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当前全球疟疾形势和防治进展,全面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与疟疾斗争的经验教训,以疟疾传播动力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今后全球控制和消除疟疾的策略和展望,对于当前我国疟疾消除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属于单一疟疾流行区,间日疟流行于全省各地。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发生两次疟疾暴发流行。1988年通过原卫生部考核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1989年以来,疟疾疫情有所波动,但均不超过1/10万。2010年山东省启动消除疟疾工作,原省卫生厅下发消除疟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全省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连续两年下发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目前已顺利完成82个县和2个市的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自启动消除疟疾工作以来,山东省认真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疟疾项目,圆满完成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另外,省财政每年列出专项经费用于疟防工作。2010—2015年山东省疟疾防治经费累计投入5 092.49万元,从经费上保证了消除疟疾工作顺利实施。为满足消除疟疾工作需要,该省通过分级培训的方式开展了各种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各级镜检员15 494人次,临床医生56 382人次,疟疾防治人员34 624人次。全省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乡四级疟疾镜检网络系统,每年均按照指标要求开展血检工作,2010—2015年共血检发热病人1 774 321人,检出疟疾病人747例,检出率为0.42‰。严格按照"1-3-7"工作管理要求开展病例的管理和疫点调查处置工作,2010—2015年山东省共报告疟疾病例819例,开展疫点处置819个,有效避免了疫情扩散及二代病例的发生。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消除疟疾工作,广泛宣传疟疾危害和防治知识,全省各级疾控机构结合"4.26"全国疟疾宣传日,每年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2010—2015年山东省累计发放健教材料7 040 504份。山东省已连续三年无本地感染病例,但逐年增加的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为消除疟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针对当前疟疾形势,山东省在继续做好消除疟疾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全省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历史上是我国疟疾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20世纪50年代调查,全省51.83%人口居住高疟区和中疟区,居民带虫率为14.83%。经过几十年综合防治,1972年广东省大陆地区消灭了恶性疟。2010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省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2010—2015年全省共完成了疟疾防治人员培训86 071人次,其中培训临床医生325 545人次,检验人员31 776人次;县级和乡镇级疟防人员、临床医生、镜检人员及乡村医生接受疟疾诊治培训及镜检知识培训的比例均达到95%以上。2010—2015年7月31日,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共773例,全为输入性。其中恶性疟478例、间日疟206例、卵形疟21例、三日疟4例、诺氏疟原虫1例、混合2例,未分型61例。死亡疟疾病例共5例。5年来全省利用各种方式开展疟疾健康教育,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9 557 693份,有效地提高了全省人民的疟防意识,真正做到了"消除疟疾,全民参与"。全省取得的成绩主要有:2010—2015年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确诊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诊断后24 h内报告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报告疟疾病例中3 d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比例达到100%;报告疟疾病例中7 d内开展疫点处置的比例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河南省采取在一类县加强传染源控制与媒介防制,二类县清除疟疾传染源,三类县加强监测和输入病例处置等策略措施。2010—2015年6月30日,共血检"三热"病人547万余人次,发现并规范治疗疟疾病例1 880例,所有病例均在24h内进行网络疫情报告。2012年以来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3 d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7d内疫点处置。随着消除疟疾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数逐步下降,全省已提前实现《行动计划》确定的阶段目标。2012年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历史性突破,提前4年实现国家"到2015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规划目标,并连续4年保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4年全省69个三类县100%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提前1年实现国家"到2015年所有三类县实现消除疟疾"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5.
