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对于患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92例进行收集,按照病理切片嗜酸粒细胞浸润的具体程度可以将其分成EOSCRSwNP,NONEOSCRSwNP 2型,对于2型在临床上的具体特点.结果:在某地区,NONEOSCRSwNP比较常见其可...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可有效减轻鼻部症状,缩小息肉体积,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且无明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疗效优于喷鼻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至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就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疗效及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该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喷鼻和抗生素治疗的常规治疗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对两者患者治疗效果、嗜酸性粒细胞个数的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用药治疗后较手术时的嗜酸性粒细胞个数明显下降。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嗜酸性粒细胞的个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疗效高,安全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本文对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条件要求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术中术后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IL-5及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及鼻息肉病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鼻息肉组、鼻息肉病组及对照组(下鼻甲粘膜)中IL-5的表达状况,同时以HE染色计数各组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 鼻息肉病组IL-5的表达状况[(20.55±1.52)个/HP]及嗜酸性粒细胞数[(18.84±1.26)个/HP]均明显高于鼻息肉组、鼻息肉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嗜酸性粒细胞的高浸润程度、IL-5的高表达水平有关,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胜强 《现代保健》2011,(5):99-100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中79例治愈,占81.44%;好转11例,占11.34%;无效7例,占7.22%;总有效率为92.7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疗效高、安全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41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并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及鼻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值,将41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B组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鼻窦CT的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8.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简称EB)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基层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有时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报告1例误诊长达10余年的EB病人,以引起临床医生在诊治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孟佳 《东方药膳》2021,(2):294-295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发生于30到40岁的人群中,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为了提高对此疾病的治疗效果,完善了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案,本文在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出发,完善了诊治方案,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医学事业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我院3例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的X线与CT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1病例 1.1 病例1患者,女性,56岁,哮喘病史30年,1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喘憋,抗炎治疗无缓解,近1周加重并高热入院.检查:胸片两肺下野中外带可见斑片状模糊影,胸部CT两肺下叶可见斑片状阴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激素治疗好转.1周后复查CT两肺下叶病灶已吸收,同时右肺中上叶可见新的炎性病灶.病灶呈游走性分布特点,持续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后病灶吸收,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手术与中药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行局部联合强化麻醉,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加入中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相霞 《职业与健康》2005,21(9):1386-1386
2004年我们接诊1例男性40岁病人,因"腹胀、尿少20余日"入院.现将该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洪达  江莲 《职业与健康》2010,26(4):468-469
目的论证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是否预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功能反应较好,而痰嗜酸粒细胞计数阴性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差。方法28例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设为治疗组,按随机配对原则入选痰检嗜酸粒细胞阴性的AECOPD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均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予甲基强的松龙40mg/d,0~3d后序贯口服泼尼松治疗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出院后院外继续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常规治疗共6个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性氧疗,抗感染,化痰,止咳,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前及治疗后10、30d测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统计6个月内首次COPD严重急性发作时间和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结果治疗组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有明显提高,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COPD严重急性发作时间〔(106.78±42.52)d〕,较对照组〔(71.44±32.62)d〕明显延长(t=3.49,P0.01),治疗组的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29.6%)明显少于对照组(43.4%)。结论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患者预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功能反应较好,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是临床COPD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较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侃  吕雪丹 《现代保健》2008,(33):23-24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内鼻窦手术鼻息肉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对2003至2007年完成随访的240例内窥镜鼻内鼻窦手术进行随访研究,240例中Ⅰ型81例(33.7%),Ⅱ型120例(50.1%),Ⅲ型39例(16.2%),术后随访6~16个月。结果Ⅰ型治愈率90.1%,Ⅱ型型治愈率80.8%,Ⅲ型型治愈率66.7%。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结论鼻内窥镜行鼻内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规范的手术操作(建立准人制度)与细致的术后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这是鼻窦镜手术围手术期是值得重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鼻息肉组织中TNF-α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在激素干预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HE染色观察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并在激素干预后再次检测鼻息肉组织中TNF-α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的表达,研究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结果:鼻息肉中TNF-α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与正常鼻黏膜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且鼻息肉中激素干预治疗前后TNF-α阳性细胞数与嗜酸性粒细胞都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TNF-α能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且在激素干预治疗中能作为靶点影响EOS的下调,表明TNF-α在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发病过程和激素干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对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观察及应用安全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录入本院数据库中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将其中10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鼻窦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嗅觉功能评分、鼻气道总阻力,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嗅觉功能评分、鼻气道总阻力,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窦内镜手术应用于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对嗅觉功能、鼻气道总阻力造成的影响较小,患者的康复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鼻窦手术模式已逐渐被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代替,我科自1999年开展鼻内镜手术以来,经10余年发展完成鼻科手术2500余例,总体治愈率较高。现将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252例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咳喘定口服液是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常见药物,本文针对中西医对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和药物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观察咳喘定口服液对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该院从2008年5月—2012年4月共接收治疗28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咳喘定口服液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结果?使用咳喘定口服液对14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有效率为91.7%;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对14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有效率为87.5%.结论?咳喘定口服液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都可以作为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但咳喘定口服液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行鼻内镜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