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从3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1221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且差异显著;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山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要加强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学生以及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使用SCL-90量表,采取整体抽样法,调查34名贫困大学生,与常模、普通大学生对比研究.结论:贫困大学生中存在不同心理问题发生率与普通大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与国内常模对比,除躯体、强迫因子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与普通大学生对比,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因子、总分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阳性者抑郁、强迫、敌对、人际敏感症状群居前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从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抽取1645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SCL-90总分均值为(145.39±45.94),总均分为(1.62±0.51),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分除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外,其余各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高于城市大学生,两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的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因子的得分情况均为三年级最高,四年级次之,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焰  李小琦  贺定翠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41-2843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网络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信息。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一般状况量表,对湖北长江大学一至三年级的各230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湖北长江大学工程学院学生SCL-90因子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迫、焦虑、精神病因子分无显著差异但分值比较低。男生和女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强迫、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女生;女生躯体化、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学生总均分,阳性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强迫因子分高于二年级(P〈0.05),焦虑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低于二年级学生。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比较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恐怖,其他均分因子分无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总均分、强迫、焦虑、阳性项目、敌对、恐怖有差异,其他无差异,但是分值高于三年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SCL-90因子分比较独生子女除敌对、焦虑外,其余SCL-90各因子分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江大学工程学院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但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雯  廖力  王国平  陈新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348-350,354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校园网上,采用"大学生心理测验软件(5.0网络版)",对南华大学一至三年级的11 219名本科生进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问卷调查。结果南华大学学生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国内青年常模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和女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SCL-90各因子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其他因子方面得分分与三年级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因子分3个年级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除敌对因子分外,其余各因子分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出有明显心理问题,须尽快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为2544(占22.7%)。结论南华大学在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国内青年常模,但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差别显著;而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怡  刘艳萍  高宝营  巨安丽  郭宝华 《医学争鸣》2007,28(22):2112-2112
0 引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现阶段心理学乃至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决定了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及其他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导致自杀倾向的产生.我们就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高年级毕业生和低年级新生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医科大学生,与正常青年组及综合大学学生组对照,低年级大学生组与高年级大学生组对照.结果:医科大学生SCL-90除"敌对"因子一项与全国正常青年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8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的均值都略高于正常青年组,医科大学生SCL-90除躯体化因子和阳性项目数两大类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8个因子的项值都低于综合大学学生,高年级毕业生组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的均值都略高于低年级大学生组.提示: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正常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但高于综合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生江  王艳  谢嵘 《农垦医学》2009,31(3):250-253
目的:了解我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规律,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CCSMHS)和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中国大学生常模和非贫困生要差,在多个因子得分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呈现不同人群的分布规律.结论:需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实行全面系统的干预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在医学院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我区三所医学院校455名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贫困生的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P<0.01);除躯体化、敌对因子外,贫困生SCL-90其它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1);贫困生UPI一、二类学生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贫困生(χ2=14.76,P<0.01)。结论广西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需学校、社会及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最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某高等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新疆某高等院校373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农村维吾尔族学生197名,城市维吾尔族学生176名,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性别、生源地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维吾尔族女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维吾尔族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维吾尔族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来自农村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使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这个特定人群的内在和外在特征,使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大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冈,并提卅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卫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红敏  赫欣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4):117-118
目的了解中专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71名中专毕业生进行心理测量,并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结果中专毕业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3.1%,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心理健康水平受性别、城乡、专业的影响。结论中专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城乡、专业相关。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探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贫困生218人(观察组)及对照组218人(随机抽样)进行测试。结果贫困生①SCL-90总分为124.75±28.37,阳性项目数为28.05±18.64;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SAS粗分为28.43±5.63,标准分为35.29±6.13;SDS粗分为29.62±6.26,标准分为37.71±8.0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SCL-90中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为2.18±0.45,偏执因子得分为2.04±0.26;此两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属正常范围;忧郁、焦虑不是他们的主要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是他们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某高校新入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2004级470名新入学贫困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问题前三位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其它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贫困新生与特困新生在躯体化、抑郁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敌对因子外,农村贫困新生与城市贫困新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各因子分除了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其余的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高校2004级医学贫困新生自评症状较多。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对比研究家庭经济困难与非困难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医学生885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应用SPSS 11.0进行计数资料的描述、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92.7%(667/719)的困难生认为自己经济情况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家庭经济困难对41.9%(294/702)的困难生心理有积极影响;92.3%(664/719)的困难生不担心周围人知道自己从事勤工助学工作;87.5%(629/719)的困难生对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困难生在生活不满意方面及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的求助对象(除心理咨询中心和恋人)与非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对非困生,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对于“夹心层”学生和少数因家庭经济困难出现负面心理影响的困难生,学校要给予更多心理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碰隶敦育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咨询的形式,对小学四年级194名学生进行一个学期16课时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及4个学时的教师、家长心理讲座。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CBCL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男女生的CBCL总分均显著降低,其中男生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攻击性五个因子分显著下降,女生抑郁、体诉、分裂样、多动四个因子分显著降低。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或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咨询的形式,对小学四年级194名学生进行一个学期16课时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及4个学时的教师、家长心理讲座.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CBCL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男女生的CBCL总分均显著降低,其中男生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攻击性五个因子分显著下降,女生抑郁、体诉、分裂样、多动四个因子分显著降低.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或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社会支持及防御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医学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和EPQ量表对在校139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同时,选用社会支持量表与防御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访医学生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6.11%,以人际敏感、抑郁为主,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EPQ结果表明,大部分医学生在精神质因子上表现为中间型,并多为外向型人格.情绪反应多为中间型与缓慢型。回归分析:社会支持量表与防御方式问卷结果中均有与心理健康状态存在相关性的因子,表明两者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受访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支持和防御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人格特征分布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 073名医学生进行健康测试,其中EPQ包含外向性(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性(L)4个分量表.[结果]男生P,E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常模、L量表得分则低于常模;女生P,N,L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常模,E量表得分高于常模(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人格特征各分量表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结论]本地区医学生人格偏外向、好交际,且医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