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尿路感染(以下简称尿感)是由病原菌侵犯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性病变。分为下尿路感染与上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据普查,本病发病率为人群的0.91%,好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10,以农村妇女和育龄妇女发病率最高[1]。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尿感取得了可喜进展,现将所收集的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尿感的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尿感属中医“淋证”范畴,对其病因病机,古代医家认为是“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现代文献认识与此基本一致。患者感受湿热疫毒之气,或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之后,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恼怒伤肝,气郁化火,肝郁不舒,火…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列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研究集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开运  马骥 《中医药学刊》2003,21(3):431-432
从六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作了综合,即: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乳腺癌的辨证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并发症治疗、放疗、化疗副作用的中医药治疗、外治法、精神疗法。指出,早期应以手术为主,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可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防止术后转移。还应注意应用外治和精神疗法。  相似文献   

4.
蔡宇  金君梅 《陕西中医》1998,19(1):45-46
<正>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重症疾病之一。属于中医之“中风”范畴,中医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研究已被列为“九五”攻关的主要项目之一,笔者就近年中医治疗及研究此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h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 ,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多发病 ,而现代医学目前对本病尚缺乏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祖国医学对本病有其独特、深刻的见解 ,近年 ,大量文献报道了中医药治疗本病时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笔者概述如下。1 治法方药1.1 辨证分型治疗 赵秀丽[1] 报道本病 47例 ,分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 4型 ,分别予归芍地黄汤、保元汤、参芪地黄汤、桂附地黄汤 ,同时兼治标祛邪 ,兼湿热者 ,加苍术、黄柏等 ;夹瘀血者 ,酌加丹参、鸡血藤等 ;夹寒温者 ,加桂…  相似文献   

6.
王露  刘福明 《江苏中医药》2015,47(11):83-85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以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由AS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S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辨证论治、专方或经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但是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辨证分型没有统一标准,临床研究样本量偏少,实验设计不够严谨等。因此,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扩大样本量,科学设计临床实验,能够对本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研究,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目前的主要有本虚标实说、少阴相关说、水湿论治说、从肾论治说。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ionat hemorrhege)属中医血证中“吐血”、“便血”的范围,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证候,迅速有效地止血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许多临床工作者开展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UGH)的研究,在辨证施治研究,止血药筛选,给药途径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简要将近年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1UGH的病因病机 UGH一般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及胰管和胆道出血.呕血和(或)黑便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谭荣益等认为UGH的原因很多,究其特点,出血之责不外为血受气、火之患.《景岳全书·血证》“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气虚不能摄血,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或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外治法等)进行了综述,提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和病毒变异。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近年来 ,中医治疗本病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将近 1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中医专家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俞氏[1] 认为 ,本病的发生与人的精神、生活、体质因素有关 ,其中精神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 ,而体质因素则是发病的病理基础。柴氏[2 ] 认为 ,本病病机除肝肾阴虚、肝阳亢盛外 ,还可有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柴氏[3 ] 主张以虚实为纲来分析本病的病因病机 :偏于实者 ,多由素体阳盛 ,肝气偏激 ,或七情所伤 ,气血逆乱 ,形成以肝火炽盛、肝阳上亢为主的病因病机 ;偏于虚者 ,多…  相似文献   

12.
综述近年国内应用中医药治疗淋病概况,包括抗淋菌中药,方剂的实验研究及筛选,淋病的中医内治,内治外洗,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对照,针灸及淋病后综合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配合手术在放、化疗治疗乳腺癌过程中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在保乳术后的生活质量;在晚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等方面应具有的重要作用。相关文献从微观或整体水平的深入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参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所取得的可见成果,展示了中医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鲍宜桂 《陕西中医》1999,20(8):379-382
<正> 糖尿病是一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在传统的肾虚为本,阴虚燥热观点的基础上,近年来不少学者又提出了脾虚、肝虚、瘀血等病机理论,这无疑拓宽了临床思路,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因病机 郭振球认为本病主要原于火邪为患,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产生火邪的主要原因。王胜全认为本病多由于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形体肥胖,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而成。施今墨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是综合性的,尤与情志不舒、厚味、醇酒  相似文献   

15.
陈维琴 《国医论坛》2001,16(4):50-52
支气管哮喘发病率较高 ,该病反复发作 ,有相当部分患者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 ,乃至肺心病。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支气管哮喘认识的逐步深入 ,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支气管哮喘属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 ,其发生是由宿痰伏于肺 ,复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诱因引触 ,痰随气升 ,气因痰阻 ,相互搏结 ,壅塞气道 ,肺失宣降而喘促痰鸣。哮喘发作期以标实为主 ,缓解期以本虚为主 ,反复发作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特征。本病多以风、寒、热、湿、痰、瘀为标 ,以肺虚、脾虚、肾虚为本。肺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乳腺癌的病因病机,从辨证分型、专方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3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急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在治疗上国外专家已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抗病毒治疗和调节机体免疫力方面,但这些努力迄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国内学者已越来越多地重视中医中药的治疗,并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拟将近年来搜集的有关资料加以归纳综述,以期提供信息,开拓思路。 1 病因病机陈氏认为,乙肝的病因是疫毒之邪,其性似湿热,但与一般湿热不同。患者受疫毒之邪长期慢性损害,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两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简称肺纤维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和已知病因引起的继发性肺纤维化。狭义系指原因不明,病变局限于肺部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是遍及全世界的常见病,近10年发病率及病死率皆升高,本病是一种持续发展疾病,目前西医治疗尚无良策,预后不佳。继发性肺纤维化发展则较为缓慢,由外因引起者去除病因后肺纤维化可停止发展。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希望能对本病研究提供参考。1 病证归属及病机、治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以女性多见 ,对面容影响较大 ,是皮肤科的疑难病症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 ,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本文就近几年中医治疗黄褐斑作一综述。1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与脏腑 ,尤其是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以及由此引起的气血不和有关。1.1 肝气郁结 钟以泽[1] 认为忧思抑郁 ,肝气郁结 ,肝木克土 ,致脾虚失运 ,痰湿凝聚 ,秽浊之气循经上熏于面、凝滞肌肤可导致本病发生。周继刚[2 ] 认为本病可由肝郁气结 ,郁久化热 ,灼伤阴血而成。张青山[3] 将本病实证归结为肝郁气滞 ,气血不畅…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辨证施治、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含针灸、推拿、外敷)及中医经上方面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进展。认为深入研究和各医药、从根本上寻找防治糖尿病的新地,是当中国医学界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