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分析Hopkins内镜下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对不同位置异物取出时术中血清指标的差异,为小儿下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患儿呼吸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择期行Hopkins内镜下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92例,根据异物所处位置将其分为气管组(29例)、左支气管组(28例)、右支气管组(35例)。3组患儿均行全麻、机械通气,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异物取出术。所有患儿均于麻醉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手术结束前5 min、手术完毕后5 min采集部分循环指标,同时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0 min、手术结束前5 min采集动脉血行血气指标检测,上述指标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并比较3组患儿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上述指标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并比较3组患儿手术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3组患儿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动脉血氧分压(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手术结束后5 min、手术完毕后5 min气管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 O2均低于左支气管组和右支气管组患儿(P<0. 05),左右支气管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②3组患儿麻醉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a O2、血浆实际碳酸氢根(AB)和标准碳酸氢根(B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麻醉后10 min、手术完毕后5 min气管组患儿Pa CO2均高于左支气管组和右支气管组患儿,Pa O2、AB及SB均低于左、右支气管组患儿(P<0. 05),左右支气管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③气管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左、右支气管组患儿(P<0. 05),置镜满意率、异物取出率高于左、右支气管镜组患儿(P<0. 05);④气管组患儿术中缺氧、屏气、呛咳、躁动率高于左右支气管组患儿(P<0. 05)。结论 Hopkins内镜下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对气管位置异物患儿取出难度相对较小,但其对术中血清指标影响较大,也较易出现术中不良事件,临床对气管位置的异物应重视术中通气指标监测,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确诊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114例,所有患儿检查前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 气管异物病例的CT阳性率最低(7.70%),其次为叶及叶以下支气管异物病例,CT阳性率为58.33%,右主支气管异物、左主支气管异物病例的CT阳性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1.82%、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P〈0.0001).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不同部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存在差异,气管异物CT阳性率低,易漏诊、误诊,需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应用低剂量128层C 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内镜检取异物的6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者的1 2 8层螺旋C T影像学资料。128层C T低剂量扫描选用个体化方案(100或120 KV;Eft.mAs:30~40 mA;CASE DOSE 4D:打开);层厚3 mm;螺距:1.4;时间1.33s;常规1 mm原始重组,记录每位患儿的平均有效剂量(mGy),将容积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 PR)、曲面重组(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并将C T与内镜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60例低剂量扫描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128层C T发现异物4 6例位于隆突上方;位于右侧主支气管及远端8例;左侧主支气管及远端5例;1例患儿左右支气管均发现异物,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 0%。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128层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诊断,准确评估异物大小、位置、形态及肺部并发症,能减少不必要的支气管镜检及弥补X线平片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确诊断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96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X线检查,观察组患儿接受螺旋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检查异物征象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过程中,螺旋CT技术能够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准确的判断,清晰显示异物大小、形态以及位置,临床值得关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的效果。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17个社区中抽取6个社区的13个村/里委,共抽取2014年4—6月的接种对象950名及未接种对象1 000名。通过队列研究,调查接种PPV23后1年中肺炎、其他呼吸道感染的患病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将调查对象进行匹配,最终保留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各875例。随访满1年,两组人群肺炎患病率分别为0.91%和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0,P0.01),接种疫苗对人群患肺炎的保护率为73.47%;两组人群支气管炎患病率分别为2.40%和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88,P0.01),疫苗的保护率为69.7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病率分别为0.11%和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4,P0.01),疫苗的保护率为93.13%;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分别为18.63%和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4,P0.01)。