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并对化放疗均不敏感,故预后极差.其病理特征之一是肿瘤中有大量的结缔组织形成反应.而胰腺星形细胞(PSCs)在这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并通过与胰腺癌细胞的相互作用,对胰腺癌细胞的增生、侵袭和转移有重要作用.本文就PSCs在胰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诊断晚、转移早、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7%。虽然严重的间质纤维化以及乏血供为PDAC组织的重要特点,但肿瘤细胞周围常伴有大量的新生血管。许多细胞因子通过胰腺星状细胞(PSCs)这个“桥梁”直接或间接对肿瘤血管生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不是很明确。同时也有实验结果显示,活化的PSCs分泌的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成正相关。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的特征之一,血管生成对于PDAC的持续生长、侵袭和转移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PDAC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就PDAC微环境中PSCs对PDAC的血管生成影响展开相关论述,并探讨了靶向PSCs阻断其功能的潜在癌症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危害严重,血管生成对于胰腺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胰腺星状细胞(PSC)是胰腺癌ECM的主要来源,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有利的微环境.PSC能够在离体和在体水平促进胰腺癌血管生成,而对胰腺癌血管生成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发展和转移规律,为细胞和分子水平治疗胰腺癌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胰腺质地是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胰瘘(POPF)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胰腺质地的判断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研究发现,胰腺星状细胞(PSC)的活化与胰腺的纤维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其活性可能影响胰腺质地。因此,本研究探讨PSC活跃度预测PD术后临床相关性胰瘘(CR-POPF)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连续收治的101例行PD术患者的切缘处胰腺病理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检测PSC的活跃度,并进行分级。分析PSC活跃度与胰腺质地及CR-POPF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与CR-POPF发生的关系,用ROC曲线评价PSC活跃度预测CR-POPF的效能。结果:101例患者中,41例(40.6%)出现CR-POPF。分析结果显示,随着PSC活跃度等级的升高,CR-POPF发生率呈明显递减趋势,不同的胰腺质地之间,PSC等级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C活跃度与胰腺质地的硬度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456,P0.001),而与CR-POPF发生率之间则存在明显负相关性(r=-0.539,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胰腺病理、PSC活跃度分级、术前体质量指数、胰管直径、术前总胆红素、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与CR-POPF的发生密切相关(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C活跃度分级(OR=0.24,95% CI=0.10~0.56,P0.001)和术前总胆红素(OR=1.01,95% CI=1.00~1.01,P=0.008)是CR-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SC活跃度预测CR-POPF的AUC为0.795(95% CI=0.708~0.8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和87.8%。结论:PSC活跃度等级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胰腺的质地情况,是预测PD术后CR-POPF的有效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抗胰腺纤维化研究进展。方法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并作综述。结果胰腺星状细胞的活化与胰腺纤维化密切相关,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可为临床治疗慢性胰腺炎提供新的途径。结论胰腺星状细胞是胰腺纤维化发病的关键环节,并逐渐成为抗胰腺纤维化及治疗慢性胰腺炎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肿瘤微环境中整合素、肿瘤代谢和肿瘤细胞与胰腺星状细胞的关系,旨在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靶点和思路。方法对国内外以胰腺星状细胞、整合素、氨基酸代谢等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治疗靶点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结果针对胰腺导管腺癌的靶向药物研究目前正蓬勃开展,但均停留在动物及临床试验阶段。ProAgio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性蛋白,对胰腺导管腺癌微环境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胰腺星状细胞的活化及其分泌、丙氨酸代谢等具有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抗纤维化及抗肿瘤的双重作用。结论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ProAgio、整合素αvβ3、丙氨酸代谢等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作用已部分阐明,但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并可能成为全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胰腺星形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是一种与肝星状细胞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在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胰腺纤维化的过程起重要作用。