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10周龄长爪砂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经皮下感染彭亨丝虫后,以埃及伊蚊叮咬吸血,蚊虫在感染后15天查见第三期幼虫,每只蚊虫一般有第三期幼虫15~30条。将从蚊虫取得的第三期幼虫100条放入0.3毫升的林格氏昆虫生理盐水中,用滴灌法经口感染砂鼠,其中部分鼠用导管(插管法)将  相似文献   

2.
Ash和Riley,曾于1970年以彭亨丝虫皮下感染长爪砂鼠(Meriones unguiculatus)获得成功,以后的实验研究亦证实了这一发现。然而这种感染方式不能检获大量发育期幼虫和成虫。Ash还发现雄鼠较雌鼠易感,雄鼠的成虫发现率较低(10~20%),其中约70%的丝虫位于淋巴管,剩余30%多位于心、肺。大多数雄鼠于接种后60~100天内末梢血液中可查见微丝蚴。最近作者用腹腔感染一定数量刚成熟的雌、雄砂鼠,发现接种50~400条感染期幼虫,发育期幼虫和成虫的检获率较高(30~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以彭亨丝虫幼虫经口感染长爪砂鼠(Meriones unguiculata)获得了成功。方法:解剖已感染彭亨丝虫15天的埃及伊蚊,检取第三期丝虫幼虫,置于林格氏昆虫液中,然后吸取感染期幼虫滴入已麻醉的砂鼠口腔,每鼠100条幼虫,共感染雄鼠4只和雌鼠3只。另以雄鼠2只和雌鼠1只,在鼠蹊部皮下每鼠接种感染期幼虫100条,作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不同时间以四环素水喂饲长爪沙鼠观察其对彭亨丝虫发育的影响,以评价其预防效果。 第一次实验以1.4%(W/V)四环素水于沙鼠感染前30d至感染后30d连续用药。从埃及伊蚊收集彭亨丝虫第三期幼虫(L_3)100条皮下感染沙鼠,感染后60d计数成虫。第二  相似文献   

5.
Ash等曾报道彭亨丝虫适于蒙古砂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体内发育,McCall等证实彭亨丝虫接种砂鼠腹腔内可以发育成熟。作者进一步应用彭亨丝虫-砂鼠模型,以丝虫成虫和幼丝虫从砂鼠移植到砂鼠获得成功。取100条彭亨丝虫传染期幼虫经腹腔内注射感染砂鼠,感染后30天将鼠杀死,于死后5分钟内剥皮、取出内脏,并用生理盐水洗涤腹腔。将皮肤、尸体和内脏置入生理盐水内漂洗,从漂洗液中寻找幼丝虫。将检获的丝虫置台氏液中,按下列两种方法把雌雄成对地移植于未感染的雄鼠体内:1.阴囊剃毛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在纳塔耳乳鼠的眼球中发现迷路寄生的棉鼠丝虫和彭亨丝虫成虫。将30天龄的纳塔耳乳鼠让含有棉鼠丝虫第3期幼虫的螨叮咬,或用彭亨丝虫第3期幼虫皮下接种的方法感染动物。结果,发现2只严重感染棉鼠丝虫和1只感染彭亨丝虫的雌鼠有眼前房水和角膜混浊,眼前房内有成虫活动。经剖检,从每只眼睛中收集到一条不成熟的雌性成虫。病理组  相似文献   

7.
1973年Ah和Thompson曾报道彭亨丝虫感染蒙古砂鼠(长爪砂鼠)所致淋巴系统的病理变化和其他器官的改变,以后实验室的工作证实彭亨丝虫感染金色地鼠的淋巴系统病变亦与砂鼠相似,5只雄性金色地鼠皮下感染103~110条感染期幼虫,于感染后109~147天杀死,尸检淋巴管呈中度或显著扩张,局部淋巴结肿大,并形成许多淋巴栓塞。  相似文献   

8.
作者分别用25、45或90krad钴60照射彭亨丝虫感染期幼虫(L_3),皮下接种长爪沙鼠3—5次,观察其免疫效果。每批采用经199培养液洗涤3次的彭亨丝虫L_3约500条,混悬于盛有15ml新鲜M_(199)的35ml塑料容器内,以每分钟输出1.9krad的钴60照射L_3,剂量分别为25、45及90krad。每个实验方案大体相同,每组10只沙鼠,皮下接种50条经照射的感染期幼虫(L_3),3~5次,间隔2周,于最后一次接种后2~3周,用50条正常L_3以皮下或腹腔内接种对沙鼠进行攻击,60天后解剖观察免疫效果。结果:沙鼠接受25krad照射的L_3 4次  相似文献   

9.
在免疫研究中,证明发育中的犬恶丝虫幼虫、幼虫的代谢物或蜕皮液具有免疫原的作用。为了取得大量发育中的幼虫,本文作者用犬恶丝虫的感染性幼虫腹腔接种了18只长爪砂鼠,每鼠接种丝虫数为400~500条,接种后16~132天解剖检虫。结果如下: 接种后16~44天检得的虫体为第4期幼虫,体长1.5~2.5毫米。在接种后52×72天的鼠体内未检获虫体。在接种后132天解  相似文献   

