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马振  禹岳华  张登峰  李红 《吉林医学》2011,32(28):5990-5991
目的: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特点,探讨甲胎蛋白(AFP)对判断畸胎瘤良恶性的意义及减少肿瘤复发的方法。方法:共诊治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43例,对临床表现、手术及病理、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本组43例中,年龄0~10 d者32例,11~20 d者8例,20~30 d者3例。其中囊性12例,实行8例,混合型23例,多数呈哑铃型。术前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36例,其中AFP≥400 IU/m l 28例,8例<400 IU/m。l出院1~3个月复查大部分AFP正常。全部病例出院,复发3例,其中2例AFP≥400 IU/m。l病理:成熟型畸胎瘤37例,未成熟型畸胎瘤6例。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绝大多数是良性,混合型居多,术前检测AFP,有一定参考意义,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和尾骨,并尽量切除卫星病灶,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患儿 女 ,77天。出生时见骶尾部软组织处有肿块 ,后逐渐增大。查体 :骶尾部有一约 5cm× 4cm× 3cm肿块 ,质软 ,界线较明显。穿刺抽出少许乳白色粘稠液体。入院后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送检标本为囊性肿物 1个 ,大小 5cm× 4cm× 3cm ,淡红色 ,切面见多房性 ,部分房内为乳白色粘稠液 ,部分房内为淡黄色液 ,部分房内为油酯状物及少许毛发。囊壁及房间隔厚 0 .1~ 0 .3cm ,内附有 2cm× 2cm× 1cm大小头丘 ,切面灰白黄色。镜检 :头丘处为鳞状上皮组织 ,毛囊、皮脂腺、汗腺 ,其下为脂肪组织 ,平滑肌组织 ,软骨组织 ,脑组织 ,其余囊壁可见假复层…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9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病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79例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3~28d,临床分型:显型51例,隐型9例,混合型19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合并切口感染17例,直肠损伤合并肠瘘2例,均经综合治疗治愈;没有直肠脱垂及大便失禁并发症。病理检查7例为恶性,占8%,72例为良性,占91%。随访3月~5年,复发者8例,占10.12%,5例查甲胎球蛋白(AFP)大于250ng/L,考虑恶性复发,4例原病理检查即为恶性。2例AFP小于250ng/L,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良性居多,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并切除尾骨是减少肿瘤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术中盆底结构的良好修复可防止术后大便失禁及直肠脱垂;术后俯卧位及创面置管负压吸引等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79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病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分析.结果 79例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3~28d,临床分型:显型51例,隐型9例,混合型19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合并切口感染17例,直肠损伤合并肠瘘2例,均经综合治疗治愈;没有直肠脱垂及大便失禁并发症.病理检查7例为恶性,占8%,72例为良性,占91%.随访3月~5年,复发者8例,占10.12%,5例查甲胎球蛋白(AFP)大于250ng/L,考虑恶性复发,4例原病理检查即为恶性.2例AFP小于250ng/L,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良性居多,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并切除尾骨是减少肿瘤复发及恶变的关键;术中盆底结构的良好修复可防止术后大便失禁及直肠脱垂;术后俯卧位及创面置管负压吸引等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6.
7.
樊必敏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8):768-768,F003
患女 ,2 6岁。孕 2产 1 ,因孕 7月余 ,腹阵痛7h,于 1 999年 7月 1 8日入院 ,1 999年 1月 1日停经 ,停经早期无早孕反应 ,孕早期无风疹病毒 ,流感病毒感染史 ,无放射线及化学毒物接触史 ,孕 4月感胎动及腹渐膨隆 ,胎动与第 1胎无明显不同 ,孕 5月随丈夫去徐州市打工 ,3d前在徐州  相似文献   

8.
畸胎瘤属胚胎性肿瘤,几乎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骶尾部是性腺外畸胎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1].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SCT)是婴幼儿和儿童时期常见的骶尾部肿瘤.成人SCT国内外报道较少[2],早期手术为SCT首选治疗方法,成人型SCT的临床表现有排便困难、肛周或骶尾部疼痛,反复臀部流脓等,直肠内指诊大多可触及直肠后肿块.由于SCT病例稀少,临床医师经验不足,易发生漏诊及误诊.我科于2009年5月收治成人SCT 1例,现就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8例骶尾部畸胎瘤中,起性(0~Ⅰ级)13例,未成熟性(Ⅱ级)1例,恶性(Ⅲ级)4例。多数肿瘤的未成熟成分为神经上皮,1例为肾组织。在未成熟成分中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的病例。恶性瘤均为内胚窦瘤,平均生存8 9/12个月,骶尾部畸胎瘤早治疗对预后有利。在骶尾部畸胎瘤中,未成熟变异性组织,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禾成熟的神经上皮成分。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应与含有其它恶性成分的肿瘤相区别,因为它们的预后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35岁,停经22周,发现胎儿畸形1d为主诉于2007年3月31日入院.患者生育史为孕2产1,因异位妊娠接受手术1次,平素月经规律,于2007年3月30日行超声波检查发现双胎中1名胎儿畸形.停经期间无接触毒物及放射性物质史,未服用过药物.  相似文献   

11.
骶尾部畸胎瘤29例分析唐咸明容兑熙杨体泉谭志忠(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南宁530021)1975年1月至1994年1月,我科共收治骶尾部畸胎瘤病儿2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中男7例,女22例,良性畸胎瘤16例,恶性...  相似文献   