本文就PSC的特性及其在胰腺炎症以及肿瘤中的作用、PSC的激活及其相关调控和靶向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1982年Watari等给予小鼠负载维生素A,第一次用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描述小鼠胰腺的维生素A储存细胞,在328nm紫外光下,胞浆内的维生素A发出特征的迅速减弱的蓝绿色荧光。1990年Ikejiri用电子显微镜在正常人和大鼠胰腺识别这种细胞。1998年Apte和Bachem等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从大鼠和人类胰腺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星状细胞〔1,2〕。胰腺星状细胞(PSCs)分为静止和活化两种表现型。静止的PSCs占所有胰腺细胞的3·99%,分布于小叶间和腺泡间,胞体圆形,有长的胞浆突起环绕相邻腺细胞的基底。胞浆内含脂质小滴,维生素A自体荧光显示阳性。活化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胰腺星状细胞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胰腺星状细胞的生物特性、激活机制、调节PSCs活性的细胞内信号通路等研究,更好地介绍PSCs与慢性胰腺炎的关联,为临床治疗慢性胰腺炎提供新的途径。胰腺星状细胞逐渐成为抗胰腺纤维化及治疗慢性胰腺炎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切除率低、预后差,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下降,但其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疗效仍不尽人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历了原形的出现、日臻完善和标准化模式3个阶段,这期间许多学者对手术进行了探索。近年来,对于胰腺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已形成共识,提倡在临床研究前提下争取R_0切除的扩大淋巴结清扫,能提高手术切除率的联合静脉切除已为外科医生普遍接受,联合动脉切除多数持否定态度,对于有远处转移的少数病例,经过选择可行联合脏器切除。新辅助治疗已成当下热点,但其适应症与具体的治疗方案尚无一致的意见。胰腺癌分子病理分型标志着人们对这种高度异质性肿瘤的深入认识,将为根本改善胰腺癌的治疗现状带来希望。本文就胰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和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干细胞(PCSC)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胰腺癌的耐药、转移机制关系密切。PCSC的表面标志物、分离、鉴定、信号通路、微环境、耐药、转移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将为临床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恶性度高,预后差,常规治疗药物及靶向药物对其治疗效果不佳.其中,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对其耐药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纳米药物因合适的粒径、在外周循环中的高稳定性以及高渗透长滞留效应,再结合如光敏、pH敏感等策略控制药物的释放,从而有效地通过肿瘤微环境靶向癌细胞,是治疗胰腺癌的新思路.笔者回顾了目前胰腺癌治疗中纳米药物的...  相似文献   

13.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手术切除率低。近年来,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由于PDAC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及低免疫原性,PDAC的免疫治疗并不尽如人意。结合PDAC的微环境特点,笔者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以及肿瘤疫苗等在PDAC治疗中的进展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早期难以诊断、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及免疫调节与PDAC的发生密切相关,生物学微环境的研究可能为这种致死性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笔者就PDAC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有很高的远处转移率、复发率及致死率。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干细胞(CSC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以及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CSCs标记物对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分析有潜在价值,并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胰腺癌预后不良可能由胰腺CSCs的存在引起的,因此,对胰腺CSCs的研究与鉴定将有助于胰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与新疗法的推出。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干细胞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治疗抗性与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其中的调节机制仍不清楚。深入研究特定微小RNA调控胰腺癌干细胞的作用,对于阐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望为胰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胰腺星状细胞(PSC)是位于胰腺小叶和腺泡周围的一种多能细胞。PSC在正常胰腺中处于静息状态,而在各种病理生理条件的刺激下,PSC会被激活,激活后的PSC可以转化为类似于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态表型。与静息态相比,激活态PSC可以增殖并主动迁徙,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并作为胰腺疾病微环境的重要组分参与调控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病程进展。同时,大量的研究阐明了PSC具有功能异质性,因其细胞标志物和功能学的差异分为不同的细胞亚群,这些亚群可以单独或协同地调节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PSC的相关外泌体可以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侵袭,并以此调控胰腺癌的病情发展。在慢性胰腺炎中,激活态PSC及其衍生的外泌体更是启动和促进胰腺纤维化的重要组分。因此,探讨PSC的功能异质性和其相关的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可以为胰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