广西曾是我国历史上四大高疟区之一,也曾是恶性疟和间日疟严重流行区。建国前部分地区居民脾肿率3%~58%,疟原虫阳性率7.1%~84.9%,年病例数在500万以上。1952—1958年全广西发病人数12.5万~54万,发病率68.08/万~103.88/万。1954年成立广西自治区卫生防疫站,1958年成立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各地市县卫生防疫站设置寄生虫病防治科(组),疟疾防治得以全面开展。1980年起发热病人血检成为发现传染源主要技术手段,血检覆盖至村屯,覆盖率不低于95%,当年全广西发病率降至4.76/万。1990年至1999年,广西报告病例11 557例,本地病例5 735例,发病率降至不足万分之一(1999年,0.95/万);2000年广西继续实施基本消灭疟疾及巩固成果策略,至2008年109个市县均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0—2009报告病例2 122例,本地病例289例,病例数较上个10年下降81.64%,内源性病例下降94.96%。2010年《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在自治区各级党政及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领导下,防治工作得以加强。针对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且逐年快速增长特点,主要加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广泛开展涉疟临床医生诊疗培训,同时巩固市、县、乡疟原虫镜检能力;二是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侧重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提高民众对疟疾了解,改善就医依从性;三是对返乡人员全员筛查,掌握一人,筛查一人,随访一人,早发现早治疗。2010—2015年,除2012年出现1例内源性病例外,其余2 068例为输入性,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10万以下,期间在2013年广西上林县出现输入性聚集性疫情暴发,经精心组织,科学防治,实现了无二代和死亡病例发生。至2016年1月,全广西所有县均已通过消除考核。  相似文献   

6.
疟疾是危害海南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且因气温全年皆适宜按蚊生长和疟原虫子孢子在蚊体内的发育和繁殖,故当地疟疾终年传播无休止期。1956年全省疟疾调查显示,居民疟原虫带虫率及脾肿率分别为40.3%及69.6%。自1959年开始在全岛开展大规模抗疟,1969年,海南省疟疾发病率为159.2/万,此后发病率持续下降,至1977年下降至30.5/万,1978年发病率上升1倍多,为63.44/万,此后虽个别年份发病率有所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至1999年,疟疾年发病率降至4.57/万。2010年,海南省按照国家的《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开展消除疟疾工作,病例数持续减少,并在2012年首次实现无本地报告疟疾病例,至2014年,海南省连续3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2014年屯昌县、文昌市陆续通过了省级消除疟疾考核。2010—2014年,市县级政府合计拨付1 403.39万元用于开展消除疟疾工作。近几年海南省开展消除疟疾的主要工作内容是:1发热病人血检;2病例报告、治疗、个案调查及疫点处置;3技能培训;4健康教育等。2010—2014年,每年血检率达1.28%~2.05%。所有网报病例均严格按照1-3-7模式开展防控措施,防止二代病例出现。足够的经费投入保障了大规模培训专业人员及群众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2010—2014年培训疟疾防治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及检验人员共16 854人次,发放各式健康教育资料共170多万份。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在消除疟疾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很多的困难与挑战。首先是部门间合作机制有待加强;第二是输入性病例造成的威胁;第三是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解决;第四是基层疟防人员有所削弱;第五是宣传力度仍然不够。  相似文献   

7.
云南历史上曾是疟疾高度流行的地区,疟疾严重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经过几十年的艰苦防治,云南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云南省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2015年年底,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至2014年底全省发病444例,发病率0.95/10万,与2010年全省疟疾发病2 115例,发病率为4.63/10万相比,发病率下降79.48%,本地感染下降93.68%,全省129个县仅边境9个县有本地感染。省级培养各类人员3 443人次,州(市)及县级培养各类人员71 518人次。完成"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2 307 782人次,疟疾现症病人治疗27 454人、休止期根治96 535人次,疫点调查和处置4 569个,网报1 537病例复核,自2010年起规范治疗率保持100%,自2013年起,24 h报告率保持99.8%以上,3日流行病学调查率也保持99.4%,全省疫点处置保持94.3%以上,且本地感染病例疫点处置率达100%。投入专项经费18 835.53万元。建立68个疟疾咨询服务站和多部门合作机制,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疟疾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项目达到阶段性目标,但疟疾仍然面临输入病例威胁和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茂名市茂南区疟疾流行、防治现状,探索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 10年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32 253人,共检出疟原虫感染者5人,感染率15.50/10万,皆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恶性疟,4例间日疟,无二代病例感染;2010—2013年共捕获按蚊5 682只,经鉴定未发现引起疟疾流行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茂南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6.33%和74.44%。结论茂南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疟疾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措施,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疟疾曾是浙江省主要传染病之一,建国后发生了3次大流行,经过反复防治,发病大幅下降。1988年全省以县为单位发病率均降至1/万以下,1993年通过了原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此后,全省疟疾防控工作进入了全面监测阶段。2005年后,受邻近流行省份疟疾疫情影响,疟疾输入病例人数急剧上升,个别乡镇出现了局部暴发点。2009年,浙江省作为全国6个试点省份之一率先启动了消除疟疾试点工作,2010年按国家统一行动开始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并确定2016年在全省范围内消除疟疾。