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64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清除股骨及胫骨止点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观察组行保留股骨踝间窝和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本体感觉功能:踝关节主动位置觉(JPSA)、踝关节被动关节位置觉(JPSP)和踝关节"运动觉"(KT)。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JPSA、JPSP、KT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JPSA、JPSP、K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A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本体感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自体腓骨长肌腱(PLT)与腘绳肌腱(HT)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市中医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0例,20例行自体PLT重建前交叉韧带(PLT组),36例行HT重建前交叉韧带(HT组)。在术前及术后6和12个月,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合并半月板损伤、受伤时间、体重指数(BMI)等进行分析,并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HT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均较PLT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6和12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术后6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自体PLT重建前交叉韧带较HT重建前交叉韧带用时少、创伤小、更加美观,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疗效确切,可作为移植物替代HT行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取腓骨长肌腱(PLT)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足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行改良取PLT重建A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比较术前、末次随访的Lysholm、AOFAS评分,以及术后1年双侧踝关节肌力、术后2年各足弓角度。结果 末次随访Lysholm与术前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侧足部外翻、跖屈肌力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患侧内侧纵弓、外侧纵弓、横弓前弓角、横弓后弓角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患侧步伐平均时间、速率、加速、减速、足角、长跖角、横向跖角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取PLT重建ACL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且不会影响踝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1月至2008年2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17例,其中前交叉韧带7例,后交叉韧带10例。据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疗效;Takakura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术后功能。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3-26个月,平均13.7个月,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阳性者1例,可疑阳性者2例,余患者均为阴性;踝关节术后功能评分均在96分以上。根据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本组优14例,良2例,中1例。Lysholm评分术后86.54,与术前41.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简单,损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单束股骨、胫骨隧道法与双柬股骨、双束胫骨隧道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手术效果。方法对27例ACL断裂患者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分别采用单柬股骨、胫骨隧道法(单束组),双束股骨、双束胫骨隧道法(双束组)重建前交叉韧带。单束组13例,双束组14例。于术后1年以Kt-2000关节动度计检查,在膝关节屈曲30°、60°、90°分别测量胫骨前后移动情况;以Pivot shift test进行旋转稳定性的比较检查膝旋转情况。结果2组的活动范围、大腿围度差值、IKDC主观评分和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以及单、双束重建组的前向稳定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旋转稳定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前向稳定性与单束重建无明显差异,旋转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  相似文献   

6.
转移腓骨长肌腱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所致膝关节的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断裂损伤在临床上较多见,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但疗效并不满意。1991年7月~1994年8月我们应用转移胖骨长肌胜静力修复膝关节炎稳症12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7~51岁,平均40岁。左膝关节7例,右膝关节5例。10例为新鲜损伤,2例是陈旧性损伤。2例伴有髌骨折,3例伴有髁间撕脱骨折,7例伴有半月板损伤,卫例伴滚韧带断裂。1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1.2手术方法选用持续硬膜外腔麻醉。取仰卧位,应用止血带。选用膝关节前侧切口,下端止于胫骨结…  相似文献   

7.
正常前交叉韧带(ACL)分前内束(AM)和后外束(PL).在膝关节屈曲不同的角度时.二共同起稳定关节的作用。采用多股胴绳肌肌腱以重建ACL.曾经着重在AM束的替代上(即单束重建)。由于膝关节镜技术与设备的最新进展.有可能分别进行2个束的重建.以模拟更为接近ACL的正常结构,即双束重建。虽有某些作报道用双束重建取得良好效果.但尚无报告2种重建术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是否都有稳定作用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利用异体胫前肌腱行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所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94例,并且按照就诊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单号为单束重建组,行前内侧束解剖重建;双号为双束重建组,行前交叉韧带解剖。利用Lyshol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achman试验、以及轴移试验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统计,术后单束重建组与双束重建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6.03±2.41)分与(96.12±2.35)分;IKDC评分分别为(77.32±13.93)分与(86.42±14.63)分。双束重建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单束重建组(P0.05)。单束重建组中,5例Lachman试验为阳性,5例轴移试验为阳性;双束重建组中,4例Lachman试验为阳性,3例轴移试验为阳性。两组均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但经过治疗均痊愈。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利用异体胫前肌腱行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疗效都很显著,但是,双束重建的稳定性与生物性比单束重建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单骨道单、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64例,随机分为双束组32例和单束组32例。双束组进行单骨道双束手术,单束组进行单骨道单束手术。术前及术后12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IKDC、Tegner、Lysholm和KT-2000评分。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受伤侧别及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IKDC、Tegner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KT-2000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的IKDC、Tegner、Lysholm和KT-2000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骨道单、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主观功能评分与客观稳定性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单骨道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方法简单,固定牢固,可以有效恢复膝关节前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主要有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3种,关于移植物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目的:评估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两种移植物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07-01/2009-01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70例(70膝),分别采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记录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KT-1000测量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8~24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患者有2例膝关节引流管口持续渗出,经换药半月后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提高,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显著减少,且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应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疗效相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体腘绳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3月ACL损伤,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双束重建ACL的患者87例.