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凋亡细胞探讨双介入并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机理。方法:中、晚期肝癌84例中,男59例,女25例,年龄24 ̄78岁,随机分为常规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并超声引导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配伍顺铂,口服中药组(治疗组)46例和单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烛微镜分别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细胞凋亡,即细胞核浓缩,细胞核周围 相似文献
2.
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阻断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动脉外硅胶管或动脉内气囊导管间歇阻断肝动脉,配合5-FU化疗的方法,治疗3例晚期不可切除原发肝细胞肝癌。治疗后患者病情不同程度改善,如肿块缩小,疼痛消失、食欲增加、AFP转阴,肝功能正常等。与传统肝动脉结扎加5-FU动脉灌注的方法比较,本疗法的优点是:术后近期并发症少;存活时间延长,适用于并发门静脉栓塞的病例。临床初步观察表明这是一种新的、简便合理的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巨大晚期肝癌手术切除体会(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1993年9月至1996年9月手术切除巨大晚期肝癌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6~56岁,平均45.6岁.确诊至手术最短时间为1.5个月,最长时间为4个月,平均2.5个月.6例病人其肿瘤从确诊到手术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1例确诊时肿瘤直径5 cm,3个月后增大至17 cm.本组病人均无腹水、黄疸,其中3例有发热,4例有间歇性腹痛.术前均在外院行非手术治疗.6例病人中右半肝切除2例,左肝外叶切除1例,左半肝切除1例,Ⅵ~Ⅶ段切除2例.切除的肿瘤重量最少1 050克,最大1 500克,平均1 250克.病理诊断均为肝细胞癌.手术并发症肝功能衰竭1例,腹水4例,黄疸2例,右侧胸腔积液3例,术后持续发热3例.本组无手术死亡.3例至今仍存活,已分别生存8个月,10个月和18个月.死亡2例,术后生存20个月和26个月,分别死于肝癌复发肝功衰竭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9个月失访. 相似文献
4.
5.
6.
反复暂时性去肝动脉化治疗晚期肝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与瑞典Lund大学医学院合作,前瞻性对比研究反复暂时性去肝动脉化与肝动脉结扎对晚期肝癌的疗效。作者将1994年2月至1995年4月相继入院的40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肝动脉结扎(HAL)或反复暂时性去肝动脉化术(RTD)治疗,对术后反应、生存期、术后肝功能、甲胎蛋白浓度和影象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TD组优于HAL组。RTD组与H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癌手术切除后的序贯综合治疗,以达到有效防治肿瘤复发的目的.方法 从我科收治的肝癌患者中挑选3例手术治疗后进行序贯综合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关肝癌术后治疗的经验.结果 3例肝癌患者在我科手术后接受了积极的预防复发措施,虽最终均出现复发,但对待复发的肿瘤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获得了长期生存.结论 对于肝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序贯性综合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意义,鼓励对术后复发病例进行积极序贯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精准序贯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精准序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7例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1例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26例采用精准序贯治疗(精准序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术后序贯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协方差分析,计数或等级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精准序贯治疗组在术前对于直径<1 cm肿瘤发现率分别为18% (2/11)和81%( 2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76,P<0.05);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22±30) min和(186±3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390,P<0.05);平均切除肝脏体积分别为(133±88)ml和(75±2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96,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327 ±46) ml和(189±6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1.025,P<0.05);围手术期平均输血率分别为51% (41/81)和24%(30/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56,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 16/81)和13%(17/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017,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6±17)d和(21±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315,P<0.05).在ALT、Alb、Child-Pugh评分方面,常规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后改变明显;精准序贯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常规治疗组与精准序贯治疗组术后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1%(25/81)、38% (27/71)、48%(31/65)和17% (21/126)、22%( 17/76)、26% (8/31);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 (62/81)、75%(53/71)、60%( 39/65)和87%(110/126)、87%(66/76)、84%(26/31),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8、4.292、4.168,4.062、3.640、5.470,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术前病情的精准评估、术中精准肝切除以及术后精准介入治疗等系列精准序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复发,最大限度保护肝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序贯性应用较单纯应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和实用价值。方法: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行单纯TACE治疗,25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观察指标:(1)治疗后第4周肝功能变化;(2)治疗后4周增强CT/MRI检查肿瘤坏死率的情况;(3)局部肿瘤的复发率;(4)治疗后的生存率的比较。结果:治疗后两周行肝功化验检查,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在1个疗程结束后的2个月行强化CT和DSA检查,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63.3%(12/30)、92%(23/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半年复查随访,有13例复发,复发率46.7%(14/30);综合组半年复发率为12%(3/25)。复发率行统计学处理(X^2=7.34,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存率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半年生存率几乎相同,均在90%以上,无统计学意义。而1年及两年的生存率比较,综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显示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10.
