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结合辨证论治,是一项有益的教学改革,能缩短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锻炼医患沟通能力,有利于促进临床带教老师素质的提高,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本文从引入时机、课前准备、实例设计及体会等方面介绍了辨证论治情景模拟在《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类医学生正确临床思维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已逾半个世纪,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人才市场需求的转化,中医教育固有模式的一些缺陷日趋明显,医学生临床能力低的问题尤为突出。这除与课程架构不尽合理、教学方法滞后等密切相关外,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缺乏关系密切。我们经过多年教学及临床带教认为,培养医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地正确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尤为重要。试就正确思维的方式和培养方法进行探讨。1中医传统教育的缺陷纵观中医临床教材,无论是《中医内科学》,还是《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等…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内科学》教学任务主要是建立和培养学生中医内科临床的思维能力。鉴于《中医内科学》教材部分内容陈旧,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革《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是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消渴病的中医认识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内科学》“消渴”的教学,往往只注重讲解中医基本思维。如果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易理解。临床带教发现,如果将消渴与糖尿病结合,即中西医理论融合于临床实践,不但学生容易理解,而且对糖尿病中医临床诊治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笔者结合临床教学实际,将消渴病的中医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医内科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中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基础,是培养临床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修科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中医内科学》教学实践,今就《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谈谈个人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6.
陈良金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629-2629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与培养。《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对于这一门课程的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教学已形成一定模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培养了一批中医学工作者,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通过Mini-CEX对学生进行测评及指导后,认为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Mini-CEX可以增加问诊技能的培养、强化体格检查的培训、明确四诊合参的意义、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双向激发师生学习主动性、完善医德教育、改进《中医内科学》课程设置、提升中医内科临床带教质量、完善师资力量培育,增强临床教师使命感,今后应在中医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临床见习教学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临床实践技能是一名合格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本文从见习带教实践出发,对见习带教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能使见习课程充分地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服务,为培养合格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医内科学》黄疸一节为例,对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如何应用经方导入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内科学》的黄疸主要辨证论治规律及其对拓宽学生的中医临床视野及提供其中医临床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中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整个课程设置来看,《中医内科学》是属于临床课。但是从与各个临床学科的关系来看,它又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在《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其主要包括《伤寒杂病论》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中医内科学》相关病证的中医经典名方导入和《中医内科学》相关病证的中医经典名方应用验案导入3种来源;并介绍中医经典名方直接导入应用法和拓展导入应用法两种具体的教学手段,论述了该方法的意义,即加强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及中医临证思维,提高学生对中医典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同时提升《中医内科学》教师备课质量及教学能力。中医经典名方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导入,使师生双方都能更直观地学习经方的临床应用,探索经方科研动向,不但能够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而且也是培养21世纪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既是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看病,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远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严冬  彭海燕  周颖 《新中医》2022,54(13):213-216
目的:探讨中医文化渗透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临床基础课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个《中医内科学》课程平行班,分为对照教学组与试验教学组。对照教学组采取传统授课教学,试验教学组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增加中医文化渗透学习。结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中医思维训练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2组学生均多数认为分证论治是《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的部分。多数学生偏好于传统授课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结课后,试验教学组86.21%学生认为已经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对照教学组仅44.74%学生认为已经建立中医思维模式,试验教学组中医思维模式建立情况优于对照班(P<0.05)。试验教学组中医思维训练题平均分为(19.24±1.48)分,对照教学组(16.79±3.43)分,试验教学组平均分高于对照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文化渗透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思维,积累中医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医学临床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文章以《中医内科学》为例,对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的运用进行分析总结,论述案例教学法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意义,为该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是在掌握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各门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它与今后从事的中医临床工作关系十分密切。下面是我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一直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双核心讲解法"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即以疾病之灵魂的病因病机作为理论讲解的核心和线索;以"病案化六步讲解法"作为诊治思路(即证型)讲解的核心和线索。较好实现《中医内科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和临床疗效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而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主动学习性较差。为使学生形成更贴近临床的中医学思辨性思维,本文总结了“两横四纵”立体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形式多变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院作为新疆医科大学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每年都接收临床实习、见习生。儿科一直承担着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课堂教学与临床带教任务。搞好医学教育,培养以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跨世纪医学人才,是我们每个临床带教老师的神圣职责,如何将临床教学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对促进儿科发展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带教工作,对中医儿科临床带教中应注意的问题略加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能够让中医专业本科生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实习大纲》要求的全部教学内容,通过实施中医专业本科生的针灸临床带教模式改革,探索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提出中医专业本科生针灸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阶段式针灸临床带教方式,管理模式改革。结果通过临床带教模式的改革,规避了以往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中医专业的本科生针灸实习效果,有效地完成了《实习大纲》中要求的全部内容。结论针灸临床带教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灸科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而尽之矣”。目前高校《中医内科学》教材也以辨外感与内伤作为咳嗽的辨别要点。但临床带教时,常见一些咳嗽患者并不是单纯典型的外感或内伤咳嗽。笔者体会这与患者的固有体质特点、合并的各系统慢性病史包括肺系疾病病史的不同有关,亦即外感咳嗽可能存在于不同体质及内伤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