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合防治法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方法2004年2月~2005年12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6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由纤溶酶静脉滴注,踝关节主、被动“环转”运动及持续被动活动机(CPM)治疗等组成的静脉血栓栓塞综合防治。结果69例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及肺栓塞表现,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静脉血流通畅。结论综合防治对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方法2004年2月~2005年12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6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由纤溶酶静脉滴注,踝关节主、被动“环转”运动及持续被动活动机(CPM)治疗等组成的静脉血栓栓塞综合防治。结果69例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及肺栓塞表现,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静脉血流通畅。结论综合防治对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几种典型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几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方法通过陈述TOPSIS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几种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差别,并举实例论证。结果列表得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评价工作提供方法学参考。结论应根据不同的资料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得分析评价的结果最接近于真实结果;并注意多种评价方法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胡燕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6):139-139,141
目的:研究分析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6例PICC置管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48,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综合性护理干预,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静脉血栓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相关因素及综合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11-2015年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2 580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7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静脉血栓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 (1)术后出现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70例,发生率为2.71%,其中39例,即55.71%发生时间≤10d。其年龄、性别、置管肢体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贵要静脉的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肘正中静脉的7.14%及头静脉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有效率为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入10d内应预防并监测静脉血栓发生,选择恰当的静脉进行导管置入有助于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率较高,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在预防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s,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将264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干预组患者分别于PICC置管前1 d、置管后4周内每周检测1次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血液高凝者行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按常规PICC置管,并于置管前1 d、静脉血栓形成后行TEG检测。2组患者均于PICC置管后4周内每周行血管超声检测1次,比较2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血液高凝状态者抗凝治疗前后TEG参数变化及静脉血栓者血栓形成前后TEG参数变化。结果 67例置管后血液高凝状态者行抗凝治疗后,TEG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76%、对照组为19.70%,2组相关性静脉血栓比较,χ2 = 25.7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例静脉血栓形成者TEG参数与PICC置管前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TEG预测肺癌PICC患者静脉血栓,并建立个体化的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形成,保证PICC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骨科手术后患者常需要长时间保持卧床静养,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较为常见且典型的即静脉血栓栓塞症。据以往资料统计,骨科手术后未进行有效血栓预防工作的3个月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概率高达40%~60%,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骨科外科领域的发展,手术复杂性及困难性不断增加,手术创伤较大,导致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随之增加。一旦出现该并发症,就必须给予快速且有效的治疗,例如肝素类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等,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肺栓塞,降低治疗效果,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针对骨科手术患者,提前做好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目前,临床上关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方法复杂多样,例如机械性预防、西药或中药预防等,采取哪种措施能够更加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基于此,本文就骨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预防措施开展综述,以期为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和观察肿瘤患者行PICC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并分析肿瘤患者PICC后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从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所有肿瘤患者中选取5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对肿瘤患者行PICC后发生静脉血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将这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资料分析和对比发现,本次研究中,肿瘤患者行PICC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2%,一共有16例发生了静脉血栓;对比两组发生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导致肿瘤患者行PICC后发生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化疗药物、患者自身的高凝状态均有一定的关系,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应用预防性的降纤、抗凝等药物,并结合综合护理才能有效的降低肿瘤患者PICC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医疗质量进行科学评价,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院2006 ~ 2009年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院2006 ~ 2009年医疗质量不断提高,较差及一般等级的比重逐年下降,良好及优秀等级的比重逐年上升.结论 熵权的引入修正了各评价指标权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血栓栓塞(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是指血液在静脉管腔内发生异常凝聚,形成栓子,阻塞静脉,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和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us, PE ).VTE是一种严重且具有潜在致死性的妊娠...  相似文献   

11.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机理逐步得到认识,这为临床医师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医院管理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对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模糊现象做出总评价的一种定量化的数学方法,目的是通过评价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医院领导加强环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利用此法对我院1996年与1997年上半年的医院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资料来源及评价指标的确定资料来源于1996与1997年上半年的医院工作报表。评价指标选取病床使用率(u1),病床周转率(u2),医疗效果Ridit值(u3),出院者平均住院日(u4),每个职工每天担负诊疗人次(u5),每个医生每天担负住院人次(u6)六个指标。其中Ridit值通过对出院病人的治愈、好转、未愈、病死四个…  相似文献   

13.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机理逐步得到认识,这为临床医师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FOCUS-PDCA循环提高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规范预防率。方法 分别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与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某院住院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高风险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FOCUS-PDCA循环,针对主要原因实行系统完善、流程优化、加强培训及宣教等举措,比较两组的VTE防控指标情况。结果 改善措施实施后,该院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增至99%以上,VTE中高风险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率与规范预防率分别提升1倍与14.75%,目标达成率与进步率分别为77.89%、36.88%。结论 应用FOCUS-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院内静脉血栓症规范预防率,对改善医疗质量与安全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山东省为例,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共抽取27个乡镇卫生院,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样本乡镇卫生院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评价,并利用聚类、方差分析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深层次分析.结果 高血压管理率权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梳理我国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与管理的研究概况、热点及演化趋势,为更好地预防与管理孕产期VTE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1年我国孕产妇VTE预防与管理相关的2059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深入挖掘我国孕产妇VTE预防与管理的前沿热点。结果:我国孕产妇VTE预防与管理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诱发VTE的危险因素、辅助检查以及药物和物理防治为我国当前研究热点,研究重点人群为剖宫产术后产妇。结论:我国孕产妇VTE预防与管理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跨作者、机构和学科间的合作交流,以提高我国孕产妇VTE预防与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综合评价我院近五年来的医疗质量,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方法 应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我院2007 ~ 2011年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1年的医疗质量最佳,2009年较差.评价结果与我院的实际情况大致相符.结论 将熵权法赋权应用于灰色综合评判法中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其计算简便、直观,结果客观、科学,可以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006年湖南省卫生九项目县妇幼卫生服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妇幼卫生服务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相关妇幼卫生服务指标,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入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确定妇幼卫生服务评价入选指标为:五次产前检查率、二次产后访视率、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通过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将2006年湖南省各卫九项目县的妇幼卫生服务状况分为三类地区;排序结果显示不同类别项目县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比较集中.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适用于综合评价研究中多重共线性指标的筛选,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妇幼卫生服务领域的评价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以来的执行情况,为科学合理评价不同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执行情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中国东、中、西部6个省区抽取城乡居民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熵权TOPSIS法通过11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真实性、有效性、可行性和满意率综合评价各样本省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的优劣情况。结果6个省区居民家庭完成有效调查问卷7 077户,基层公共卫生服人员930人;熵权法计算11类项目的权重分别为0.292、0.037、0.021、0.050、0.104、0.158、0.059、0.044、0.132、0.034、0.069;6个省区TOPSIS综合排序依次为:山东、辽宁、安徽、河南、陕西、宁夏。结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中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项目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