗后21d,超早期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急性期组[76.32%,51.61%(x^2=5.51,P〈005)]。②两组患者临床证型及发病次数与疗效的关系:各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首次发病患者与复发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患者在发病6h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寻疾病特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法,将病死率降至低值。方法 “以通为用”医理指导应用合方中药、规范化“十字疗法”,首选“微创腹灌”抢救及严控早期全麻剖腹术等。结果 1.本组疗效:从1997年8月~2004年3月,收治暴发性胰腺炎61例(是急性胰腺炎767例的7.95%)。治疗生存51例(83.61%),病死10例(16.39%)。2.两法比较:“微创腹灌”54例(88.5%),生存46例(85.2%),病死8例(14.8%);早期剖腹术7例(11.5%),生存5例(71.4%),病死2例(28.6%)。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将病死率从国内外的46.2%~93%降至16.39%,落差为29.8~73.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B族维生素联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安慰剂组(对照组)、低剂量、高剂量3组,设定治疗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低于15μmol/L为临床治疗有效。结果:本研究3个试验组共有141例,用药4周后低剂量组(n=49)、高剂量组(n=47)的临床有效率分别68.9%、69.4%,治疗前后对比,2个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1)。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血浆tHcy浓度分别下降了33.8%、35.6%(两组P〈0.01);而对照组(n=45)临床有效率为4.4%,治疗前后的血浆tHcy浓度无明显下降(P〉0.05)。在用药安全性上,3组中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高、低2种剂量的B族维生素联合治疗均可显著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血浆tHcy水平,2种剂量的B族维生素联合治疗疗效差别不明显,B组维生素联合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阵发性窒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儿中,除1例无效自动出院外。其余患儿均恢复窦性节律。心衰纠正、血清心肌酶恢复正常、肌钙蛋白转阴,于终止发作后4~10d出院.出院后继续服地高辛酏剂3-6个月。结论:(1)PSVT首先采用地高辛静脉注射治疗,若无效则按序分别加用“ATP、心律平、盐酸胺碘酮”;(2)该治疗方法列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00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的总发生率6.00%,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53.33%(32/60),晚期发生率为46.67%(28/60),以部分发作为最多占65.00%(39/60),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10.65%)与皮层下(2.7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癫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皮层病灶较易发生癫痫。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早期评估脑损伤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早期评估脑损伤的应用。方法 选住院新生儿脑损伤患儿58例,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每周1次,共4次。对第1次评分分值≤35分进行早期监测及干预。结果 患病组随着病情恢复,在第2,3,4次评分时分值有逐渐恢复的趋势(F=16.00,P<0.01),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访50例患儿有46例(92%)于6个月-1岁恢复正常,4例(8%)存在不同程度脑损伤后遗症。结论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可早期评估新生儿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以便早期给予相应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