2012年,海盐、安吉两个消除疟疾国家试点县均通过了原卫生部组织的考核评估,达到了以县为单位的消除疟疾目标,2013年舟山市以市为单位率先在全国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目前,全省各县(市、区)消除疟疾行动进展顺利,至2015年底,各市均已完成对所辖县区的消除疟疾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了解《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目标实现和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推进消除疟疾进程,不断完善四川省消除疟疾策略措施提供依据。于2015年8—10月,按照《关于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中期评估方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5〕643号)要求,通过听取汇报、资料审核、现场评估等方法,认真开展了四川省消除疟疾中期评估工作。通过评估,认为四川省实现了既定阶段消除疟疾目标,主要任务指标顺利完成,各项疟疾防治措施都得到落实。通过加强培训、建立参比实验室,消除疟疾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促进了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交流了对输入性疟疾开展监测、诊断与治疗的经验,增强了务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抽查疟疾流行二类县、三类县进行资料审核、走访乡镇等现场评估,被评估县均完成了《四川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确定的工作指标,实现了阶段目标;根据防治措施、现场考核和保障措施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分,4个县的中期现场评估得分平均为94.1分。通过中期评估,总结了防治经验,认清了消除疟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四川省输入性疟疾疫情形势严峻,对消除疟疾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输入性疟疾管理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关部门参与、责任明确、依法管理、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只有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加强输入性疟疾管理,加强消除疟疾后的监测工作,才能进一步巩固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孟州市疟疾流行概况及防治历程,总结孟州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评价疟疾防治效果,为全面实现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及开展考核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孟州市1950—2015年疟疾防治规划、计划、技术方案、疫情报告数据、防控措施和效果等资料,按照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消除措施、保障措施、防控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经60多年的反复防控,孟州市疟疾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疟疾发病率从最高的123.23/万(1964年)降至1982年的1/万以下,2010年起无本地病例报告。疟疾防控工作经历了控制流行、基本消灭、后期巩固监测和消除疟疾4个阶段。2010年以来建立了消除疟疾机制、年血检率达1%以上,疟疾监测网络健全,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发现及时,疫情处置规范。结论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孟州市已连续8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经省、市组织考核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境外输入性疟疾会持续存在,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及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继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昌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南昌市消除疟疾工作,为制订消除疟疾达标后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市1950—2015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南昌市疟疾流行特点与防治历程,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疟疾曾是危害南昌市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地方性传染病,1950—2015年间疟疾年发病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1950—1954年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1955—1962年略微下降(P0.01)后上升到1969年的最高发病率6 899.50/10万(P0.01),1969—1976年从高点下降(P0.01);1977—1985年开展大规模抗疟后年发病率急剧下降(P0.01),1987年发病率已降至10.01/10万,1988—2009年发病率继续下降(P0.01),2010年后年发病率均在0.5/10万以下。整个防治历程经重点防治、全面防治、基本消除疟疾、灭疟后监测阶段和消除疟疾5个阶段。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南昌市建立了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江西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疟疾达标评估工作,全市疟原虫血检56 586人,平均年度血检数达到总人口2.52‰,血片复核率为10.62%,发生的91例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媒介监测发现本地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结论南昌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保持5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后期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达州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评价消除措施,为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达州市历年疟疾疫情资料和防控材料,对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防治过程和评价消除措施。