10.
丝虫病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受染淋巴管病理变化的加剧与部分保护性免疫有关。深入研究保护性免疫与淋巴损害病变的关系,沙鼠-彭亨丝虫模型可能较为适用,因损害的严重程度,使抗原特异的肉芽肿炎症反应在感染沙鼠的体内较易定量。  相似文献   

11.
从埃及伊蚊收集彭亨丝虫感染期幼虫,置Hanks缓冲盐液(HBSS)中,以1毫升注射器吸取50~190条感染期幼虫分别滴注入27只雄鼠和6只雌鼠右眼球上,于感染后3、30、45、60分钟和30天分别解剖,并作组织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改变对长爪砂鼠数量的影响赵宗贤(陕西榆林地区地方病办公室)长爪砂鼠(Merionesunguiculaius下称砂鼠)是鄂尔多斯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保菌动物,它和其他生物种群一样,为了种族繁衍和生存,在地球长期发育过程中完全适应了地球表面一定...  相似文献   

13.
作者将西非株班氏丝虫感染期幼虫46,400条接种沙鼠44只(包括雄鼠31只,雌鼠13只)和雄性乳鼠13只。接种途径为经皮,腹腔和眶窦3种。接种后16~360天解剖动物,寻找幼丝虫。将动物心脏的血经微孔膜过滤,检查有否微丝蚴。主要结果如下。1.经皮接种雄性沙鼠8只,接种后28~360天解剖,均未发现丝虫。2.经腹腔接种雄性沙鼠12只,接种后26~110天解剖,其中4只于接种后26~56天解剖,共找到幼丝虫141条,多数分布于内脏。从心和肺脏获得的第4期幼虫明显较其他脏器内的幼虫为长。  相似文献   

14.
班氏丝虫:从冈比亚按蚊或埃及伊蚊获得班氏丝虫坦桑尼亚株感染期幼虫,采用各种途径接种17只雌雄沙鼠,其中10只腹腔内接种100条幼虫,5只皮下接种20~100条,2只将40条幼虫直接种入腘窝淋巴结。分别于感染后5小时至154天解剖。沙鼠麻醉时进行心腔穿刺,血液经微孔滤器过滤检查微丝蚴,按Ash等描述方法解剖砂鼠,注意搜索淋巴系统、睾丸及心、肺,接种后48小时,未找到发育或存活的幼虫;1只沙鼠于感染后5小时从腹腔找回40%幼虫,但其表皮均为细胞所吸附,24小时后,仅发现为细胞胶质团所完全包统的少数幼虫;其余16只沙鼠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5.
布鲁属丝虫接种长爪沙鼠试验的成功,为实验室研究淋巴系统丝虫病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本文作者针对流行病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选用的蚊媒为对两种丝虫都有高度敏感性的利物浦株埃及伊蚊。亚周期型马来丝虫来源于吉隆坡,彭亨丝虫来源于彭亨地区。实验所用的沙鼠均由该研究所饲养繁殖。用2~6日龄的埃及伊蚊叮咬带有马来  相似文献   

16.
在大多数长爪砂鼠的鼠蹊部或后足背部的皮下用1毫升注射器和18号针头接种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或作穿刺接种。另5只砂鼠在睾丸处或背上中部进行接种感染。每隔2周下午2~4时从后足背面大隐静脉取60立方毫米血检查微丝蚴数。结果:在一次接种20~100条感染期幼虫的26只雄鼠中,在130天后仅1只未查见微丝蚴,感染率为96%;而在接种42~108  相似文献   

17.
氟苯达唑(FBZ)是一种苯并咪唑衍生物。Denham等(1979)指出,FBZ皮下注入感染彭亨丝虫的宿主体内,对发育中的幼虫有杀灭效果,而对微丝蚴无效。Denham & Brandt(1980)证明,皮下注射FBZ,对经腹  相似文献   

18.
作者研究彭亨丝虫感染金色仓鼠所致淋巴系统和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在于确定彭亨丝虫-金色仓鼠模型是否适于研究人体丝虫病的病理学和发病机理。 16只雄性金色仓鼠经腹股沟皮下注射95~150条彭亨丝虫感染期幼虫,39~195天后杀死,观察其病理变化,并以10只正常金色仓鼠作对照。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包埋后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淋巴管病变:可见淋巴管扩张和肉芽肿性淋巴管炎。扩张的淋巴管有的内皮细胞肥  相似文献   

19.
甲苯咪唑不溶于水,但在试管内对幼丝虫有很强的作用,10ppm和40ppm的浓度在24小时内能分别杀死微丝蚴和感染期幼虫。作者对两组饲血感染彭亨丝虫的蚊虫,喂以含有不同浓度甲苯咪唑的10%糖水,于第11天解剖,观察到用药各组蚊体内的感染期幼虫均有减少。  相似文献   

20.
左旋米唑是一种抗蠕虫和免疫调节性的化合物,对布鲁属丝虫感染猫和马来、班氏丝虫感染人体均有很强的杀微丝蚴作用。 1983年Sim等报道无微丝蚴血症的临床慢性马来丝虫病人的血清,在体外对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