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联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曲美布汀和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曲美布汀联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每日的大便次数、形态、质地和腹痛、腹胀等情况进行记录,并评定其疗效;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并记录2组患者在给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5例因采用其他方法治疗予以剔除,余37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83.7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62%;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HAMD及HAMA的总得分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曲美布汀联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负性情绪,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Ⅰ组(中药组)59例予胃苏颗粒口服,对照Ⅱ组(西药组)55例予曲美布汀口服,治疗组(中西药结合组)62例予胃苏颗粒、曲美布汀联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5%,中药组77.97%,西药组为74.55%,中西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两对照组.结论 胃苏颗粒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睡眠剥夺大鼠模型脑电图α波、β波的频率,分析针刺百会穴对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平台法建立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分为实验组、假穴位组和模型组,以正常喂养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行百会穴针刺治疗,假穴位组行百会穴左侧旁0.2cm的假穴位针刺治疗,模型组、空白组不予以治疗。在72h睡眠剥夺结束后记录各组大鼠脑电波数据,观察针刺百会穴对睡眠剥夺大鼠模型脑电图α波、β波频率的影响。结果:针刺前,实验组、假穴位组、模型组大鼠α波、β波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α波均低于空白组,β波均高于空白组,说明睡眠剥夺可影响正常脑电波频率,提升大鼠大脑皮层兴奋性;针刺假穴位组大鼠脑电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大鼠的狂躁表现无显著改善,没有立刻进入睡眠;针刺治疗中,实验组大鼠α波频率上升、β波频率下降,趋向于正常,且治疗后立刻进入睡眠状态,说明针刺百会穴可降低睡眠剥夺模型的大脑皮层兴奋度。结论:针刺百会穴对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具有安神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氟西汀片对骨癌痛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参照Medhurst的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挑选表现有抑郁样行为的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组)、氟西汀片治疗组(氟西汀组)和电针联合氟西汀片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组;另设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大鼠12只。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干预12天。采用旷场试验、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观察胫骨癌痛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学的改变。结果:旷场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活动里程低于空白组,而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高于空白组(P0.01)。旷场试验中3组治疗组大鼠的活动里程均高于模型组,而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3组治疗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低于模型组。结论:胫骨癌痛模型大鼠存在抑郁样行为学改变,电针联合氟西汀片治疗可以改善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疗效优于单纯的电针治疗或氟西汀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智能通络治疗仪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胃电节律和胃黏膜组织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CAG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溶液、水杨酸钠、热盐水灌胃同时配合饥饱失常法复制CAG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10只、西药组10只、联合治疗组10只。联合治疗组选取大鼠"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穴进行电针刺激,然后再在"天枢""脾俞"穴处加以智能通络治疗仪配合治疗。西药组采用自制维酶素混悬液灌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个月。采用EGEG-8D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检测胃电节律,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电波形平均频率和波形平均幅值明显降低(P0.01),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波形平均频率和波形平均幅值明显升高(P0.01),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GE2、PGF2α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PGE2、PGF2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针刺与智能通络治疗仪联合运用能够明显改善CAG大鼠胃电节律紊乱的状况,同时可以提高胃黏膜组织PGE2、PGF2α水平,从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利用不同针刺方法针刺中脘、足三里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胃电描记曲线(以上简称胃电)影响的观察,探讨"合募配穴法"针法治疗胃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电针组、平补平泻针刺组.治疗组取胃经募穴中脘与下合穴足三里,利用BL-410生物机能测定系统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胃电的最大值、最小值和二者差值(简称峰峰值)、最大上升速度、最大下降速度、频率、活动指数、反应面积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电针组、平补平泻法针刺组的胃电频率、活动指数和反应面积三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平补平泻针刺组的活动指数与电针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针刺方法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提示胃经中脘加足三里的"合募配穴法"对胃腑疾病能起到治疗作用,并且电针在某些方面效果优于平补平泻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5例用曲美布汀口服,治疗组45例用曲美布汀联合参苓白术颗粒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1%,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联合曲美布汀治疗IBS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肌电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0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90只造成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组。分别测定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肌电。结果针刺组、温针组可明显缩短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针刺组(P<0.05)。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慢波频率减慢组,针刺和温针灸均能增加频率,降低振幅(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单纯针刺(P<0.01);结肠慢波频率加快组,针刺和温针灸均能减慢频率(P<0.05或P<0.01),且温针组亦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异常的结肠慢波频率和振幅有关;温针灸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59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曲美布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腹痛、腹泻及综合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IBS安全、有效,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和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6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针刺组于每...  相似文献   

11.