结果 1981—2013年达州市疟疾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994年发病率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006年以后无本地感染病例,流行周期不复存在;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防治过程分为控制疟疾流行、控制传染源为主、基本消除疟疾、巩固并消除疟疾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结论达州市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标准;但输入性病例风险存在,应完善长效防控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流动人员的疟疾防治工作,加强消除疟疾后监测并及时处置输入性疫情,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安市疟疾流行与防治历程,评估高安市消除疟疾工作,为今后和其他地区的疟疾消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安市1950—2015年疟疾疫情数据、防治策略和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后,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版)》要求,对消除措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高安市1969年疟疾年发病率高达440.94/万,经过几代疟防人员的不懈努力,2000年年发病率下降至0.038/万,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标准。随后的工作重点转为对重点人群监测,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至今共报告5例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全市29个镜检点累计血检不明原因发热病人6 851人次,血检率大于总人口0.5‰的标准,复核血片695张,复核率10.15%,共检出4例阳性病人。经疫点处置,未出现二代病例。媒介监测结果表明,高安市传疟媒介主要为中华按蚊,6—10月监测平均密度为14只/h。结论高安市自2005年报告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后,已连续10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9~2010年疟疾感染状况,为全省消除疟疾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全省抽样查阅部分市县2009~2010年疟疾防治资料,现场调查居民带虫率、人群IFA抗体水平、传疟媒介种类和媒介抗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抽查保亭县、白沙县、东方市、琼海市和澄迈县5市县2009~2010年共血检90441人,阳性208例(PV200例,Pf 8例),阳性率为0.23%,其中2009年血检阳性率为0.32%(194/61417),2010年为0.05%(14/29024),共处置疫点137个(白沙68,保亭34,东方35),均进行滞留喷洒、预防服药及健康教育。共采集居民滤纸血2406人份,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为0.62%(15/2406),小学生滤纸血2291人份,阳性率0.17%(4/2291);现场调查保亭县、白沙县、东方市3个市县居民4 654人,未检出阳性血样,居民带虫率为0%。结论海南省2010年疟疾流行水平大幅度下降,防治措施落实扎实,为全省消除疟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武陟县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武陟县消除疟疾工作,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武陟县1950-2013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3年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 疟疾曾是危害武陟县人民健康最为严重的地方性传染病,曾在1954、1964、1970年发生过三次大流行,防治工作经历控制流行、实现基本消灭、基本消灭后监测和消除疟疾4个阶段.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3年)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经费保障到位,按《河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和巩固工作,血检30 417人次,血片复核率为8.83%.结论 武陟县经过多年抗疟,自1988年至今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按照《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26345-2010),顺利通过了河南省消除疟疾考核验收,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陕西省开展消除疟疾初期的疟疾流行与防治能力状况,为陕西省消除疟疾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与现况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陕西省疟疾病例报告与处置、病原学检测、疟防能力现状及健康教育开展等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调查时段内全省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39例,年发病率为0.11/10万,分布在全省30个县(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疟疾病例构成比分别为38.91%、9.21%和51.88%。输入性病例占全部病例数的59.83%。病例实验室检测率、确诊率和规范治疗率为62.76%、48.12%、80.75%,24h网报及时率、个案调查率和疫点处置率为85.77%、75.31%和36.82%。居民和学生疟疾抗体阳性率为0.13%和0.20%。县级疾控医疗机构均能开展疟原虫显微镜镜检,乡级卫生机构仅45.74%能开展;县级疾控、县级医疗和乡级卫生机构疟防人员近5年培训率分别为40.00%、21.59%和10.07%,县级和乡级临床医生培训率为10.64%和11.86%,镜检人员疟原虫镜检技术培训率为11.31%和5.46%。结论陕西省疟疾流行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基层在疟疾诊断,健康教育,疟防能力建设方面还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舟山市疟疾流行概况,描述疟疾防治历程,评价消除疟疾措施及效果,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实施和消除疟疾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分析1950—2012年舟山市疟疾防治工作资料。结果舟山市以间日疟流行为主,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历史上共发生过四次流行高峰,1968年发病率达到1 864.90/10万。经过采取控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防制等综合性措施,疟疾流行呈现逐步下降趋势,2009年以来无本地病例发生。2010年起开展消除疟疾行动,发现输入性恶性疟6例,输入性间日疟2例。2012年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完成省级消除疟疾考核。结论舟山市在不同的时期采取的疟疾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消除疟疾行动有力地推动了疟疾防治工作,同时需要积极应对消除疟疾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肥西县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和分析消除疟疾的措施和效果,探讨消除疟疾的成功经验。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肥西县疟疾的流行趋势、防治措施、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60多年的积极防治,肥西县疟疾发病率从1970年最高的23 372.30/10万,2014年降至0.82/10万,2012—2014年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2015年经安徽省卫生计生委考核评估,达到卫生部消除疟疾标准。结论肥西县已达到部颁消除疟疾标准,实现了全县消除疟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