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听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8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行AIT治疗,疗效评估主要采用韦氏幼儿(或儿童)智力测验(WPPSI或WISC-R)或Gesell量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等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ABC分值及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分值变化的比较。结果:有7例患儿失访。实验组经过AIT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在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某些行为特征方面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在异常行为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IQ明显提高、ABC分值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分值下降的程度和IQ分值升高程度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ABC分值下降的程度与患儿基础智商呈正相关。结论:AIT可以改善孤独症患儿的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某些行为特征和发育水平,其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比较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听觉统合训练系统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11人。所有儿童在常规教育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上,实验组儿童另外增加AIT训练。在检测前、中段测评和治疗结束后用孤独症行为测试量表(ABC量表)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儿童在感觉、交往、运动和语言能力方面比对照组儿童明显改善,自我照顾能力轻微改善。结论听觉统合训练系统对孤独症谱系儿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游戏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疗效。方法 80例AS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实行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游戏疗法,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儿童神经心理行为量表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TEC、CARS、ABC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而神经心理行为量表得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或0.01)。结论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联合游戏疗法可有效改善ASD患儿社交能力、适应能力、运动及言语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2例孤独症患儿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症状[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及心智发育水平[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以发育商(DQ)表示]变化。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的CARS评分及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试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的DQ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且试验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相比单用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孤独症患儿相关症状、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及提高患儿心智水平方面效果更为显著,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心理护理在医教结合综合性干预孤独症儿童中的作用.方法 在对22例孤独症儿童进行医教结合综合性干预的过程中,运用临床心理护理策略,干预时间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对患儿进行ABC量表、PEP量表、Gesell量表评定,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2例孤独症儿童ABC量表得分有明显下降,PEP量表、Gesell量表得分有明显提高.结论 在综合性干预孤独症儿童时,临床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其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洁 《黑龙江医学》2014,(7):861-86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孤独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儿童孤独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 CARS)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CARS评分相对干预前均下降( 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儿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儿童孤独症的症状,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家庭训练对儿童孤独症辅助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82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孤独症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综合治疗,12个月后再次应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儿童ABC量表进行评估,其中符合条件在家中接受训练的20例,与从未进行家庭训练的20例进行对照.结果 CARS总评分改善分值家庭训练组为5.59±2.42,对照组为4.10±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5,P<0.05).结论 家庭训练为儿童孤独症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应重视其在儿童孤独症治疗中的地位,对能够在家中接受训练的患儿,在康复中心训练时应调整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殊教育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8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特殊教育,此过程注意个别化,因材施教。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对患儿接受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经过特殊教育6个月后,受试患儿ABC量表分值较治疗前降低,适应商(adaptive deviation quotient.ADQ)、PPVT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主要在语言、交往等方面有进步,情绪、异常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特殊教育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99-102
目的 探讨穴位电刺激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15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康复教育,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电刺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治疗总有效率、相关发育障碍儿童心理教育量表-3(C-PEP-3)、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评分展开比较。结果 观察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总治疗有效率为81.33%,高于对照组的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治疗后,两组C-PEP-3及ABC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有升高,CARS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有更为明显的升高及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行为问题,在康复教育的基础上予以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开展价值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4例心脾两虚型孤独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每日训练2 h,每周5 d,连续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归脾汤加减,每日1剂,每周5剂,连续3个月;采用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心理教育评估量表(PEP-3)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总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ABC、CAR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或P<0.05),观察组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从C-PEP-3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来看,观察组患儿在模仿、知觉、认知表现方面的评分改善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口语认知较对照组进步更明显(P<0.05)。结论: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听觉统合训练(AIT)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和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5月治疗的孤独症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IT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疗效和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语言交流障碍、部分行为特征分布情况及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智商(I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不理解指令[62.8%(27/43)1、词汇量少词语混用[39.5%(17/43)]、语言障碍[48.3%(21/43)16状轻微的患儿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7.2%(16/43)、18.6%(8/43)、25.6%(1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628、4.568、4.977,P〈0.05);观察组缺乏模仿性动作[39.5%(17/43)]、缺乏想象性游戏[14.0%(6/43)]症状轻微的患儿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16.3%(7/43)、2.3%(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780、3.888,P〈0.05);观察组ABC量表评分[(68.3±9.