12.
廖东萍  欧仕荣 《四川医学》2002,23(2):164-164
孕妇 2 1岁 ,因停经 6+ 月 ,外院B超检查提示胎儿畸形 ,要求终止妊娠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查BP 14 0 /10 0mmHg(1mmHg =0 133kPa) ,宫高 4 0cm ,腹围90cm。超声检查 ;胎头双顶径 6 6cm ,股骨长径5 1cm ,LOA ,胎儿头皮及皮肤增厚呈双线 ,胎盘厚4 0cm >0级 ,胎儿四肢及腹部未见异常。胎心音 130次 /分 ,羊水最大无回声区 10 1cm ,羊水指数 37,胎儿脊柱排列整齐 ,骶尾部下方可探及一约 2 5cm× 2 0cm ,边界较清、形态不规则的以稍强回声与无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 ,内部结构紊乱 ,部分强回声内见低回声区 ,…  相似文献   

13.
胎儿骶尾部先天性不成熟性畸胎瘤1例潘云黄维彦杨丽荣代丽萍1何如惠1(大理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大理671000)关键词畸胎瘤;胎儿;骶尾部中图分类号R714.43患儿男,第一胎,胎龄33周。B超检查发现胎儿畸形:腹裂,内脏膨出。其母于1996年10月25...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患儿,女性,1岁,哈族。出生时即发现骶尾部有一儿头大肿物,质地不均匀。肿物随患儿生长而增大,伴有排大便困难。查体;身长64cm,体重儿.5k。骶尾部可见31cm 24cm 14cm大小的肿物,肿物与患儿骶尾部相连,呈球形,基底部宽广,表面凹凸不平,实囊感,可触及肋骨状条索排列结构。患儿肛门及部分外阴部因受压而向前移位。直肠指诊直肠向腹侧明显移位拉长受压狭窄。腹股沟区淋巴结无肿大。血aFP为100ng/ml(正常值〉25ng/ml:CT检查可见起自盆腔的巨大肿块影,边界光滑,其内密度不均,可见钙化、液化区及脂肪组织影,骶骨骨质缺如,肿块自然缺如1处突出体外。  相似文献   

15.
李冰  杨安强 《海南医学》2024,(8):1164-1166
胎儿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非常少见,该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结合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果,需与骶尾部成熟性畸胎瘤和脊膜膨出相鉴别。本例报道的胎儿骶尾部未成熟性畸胎瘤的确诊依靠病理大体检查、病理镜检和免疫组化染色,该肿瘤生物学行为为恶性,可以出现肿瘤浸润、转移,对母体的影响需要通过随访观察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黄俊军  刘睿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73-1173
<正>患男,7岁。以骶尾部窦道间断性渗液7年之主诉于2004年12月1日入院,患儿曾于1997年1月9日出生2h后因“骶尾部肿物”入住我科。查体:心肺腹无异常,骶尾部可见-20cm×20cm×18cm大小的包块,外有一层透明薄膜,内有大量脏器如:肝、肾脏、肠管、皮肤,未见明确的心肺组织,包块有一蒂与骶尾部相连,内有血管样组织,部分组织仍有活性。急诊在全麻下行畸胎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大体检查:灰褐色,不整形组织,约20cm×20cm×18cm大小。包膜不完整,表面结节状,最小如花生米,最大如儿头大,其中见一灰褐色囊性组织,大小约10cm×7cm  相似文献   

17.
李鹤  陈进才  陈刚  王丹  刘浩 《医学争鸣》2009,(18):1650-1650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肛周胀痛20余天”入院.4a前呈因肛周坠胀,伴疼痛、发热入住当地医院,诊断为“直肠后脓肿”,反复行脓肿切开引流3次,切开脓腔后见大量黄色脓液流出,经抗感染治疗后切口愈合.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膝胸位:女性外阴,肛门后可见陈旧性斑痕,部分已经破溃,可见暗褐色脓液引出.直肠指检,进指顺利,12点距齿状线5cm处可触及直径约6cm的包块,质软,波动感阳性,指套无染血及脓液.血常规:白细胞12.1×10^9/L,中性粒细胞85%;肛周B超:肛周探及8cm×3.7cm无回声暗区,边界尚清楚,提示肛周积液.初步诊断:直肠后脓肿,骶尾部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收住院的42例成人骶尾部畸胎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骶尾部畸胎瘤因其多发于婴幼儿和儿童时期,而成人发病率较低、病史较长,成人骶尾部畸胎瘤容易漏诊;当骶尾部畸胎瘤合并感染时容易误诊,因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许多良性畸胎瘤发生恶变。结论:成人骶尾部畸胎瘤不易引起患者重视,且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极易造成误诊及漏诊,因此,无论良性、恶性畸胎瘤患者一经确诊均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36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收治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年龄0~14岁。结果 36例手术标本(34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8例切口感染,换药后愈合,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未发现有直肠瘘及大便失禁。结论术中通过有效控制瘤体血供、减小死腔、修剪皮瓣、切除尾骨、修复直肠后壁肌层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姜艳 《黑龙江医学》2002,26(3):216-216
畸胎瘤 ,是由 3种原始胚层组织演变而来的先天肿瘤。好发部位多在骶尾部及腹膜后 ,骶尾部畸胎瘤多在婴幼时发现 ,绝大多数为良性 ,肿瘤随小儿的机体发育而增长 ,如瘤体增长异常迅速或伴有发热 ,应及早手术治疗。因为患儿小 ,手术切除的风险较大 ,相应的护理难度也有所增大 ,所以良好的护理对患儿术后恢复至关重要。我院于 2 0 0 1- 0 7收治 1例婴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 ,经手术切除肿瘤 ,病理诊断证实为 :骶尾部成熟畸胎瘤。术后恢复顺利 ,痊愈出院。现将有关的护理体会 ,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 ,男 ,2个月 ,体重 7kg。生后即被其母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