两组人群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4.46%和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67,P0.01)。结论老年人接种PPV23后可以降低发生呼吸道感染和患肺炎的风险,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急诊接收的7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X线检查,观察组患儿采用放射影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患儿异物检出率和异物征象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异物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肺不张、气管堵塞以及纵膈位置改变各异物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异物检出率与异物征象检出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对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2年4月间入院诊断的4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CT组22例予以多层螺旋CT诊断,X线组22例予以X线常规诊断。对比异物检出率、异物征象检出率、图像质量、检查时间、检查满意度、诊断精准度等指标。结果 CT组的异物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异物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患儿的检查时间接近于X线组(P>0.05);CT组患儿的检查满意度评分高于X线组,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以病理诊断为标准,CT组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敏感度均明显高出X线组(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效果更佳,可以检出异物征象,对于直接提示异物的检出率高,能够筛查出肺气肿和肺不张等间接征象,而且图像质量较佳,清晰度高,能获得家属的高度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5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时间顺序划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29)。常规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急救护理,对比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PaO2、PaCO2及SaO2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出现1例并发症,常规组患儿发生6例并发症,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综合急救及护理,可快速改善其生命体征,预防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东莞地区流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情况。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5月东莞地区来院诊治的流动儿童中的24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下简称流动哮喘儿)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医院自拟调查量表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不同年龄段哮喘患儿的发病情况,分析患儿的整体发病情况及影响流动哮喘儿发病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5岁的流动哮喘儿中,男性的比例稍高于女性;5岁的流动哮喘儿中,男性的比例稍低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81,P0.05;χ~2=0.47,P0.05)。流动次数≥2次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母亲孕期吸烟的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单次流动患儿,而定期复诊与未接受哮喘防治知识教育的患儿比例显著低于单次流动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073,P0.05;χ~2=11.498,P0.05;χ~2=14.204,P0.05;χ~2=7.6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母亲孕期吸烟、未定期复诊及接受哮喘防治知识教育均为影响流动哮喘儿发病的相关因素。Spearman分析显示:流动哮喘儿生命早期(从胎儿期至出生12个月内)使用抗生素与哮喘发病呈正相关。结论东莞地区的流动儿童中,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母亲孕期吸烟、未定期复诊及接受哮喘防治知识教育均为影响流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刘仑  刘文婷 《现代养生》2014,(8):174-174
目的:评价七氟醚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在治疗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分别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观察患儿术中表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SpO2两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屏气的发生率无差异,均未发生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两组患儿苏醒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是值得推荐的麻醉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儿童呼吸道异物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家长对呼吸道异物的认知情况,为该病的控制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2例呼吸道异物患儿发病原因及病情特点。同期连续接诊的100例急性喉炎患儿做为对照组,用自制《儿童呼吸道异物家长认知度调查问卷》对患儿家长进行呼吸道异物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202例呼吸道异物患儿中3岁以下占86.2%,男女比例为1.85∶1,农村与城镇比例2.74∶1,看护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的占68.4%。异物种类以植物性异物为主191例(94.6%),其中坚果、豆类158例(78.2%)。进食哭闹是主要诱发因素,共138例(68.3%)。就诊时间在24 h内的有15.8%。两组患儿家长在异物种类、进食方式和呼吸道异物疾病总体认知三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5.32,11.17,P<0.05),而在疾病症状的认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05)。