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鉴定木香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效应物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木香中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对挥发油及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的体外抑制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GC-MS法分析鉴定了木香挥发油中59个成分,其主要成分为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雪松烯醇、α-榄香烯、环辛二烯、桉叶(油)醇、α-芹子烯、丁子香烯、长松叶烯、7-甲基-3,4辛二烯等,占挥发油总量的72.91%;首次发现木香挥发油及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具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结论:GC-MS法分析鉴定了木香挥发油中59个组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木香挥发油及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成分具有显著的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效应物质源于挥发油中萜内酯类及萜烯类成分。  相似文献   

2.
岩木瓜挥发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岩木瓜的挥发性成分并研究其抗血栓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GC-MS鉴定化学成分;测定氧化产物水平研究抗氧化作用;用Born比浊法测定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从挥发油中检出198个色谱峰,鉴定5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06%,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脂肪酸类成分;岩木瓜的挥发性成分没有抗氧化作用,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弱的抑制作用.结论:岩木瓜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国内七个地区的9个市售肉桂样品进行鉴定,并对5个样品挥发油中的肉桂醛、咕巴烯等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果5个样品被鉴定为肉桂,其它样品为桂皮;被测样品挥发油中桂皮醛的含量在33.43%~71.19%。结论采用这两种方法均能准确地鉴定肉桂,GC-MS法能以挥发油中桂皮醛含量为指标很好地控制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肉桂、桂枝药材中桂皮醛、肉桂酸和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对不同产地肉桂和桂枝的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广东、广西和福建肉桂、桂枝为研究对象,使用Agilent 1260ll HD-C18-80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不同产地的肉桂和桂枝及福建漳州产肉桂植株的老叶、嫩叶及嫩茎皮中挥发油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广东产肉桂中桂皮醛、挥发油含量最高,福建漳州产肉桂中含量最低;福建漳州产肉桂不同组织部位的桂皮醛和挥发油含量也存在差异,嫩叶、老叶及嫩茎皮均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不同产地肉桂、桂枝及福建漳州产肉桂植株不同采收部位中肉桂酸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广东肉桂中肉桂酸含量最高,福建漳州肉桂植株的老叶和嫩叶含量最低。结论:不同产地肉桂、桂枝及同一产地肉桂植株的不同采收部位中桂皮醛、挥发油及肉桂酸的含量存在差异。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不同产地肉桂药材质量综合评价及福建漳州产肉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评价桃红四物汤各分离部位对体外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效应物质基础。采用比浊法测定体外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改进凝血酶时间法测定抑制凝血酶活性;采用UPLC-Q-TOF-MS对各分离部位进行定性分析鉴定。桃红四物汤醇沉沉淀部位、醇沉上清液部位及20%~30%醇洗脱部位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不溶部位、醇沉上清液部位及40%~70%醇洗脱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芳香酸类成分、苷类成分和苯酞类成分是醇沉沉淀部位、醇沉上清液部位及20%~40%醇洗脱部位的主要成分。桃红四物汤抑制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及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主要效应物质基础是芳香酸类成分、苷类成分和苯酞类成分。该实验为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方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证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系樟科(Lauraceac)植物,为广西主产中药材之一。历代本革均有较详细的描述,功能“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国内除在挥发油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外,对其他尚少有详细报道。国外曾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测定桂皮挥发油含有36种成分,近来,Akira Yagi等从日本产桂皮中分得抗变态反应活性成分。我所药理室用桂皮水煎剂进行冠脉流量、耐缺氧等动物试验,获得较好的结果,并发现水提取物具有抑制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抑制抗体形成,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我们取广西玉林地区麻垌公社产桂皮粗  相似文献   

7.
<正>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系樟科(Lauraceac)植物,为广西主产中药材之一。历代本革均有较详细的描述,功能“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国内除在挥发油方面作了一些工作外,对其他尚少有详细报道。国外曾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测定桂皮挥发油含有36种成分,近来,Akira Yagi等从日本产桂皮中分得抗变态反应活性成分。我所药理室用桂皮水煎剂进行冠脉流量、耐缺氧等动物试验,获得较好的结果,并发现水提取物具有抑制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抑制抗体形成,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我们取广西玉林地区麻垌公社产桂皮粗  相似文献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胸舒颗粒剂中肉桂酸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舒颗粒剂由肉桂、人参、冰片等组成,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其中肉桂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液凝固作用,能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对犬冠脉和脑血管有短暂的扩张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1]。肉桂所含肉桂酸体内外试验都能明显对抗由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其剂量与反应之间呈量效关系[2];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减轻心绞痛的发作。因此,肉桂酸是胸舒颗粒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控制肉桂酸的含量有利于控制其质量。笔者采用RP-HPLC法测定了胸舒颗粒剂中肉桂酸的含量,结果如下。1 仪器与试药LC-6A日本岛津高…  相似文献   

9.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肉桂中有效成分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6个产地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rTM(钻石)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85nm;温度:20℃;流动相:乙腈-0.3%磷酸水溶液(35:65);流速:1mL·min-1.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产自越南的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平均粒径变化对肉桂超细粉中挥发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备了粒径在355-8μm之间的样品,采用常温留样试验考察,连续追踪6个月中各样品中桂皮醛的含量。结果:各样品中桂皮醛的含量在6个月内呈下降趋势,超细粉中桂皮醛的损失比普通粉的小。结论:肉桂经过超细粉碎后有利于挥发性成分的保存。  相似文献   

