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晚期血吸虫病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维持七氟醚浓度、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维持七氟醚浓度(1.5±0.6)%,观察组维持七氟醚氨氟醚浓度(0.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5.5±2.1)min、拔管时间(12.4±4.5)min,观察组患者后睁眼时间(2.3±1.2)min、拔管时间(7.1±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转氨酶恢复要显著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案对于晚期血吸虫病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能够更好的在术后维持麻醉效果,术后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合并肺部疾病高龄患者行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180例行腹部手术的肺部疾病高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实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罩)时间以及麻醉药物用量,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较对照组稳定,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罩)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部手术的肺部疾病高龄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效果良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采取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麻醉诱导前,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气腹20 min、术毕,两组HR、MAP均高于麻醉诱导前,但研究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8.36±1.67)min、苏醒时间(8.58±2.13)min、拔管时间(16.36±2.5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3.35±2.42)、(14.35±2.53)、(21.68±3.52)min,术后VAS评分(4.01±0.43)分低于对照组的(5.26±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松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综合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00例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0.25%罗哌卡因麻醉方法 ,实验组应用0.2%罗哌卡因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以及手术前后基础生命体征有关指标(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两组拔管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3.36±0.85)min以及苏醒时间(20.36±4.12)min比对照组的(16.63±1.21)、(33.96±5.48)min更短(P<0.05)。术后3、9 h,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别为(2.62±0.74)、(2.23±0.82)分,低于对照组的(3.31±0.81)、(3.36±1.11)分(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两组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观察全身麻醉与腰部麻醉下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与使用价值。方法8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下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腰部麻醉下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实验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为(1.28±0.42)g/L,低于对照组的(1.49±0.46)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22,P<0.05);实验组术后发热发生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为(2.11±0.60)分,低于对照组的(3.15±0.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539,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01±0.75)d,短于对照组的(6.25±1.4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040,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腰部麻醉下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所花手术时间无差异,但腰部麻醉下术后疼痛更轻、低血压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临床效果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时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案对其麻醉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按入院诊疗先后顺序分为参考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参考组行全身麻醉+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手术不同时间段的血氧指标、插管前后的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药用量、不同状态的疼痛评分。结果 对照组拔管时间为(25.58±1.42)min,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为(58.47±1.58)min;参考组拔管时间为(11.84±1.16)min,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为(41.82±1.14)min。参考组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5 min,参考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为(85.26±1.71)mm Hg(1 mm Hg=0.133 kPa)、(55.85±1.35)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8.21±1.55)mm Hg、(60.79±0.5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前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麻醉前(T0),2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T1)、建立气腹后15 min(T2)、拔管后5 min(T3),观察组血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意识恢复、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前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可更快清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评价小儿采取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的整体麻醉效果,为小儿麻醉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100例行常规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取喉罩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拔管时间(12.50±5.80)min、术后清醒时间(53.50±20.50)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4.60±6.80)、(118.30±23.50)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麻醉中,对比气管插管麻醉,喉罩麻醉优势更为突出,小儿安全性高且拔管快、术后清醒快,是优选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为单纯全身麻醉组,观察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结果观察组的SP、DP及HR在诱导后各时点明显低于诱导前,但对照组在切皮、插管、拔管、术中强刺激时点SP、DP及HR均较诱导前值升高。观察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6±3)min,拔管时间为(7±2)min,清醒时间为(18±4)min;对照组观察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为(13±2)min,拔管时间为(19±1)min,清醒时间为(33±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身麻醉深度好。  相似文献   

10.