结论 儿童呼吸道异物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城乡、文化程度差异特征,家长对呼吸道异物的认知程度较低可能是造成呼吸道异物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防治产后抑郁、促进儿童心理发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围产期门诊按单、双号随机将首诊妊娠妇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216名孕妇进行系统心理保健,183名对照组孕妇为一般保健,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监测两组妇女的情绪问题,用丹佛智能发育筛查表(DDST)监测两组儿童的智能发育,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2~3岁家长用)评价儿童的行为发育。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期抑郁状态的发生率(χ2=40.35~4.81,P<0.05~0.01)和抑郁症的患病率(3.7%/10.38%,χ2=7,P<0.01)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各年龄阶段DDST结果可疑和异常的人数的发生率(χ2=6.8~4.6,P<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2岁时行为问题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3,P<0.01),儿童行为部分因子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学前CBCL和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83,χ2=7.10,P<0.01)。结论:提示在儿童心理保健门诊对妇女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评定和及时的综合心理治疗,不仅有利于防治产后抑郁,对儿童近远期的生存质量、心理发育水平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中淋巴细胞亚群及CD4+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3例哮喘患儿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院健康体检儿童10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Treg,外周血TH1、TH17和TH2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外周血Treg占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21,P<0.05),外周血TH1在两组中占CD4+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外周血TH2占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179,P<0.05),实验组外周血TH17占CD4+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664,P<0.05),实验组CD8+、CD4+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0.253、14.145、16.327,均P<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及CD4+细胞在小儿哮喘的发病中能够作为诊断依据,对哮喘的诊断和治疗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湖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遏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月8日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疫情覆盖全省76.9%的县市区,输入性病例为总体第一来源,占49.4%(χ2=701.61,P<0.01),但2020年2月份以来疫情明显下降,聚集性病例成为第一来源(Z=-2.10,P=0.04)。感染者中位年龄为确诊病例44岁、无症状感染者35岁,后者相对多发3~18岁人群(χ2=65.52,P<0.01)。发病至首次就诊平均间隔2.6 d,发病至诊断平均间隔为5.3 d,医院隔离至诊断平均间隔为2.1 d;随着时间后移,发病至首次就诊间隔、发病至诊断间隔明显缩短(前者Z=-5.74, P<0.01;后者Z=-7.72, P<0.01)。既往有疾病史的比例越高,病情越严重(Z=2.71, P<0.01)。 结论 湖南新冠肺炎疫情已由输入为主转变为以本地感染为主阶段,需坚持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和避免人群接触为主的防控策略,强化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昆山地区4~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昆山地区4~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昆山市区、乡镇托幼机构2 515例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测定,并用自行设计编制调查表对感觉统合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 1)全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45%,市区、乡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P>0.05)。2)男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高于女童,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不同年龄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P<0.05);除前庭功能轻度失调率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各项失调两组无明显差别。3)前庭功能轻度失调率小年龄儿童高于大年龄儿童,而触觉防御、本体功能则相反,各项轻度失调率不同年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触觉防御、本体功能中度失调率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儿童前庭功能失调发生与母亲孕期反应相关;触觉防御失调发生与儿童生长发育、父亲养育子女态度、儿童6月龄前喂养方式、儿童性格以及儿童平时主要照顾者等因素相关;本体功能失调发生与家庭类型、父亲养育子女态度等因素相关。儿童生长发育、家庭类型以及父亲养育子女态度影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结论】 多因素综合影响昆山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黔南州农村水族和布依族7~12岁女性儿童骨骼发育的差异,并比较两民族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骨骼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1月共收集1 200名7~12岁女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水族组(592名)和布依族组(608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摄取两组各年龄段右手腕部X片,参照骨发育分级标准———骨24项骨骼发育指标进行阅片,通过数学模型法计算骨龄,然后对骨龄与生活年龄的比值进行不同民族间差异性比较,并对影响骨发育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水族组骨骼早发育78人(13.18%),发育正常499人(84.29%),晚发育15人(2.53%);布依族组608名,骨骼早发育21人(3.45%),发育正常546人(89.66%),晚发育41人(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5,P<0.01)。②根据年龄将两民族均分为5个年龄段。