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86-4787
选择5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氧合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含量(SaO_2)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PaCO_2显著降低,PaO_2、SaO_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泮淑玲 《妇幼护理》2022,2(18):4282-4284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期间用团队协作精细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60例,采取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团队协作式精细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分别护理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氧合指标、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新生儿氧合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氧合指标、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期间实施团队协作式精细化护理,可明显提高疾病护理效果,改善新生儿氧合指标,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80例呼吸窘迫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愈率6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P 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Pa 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a O2、Sa O2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氧合指标,促进患儿身体康复,且患儿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圣玉风  宋曼  名颜颜   《妇幼护理》2022,2(15):3457-3459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应用不同体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 本院收治的 78 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9 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仰卧体位护理,观察组实行体位变换护理模式。评估对比两组的呼吸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及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氧分压、PH 值水 平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气道阻力、肺 顺应性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变换护理模式实施于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机械通气中,不仅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与呼吸动力学,提高氧合状态,且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吴焕华  华慧芸 《妇幼护理》2022,2(2):472-474
目的 探究将优质护理方法应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 在本院就诊的 100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 PaCO2更低, PaO2和 SpO2 各项血气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各项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并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得更 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6.0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4.00%(P<0.05)。结论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应用优质护理方法,可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提高护 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新生儿科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收的88例NRD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氧合指标变化情况、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的各项氧合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干预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结论对NRDS患儿在呼吸机治疗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氧合状态,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徐叶 《妇幼护理》2022,2(23):5411-5413
目的 分析干预新生儿黄疸病症期间,予以综合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我院新生 儿科收治的黄疸患儿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研究组予 以综合性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黄疸指标、临床恢复相关指标等。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黄疸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各项临床恢复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干预新生儿黄疸症状过程中,予以综合护 理,能够改善新生儿黄疸指标,缩短患儿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颜波 《大医生》2023,(16):47-49
目的 探析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曲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氧合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氧分压(PaO2)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呼吸机有效指数(VEI)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和氧合功能,促进酸碱平衡,纠正缺氧状况,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张婷 《妇幼护理》2022,2(1):159-161
目的 评估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实施同质化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对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本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的患儿 72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 36 例。对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同质化服务。统计及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氧合功能相关指标、通气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 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新生儿重症监护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显著缩短;镇静药使用次数显 著减少(P<0.05)。机械通气前,两组的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氧和指数、呼吸指数等氧合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机械通气 12h、3d 后,两组的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均显著增加(P<0.05);氧和指数、呼吸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 并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前,两组的呼吸频率、达峰容积、平均吸气流速、平均呼气流速 等通气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 12h、3d 后,两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 的增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实 行同质化服务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通气功能和氧合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生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婵惠 《妇幼护理》2021,1(2):406-408
目的 探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期间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收 治的 40 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2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期间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总体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新生 儿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10.00%和 30.00%(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 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针对呼吸窘迫征新生儿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得到明显 改善,降低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周明琼 《妇幼护理》2023,3(10):2385-2388
目的 研究俯卧位通气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2 例 NRDS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NRDS 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1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 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俯卧位通气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气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恢复相关指标以及血流动 力学指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 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后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 论 俯卧位通气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中,能改善患儿血气状况,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梁艳茹 《妇幼护理》2022,2(12):2792-2794
目的 评估体位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接受治疗的 50 例新生儿呼 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5 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联合予以体位干预。 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血气指标优于参照组(P<0.001)。研究组心率与 呼吸频率均低于参照组(P<0.001)。研究组机械通气、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01)。研究组临床总改善率(96.00%) 高于参照组(76.00%)(P<0.05)。 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期间实施体位干预,能够改善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 频率,化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董秋菊 《妇幼护理》2023,3(10):2382-2384
目的 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70 例支气 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 例)与观察组(3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 +舒适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97.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88.6%(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支 气管肺炎的护理中,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胃肠减压联合支持疗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效果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胃肠减压联合支持疗法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完毕后对患儿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2组护理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记录并统计2组机械通气、用氧、住院及体温恢复时间;记录2组护理后头颅B超异常、肺出血、肺漏气、肺炎及死亡率,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PO_2、PaO_2水平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PaCO_2水平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PO_2、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后机械通气、用氧、住院及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头颅B超异常、肺出血、肺漏气、肺炎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胃肠减压联合支持疗法治疗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症状和呼吸指标,且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魏书红 《妇幼护理》2022,2(9):2104-2106
目的 探讨针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其临床护理中提供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到 2022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心率、血气指标、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心率、PaCO2 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 SaO2、PaO2 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PS 使用次数、NICU 住院时间、呼吸窘迫 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提供人性 化护理,能够改善其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 NRDS)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在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等相关呼吸指标的变化情况、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疗效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pO2、PaCO2、PaO2等各项呼吸指标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干预组患者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78.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患儿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帮助患儿尽早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张云云  张保英 《妇幼护理》2023,3(10):2356-2358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本院确诊为缺 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的患儿 38 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 1: 1 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19 例。 对照组接受基础性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有效性、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在智力发育、运动发育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他临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患儿的护理中, 能提高护理有效性,改善临床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228 例 RDS 新生儿,依据患儿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1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对 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期间共发生并发症(6.5%)少于对照组发生(14.0%)(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97.36%)优于对照组(85.09%) (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加快康复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张英 《妇幼护理》2022,2(2):420-423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收治 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 96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分组配对”的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8 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 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家属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血气指标、家属焦虑情绪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 PaO2 水平、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aCO2水平、并发 症总发生率及家属焦虑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儿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别 (P>0.05)。结论 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患儿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家属的焦 虑情绪,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金婷婷 《妇幼护理》2022,2(4):846-848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 48 例新生 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新生儿护理干预。观察组 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体温和增加体重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体温 和增加体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患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率,促进患儿体重增加和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护理 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