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与直视下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7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40例采用显微镜下减压融合固定(显微组),34例采用常规减压融合固定(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P<0.05)。显微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1±0.5)年。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JOA评分,以及Frankel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但是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局部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病原因、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9例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 ,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分析颈椎骨折脱位的损伤机制 ,总结病变特点 ,提出治疗原则。 9例全部采用颈前路椎体复位术。结果 完全复位 8例 ,部分复位 1例。全部患者术后获得随访 1~ 3年 ,症状明显好转 2例 ,完全恢复 7例。未发现有神经症状加重 ,均可从事日常工作。结论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 ,发病机制特殊 ,采用手术治疗颈椎固定稳定、脊髓致压因素去除彻底 ,不易引起迟发性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3.
4.
Orion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5例,摔伤5例。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Orion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大部分症状获得改善.植骨在3个月内牢固融合,11例恢复正常工作.13例生活自理。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选用颈前路Orion钢板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2例获得随访,时间13~37个月,平均20.4个月.62例患者均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提高7.56分,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性创伤,常合并脊髓损伤,可致死亡或终身致残,使病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事故的日益增多,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夏季为其高发的季节。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共接诊外伤性颈椎骨折108例,其中合并脊髓损伤者5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8例,男92例,女16例;年龄范围13~89岁,平均年龄49岁。致伤原因以车祸、高处坠落为主。其中完全性截瘫28例,不完全性截瘫31例。伴有脑外伤6例,伴有多发性骨折13例,伴有创伤性湿肺2例,伴有外伤性脾破裂1例。108例经正确及…  相似文献   

7.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对于手术治疗时选择何种手术入路和方法尚有争议.自1998年6月~2003年3月,采用前路钢板或后路Axis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8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28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新鲜损伤26例,陈旧性损伤2例;其中23例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观察,症状均获得改善,17例完全恢复,7例残留手指麻木,4例颈椎旋转受限,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稳定性上颈椎骨折脱位行牵引、制动、复位和固定,而不稳定性上颈椎骨折脱位应手术治疗;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首选经前路手术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到减压、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期后前联合人路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11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减压和内固定.术前ASIA评分:B级3例,C级6例,D级2例.结果 大部分患者术后获得完全复位.术后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无丢失.患者术后ASLA评分平均提高1~2级,未见内植物松动、脱落及断裂者,植骨在3~4个月内融合,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内固定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减压和稳定,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是可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复位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前路手术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196例,168例患者资料完整,并得以随访,男123例,女45例,年龄18。71岁,平均38.7岁。所有患者术前先行小重量颅骨牵引(1.5~4.5kg),随后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手术进一步复位,先行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以Caspar撑开器撑开复位;不能复位者,行脱位椎体次全切除,再次复位;仍不能复位者,则一期行后路松解,再行前路手术。结果:168例中经颈前路手术复位者88.1%(148/168),其余19.9%(20/168)则通过前路一后路一前路手术获得复位。89.9%(151/168)获得了完全复位,10.1%(17/168)获得了90%以上的复位。平均随访30.7,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术后153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多可通过前路手术治疗,该入路可使颈椎获得即刻的稳定,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复位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196例,168例患者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男123例,女45例,年龄18~71岁,平均38.7岁.ASIA分级A级21例,B级46例,C级60例,D级41例;按脱位程度Ⅰ度79例,Ⅱ度42例,Ⅲ度31例,Ⅳ度16例.所有患者术前先行小重量颅骨牵引(2~4kg),随后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手术进一步复位,先行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以Caspar撑开器撑开复位;不能复位者,行脱位椎体次全切除,再次复位;仍不能复位者,则一期行后路松解,再行前路手术.结果:168例中经颈前路手术复位者为88.1%(148/168),其余11.9%(20/168)则通过前路-后路-前路手术获得复位.89.9%(151/168)获得了完全复位,10.1%(17/168)获得了90%以上的复位.平均随访30.7个月,死亡19例,失访9例,140例仍在随访中.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术后发生声音嘶哑4例,咽喉疼痛17例,髂骨取骨区麻木18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术后153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可通过前路手术治疗使颈椎获得即刻的稳定,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下颈椎骨析脱位治疗水平。方法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析脱位 17例。结果手术经过顺利 ,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随访 4~ 32个月 ,截瘫平面下降 2~ 3个脊髓节酸 ,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明显进步。结论 经椎弓根钢极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椎弓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下颈椎骨析脱位治疗水平。方法 经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析脱位17例。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随访4 ̄32个月截瘫平面下降2 ̄3个脊髓节酸,吓肢感觉运动功能明显进步。结论 经椎弓根钢极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板夹加压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者行后路Apofix椎板夹加压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术,其中资料完整的共21例,下颈椎双侧关节突脱位11例,单侧关节突脱位4例,下颈椎脱位并压缩性骨折6例。结果随访6个月~30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没有发现复位丢失、椎体移位征象。结论椎板夹加压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好,术后仅需轻便的外固定,可早期离床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6):1461-1464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2年6月根据损伤情况分别对11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行脊髓减压,恢复颈椎序列、生理曲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其中36例前路手术,28例后路手术,5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18例,B级23例,C级34例,D级41例。对平均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手术各组内术前、术后Cobbe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前Cobbe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末次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及JOA评分,联合组分别与前路组或后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路组与后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有效果,应根据具体伤情选择,前后路联合手术能最大限度恢复颈椎序列,解除脊髓前后方压迫并使损伤节段牢靠固定,为脊髓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1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完全复位151例,复位90%以上17例。平均随访80.7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140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治疗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采用6种不同的内固定方法,于伤后1-5d内治疗不同类型的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34例,并进行术前术后临床比较。结果:34例固定效果均良好,按ASIA评分标准,术后脊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及时有效的减压、准确稳固的内固定能使颈椎、颈髓损伤病人主动、有效地恢复功能,内固定方式应根据骨折机制、损伤部位及类型选择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对11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前路采用带锁钢板结合钛网自体骨移植固定;后路均采用侧块螺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4~18个月,不完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级以上改善。未见内植物松动、脱落及断裂者,植骨在3~4个月内融合,未出现与手术固定技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对于脊髓前方有致压物的不完全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选择前后联合手术入路应严格遵循前路-后路-前路的顺序进行,以免进一步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POFIX系统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13例齿状突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APOFIX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固定并植骨融合。结果:13例均获8-18个月随访,齿状突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POFIX内固定系统颈椎后路固定,稳定性好,固定确实,是一种治疗齿状突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用形态学定位法对1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定位:C3~C6为侧块外上象限的中点,C7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方向水平面上,椎弓根螺钉向内侧倾斜C3~C5约为400,C6~C7约为350,矢状面上,C3-C4从后下向前上倾斜约100,C6-C7从后上向前下倾斜约100,C5与椎体后侧面垂直。结果置钉48枚,10枚穿破椎弓根,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复位,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改善。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创伤性颈椎紊乱的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被安全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