水族组7~岁,8~岁,9~岁,10~岁,11~12岁年龄段骨龄、生活年龄、差值及标准化年龄水平分别与布依族组相应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族与布依族女性儿童骨骼发育存在民族差异,水族女性儿童的骨骼发育早于布依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石家庄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常见的诱因及预防对策。 【方法】 对入选的哮喘病例从生后首次喘息开始追溯,分为婴幼儿组(<3岁)和儿童组(≥3岁),通过统一问卷调查,分析常见的诱因。并对入选的患儿在治疗缓解后1周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分析常见的过敏原。 【结果】 首次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以内,特别是3岁以内,发病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多发季节为秋冬季,好发时间为夜间及凌晨,婴幼儿组发病率为93.5%,儿童组发病率为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22,P<0.01);吸入激素自行减量及停药是诱发哮喘的另一重要诱因,婴幼儿组为30.1%,儿童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2,P<0.05);居住/接触的环境过敏原导致哮喘发作,婴幼儿组为26.2%,儿童组4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7,P<0.05);虽然运动是诱发哮喘的重要诱因之一,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4,P>0.05);共有446例患儿过敏原皮试阳性,占96.3%,尘螨阳性率在婴幼儿组较高为46.8%,在儿童组为35.0%,柳树花粉阳性率在儿童组较高为37.4%,在婴幼儿组为19.8%,尘螨和柳树花粉在婴幼儿组和儿童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17,12.849,P均<0.01); 【结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最常见的诱因,尤其是婴幼儿。随着年龄增大,非感染因素逐渐成为诱发哮喘的主要诱因。减少呼吸道感染,改善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遵医嘱正确使用控制哮喘的药物,是减少哮喘发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发作的相关因素,为VVS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心血管科住院的126例晕厥患儿为研究对象,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73例儿童为VVS组,另外53例儿童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其相关因素。  结果  VVS组与比较组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P<0.05),VVS组有家族史、有晕厥史、有持久站立诱因、心电图异常、维生素D缺乏构成比(43.84%,31.51%,47.95%,34.25%,30.14%)与对照组(15.09%,13.21%,20.75%,15.09%,9.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71,5.67,9.79,5.83,7.8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史与患VVS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3.13,11.06,P值均<0.05)。  方法  年龄、家族史与VVS的发作相关。应积极关注患儿高危因素,早识别、早诊断,以预防儿童VV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胸腔积液(PE)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一科确诊为MPP的13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PE分为单纯MPP组67例及合并PE组70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合并症、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合并PE组热峰、热程、住院时间及总病程均大于单纯MPP组(Z值分别为-3.948、-5.032、-4.268、-5.590,均P<0.05);合并PE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高于单纯MPP组(Z值分别为-3.133、-4.903、-3.853、-5.193,均P<0.05);合并PE组发生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及心肌损害的比例均高于单纯MPP组(χ2值分别为196.300、23.739、10.880,均P<0.05);合并PE组较单纯MPP组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更高,影像学以实变为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峰>39.95℃、热程>11.5d、CRP>25.335mg/L及PCT>0.155ng/L是MPP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3.577(1.046~12.238)、2.486(1.060~5.831)、3.755(1.570~8.983)、2.599(1.100~6.144),均P<0.05。结论MPP合并PE患儿机体内有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需警惕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较高的热峰、CRP水平、PCT水平及较长的热程是MPP合并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riffiths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G D S-C)在评估孤独症谱系障碍(A S D)儿童中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9例AS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GDS-C和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简称儿心量表)在2周内进行评估,并使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程度。将GDS-C各维度分别与儿心量表和CARS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其相关性。结果除A运动维度外,GDS-C测得的B个人-社会、C语言、D手眼协调、E表现维度智龄均高于儿心量表(t值分别为2.90、2.85、3.58、3.40,均P<0.01)。按照ASD儿童各维度迟缓分布,GDS-C测评中A维度发现迟缓人数比率明显高于儿心量表(χ~2=15.10,P <0.01),其他各维度比较无明显差异。GDS-C量表A、B、C、D、E维度与儿心量表运动、社会行为、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维度相关系数高且显著(r值分别为0.95、0.84、0.78、0.83、0.92,均P <0.01),F实际推理与儿心量表适应能力相关性稍弱(r=0.50,P <0.01)。GDS-C量表B、C及F维度与CARS量表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0.38、―0.39,均P <0.05)。结论 GDS-C量表与儿心量表在ASD儿童的发育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其测试项目更为细致,能更准确的得到被测儿童的实际智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