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铿  谭宇顺  陈洪海  张跃 《江西医药》2009,44(4):329-33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合理入路。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9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掌侧与背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型钢板内固定术治术,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结果背侧组优18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79%;掌侧组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术后形态、功能康复好,并发症少,是首选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 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情况发生.结果:32 例随访时间10~3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以上并发症.按照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22 例,良7 例,可3 例,优良率为90.6%.结论:掌侧入路可以避免钢板对肌腱的干扰,是理想的手术方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具有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掌侧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5)。结论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操作简单,骨折愈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226-228
目的探讨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47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掌侧组和背侧组;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掌侧组患者的Gartland-Werley评分优于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背侧组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肩手功能(DASH)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优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分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取掌侧入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结果手术后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较手术前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桡骨远端恢复优良率为94.3%。经随访未见有伤口感染和骨不连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较好。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掌侧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掌侧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7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AO分型[1]:B3型:8例,C1型:12例,C2型:11例,C3型:6例。术后第1天开始主,被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3例患者术后获得6~16个月随访,按Dienst等[2]功能评估方法:优:25例,良:6例,可:2例。结论掌侧T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刘林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9):113-115,119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肢尺偏角、尺桡骨高度差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周口市中医院2018年9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8例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 =46),采取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纳入研究组(n=6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骨折复位指标(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尺桡骨高度差),术前及术后8周腕关节功能(Cooney腕关节评分法)评分,术后8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桡骨掌倾角较术前明显减少,桡骨尺偏角及尺桡骨高度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且研究组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尺桡骨高度差均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8周,两组患者腕部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屈曲/伸展活动度及握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8周内,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高龄患者复位效果更佳,更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宜广泛应用于高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对比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经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以及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的变化,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6.21%,对照组为8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掌倾角均显著小于术前,而尺偏角、桡骨高度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9% (P<0.05).结论 经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有效纠正骨折畸形,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减少术后肌腱损伤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统计患者随访情况,术后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无接骨板、螺钉松动;桡骨远端掌倾角平均7°,尺偏角平均13.5°;4例患者术后桡骨短缩除为4 mm,其余均<2 mm。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症状, X线检查显示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根据Dienst功能评估:优30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91.3%。结论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肯定,术后疗效与骨折的分型、切口的选择、内固定的选择等有关。并发症少,固定牢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同时达到外侧柱的稳定,根据指征,植骨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5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于6~8周拆除外固定支架,全部骨性愈合。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程度好,均在2mm内,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1.5%。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有效解决了传统手法复位后应用夹板或石膏固定时缺乏支撑的缺点,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石膏固定,治疗组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于术后12个月进行回访。结果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的患者。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不同手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本院骨科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新鲜C型桡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外固定架组(45例)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51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并经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影像学指标、术后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内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2.55±8.84) ml、(55.16±13.67) min、(8.92±4.13)d,显著高于外固定架组的(38.29±5.76)ml、(47.98±12.42) min、(7.68±3.11)d(P<0.05);术后3个月时内固定组掌倾角度、尺偏角度和桡骨高度分别为(9.53±4.46)°、(20.56±4.26)°、(12.48±3.50)cm,均明显高于外固定架组(7.72±3.81)°、(18.75±3.73)°、(11.32±2.39)cm (P<0.05);术后1年内固定组的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估优良率为91.11%,与外固定架组的82.35%相当(P>0.05);内固定组术后1年内感染、神经损伤等不良情况发生率为6.67%,与外固定架组的7.84%差异不大(P>0.05).结论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外固定架手术创伤小,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更利于术后早期关节活动,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两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7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采用经前臂远端Henry切口掌侧入路LCP治疗。根据Frykman分类法,Ⅴ型34例,Ⅵ型42例,其中潜在不稳定型32例,半脱位型36例,全脱位型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限6-18个月,平均(10.0±2.5)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0±1.5)周。按Dienst功能标准评价,优40例,良26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达94%。结论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治疗,掌侧锁定加压钢板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开放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康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Cooney评分优良率达到91.8%,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对于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术后X线片及改良Shea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9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3.3%。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LCP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C型骨折(AO分型)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按AO原则不同分型.对35例桡骨远端B、C型骨折,取掌侧或背侧入路,采用切开复位“T”形钛板内同定治疗。结果35例患者全部随访,腕关节功能按改良的Shea评定法标准评定,优12例,良2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牢达88.9%。结论桡骨远端B、C型骨折通过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佳恢复,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