术后随访时行三维CT、MRI检查影像学变化,KT-2000测量双侧膝关节膝关节前后向松弛差异,并按照Lysholm、Tegner、改良Larson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87例获得随访病例中,随访时间24~46个月(平均32.7个月).除3例前Lacman test Ⅰ°(+),但主观无关节松弛感觉外,其余患者随访时移植物位置及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可以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双束重建ACL符合解剖生理结构,自体肌腱移植愈合快,关节肿胀发生率低,恢复快可以很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物主要有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3种,关于移植物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目的:评估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两种移植物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07-01/2009-01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70例(70膝),分别采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记录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KT-1000测量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8~24个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无感染、植入物断裂等并发症;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患者有2例膝关节引流管口持续渗出,经换药半月后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自体健侧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提高,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显著减少,且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应用自体健侧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疗效相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人工韧带重建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运动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结构、功能,损伤的力学机制和特点及其缺损后的人工韧带重建研究现状,为人工韧带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人工韧带,重建"为关键词,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1篇文章.重点对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①前交叉韧带的结构和功能?②前交叉韧带运动损伤机制和特点?③前交叉韧带运动缺损后人工韧带的重建?结果:前交叉韧带由胶原纤维组成,对膝关节的内旋和胫骨的伸直活动起稳定性作用,限制胫骨前移及过度伸展,对膝内侧的稳定、膝伸直位时胫骨旋转活动限制作用.在一些扭转、斜切、急停等动作较多的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诸多研究表明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与其他移植物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的稳定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是极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当前对于前交叉韧带缺损的治疗比较认可的方法是LARS人工交叉韧带重建.它具有创伤小、早期即可从事运动等优势,同时也存在医疗费用高等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别应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自体肌腱进行重建,观察组48例给予深冻同种异体肌腱进行重建,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发热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InternationalKneeDocumentationCommittee,IKDC)及住院时间相当(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肌腱韧带重建术,均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运动能力及综合功能的恢复,自体肌腱韧带重建术术后无排斥反应,同种异体肌腱韧带重建术对患者的损伤小,临床应用时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者在关节镜下采用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其中股骨侧Endobutton系统固定17例,Rigidfix系统固定22例.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1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51.8±2.4)分提高到术后(92.4±1.6)分(P<0.05),KT-1000测量由术前(9.4±3.8)mm提高到术后(3.3±1.5)mm(P<0.05),差异有显著性.Endobutton系统固定组术后Lysholm评分(91.1±3.2)分,KT-1000测量为(3.5±1.8)mm;Rigidfix系统固定组术后Lysholm评分(93.5±2.7)分,KT-1000测量为(3.1±2.0)mm,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关节镜下四股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近期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稳定性好,股骨侧Endobutton系统和Rigidfix系统固定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前交叉韧带断裂是运动医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常导致膝关节严重不稳,易继发关节软骨损伤并最终导致膝关节炎(OA) [1] 。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损伤小,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现将对此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人工韧带因其不需牺牲自体组织、无潜在传染性疾病、重建韧带后康复时间短等优点,自一面世始终受到到关注。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应用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从而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期刊网(VIP)、Pubmed(medline),收集国内外关于应用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照研究文献,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以LARS人工韧带为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照组以自体腘绳肌腱为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与结论:共收集国内外5个临床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术后12个月以上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术后Tegne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病例重建前交叉韧带后kt-2000/1000测量差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析结果表明,与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相比,LARS人工韧带短期内的Lysholm评分更高,在更长时间内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kt-2000/1000测量差值上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自体四股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功能康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常增林  周金梅 《中国康复》2006,21(6):381-383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用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并探讨激进康复训练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2例,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ACL,术前后按激进康复方案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结果:32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经平均13个月随访,32例患者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35-80分提高至78-100分(P〈0.05),其中23例恢复到损伤前运动水平,9例运动水平较前有所下降。结论;关节镜下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ACL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配合系统的激进康复训练可明显缩短康复时间,更快地获得膝关节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通过患肢各肌群的等长舒缩运动、踝泵运动及下肢持续被动康复器等进行锻炼,对2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进行术后康复训练。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42个月,平均26个月,按照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1%。结论:早期正确及时的康复训练可使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较快地恢复关节功能,此种锻炼方法简单易学,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4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情况,随访2年以上纳入分析。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0KDC)分级评估标准和KT-1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稳定性评价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30.8个月,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58分提高到术后95分,优良率96.3%。IKDC功能评价29例(53.7%)正常、24例(44.5%)基本正常、1例(1.8%)异常。KT-1000测定优38例(70.4%),良15例(27.8%),差1例(1.8%),平均移动度2.1mm。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可行,疗效确切。术后能早期康复锻炼,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