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8例原发性胃场组织标本p53蛋白的异常表达。结果阳性表达率为61%(72/118),其与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密切(P<0.01)。对生存期的研究显示p53蛋白阳性的胃癌患者预后差,术后生存期短(P<0.01),表明原位检测p53蛋白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p53和nm23联合表达对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53 和nm23 表达作为食管鳞癌转移标志物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 例原发性食管鳞癌中p53 和nm23 蛋白表达。结果:63-53 % (54/85) 肿瘤呈p53 阳性表达,p53 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TNM 分期有关(P值均为0-001)。40 %(34/85) 肿瘤为nm23 低表达。nm23 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有关( P值分别为0-032、0-001、0-001) 。单因素分析显示:p53 和nm23 表达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 OR值分别为6-984 和0-08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nm23 表达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因素(珘b= - 0-8481 , OR= 0-181, P= 0-0001) 。p53阳性肿瘤具有高度淋巴结转移的倾向(珘b= 0-3150, OR=2-284,P= 0-0565),其它临床病理学参数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未见明显关系(P> 0-05) 。p53 和nm23 异常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s= - 0-3849 ,P= 0-0003),在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中起联合作用。结论:p53 和nm23 联合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nm23-H1、p53、PCNA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和Ⅳ型原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nm23-H1、p53和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6%、52.7%和81.1%。大肠癌中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nm23-H1的表达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无明显差异(P>0.05);p53和PCNA过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和PCNA的表达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5);大肠癌中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有关(P<0.01)。结论:实验结果揭示p53基因突变对于nm23-H1基因的失活有一定影响,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nm23-H1低表达可能仅在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p53过表达可在大肠癌浸润转移过程及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p53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p53基因表达异常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72例胃腺癌中36例阳性,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P53阳性率明显高于粘液,不同浸润深度的癌细胞与癌细胞P53阳性程度有关,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间P53阳性率和阳性程度均无程度差异。病人的生存时间与P53阳性我明显的相关性,癌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腺体全部为阴性。结论.P53异常 表达是细胞癌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肺癌中MTS1/p16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肺癌中MTS1/p16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8.1%和59.7%。腺癌p16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小细胞癌(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16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PI分级为Ⅱ级的p16蛋白表达显著高于Ⅳ级(P<0.05)。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53蛋白的表达高于阴性组(P<0.01);不同PI分级中p53蛋白的表达,Ⅳ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和Ⅱ级(P<0.05),Ⅲ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和Ⅱ级(P<0.01)。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结论: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细胞分化有关,p53蛋白过表达对肺癌细胞的转移起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53对MTS1/p16基因无明显调控作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 ̄(53)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 ̄(53)蛋白染色阳性率为36.5%,肿瘤大于5cm组、有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Ⅲ、Ⅳ期胃癌组织P ̄(53)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显著高干肿瘤小于5cm、无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Ⅰ、Ⅱ期胃癌组(P<0.01)。P ̄(53)染色阳性者5年存活率为21.1%,染色阴性者为50.0%,两组5年存活率差非常显著(P<0.01)。以上结果提示检测胃癌组织P ̄(53)蛋白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p53和nm2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与癌组织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对41例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53和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5%和53.7%,p53过表达、nm53低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p53过表达在低分化腺癌中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P〈0.01);而nm23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nm23低表达与p53高表达有相关性。结论:p53高表达、nm23低表达在大肠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53高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大肠癌组织浸润与淋巴转移可能与多基因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p53、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p53、c-erbB-2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波免疫组化方法研究70例胃癌及20例胃癌前病变p5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粘膜和肠化生上皮p53及c-erbB-2均阴性,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p53阳性率分别为15.0%和51.4%。c-erbB-2阳性率分别为10.0%和40.0%。p53与胃癌组织学类型、组织发生及分化程度等有关(P<0.05),而c-erbB-2则与胃癌分化程度、胃癌浸润深度等有关(P<0.05)。在低分化腺癌癌巢边缘部,硬癌内呈浸润性生长的细胞以及脉管内转移性癌栓等处,除了癌细胞核内p53表达较强外,胞浆也呈弥漫性染色,表明胞浆阳性的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在非浸润进展组或随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胃癌组织内p53及c-erbB-2的阳性率有下降的趋向。结论:p53可作为临床筛选胃癌、癌前期病变以及进行早期诊断的有用指标,p53与c-erbB-2一起可用于判断胃癌预后,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P^53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53蛋白染色阳性率为36.5%,肿瘤大于5cm组,有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犯及Ⅲ、Ⅳ期胃癌组织P^53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肿瘤小于5cm、无淋巴结转移和浆膜侵及Ⅰ、Ⅱ期胃癌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p53、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存档资料作染色观察。结果:p53、EGFR和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61.9%和71.4%。临床分期Ⅱ~Ⅳ期肿瘤(10/12)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肿瘤(3/9)(P<0.05)、肿瘤癌性成分Ⅱ级的p53阳性表达高于Ⅰ期(P<0.05)。6例在1年内死亡的病例,其中5例p53阳性染色,而5例生存2年以上的肿瘤p53免疫染色全部阴性,两组比较(P<0.05)。肉瘤成分Ⅲ级的EGFR阳性率高于Ⅱ级(P<0.05),除此而外,EGFR和Ki-67的表达和肿瘤分期、预后均无相关性。结论:肿瘤的p53表达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17p13.3杂合性丢失及p53蛋白异常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了解染色体17p13.3丢失及p53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RFLP法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51例胃癌手术标本中17p13.3杂合性丢失及p53蛋白异常表达。结果发现在31例信息个体中17p13.3杂合丢失16例,占51.6%(16/31)。p53蛋白染色阳性19例,占37.3%(19/51)。17p13.3杂合丢失与p53蛋白表达间无显著相关。17p13.3杂合丢失率和p53蛋白阳性率在肠型及胃型胃癌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临床病理参数无显著相关。1例早期胃癌检出17p13.3杂合丢失。结论染色体17p13.3杂合丢失、p53蛋白异常表达是胃癌的常见改变;17p13.3杂合丢失可出现在胃癌的早期。  相似文献   

