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选择素)、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随机选取年龄、孕周、孕次相匹配的子痫前期孕妇9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9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胎盘组织中ICAM-1、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浆ICAM-1、P-选择素和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ICAM-1、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子痫前期组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523,P<0.05);两组孕妇血浆均有ICAM-1、P-选择素和D-二聚体的表达,子痫前期患者血浆ICAM-1、P-选择素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子痫前期组三者之间相互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489, r=0.561和r=0.517,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ICAM-1、P-选择素和D-二聚体的高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监测这些指标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P—selectin)、D二聚体(D—dimer)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子痫前期患者39例为研究组,37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ICAM-1、P—selectin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浆ICAM-1、P—selectin和D—dimer的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ICAM-1、P—selectin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均有ICAM-1、P—selectin和D—dimer的表达,子痫前期组的血浆ICAM-1、P—selectin和D—dime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ICAM-1、P—selectin和D~dimer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监测这些指标对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胎盘中瘦素、脂联素及TNF-α的表达并探讨TNF-α与另两个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子痫前期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组胎盘瘦素、脂联素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瘦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轻度组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胎盘脂联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轻度组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子痫前期胎盘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及P<0.01);重度组瘦素与TNF-α成正相关(r=0.536),而正常组与病例组中脂联素与TNF-α均无相关性(r=0.416r、=0.398及r=0.254)。结论脂联素、瘦素及TNF-α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且TNF-α可调节瘦素的水平,但对脂联素的调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妊高征患者(HDP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1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8例、5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血浆P-选择素。结果 HDP组血浆P-选择素值(75.26±24.56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46.24±12.02μg/l)(P〈0.001),以子痫前期组增高明显。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水平含量变化与妊高征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患者肾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子痫前期患者72例,正常妊娠妇女45例,利用PCR和RFLP反应分析其外周血白细胞中ACE基因和AT1R1166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子痫前期患者蛋白尿含量和血清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1.ACE基因多态性与尿蛋白含量密切相关,携带D等位基因孕妇的尿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呈上升趋势。2.ACE基因和AT1R1166基因型分布频率在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ACE基因与子痫前期肾脏损害密切相关,D等位基因是导致肾脏损害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脂联素和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子痫前期中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血清脂联素及oxLDL水平。结果(1)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孕妇血清脂联素比较虽未见显著差异,但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对照细依次呈下降趋势。(2)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血清oxLDL比较,见子痫前期重度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子痫前期重度组较子痫前期轻度组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虽较对照组升高,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3)将血清脂联素与oxLDL水平进行相关性检验,在子痫前期组两者呈负相关(r=-0.64,P<0.05)。(4)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脂联素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49,P<0.05;r=-0.42,P<0.05)。结论脂联素和oxLDL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选择素参与白细胞粘附,炎症、感染、创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后排斥反应等过程与选择素的过度表达有关。通过阻断选择素参与的白细胞粘附可干预白细胞游走,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尾加压素Ⅱ(UⅡ)及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5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15例,重度10例))患者和20例正常足月孕妇(正常妊娠组)和胎盘组织中UⅡ和GPR14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胎盘组织UⅡmRNA表达水平在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GPR14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UⅡ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升高,可能在子痫前期胎盘缺血缺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抑制素A(Inhibin 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35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和35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血清HGF和Inhibin A水平。结果:结果显示,子痫前期患者与对照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痫前期患者不同病情血清HGF和Inhibin A测定结果表明,无论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HGF含量均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均〈0.01);但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之间H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Inhibin A水平则轻、重两组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轻、重两组之间比较重度组非常显著地高于轻度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GF和Inhibin A水平两组指标数值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r=0.189,P〉0.05)。子痫前期患者胎盘重量与血清HGF和Inhibin A水平之间也无显著的相关性(r=-0.037、0.235,均P〉0.05)。结论:患者血清HGF和In-hibin A水平的变化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其测定对于子痫前期的病情评估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VF)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计100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度PE组、轻度PE组和正常妊娠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3组胎盘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3组胎盘VF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结果:PE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滋养细胞及合体滋养细胞结构紊乱且形态不完整;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绒毛毛细血管减少、淤血。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胎盘组织中内脂素定位于合体及细胞滋养层细胞的胞浆,随着病情的加重,VF蛋白及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重度PE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患者存在绒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紊乱。