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保定市近年来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率及基本情况,找出影响居民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危因素.方法 统计保定市2010和2011年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结合其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时间、房屋居住类型、取暖方式等情况,就上述因素对一氧化碳中毒及中毒死亡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10年,该市共发生一氧化碳中毒54例,死亡病例11例.2011年共发生一氧化碳中毒21例,死亡病例13例.居住类型为平房,中毒比例达到64%;以煤炉取暖中毒比例达到70.7%;农民中毒比例高于其他人群.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高发于冬季,集中在12和1月;冬季燃煤取暖是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因素,取暖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19日晚,贺兰县暖泉农场职工举办家庭舞会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造成11人中毒事故,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大连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流行病学变化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对策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6—2020年大连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监测数据,通过集中度、圆形分布法等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大连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报告事件4 303起,发病5 904例,死亡96例,年均发病率17.03/10万,年均死亡率0.28/10万。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为11月30日至次年2月13日,高峰日为1月4日,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场所为家庭。结论 2016—2020年大连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该病及相关疾病的宣教与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201起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旭东  高金鑫 《职业与健康》2011,27(10):1120-1122
目的分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基本特征,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北京市某区2009年1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报告的201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在冬季采暖期(81.6%)和城乡接合部(55.2%)高发,2010年1月为高峰期(38.3%),98.5%发生在家庭,94.0%由于燃煤取暖使用不当引起;中毒患者260人,以20~39岁的青壮年(41.2%)、女性(54.2%)居多,52.7%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急救中心救治。结论只有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强调室内通风的重要性,正确使用煤炉、燃气热水器等采暖设施,才能有效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尽快转送至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相似文献   

6.
张永强    马宁  宁芳  王东  乔宏  王京辉  李锡太   《现代预防医学》2019,(16):2921-2924
目的 分析北京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针对性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收集2013 - 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北京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监测数据,运用率、构成比、集中度与圆形分布法等方法对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3 - 2017 年北京市共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6 990起,发病9 377人,死亡100人,年均发病率8.78/10万。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94.01%发生在居民家,99.93%为未分级事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高峰日为1月20日,流行期为11月29日 - 次年3月13日。结论 北京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及死亡较为严重,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因素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抚顺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41例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1例患者中,男性123例(87.2%),女性18例(12.8%);平均年龄(32±8.2)岁,中青年(21~49岁)占91.5%;中毒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轻度58.9%,中度36.8%);第1、4季度发病最多45例(31.9%)和66例(46.8%);平均住院(82±20.5)d,治愈46例(32.6%),好转87例(61.7%),发生迟发性脑病3例(2.1%)。死亡2例(1.4%)。结论近5年来抚顺市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增加趋势,企业应在高发季节加强防范和监测,发现病例及时抢救,避免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杨浦区2007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监测病例发生特征,探讨干预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杨浦区医疗机构报告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的基本特征。[结果]杨浦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共120例(死亡7例),其中女性73例(占60.8%);冬、春季高发;中毒年龄以20-30岁居多(占36.7%);中毒原因主要为煤气灶(占51.7%)和煤气热水器(38.3%)使用不当。[结论]加强冬、春季室内通风,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培训,特别是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群体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眩晕13例分析陈淑英,王廷军,刘岩,刘蕊,柴丽,邢薇薇本所自1984年4月~1993年4月共收治13名与一氧化碳中毒有关的眩晕病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在23~50岁之间,平均年龄33岁。其中采煤工4例,瓦斯检查员1例...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造成脑及全身组织的缺氧性疾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于急性公共卫生事件,大多数由于燃煤取暖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可以造成急性脑缺氧,严重的引起急性、迟发性脑病,甚至死亡,由于其导致的致残致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山西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状况。方法对山西省2014—2018年非职业性CO中毒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探索季节分布特征。结果 2014—2018年山西省共收到非职业性CO中毒报告6 595起,中毒8 662人、死亡264人。在6 595起报告中,Ⅲ级事件1起,Ⅳ级事件8起;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为高峰期间,中毒报告4 729起,中毒人数6 143人,死亡197人。月均中毒人数与平均气温(r=-0.899,P0.001)和最低气温(r=-0.912,P0.001)均呈负相关。结论针对中毒的高发地区与高峰期应做好宣传教育,加强监测预警,防范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7—2016年济南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CO)中毒事件资料,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依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07—2016年济南市共报告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3 311起,发病4 794例,死亡161人,病死率3.36%。96.22%(3 186/3 311)的中毒事件发生在家庭内,99.88%(3 307/3 311)的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为未分级事件。非职业性CO中毒事件集中发生在冬季夜晚,高峰为每年11月—3月。发生在街道和乡镇的中毒事件引起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0,P>0.05)。结论为减少事件发生,应改造取暖设施,将炉灶至于居室之外,外接暖气片,或实施集中供暖;在居民家庭内推广安装CO报警器;在冬季燃煤取暖期广泛开展预防非职业性CO中毒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在气温达到低谷前的12月。早发现,早抢救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一起急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掌握调查对象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环境卫生学状况。结果结合调查对象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10例调查对象均出现中毒症状,罹患率100%。调查对象中,男性5例(平均年龄29.8±4.2岁)、女性5例(平均年龄29.6±2.8岁);成人8例、儿童2例;最大年龄46岁、最小年龄12岁。结论该事故是一起煤炭不完全燃烧引发的聚集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尤为多见。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重者引起昏迷甚至死亡,对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形成极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中毒原因多以燃煤取暖、生活做饭为主,还包括炭火取暖、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人工煤气泄漏和汽车尾气等。近几年来,章丘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时有发生,并且出现了中毒死亡病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当环境中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或停留一定时间时即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尤为多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中毒原因多以燃煤取暖、做饭为主,还包括炭火取暖、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6.
2009年03月25日,浙江省桐乡市卫生监督所调查处理了1起“旅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诸城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行分析,总结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基本特征,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诸城市2016-2019年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数据,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年龄分布等进行分析,运用圆形分布法得出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结果 ...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13日8时40分,镜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宣城地区人民医院防保科医生报告,称昨晚宣城地区卫校3名女生在美发店做美发护理,因热水器使用不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洗发店业主何某因一氧化碳中毒不治身亡。接到报告后镜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平台,查阅有关文献,从职业卫生管理的角度,总结我国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报道情况。从总体报道、不同地区行业报道和防控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做好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相关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防止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对该起事故进行现场调查与处置.方法 对发生事故的平阴县某公司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临床诊治资料分析.结果 平阴县某公司4名职工在未佩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进入现场而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结论 异常气象条件、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不全、巡检工当时未佩戴防毒面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