12.
青年人大肠癌细胞p53蛋白表达和DNA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青年人大肠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DNA含量。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结果:青年组大肠癌细胞DI值(1.30±0.17)显著大于老年癌组(1.10±0.09)(P<0.01),且细胞增殖指数(PI)亦明显大于后者(24.9%±6.5%vs20.2%±4.7%)(P<0.05)。青年组大肠癌中DNA异倍体癌发生率为87.1%(27/31),而老年癌组仅为28.6%(4/14),两者之间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p53蛋白表达量青年患者(FI=1.34±0.26)显著大于老年患者(FI=1.15±0.25)(P<0.01)。在青年大肠癌中,粘液癌和侵犯周围软组织者,其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00%,95%)分别高于腺癌和浸润较浅者(67%,58%)(P<0.05),而且低分化癌和有局部淋巴转移者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93%,100%)也较高、中分化癌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69%,68%)为高。结论:在DNA水平上,青年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高于老年大肠癌;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青年大肠癌恶性度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p53、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存档资料作染色观察。结果:p53、EGFR和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61.9%和71.4%。临床分期Ⅱ ̄Ⅳ期肿瘤(10/12)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期肿瘤(3/9)(P〈0.05)、肿瘤癌性成分Ⅱ级的p53阳性  相似文献   

14.
胃粘液癌和普通型胃癌中p53蛋白、CgA和Syn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胃癌伴神经内分泌(NE)分化时的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AB-PAS染色技术在100例胃癌中对比观察普通型与粘液型癌p53表达与伴NE分化的关系。结果:100例胃癌中NE分化标记嗜铬素A(CgA)和(或)突触素(Syn)阳性率为42.00%,其中CgA阳性率36.00%,Syn阳性率16.00%,CgA与Syn同时阳性率10.00%。p53阳性率为50.00%,普通型与粘液型癌中p5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但在粘液癌中,CgA,Syn表达均显著高于普通型(P<0.05),特别是CgA与Syn同时表达率明显增高,而且在p53阳性组中CgA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型,在p53阴性组中则以Syn为显著。普通型癌p53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粘液癌各亚型间CgA、Syn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粘液癌作为胃癌的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NE的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5.
p53基因突变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为了探讨p53基因突变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结合DNA直接银染测序,对30例散发性食管癌组织p53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检出11例阳性,突变检出率为36.7%。9例为点突变,其中错义突变4例、无义突变2例、同义突变3例,其余2例为碱基插入和缺失导致的移码突变。统计学分析显示:中低分化食管癌的p53突变率为56.3%,高分化组为14.3%,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25);癌组织浸润累及食管壁全层的p53突变率52.6%显著高于未累及全层组9.1%(P=0.024);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p53突变率分别为61.5%和17.6%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24)。结论p53基因突变与食管癌多种生物学行为如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因此检测食管癌组织中是否存在p53基因突变有助于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预后。还讨论了p53基因的“显性负效应”及同义突变的遗传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30例胃癌p53,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中突变型基因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表明:胃癌组织p53总阳性率为27.6%,ER、PR总阳性率为36.0%;p53、ER、PR在低分化癌中表达率高;p53与ER,PR阳性一致率达60%。提示p53、ER、PR阳性者胃癌细胞脑分化、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肺大细胞癌(PLCC)p53蛋白表达及p53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其与PLC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通过观察60例肺大细胞癌中p53蛋白表达及其基因突变的情况,显示:p53蛋白表达率40%,原位杂交检测p53基因突变率为53.3%(二者符合率73.3%)。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而与核分裂指数有关。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53基因突变阳性组患者预后较差。p53基因突变与肺大细胞癌的生长快速有关。p53基因突变可能是肺大细胞癌患者预后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胃癌中骨桥蛋白与OCT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转录因子OCT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99例胃癌组织中OPN蛋白与OCT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99例胃癌中OPN蛋白及OCT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1%、54.55%;OPN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OCT2蛋白表达也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OPN蛋白表达与OCT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OPN及OCT2蛋白阳性表达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的病例。结论OPN及OCT2蛋白表达可预测胃癌浸润和转移,是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的有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bcl—2,p5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bcl-2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术后随访5年以上的129例肺癌标本中bcl-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及p53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7%和52.7%,两种蛋白表达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两种蛋白阳性表达率间无显著差异。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  相似文献   

20.
大肠肿瘤p5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06例良,恶性大肠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基因表达民政部结果发现;正常大肠粘膜及非肿瘤性息肉均阴性;腺癌中18.18%p53阳性,但均为弱阳性,局灶型,而腺癌组织中42.11p53阳性,其中75%为强阳性或阳性;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组织学类型、侵范围是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低分化腺癌及粘液癌阳性率较高,p53阳性及强阳性者更易于侵出肌层及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