11.
平均粒径变化对肉桂超细粉中挥发油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平均粒径变化对肉桂超细粉中挥发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备了粒径在355~8μm之间的样品,采用常温留样试验考察,连续追踪6个月中各样品中桂皮醛的含量。结果:各样品中桂皮醛的含量在6个月内呈下降趋势,超细粉中桂皮醛的损失比普通粉的小。结论:肉桂经过超细粉碎后有利于挥发性成分的保存。  相似文献   

12.
王杰  史德胜  刘冰  周军  邵建强  唐素芳  闫东 《中草药》2015,46(24):3687-3690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对中药牡丹皮和肉桂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量的影响。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制备工艺制得的牡丹皮配方颗粒中丹皮酚的量及肉桂配方颗粒中桂皮醛的量,对其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常规工艺制得的配方颗粒中丹皮酚和桂皮醛的量明显低于先提取挥发油,药渣提取物干燥后,再将挥发油直接喷洒或环糊精包合后加入制得的配方颗粒。结论含挥发性成分中药牡丹皮和肉桂配方颗粒的最佳工艺为先提取挥发性成分,剩余药渣进行煎煮,然后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包合,制粒时再将其加入。  相似文献   

13.
在已知的活血祛瘀药物中,丹皮的主要成分丹皮酚、桂皮的主要成分桂皮醛和日本 栝楼的主要成分栝楼酸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的血小板聚集。为了阐明这些药物成分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它们对人的血小板中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皮酚和栝楼酸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而使血栓素A_2(TXA_2)的生成减少,桂皮醛通过抑制  相似文献   

14.
比较肉桂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及其自身透皮吸收行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GC-MS分析成分并用HPLC测定其中桂皮醛含量。选用大鼠腹部皮肤,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氮酮为阳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比较肉桂油和桂皮醛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和自身的透皮吸收性质。结果表明,肉桂油得率为(3.55±0.36)%(n=3),肉桂油中桂皮醛质量分数为(73.48±0.21)%(n=3)。与空白组相比,肉桂油、桂皮醛、氮酮组的增渗倍数(ER)分别为3.56,1.13,2.47。肉桂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醛单体24 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63.30±0.98)%,(51.03±3.34)%(n=4)。肉桂油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显著优于桂皮醛,表明存在多成分协同作用。肉桂油中的桂皮醛比桂皮醛单体透过率更高,提示可能存在"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肉桂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道地产区包括我国广东、广西2省和越南部分地区。肉桂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黄烷醇类、萜类、木脂素类、酚酸类、多糖类等成分,传统认为肉桂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酸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对肉桂资源、化学成分、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挥发油、多酚类、二萜类等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分析生源途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议对肉桂进行挥发油、多酚类、黄烷醇类、二萜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聚焦其中多酚类、黄烷醇类和萜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肉桂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肉桂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包含挥发油、二萜及其糖苷、多酚类、黄烷醇及其多聚体、黄酮类等多种成分,近年研究表明,肉桂除了抗炎抑菌、降糖降脂、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作用外,还有明显的抗肿瘤功效。文章就肉桂的本草来源、活性成分、抗肿瘤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肉桂深入开发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比较肉桂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及其自身透皮吸收行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油,GC-MS分析成分并用HPLC测定其中桂皮醛含量。选用大鼠腹部皮肤,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氮酮为阳性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比较肉桂油和桂皮醛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和自身的透皮吸收性质。结果表明,肉桂油得率为(3.55±0.36)%(n=3),肉桂油中桂皮醛质量分数为(73.48±0.21)%(n=3)。与空白组相比,肉桂油、桂皮醛、氮酮组的增渗倍数(ER)分别为3.56,1.13,2.47。肉桂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醛单体24 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63.30±0.98)%,(51.03±3.34)%(n=4)。肉桂油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显著优于桂皮醛,表明存在多成分协同作用。肉桂油中的桂皮醛比桂皮醛单体透过率更高,提示可能存在"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挥发性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挥发油的成分,了解不同产地药材挥发性成分的差别,为白花蛇舌草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蛇舌草挥发油,测定其挥发油出油率,并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挥发油出油率为0.25%~0.30%;分别检出24~28个化学成分,其中广东产白花蛇舌草含主要成分16个,江西产白花蛇舌草17个,广西产白花蛇舌草14个.结论广东、江西、广西白花蛇舌草挥发油出油率基本相同,但化学成分有所差异;挥发油成分以脂肪酸及脂肪酸酯类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肉桂中有效成分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6个产地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l^TM(钻石)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85nm;温度:20℃;流动相:乙腈-0.3%磷酸水溶液(35:65);流速:1mL·min^-1。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产自越南的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肉桂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化橘红6种黄酮成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并对其进行构效关系分析。方法 分别制备大鼠富血小板血浆(PRP)和洗涤血小板,采用比浊法检测6种黄酮成分在PRP或洗涤血小板中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6种黄酮成分均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其中川陈皮素抑制作用最强,随后依次是桔红素、橙皮素、柚皮素或橙皮苷、柚皮苷;与在PRP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比较,黄酮成分在洗涤血小板中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显著提高,此外,其抗血小板的构效关系与在PRP中是一致的。结论 化橘红黄酮对大鼠PRP或洗涤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甲氧基和酚羟基数目以及A环C7羟基可影响黄酮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