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 方法取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8株,经K-B法检测耐药性,根据耐药性分为耐亚胺培南菌组12株和敏感菌组6株。另设1标准菌株ATCC27853。采用PCR法检测各菌株的OprD2基因,探讨OprD2基因突变与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12株耐药菌经OprD2基因扩增,8株阴性,4株阳性;6株敏感菌株及标准菌株扩增全部为阳性。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对亚胺培南耐药菌组和敏感菌组OprD2基因阳性率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在耐药菌中发现了新的OprD2基因突变方式。 结论OprD2突变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突变的方式有缺失突变与插入失活。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通透性与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左联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8,23(4):241-245,314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系列严重化脓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具有天然的和后天获得的耐药性,临床治疗很棘手。手论文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微孔蛋白的性质,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外膜通透气性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作用于外膜的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定向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攀枝花市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变化趋势及OprD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的标本,采用微量肉汤法(MIC法)进行药敏实验。采用PCR法扩增OprD2基因,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基因的多序列比对。结果 共检出非重复Pseudomonas aeruginosa(PA) 1495株,其中MDR-PA 172株,平均检出率为11.5%,后四年检出率不断升高;标本来源以痰最多见(73.8%)、病房以ICU最多(30.8%),二者在后三年检出率均逐年升高;神经科检出率逐年上升趋势明显,2021年为50.0%,超过ICU的检出率。MDR-PA对头孢他啶耐药率最高(92.3%),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6.8%、26.2%,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5年平均耐药率较低(均<2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仅为5.0%。除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近几年有所下降外,后三年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离株对几种常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敏感性;探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差异与其膜孔蛋白0prD2变化的关系。方法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42株Pa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8种常用抗假单胞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从中筛出32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不同耐药表型的Pa,提取外膜蛋白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离,检测OprD2相对含量。结果耐药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54.23%),其次是环丙沙星(45.07%)、美罗培南(28,87%)、氨曲南(19.72%)、阿米卡星(17.61%)、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4.08%)和头孢他啶(11.97%),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9.86%)。呈现多重耐药的菌株占38.73%(55/142),交叉耐药率高达40.84%(58/142)。在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中,合并有其他肛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达到62.34%(48/77)。32株Pa外膜蛋白电泳结果显示OprD2相对含量在耐药组为0~3.5%(其中有一株为8.70%),敏感组为6.20%~10.20%。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统计分析P〈0.05,耐碳青霉烯类组低于敏感组,但是在亚胺培南耐药、美罗培南敏感组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常见,且常呈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亚胺培南耐药率高于美罗培南。膜孔蛋白OprD2减少或缺失是我院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美罗培南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铜绿假单胞菌因其固有与获得性耐药,使抗菌药物的选择成为困惑医师的一大难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由于其独特的抗菌优势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但随着使用的日益广泛,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也日益增多。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耐药机理:①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碳青霉烯酶、AmpC酶和ESBLs);②外膜通透性下降(OprD2突变或缺失);③主动外排机制;④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且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耐药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简易可行的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药物外膜通透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至少耐1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测定了对头孢唑林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外膜通透性,结果表明:在测试的101株菌株中对头孢唑林的通透率为100%的有7株,占6.93%;而在测试的32株菌株中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通透率为100%的有7株,占21.87%,10株对头孢唑林敏感的大肠杆菌均显示良好的外膜通透性。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柳州市4所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69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柳州市工人医院(甲医院),中医院(乙医院)、妇幼保健院(丙医院)和柳铁中心医院(丁医院)。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和OprD2基因,使用氰氯苯腙(CCCP)进行主动外排泵筛选试验。结果 6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较低,对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0.6%、40.6%、44.9%,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β-内酰胺酶基因IMP阳性率为4.3%,OprD2基因阳性率为63.8%,VIM、KPC、GIM、OXA和SPM基因均未检出;主动外排表型阳性率为82.6%。PFGE分型分为A~J共10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主要基因型,占44.1%;4所医院均存在克隆传播,甲、乙、丙、丁医院分别以A型、H型、D型、C型克隆株传播为主,甲、乙医院有共同的B型克隆株存在,甲、丁医院有共同的A型克隆株存在。结论克隆株在医院内、医院间播散已成为柳州市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不断上升、菌株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主动外排泵高表达、OprD2蛋白表达缺失和产IMP型金属酶是该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外膜蛋白与耐药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诱变,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商品名泰能)浓度梯度平皿筛选与液体筛选相结合得到泰能耐药菌株715/R1、715/R2(对泰能的MIC为64μg/ml),连续传2代其耐药性保持稳定;对其测定了对泰能的外膜通透性,并与原泰能敏感菌株作了比较;我们还对它们的膜蛋白进行了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泰能的耐药性与外膜蛋白缺失引起的外膜通透率的降低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致病菌,其耐药性强,耐药谱广。