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出胆总管结石,放置胆道塑料支架引流(ERBD).ERCP后3d内行LC,术后4d出院.出院后1~2周内再次行十二指肠镜取出胆道支架并行ERCP了解胆管有无残余结石.结果:35例患者均1次取净胆总管结石,1例EST术中出血,34例成功行LC,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2例,所有患者均无胆漏、十二指肠穿孔、黄疸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鼻胆管引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在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有腹痛、发热、B超引导穿刺引流出胆汁而诊断为胆漏的患者进行ERCP检查,并行ENBD。结果:15例患者ERCP检查均成功,10例发现有造影剂漏出,其中2例伴有明显胆管损伤,2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除2例胆管损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外,其余13例均经ENBD治疗成功,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接受了EST网篮取石术。结论:对于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ERCP是理想的诊断方法,而且还可以通过ENBD结合腹腔引流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腹痛、发热、黄疸或肝功能异常而经B超、CT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证实或怀疑残留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进行ERCP检查,对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ST或EPBD后取石。结果:ERCP检查的成功率为96.4%(108/112)。85例证实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ST或EPBD后取石,79例(92.9%)取石治疗成功;6例因合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4.5%,其中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胰腺炎3例。结论;对于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患者,ERCP是理想的诊断方法,而且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LC术后10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胆漏病例中,即发性胆漏8例,迟发性胆漏2例.即发性胆漏(发生在术后72 h内)8例,其中胆总管损伤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1例、原因不明5例(考虑为迷走胆管损伤或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2例,腹腔镜下腹腔引流1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3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鼻胆管引流(ENBD)2例,均治愈;迟发性胆漏(发生在术后1周后)2例,1例发生在术后1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胆总管侧壁漏;1例发生要术后10 d,经ERCP证实为迷走胆管漏.迟发性胆漏中,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侧壁漏1例,行单纯腹腔穿刺置管引流1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ENBD 1例,均治愈.结论:LC术后胆漏主要原因为胆管变异、胆囊管残端漏和胆管壁损伤;胆漏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腹腔穿刺是首选诊断措施,影像学检查能对可疑病例作出早期诊断;当机立断地通畅腹腔和(或)胆汁引流最为重要,微创化措施完成引流和恢复胆道完整性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不成功时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及时机。方法 1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拟分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ERCP患者,行常规ERCP治疗失败,立即静吸复合全麻下完成LC+胆管探查取石术(LCBDE)。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LCBDE,并取净结石。术后3例出现高淀粉血症,全组无胆漏、肠漏、胆管炎、胰腺炎和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ERCP治疗不成功的患者,急诊行LCBDE是安全、可行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现代外科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62例患者在准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RCP或MRCP检查。其指征为:近期有胰腺炎发作或黄疸史,肝功能异常,B超或CT示胆总管扩张或有结石者。结果在此162例中,有157例发现结石并行EST或网篮取石成功,待胆管恢复正常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发现乳头狭窄或胆总管肿瘤,行EST,支架内引流或手术治疗。12例ERCP失败。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策略为术前先行ERCP或MRCP+EST,取石成功后再行为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术前经影像学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213例患者。结果剖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15例,术后胆漏8例,术后胰腺炎31例,切口脂肪液化17例,术后T管放置(16.0±2.3)d,住院(21.0±4.2)d;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1例,术后胆漏5例,术后胰腺炎7例,未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术后T管放置(14.0±3.3)d、住院(17.0±3.0)d;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47例,术后无胆漏发生,术后胰腺炎3例,未放置T管,未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住院(10.1±2.1)d。结论 LTCBDE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发生胆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LC术后胆漏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结果26例ERCP检查,全部确定胆漏的性质,19例单纯性ENBD,7例行ENBD及彩超引导下放置经皮腹腔穿刺引流管,均治愈出院。结论ENBD可作为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非手术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徐东楚  郭云虎  谢光军  张励 《临床医学》2009,29(11):108-10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8年5年中3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行腹腔引流术,腹腔镜探查2例,1例胆总管损伤,术后经MRCP证实胆总管横断合并胆漏,术后3周开腹手术,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解剖清晰,肝下适时防治引流对于胆漏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与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及T管引流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患者85例,其中ERCP+LC组40例,开腹组共45例。术前诊断依据B超、ERCP或MRCP检查,术中诊断依据术中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全部病例均诊断为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ERCP+LC组先行ERCP+经内镜乳头切开术/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取石,再行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不放置T管。开腹组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及T管引流。结果 85例胆石症患者手术均成功,ERCP+LC组较之开腹组CRP水平低,切口长度小,平均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P0.05)。开腹组术后发生2例漏胆,而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2者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扩大了LC的指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预置鼻胆管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预置鼻胆管引流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单纯性胆总管结石的病人 ,术前行ERCP检查 ,证实为胆总管结石 ,胆道无狭窄 ,胆总管下端通畅 ,肝内胆管无结石 ,术前 1~ 5d预置鼻胆管引流。腹腔镜下常规切除胆囊 ,显露胆总管 ,用弯剪刀纵行切开胆总管 ,通过胆石钳、加压冲洗、挤压胆总管、胆道镜取石等方法取尽结石 ,保留鼻胆管引流 ,胆总管一期缝合 ,置腹腔引流管。结果 本组 2 7例 ,手术时间 75~ 190min ,平均 (12 3.6± 4 5 .4 )min ,2 7例病人均于术后 4~ 9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 (6 .1± 1.2 )d。术后 3~ 5d或黄疸明显消退后拔除鼻胆管 ,观察 1~ 2d无异常出院。放置鼻胆管时间为 6~ 10d ,平均 (7.2± 1.3)d。 7例黄疸病人术后黄疸均有明显减退。 3例发生胆漏 ,1例引流4d ,1例引流 8d胆漏停止。 1例病人带管出院 ,1月后拔除引流管。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单纯胆总管结石的病人 ,术前ERCP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同时预置鼻胆管引流 ,对于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可以达到减黄的目的。术中胆总管切开 ,结石取尽后 ,保留鼻胆管可以进行胆道减压、预防胆漏的发生。梗阻性黄疸的病人可以起到继续减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手术方法 .方法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DE)、腹腔镜胆总管扩张术(LPCD)或腹腔镜胆总管支架术(LCBDS)治疗胆道术后胆道结石和胆道狭窄.结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手术14例,成功12例,中转开腹2例.开腹胆囊切除及胆管探查术后腹腔镜再次胆管手术16例,成功13例,中转开腹3例.开腹胆囊造瘘术后LC及LCDE2例成功.开腹胆囊造瘘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LC及LCDE 1例成功.LC术后12例和LCDE术后2例腹腔镜再次胆管手术成功.腹腔镜探查42例,不同程度Oddi括约肌狭窄术中荻处理26例.1例胃破裂,无术中大出血;术后无胆漏,无胃肠瘘,无胰腺炎;无死亡.手术时间90~320 min,平均162 min.结论 选择合适病人,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具创伤小、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3.