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5.1±11.6)分],观察组IQ评分[(67.1±1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1±1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4、3.098,P〈0.05)。结论听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和部分行为特征,减轻孤独症症状,促进患儿智力发育,近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并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和rTMS治疗,对照组1给予利培酮和伪rTMS治疗,对照组2则给予维持原治疗剂量利培酮治疗,持续2周时间。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后进行大体评定量表(GAS)、听幻觉量表(AHRS)和副反应量表(TESS)的评定,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1幻听评分高于对照组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幻听评分低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治疗2周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大体评定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2和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患者,对照组1有2例患者,对照组2有3例患者出现头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797,P〉0.05)。结论1Hz低频rTMS用于精神分裂症双背侧前额叶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症状,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多动症多动冲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等多种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三家大型综合性医院67例ADHD儿童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32例,接受感觉统合训练,历时5个月,每周3次,每次60~90min,每2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35例,不接受训练,常态生活。使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对ADND儿童治疗效果加以评定。结果 1观察组训练前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冲动、多动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身问题与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训练前后PSQ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训练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冲动、多动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身问题与焦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不仅能够减轻其多动、冲动等核心症状,还能够改善ADHD儿童的品行问题和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红  童光磊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学》2013,34(8):1070-10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中枢协调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中枢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而观察组患儿在感觉统合训练基础上结合运动训练,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儿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和Gesell量表测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智能发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相应各组,且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90.7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能够改善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智能发育,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3、6个月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测定。结果2组患者训练前HAMA及HAMD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3、6个月后HAMA和HAMD总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3、6个月后HAMA和HAMD总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A和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训练前sF-36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3、6个月后躯体疼痛(BP)、活力(VT)、情感角色(RE)、心理卫生(MH)和总的健康状况(GH)得分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3、6个月后社会功能(SF)、躯体功能(PF)和躯体角色(RP)得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6个月后BP、sF和RE得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6个月后PF、RP、GH、VT和MH得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P、GH、VT、SF、RE和MH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地改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患儿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试验组20例,给予核心力量训练进行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给予3个月的训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脑瘫儿童的躯十及骨盘控制能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促进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的能力的发育,促进患儿康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刺激胸腰段脊髓神经根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联合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治疗2个月后调整治疗组18例患儿治疗参数。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CF-CY)坐姿保持能力(d4153)评分评定两组患儿运动功能。结果 处理方法与时间对GMFM卧位和翻身(A区)评分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3.999,P交互=0.020);时间对GMFM A区、坐位(B区)和ICF-CY(d4153)评分的影响,主效应均显著(F时间=29.304、6.328、9.257,P时间<0.05);处理方法对GMFM A区、B区和ICF-CY(d4153)评分的影响,主效应均显著(F组间=5.158、17.639、10.670,P组间<0.05)。其中,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GMFM A区、B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CF-CY(d4153)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调整治疗参数的18例患儿治疗3个月后GMFM A区、B区评分均高于治疗2个月后(t配对=10.168、6.230,P<0.001);治疗3个月后ICF-CY(d4153)评分与治疗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配对=1.458,P=0.163)。结论 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可以增强其核心肌群稳定性,提升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且前2个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方法   将3~12岁屈光性弱视患者63例(87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对照组予传统精细目力训练,训练时间均为30min/d,共随访6 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6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Titmus近立体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Worth四点灯,对比2种训练方法在改善儿童弱视患者单眼视力及双眼视功能方面的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治疗效果的因素。  结果   (1)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6月后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提高值更大(P < 0.001)。对轻、中度儿童弱视、3~6岁及7~12岁儿童弱视、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性儿童弱视患者,观察组BCVA提高值均较对照组大(P < 0.05);(2)观察组Titmus近立体视及眼间抑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5)。(3)观察组治疗后pVEP P100波振幅(15′频率)较治疗前提高(P < 0.001)。(4)影响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治疗效果的因素:BCVA提高值与治疗前的LogMAR视力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Titmus近立体视治愈率与治疗前的Titmus近立体视呈正相关,与双眼屈光参差量呈负相关。  结论   (1)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在提高弱视儿童单眼视力及改善双眼视功能方面疗效均优于传统精细目力训练。(2)影响多媒体视功能综合训练治疗效果的因素:BCVA提高值与患者治疗前的视力、年龄具有相关性;Titmus近立体视治愈率与患者治疗前的Titmus近立体视、双眼屈光参差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覃章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9,(4):271-273
目的探讨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以神经发育技术为基础的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力训练。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分的五区水平相当,治疗后2个月,所有患儿五区的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A区、B区评分水平基本相当(P〉0.05),C区(P〈0.05)、D区(P〈0.01)和E区(P〈0.01)试验组均要高于对照组。至治疗6个月时,康复水平进一步提高。组间比较仍以C区、D区和E区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肌力训练能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尤其对患儿的爬、跪、站、走、跑和跳能力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