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2.
3.
4.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立今  陈剑秋 《医学综述》2007,13(7):516-518
乳腺囊性增生过去曾有许多名称,2003年WHO乳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取消了这些病名,采用各种病变单独命名的方案。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乳腺囊性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而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乳腺囊性增生一词。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俊  邱维加 《华夏医学》2003,16(4):599-60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综述乳腺癌的影像表现,介绍钼靶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Metastases to the breast from extramammary neoplasms are very rare, constituting 2.7% of all malignant breast tumour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tumor metastatic to the breast is primary breast cancer. Rectal cancer metastasizing to the breast is extremely rare. We report a case of aggressive rectal carcinoma with metastasis to the breas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OP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86例浸润性导管癌中,OPN阳性表达率为53.5%,在Ⅰ、Ⅱ、Ⅲ级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38.1%、47.3%、74.7%,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分别是72.2%和40.0%,生存期≥5年和<5年的表达率分别是38.9%和78.1%; OPN的表达与5年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的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是预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明显升高,OPN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但OPN不能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乳腺黏液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癌,也称为胶质样癌,约占所有恶性乳腺癌病例的1%~6%[1-3]。文献报道MBC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偏低,陶玲玲等[4]报道约75.9%,尤其是较小的MBC,更容易误诊,而且单独对MBC超声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20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MBC 80例超声表现,旨在提高超声对其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乳腺癌钼靶X线片特征。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肿块10例,簇状细小钙化22例,局灶性致密影13例,结构紊乱4例,血管影增粗3例。结论:不典型肿块和簇样钙化是不典型乳腺癌的最主要钼靶X线片特点。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青年乳腺癌(附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6-01手术治疗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病程晚,平均10.8个月;临床Ⅱ、Ⅲ期患者占80.0%(48/60);病理分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淋巴结转移率60.2%(37/60);肿瘤〈3.0 cm 40例,〉3.0 cm 20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青年乳腺癌临床上有其特点,中晚期多见,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强调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b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筛选分析18例女性BLB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年龄35~76岁(平均50.8岁),占全部乳腺癌的6%.18例BLBC均为高级别浸润性导管癌(Ⅲ...  相似文献   

12.
吴艳梅 《医学综述》2011,17(20):3152-3155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极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无辐射特点,对乳腺检查具有独到的优势。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鉴别复发有重要作用,能监测到原位癌、多灶性癌,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现就乳腺癌MRI影像表现及MRI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予以综述,旨在促进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病例的个体化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乳腺癌保乳手术病例,总结其个体化处理的经验体会。结果除1例患者外,所有乳腺癌保乳手术病例均实施综合治疗,中位随访12.7个月,局部复发率0.03%。实施乳腺癌保乳手术前需认真考虑患者的精神状态、经济状况、年龄、是否合并乳腺结核等个体化状况。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必须规范化,但正确的个体化处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自1985年至1989年5月,为6例乳癌患者作根治术的同时,一期作带血管神经肌蒂背阔肌岛状肌皮瓣移位重建乳房,全部取得成功。较详细讨论几个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季亚莉  鲁东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2):1108-1109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肿块好发于两乳腺外上和外下象限,其中髓样癌24例(34.78%),浸润导管癌19例(27.53%),单纯癌17例(24.64%),硬癌5例(7.25),腺癌1例(1.45%),浸润癌2例(1.90%),肉瘤1例(1.45%)。肿块见分叶征41例(59.42%),毛刺征16例(23.19%),见钙化50例(72.46%)。结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用6种凝集素PNA、SBA、WGA、RCA-1、BSL和DBSA对乳腺癌及 淋巴结进行标记。结果显示,有转移的乳腺癌中PAN标记率明显主于无转移者,并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癌的唾液酸化程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癌高。  相似文献   

18.
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在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Ku80、DNA-PKcs和ATM)在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3种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乳腺癌和14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Ku80、DNA-PKcs和ATM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Ku80、DNA-PKcs和ATM蛋白在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5%、54.5%和52.7%,在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9%、92.9%和71.4%;DNA-PKcs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χ2=6.975,P=0.008),而Ku80和ATM的表达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亦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ATM和DNA-PKcs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肿块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乳腺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Ku80的表达与患者的肿块大小和临床分期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在55例乳腺癌患者中,Ku80与DNA-PKcs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5,P=0.008);Ku80与ATM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325,P=0.015).结论 DNA-PKcs蛋白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Ku80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Ku80与DNA-PKcs及ATM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术前行淋巴化疗(lymphangial chemotherapy LC)对乳腺癌淋巴转移灶的治疗及预后影响。方法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实验组术前24h在肿瘤周围或瘤床皮下多点多方向注射表柔比星一活性炭混悬液(carbon activated absorbing epirubicin,Epi—CH)进行LC。对照组术前同时间静脉注射表柔比星水溶液行静脉化疗(intravenous chemotherapv VC)。在常规改良根治术清扫区域淋巴结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结内表柔比星药浓度,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后转移淋巴结的SPF(S期细胞比例)、APO(细胞凋亡)发生率及BCL一2表达。两组患者术后其他治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随访两组3、5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淋巴化疗后,LC组淋巴结内表柔比星药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C组术后阳性淋巴结其S期细胞比例(SPF)、细胞凋亡(APO)发生率及BCL-2表达与VC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3年及5年局部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者术后并发症如皮下积液、切口皮瓣坏死等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静脉化疗,术前LC能显著提高淋巴结内有效药浓度;能促进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凋亡的发生;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