针刺与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i ZM  Zhu YS  Wang QX  Lei MN 《中国针灸》2011,31(7):607-609
目的:比较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与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20例.针刺组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采用子午捣臼法,每天1次;西药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时间、腹痛频率、排便形状异常比率、排便通过异常比率、黏液便比率、排便时腹胀或腹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针刺组较西药组降低更显著(总积分:16.70±2.40 vs15.70±3.01,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优于西药组的70.0%(14/20)(P<0.05).结论: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中降逆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中降逆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有效率7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胃郁热证评分、食管黏膜内镜评分、RDQ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中降逆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关元""下巨虚"对应激性胃溃疡(SGU)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脑和肠组织内Toll样受体4(TLR4)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SGU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模型组(8只)、针刺组(8只)和药物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束缚-浸水应激法的改良办法制备大鼠SGU模型。造模后,针刺组于"关元""下巨虚"行针刺干预,每次20 min,每5分钟捻转行针30 s;药物组予浓度20 mg/mL奥美拉唑肠溶片溶液2 mL灌胃。均每日1次,共干预5 d。干预结束后,应用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形态学改变,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ELISA法测定脑和肠组织内TLR4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升高(P<0.01);胃黏膜形态改变明显;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Observed Species与Shannon降低(P<0.05),β多样性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空间距离较远;脑和肠组织内TLR4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降低(P<0.05),胃黏膜形态改善;针刺组大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Observed Species与Shannon升高(P<0.05),药物组大鼠Shannon指数升高(P<0.05);β多样性显示针刺组与空白组空间距离较近;针刺组大鼠脑及肠组织内TLR4含量降低(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肠组织内TLR4含量降低(P<0.05)。结论:针刺"关元""下巨虚"能够缓解大鼠应激性胃溃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促使紊乱的肠道菌群趋于正常,降低脑和肠组织内TLR4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Inthetreatmentofacutecerebralinfarc tion,acupuncturetherapyandmedicationhavetheirownadvantages;whilecombinedapplica tionofthemoftencanachieveanevenbettertherapeuticeffect.Withrespecttoitsunderlyingmechanismsofenhancementofthetherapeuticeffect,noanyrelatedreportshavebeenavailablebothathomeandabroadatthemoment.Te tramethylpyrazine (TMP) ,oneoftheeffectivecomponentsofChuanxiong (RhizomaLigusticiChuanxiong) ,isacommonlyuseddrugfortreatmentofcerebralinfarction .Ithasbeenwelldocumentedabouttheco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西汀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门诊160例FD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80例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乙组80例予以马来酸曲美汀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以自制FD症状评定量表评定疗效。结果:甲、乙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2.5%(50例),91.25%(73例),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氟西汀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治疗FD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针刺组40例给予口针疗法;针药组45例给予口服自拟健脾化浊通络方配合口针疗法;对照组40例口服丽珠肠乐。4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针药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复发次数及复发率与其余3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通络法配合口针疗法治疗D-IB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降低患者复发率及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左金丸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 114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56 例)给予口服兰索拉唑片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58 例)在服用上述西药基础上配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 %,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2 组疗效有明显差异(χ2=8.55,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胃动力障碍大鼠胰高血糖素(Glucagon)的影响。方法:通过左肾切除术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胃动力障碍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益气养阴消癥通络5.29、10.58、21.16 g/kg.d-1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共6周。禁食、禁水、麻醉、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用药前后大鼠血清Glucagon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血Glucago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各剂量组大鼠血Glucagon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中药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N胃排空障碍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紊乱,血清Glucagon水平明显升高,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可明显降低DN胃排空障碍大鼠的血清Glucagon水平,此可能为其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胃排空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刘禹  邵海宇  王琦 《中国中医急症》2020,(4):649-652,66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结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脑屏障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灸组、PNS+针灸组4组,每组各15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血管,而不插入栓线,针灸组及PNS+针灸组大鼠术后给予针灸治疗,PNS+针灸组大鼠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尾静脉注射PNS,连续治疗7 d。比较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血脑屏障通透性、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脑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术后24 h各脑卒中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术后7 d针灸组、PNS+针灸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PNS+针灸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各组大鼠左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含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脑卒中组大鼠右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其中针灸组与PNS+针灸组大鼠右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PNS+针灸组大鼠右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显著低于针灸组(P<0.05)。各脑卒中组大鼠脑组织PI3K、AKt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针灸组以及PNS+针灸组大鼠脑组织PI3K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PNS+针灸组大鼠脑组织PI3K表达显著高于针灸组(P<0.05);而模型组、针灸组以及PNS+针灸组大鼠脑组织Ak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具有显著的血脑屏障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学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调节术后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结肠吻合术)和针刺组。针刺组术后予针刺双侧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观察食欲及排便情况,治疗结束后行核素胃排空试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含量,取胃起搏区组织和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kit阳性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减慢,血浆胃动素水平下降,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减少(P<0.05或P<0.01)。针刺组较模型组胃排空加快,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结肠组织c-kit阳性ICC增加(P<0.01或P<0.05)。血清胃泌素和胃起搏区ICC表达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促进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血浆胃动素水平和促进受损部位c-kit阳性ICC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