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近年来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疗效较好的药物,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等产生了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有β-内酰胺酶的水解、外膜通透性降低和主动外排系统的排出等,这些耐药机制之间相互协同作用而产生高度耐药。针对这些耐药机制,开发活性更高、安全性更好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显得极为迫切。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IMP)耐药的筛选方法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114株铜绿假单胞菌,用KB法筛选出亚胺培南耐菌株、可疑耐药株和敏感株;然后提取部分菌株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比较三组菌株外膜蛋白的差异。结果11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3株耐药,37株可疑耐药(IMP抑菌圈内出现散在小菌落)3株中敏,61株敏感。在外膜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上发现敏感株存在OprD2、OprE带,但耐药株、可疑耐药株缺乏OprD2;OprE带缺乏或者染色较淡。定量分析发现耐药株和可疑耐药株OprD2、OprE含量明显低于敏感株。结论KB法可以筛选出IMP可疑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IMP抑菌圈内出现散在菌落的菌株是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IMP耐药的主要原因与外膜蛋白OprD2和OprE缺失或含量明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1.
The main mechanism of imipenem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via downregulation of the gene for OprD porin. In a previous study, it was shown that the level of resistance did not parallel with the degree of downregulation of the porin gene, thus arguing for the existence of other resistance mechanisms.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PBP) 2 and PBP3 are involved in 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Escherichia coli. The genes for PBPs were sequenced in three imipenem-resistant clinical strains and these strains were conjugated with two susceptible P. aeruginosa PA0 strains, selecting for auxotrophic markers. In all the clinical and resistant isolates there was no obvious elevation of AmpC cephalosporinase. The active sites of PBP1b (ponB), PBP2 (pbpA), PBP3 (pbpB) and PBP6 (dacC) had no mutations in any of the examined strains. Production of oprD mRN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clinical strains and transconjugants after selection for the proB marker (PA4565 at 5113 kb). The clinical strains had alterations in OprD that were not found in transconjugant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PBPs do not play a role in imipenem resistance in the clinical strains examined here, but that a regulatory gene for oprD contributing to carbapenem resistance is located close to the proB gene.  相似文献   

12.
用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微孔蛋白(OprD2)缺陷菌株7208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O1建立了一个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的药物初筛模型。通过不同类型抗生素的验证,证明了该模型对碳青霉烯类化合物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初筛。另外,利用本初筛模型也可筛选到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协同作用的活性物质或造成外膜缺损的化合物。应用所建立的初筛方法,从1255株放线菌中筛选到11株阳性菌株,但其作用机制是否对外膜有作用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院2012~2013年临床分离出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及药敏分析系统对我院临床各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采用KB法。结果:2012~2013年分离到IRPA646株,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为20.1%~100%,头孢他啶为43.3%,头孢吡肟为20.1%;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为28.1%~30.4%;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为8.0%~12.9%;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耐药率为24.5%~31.7%。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严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建议优先选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  相似文献   

14.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病例;统计2001~2004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23.8%)和呼吸内科(20.6%);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60.9%)和伤口(29.0%),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连续4年耐药率均<14%。结论危重患者是该菌感染的易感人群;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2011~2012年本医院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率.方法 采用VETEK2 Com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出274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来自住院患者各类标本,按照CLSI各年度标准判断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在22种常用抗生素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半数以上的药物耐药率>40%.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上升较快,对其他类抗生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易出现多重耐药,2012年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2011年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才能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常用抗菌药物对10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了解其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5—2006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按NCCLS/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的分离率为89.11%,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已达到256μg/ml,头孢他啶为128μg/ml,亚胺培南为64μg/ml,美罗培南和帕珠沙星为32μg/ml。除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抑菌率分别为70.30%和68.31%,其余均在50%以下,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抑菌率仅为19.8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标本,临床应加强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护理和监控,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越来越高,临床治疗其感染应根据药敏实验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