MRCP在胆囊结石术前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的常见病,胆囊结石20%合并有胆总管结石,单纯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开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各家医院广泛开展,但胆囊结石患者漏诊合并胆总管结石者不在少数,多年来对此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据B超(包括术中B超)、CT、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甚至在术中行胆道造影,这些诊断均有较明显不足之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胰胆管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性、快速性、准确性、直观性等优点,近年来,我院对胆囊结石常规术前行MRCP检查,在预防胆囊结石漏诊合并胆总管结石上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对疑有胆系疾病的病人及LC术后仍有临床症状的病人行ERCP及内镜治疗。结果发现胆管扩张及胆管结石,乳头狭窄,乳头水肿,胆道蛔虫,十二指肠憩室,胆管正常,并同时行内镜治疗。结论 LC术前应用ERCP可明确诊断,对部分病人经内镜治疗后可扩大LC手术适应症范围。LC术后应用ERCP可对仍有临床症状的病人发现原因,及时治疗,但需妥善选择病例,熟练掌握技术可减少ERCP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结石性胰腺炎等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 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ESR)+内镜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术后3—7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术中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结石性胰腺炎286例,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14例、肝外胆管结石+乳头炎性狭窄39例、单纯乳头炎性狭窄22例、结石性胰腺炎28例。结果 ERCP成功率100%,EST成功率96.2%,tc(除外2例中转开腹)及术中胆道镜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和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达到了治疗该类疾病的最小创伤,是目前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BDEL)联合激光碎石术,术中胆管一期缝合或放置T管,比较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31.82%,其中ERCP组(51.06%)残余结石率高于LBDEL组(17.46%)(P0.05),术后恢复LBDEL组优于ERCP组。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8.20%,其中ERCP组(3.68%)残余结石率低于LBDEL组(11.63%)(P0.05);术后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LBDEL组胆漏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ERCP组;腹腔感染、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穿孔方面ERCP组发生率高于LBDEL组。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时出现2例消化道穿孔导致死亡。结论 LBDEL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ERCP优势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LBDEL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可保持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该项技术易于普及到基层医院,令广大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3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DE)治疗胆道结石1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先行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或)EST,3~5d后行LC 85例;先行LC,5~7d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或)EST 5例;同时行LC和LCDE 38例.结果 128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3~7d拔管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漏胆、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论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3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及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术前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拟行LC 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后收治入院,术前行MRCP检查分析肝外胆管变异和排除胆总管结石。结果 2例患者发现胆囊管解剖变异,3例胆总管下端结石患者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切除+"T"管引流术,余61例均行LC。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LC术前行MRCP检查,有助于观察肝外胆管变异和胆总管结石情况,减少术中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结石残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处理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1997年1月-2001年6月对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和黄患者行ERCP,明确为胆道并发症者285例,胆囊切除术后行ERCP的平均时间为95d。结果:285例胆道并发症者中,胆道残余结石217例,209例结石排出,胆总管部分狭窄47例,随访1年,35例取得满意效果。胆总管完全横断19例,12例行ENBD,待黄疸减退后全部行外科手术,胆漏2例,EST和ENBD治疗后2天体温下降症状减轻,避免再次外科手术。结论: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怀疑有胆道并发症,应尽早行ERCP检查,十二指肠镜对胆道残余结石和胆漏的疗效确切,对胆管部分狭窄的患者应首选十二指肠镜内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F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与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及T管引流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患者85例,其中ERCP+LC组40例,开腹组共45例。术前诊断依据B超、ERCP或MRCP检查,术中诊断依据术中胆道镜检查和胆道造影,全部病例均诊断为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ERCP+LC组先行ERCP+经内镜乳头切开术/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取石,再行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不放置T管。开腹组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胆道镜检查及T管引流。结果85例胆石症患者手术均成功,ERCP+LC组较之开腹组CRP水平低,切口长度小,平均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P〈0.05)。开腹组术后发生2例漏胆,而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2者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CP+EST联合LC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扩大了LC的指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