11.
姑息性肝切除加综合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区庆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1,1(3):137-139
目的 探讨姑息性肝切除加上积极的综合治疗对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3例作过肝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术中有明确的癌灶遗留,术后经积极的综合治疗得以长期存活。在这些病例经验的基础上,自1997年1月~2001年5月进一步对19例晚期肝癌作了姑息性切除和积极的综合治疗并对其近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19例中12例已死亡,存活2~8个月,该12例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11/19例存活7个月以上;7例至今仍然生存已7~48个月,其中1例术后遗留巨大癌栓经综合治疗后消失,存活已3年;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1.8个月。结论 对既不能作根治性切除,又不适宜作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效果不良的晚期肝癌,如果切除主病灶不会导致病人死亡或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不应放弃手术,作主病灶切除后加上积极的综合治疗,作为姑息性的减体积手术对部分病人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联合脏器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贲门癌3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贲门癌侵及周围脏器的联合脏器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4年7月37例贲门癌直接侵及胃体、胃底、胰和脾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死亡率为2·7%(1/37),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3、5年总的存活率分别为:69·4%(25/36),44·4%(16/36),19·4%(7/36)。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标准贲门癌切除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预后与标准贲门癌切除术亦相近。结论局部晚期贲门癌的联合脏器切除术可提高贲门癌的切除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5年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性手术切除的5例肝脏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均为男性、HBsAg阳性和双肿瘤结节均位于肝右叶.4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 ng/ml.术前诊断4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肝内胆管癌.术后2年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脏双肿瘤更多地表现为肝细胞癌的特点.肝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性手术切除的5例肝脏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均为男性、HBsAg阳性和双肿瘤结节均位于肝右叶.4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 ng/ml.术前诊断4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肝内胆管癌.术后2年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脏双肿瘤更多地表现为肝细胞癌的特点.肝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性手术切除的5例肝脏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均为男性、HBsAg阳性和双肿瘤结节均位于肝右叶.4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 ng/ml.术前诊断4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肝内胆管癌.术后2年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脏双肿瘤更多地表现为肝细胞癌的特点.肝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性手术切除的5例肝脏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均为男性、HBsAg阳性和双肿瘤结节均位于肝右叶.4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 ng/ml.术前诊断4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肝内胆管癌.术后2年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脏双肿瘤更多地表现为肝细胞癌的特点.肝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性手术切除的5例肝脏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均为男性、HBsAg阳性和双肿瘤结节均位于肝右叶.4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 ng/ml.术前诊断4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肝内胆管癌.术后2年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脏双肿瘤更多地表现为肝细胞癌的特点.肝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性手术切除的5例肝脏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均为男性、HBsAg阳性和双肿瘤结节均位于肝右叶.4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 ng/ml.术前诊断4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肝内胆管癌.术后2年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脏双肿瘤更多地表现为肝细胞癌的特点.肝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性手术切除的5例肝脏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均为男性、HBsAg阳性和双肿瘤结节均位于肝右叶.4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 ng/ml.术前诊断4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肝内胆管癌.术后2年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脏双肿瘤更多地表现为肝细胞癌的特点.肝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双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性手术切除的5例肝脏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均为男性、HBsAg阳性和双肿瘤结节均位于肝右叶.4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 ng/ml.术前诊断4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肝内胆管癌.术后2年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脏双肿瘤更多地表现为肝细胞癌的特点.肝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