王鹏 《中国实用医药》2022,(20):124-126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产妇接受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50例剖宫产术产妇,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6.51±2.53)min、(12.87±2.43)ml、(294.67±31.36)min、(318.68±23.94)min,对照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用量、镇痛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8.93±2.75)min、(16.92±3.14)ml、(223.25±31.14)min、(369.55±23.12)min。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单纯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 1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术后6 h、12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心肌功能水平,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麻醉清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手术麻醉前、切皮时、术中30 min、术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 h APTT、PT、TT均短于对照组, FIB水平低于对照组, 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 CK-MB与c TnI水平分别为(1.33±0.63)U/L与(0.19±0.11)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1±0.71)U/L与(0.37±0.12)μg/L,术后12 h CK-MB与cTnI水平分别为(1.63±0.95)U/L、(0.23±0.1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58±1.08)U/L与(0.41±0.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清醒时间(21.01±8.2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4.52±11.20)min,苏醒期躁动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皮时、术中30 min HR、M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更为显著,对心肌功能损伤更小,可降低其凝血纤溶指标水平,缩短麻醉清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患者肿瘤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实施肿瘤根治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每组35例。两组在全身麻醉(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术,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硬膜外腔间隔1 h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硬膜外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麻醉后6、12、24、72 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术后24、72 h的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后6、12、24 h MMSE评分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但硬膜外阻滞麻醉组麻醉后6、12、24 h MMSE评分分别为(25.4±1.3)、(26.4±0.9)、(28.2±0.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3±1.4)、(23.2±0.8)、(27.3±0.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麻醉组术后24 h POCD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 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可降低老年患者肿瘤根治术后POCD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9年6月6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依据麻醉方法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吸入麻醉,实验组同时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时间与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后5min、45min及90min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3.3%低于对照组13.3%(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法,麻醉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在儿童全身麻醉(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82例儿童行气管插管全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测,实验组采用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15 min(T2)、手术30 min(T3)和手术结束(T4)的血压、心率水平及术中体动反应、知晓发生情况和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收缩压T1时(123±10)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T0时的(97±9)mm Hg, T4时(113±9)mm Hg明显高于T3时的(87±13)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时,实验组患儿相邻时间点的收缩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0、T1、T2、T3、T4时的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心率T1时(124±10)次/min显著高于T0时的(97±6)次/min, T4时(132±10)次/min显著高于T3时的(91±8)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为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知晓率均为0。实验组患儿的睁眼时间(6.3±2.4)、拔管时间(12±4)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7±1.6)、(18±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熵指数监测联合肌松监测有利于稳定患儿在手术中不同时段的血压和心率,减少全麻患儿在手术中的体动反应,缩短了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结果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60min患者BG、MAP、PaO2控制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拔管后30min、拔管后60min躁动病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2、4、6h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4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B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中不同时间点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血糖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术中麻醉药用量减少、术后苏醒快、离开手术室时间早,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全身麻醉组术中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同时表现血压增高,心率增快,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应激反应小、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姜晓  陈普蒙 《河北医药》2023,(2):245-248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机体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选取武汉市第九医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90例患者,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全麻组,每组45例。全麻组行单纯全身麻醉,复合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长、拔管时长及气腹压力。结果 气腹后1 h、气腹后2 h、拔管时,复合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全麻组;气腹后1 h,复合组中心静脉压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2 h、拔管时,复合组氧合指数高于全麻组,血乳酸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顺阿曲库铵用量低于全麻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维持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改善机体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24 h简易精神状况量表评分和对照组麻醉后24 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导致老年骨科患者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癌切除术采用不同浓度的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术后苏醒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采用注射用丙泊酚与0.5 MAC七氟醚联合麻醉;实验组(n=40)采用注射用丙泊酚与1.0 MAC七氟醚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拔管时(T0)、拔管5 min后(T1)以及拔管15 min后(T2)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及15 min后的血氧饱和度,两组拔管后15 min的心率水平及两组拔管5 min及15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管时及拔管5 min后的心率水平和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时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多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安全性高,躁动发生率低,剂量为1.0 MAC的七氟醚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每组34例。研究A组术中给予全身麻醉,研究B组术中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手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呼吸机拔除时间;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麻醉前,且研究A组平均动脉压(14.73±2.34)kPa、心率(83.07±3.02)次/min高于研究B组的(13.62±2.04)kPa、(78.30±2.7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术后麻醉清醒时间(8.82±3.23)min、呼吸机拔除时间(3.38±0.82)min短于研究A组的(16.28±4.03)、(6.93±1.2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5.88%(2/34)低于研究A组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选择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能够减轻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缩短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减少术后躁动发生率,麻醉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