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进展性脑卒中在临床发生率高,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30%左右,且没有哪一种明确药物可阻止其发展,致残率、致死率高[1,2].因此,临床上若能在病程早期提前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脑卒中的进展,是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临床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期发现可能的规律,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脑卒中注册数据库,前瞻性连续登记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546例,其中进展性脑卒中80例,对照组为完全性脑卒中组,进行1∶1匹配研究,对可能引起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完全性脑卒中组相比,进展性脑卒中组既往有饮酒史、糖尿病史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更高,病程中体温升高及空腹高血糖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0.028,95%CI 0.001~0.982)、发热(OR=0.019,95%CI 0.000~0.931)对于脑卒中进展的贡献较大。结论徐州地区既往有高血压、饮酒史、糖尿病、血管狭窄及病程中发热的患者容易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伴发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率分别为51.43%、68.57%,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小板数量低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糖、高胆固醇、高LDL、低HDL、白细胞数量增多、高血小板平均体积、高血小板分布宽度、高FIB原容易促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进展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20%40%〔1〕,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一般脑卒中高,预后较差〔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因素与进展性脑卒中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包括:(1)高血压,(2)心脏病,(3)糖尿病,(4)TIA和脑卒中病史,(5)吸烟和酗酒,(6)高脂血症,(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体力活动减少、高盐及动物油高摄入、超重、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入院的60例新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 h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颈部及血管彩超、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与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0例)比较.结果 进展性卒中组既往有糖尿病史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例数及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5或P<0.01),收缩压水平低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1).结论 血压水平下降,高血糖,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是指在发病6h至1周内神经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或虽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展恶化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PIS是多种原因、病理生理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大动脉严重狭窄和(或)闭塞以及穿支动脉病变是最常见的原因.鉴于其共同表现是缺血区血流的严重减少,因此凡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缺血区域的血流严重减少的因素都可以视为PIS的危险因素.现对PIS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进展性脑卒中[1](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脑卒中发病后6~48 h内病情进展或阶梯式加重.目前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的处理尚存在争议,资料显示,伴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患者发生SIP的几率显著增加,尤其是病程长,血压控制不理想,收缩压低、脉压差小的患者发生SIP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35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按OCSP分为四型,比较各亚型的发生率,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完全前循环梗死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与其它亚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前循环梗死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腔隙性梗死和后循环梗死亚型(P<0.05).但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进展组高血压史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入院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糖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OCSP各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各不相同,完全前循环梗死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糖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121例TACI型SIP患者,首先对16个变量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阳性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SI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史、入院时体温、加拿大卒中量表(CNS)评分、高血糖、TG、纤维蛋白原、脑水肿、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8个变量与TACI型SIP发生显著相关(P〈0.05);脑水肿、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高血糖3个因素是SIPTACI亚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水肿、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高血糖在TACI型SIP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此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非进展性脑卒中1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近期感染发热发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近期感染发热是脑卒中患者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登记入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注册数据库进行管理,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组及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组,评估患者发病14 d、12个月美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有无出血等药物安全性,综合评估短期双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及mRS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2个月的mR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临床疗效的评价方面,在治疗后14 d,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的有效率(47.5%)及mRS评分的有效率(90%)均有所增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2个月时的NIHSS评分的有效率(72.5%)及mRS评分有效率(92.5%)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较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且不增加患者的颅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SI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及颈部血管彩超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IP组高血压34例,对照组高血压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P组高血糖35例,对照组高血糖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P组颈部血管狭窄28例,对照组颈部血管狭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颈部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脑内动脉狭窄、堵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1].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枕叶、脊髓等部位,由椎底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后循环进展性脑卒中一般是指在卒中发生后48 h内病情仍有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为严重的脑部神经功能障碍.后循环进展脑卒中的死亡率很高,预后不良,较易引发严重的后遗症[2].因此,应该探究其致病因素并加以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展性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病情呈进展性恶化,且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非进展性脑卒中高,因此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49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49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展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49例非进展性卒中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白细胞、尿素氮、血钠、头MRI/CT、MRA/CTA、早期发热、肺部感染、意识障碍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进展组的危险因素与急性期高血糖、早期白细胞增高、发热、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P〈0.05或P〈0.01),而与年龄、性别、高血脂等无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具有多种危险因素,高血糖、白细胞升高、发热等是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天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预后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和未好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对经过综合治疗的219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关指标与30天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营养支持、康复治疗、梗死面积、梗死后出血、年龄、并发症及Barthel指数是影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介入、改善缺血区供血以及防止并发症可能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波立维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波立维组(30例),波立维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波立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波立维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波立维可降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PIS患者66例,非PIS患者255例,摘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情况,并分析与PIS有关的可能因素,在将可能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02,95%CI:1.21~3.98,P<0.05),神经功能重度缺损(OR=3.37,95%CI:2.39~4.98,P<0.05)和既往脑卒中病史(OR=2.61,95%CI:1.87~4.22,P<0.05)为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糖尿病和既往脑卒中病史的重度神经缺损患者是发生PIS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P〈0.01),血管狭窄、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消化道出血、忧虑、精神紧张等也是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大约有27.8%33.6%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SIP)。因其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且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和理解,易导致医患纠纷。所以,临床医生应提高对SIP的认识,及早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急性期血压降低、高血糖、体温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C反应蛋白(CRP)升高、高脂血症、谷氨酸升高、高纤维蛋白原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