胎盘VF蛋白及mRNA在PE孕妇中高表达,表明VF与PE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选择素及其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素家族是表达于白细胞、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的粘附分子。免疫和炎症反应时 ,选择素与其配体结合介导白细胞同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粘附作用。此外 ,选择素还可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如可引起细胞内第二信使Ca2 的增加、MAPK及 β2 整合素的活化等 ,进一步调节细胞在粘附时的功能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mRNA在于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探讨其在子痫前期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DNA表达谱芯片检查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与正常胎盘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根据筛选结果,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研究组)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对照组)中LPLmRNA的表达;以原位杂交方法进行定位。结果在4轮杂交过程中,共筛选出22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LPL基因为表达降低基因之一;正常胎盘组织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均存在LPLmRNA,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LPL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胎盘组织(0.208±0.067vs0.524±0.139,P<0.05);LPLmRNA分布在胎盘绒毛滋养细胞胞浆。结论胎盘组织中LPL的低表达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重度子痫前期属于临床产科中所特有的一种危重症类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压和尿蛋白增高,同时伴有血小板降低、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是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尽管子痫前期的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人们认为子痫前期的发生与氧化应激、炎症和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所致的不良胎盘诱发的"胎盘功能障碍"有关。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脂质活性氧大量堆积,使细胞氧化还原反应失衡导致细胞死亡,研究显示铁死亡在妊娠期相关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铁死亡发生机制及其在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表达,探讨它们与胎盘滋养细胞浸润过程的调控关系。 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0例妊娠足月剖宫产(正常妊娠、轻度子痫前期、中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胎盘组织中RECK、MMP-9、VEGF的基因表达。结果 3组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MP-9及VEGF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RECK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3组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MP-9及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中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中REC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RECK与MMP-9、VEGF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它们可能参与了胎盘滋养细胞浅浸润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孕早中期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血流灌注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20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孕11-14周和孕22-2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子痫前期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在妊娠中期均低于妊娠早期。子痫前期组孕11-14w、孕22-24w时子宫动脉PI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而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妊娠时,随妊娠进展,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逐渐减低,反应子宫胎盘血流供应逐渐增加;子痫前期患者在孕早期已存在子宫胎盘血流供应障碍,导致胎盘出现缺血缺氧。子痫前期患者子宫动脉PI的改变在临床诊断之前出现,对于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胎盘的FAS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病理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10例正常妊娠组、17例轻度子痫前期组和1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FAS蛋白表达。结果 FAS蛋白主要表达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内。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胎盘FA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层细胞FAS蛋白表达增加可能是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之一,从而为临床治疗子痫前期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1, sFlt-1)mRNA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定位,探讨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及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健康孕妇胎盘组织中sFlt-1 mRNA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正常胎盘组织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均存在sFlt-1 mRNA,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sFlt-1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胎盘组织(P<0.01).sFlt-1 mRNA主要分布在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结论胎盘组织中sFlt-1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抑制素β基因多态性与孕妇子痫前期易感性及新生儿围生结局关系.方法 选取子痫前期孕妇185例,另选同期正常孕妇12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该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各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抑制素β基因rs505922位点共检出CC、CT和TT等3种基因型.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内CT和CC基因型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均高于T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素β基因rs505922位点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密切相关,CT和CC基因型加重了子痫前期的程度,该位点可能是子痫前期孕妇发病的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表达,探讨它们与胎盘滋养细胞浸润过程的调控关系。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0例妊娠足月剖宫产(正常妊娠、轻度子痫前期、中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胎盘组织中RECK、MMP-9、VEGF的基因表达。结果 3组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MP-9及VEGF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RECK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3组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MP-9及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中度和重度子痫前期组中REC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RECK与MMP-9、VEGF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它们可能参与了胎盘滋养细胞浅浸润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检测Foxp3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免疫耐受失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子痫前期患者30例,正常晚期妊娠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胎盘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结果胎盘中Foxp3在子痫前期组的表达阳性率为(26.6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3.33%)(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Foxp3低于正常孕妇,提示其数量的减少使其免疫抑制功能减弱,母胎免疫耐受失衡,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