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400)与干预组(n=600)。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产房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临床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24 h出血量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产房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且对出血控制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杰 《中原医刊》2007,34(20):43-44
目的 分析产后不良情绪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寻找正确的护理方法 ,减少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自拟不良情绪问题的问卷对1800例孕妇进行调查,发现1054例存在不良情绪,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分别观察并记录产后2 h内阴道流血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为58.6%,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心理干预组为1.7%,非心理干预组为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2,P〈0.01。结论 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将2010年1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和产后出血等.结果 干预组产妇SDS、SAS水平较对照组低,产生焦虑、抑郁心理的比例均明显减少(P<0.05),并且干预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的同时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对顺利分娩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汪士辉 《中外医疗》2014,(18):140-141
目的研究观察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10月与实施产房风险管理后2013年8—10月该院收治的共521例产妇,分别设为对照组261例与观察组260例。比较两组分娩时间、难产率并且调查孕产妇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娩时间和难产率均较对照组低满意率高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临床产后出血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普通护理,研究组增加心理护理,用SDS、HAMD量表于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末评定效果,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SDS、HAMD评分,护理前两组无显著差异,1周末两组均明显下降(P均<0.01),而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产后出血产妇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期间住院的产后出血患者中筛选11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产后出血时间<2 h产妇共95例,占86.36%(95/110),另15例产妇出血时间为2 h~24 h,占13.64%(15/110).子宫收缩乏力86例、占78.18%(86/110),软产道损伤15例、占13.64%(15/110),凝血功能较差9例、占8.18%(9/110).产房助产士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产后出血主要发生于产后2 h内,其与产检次数和产次密切相关.为此需要产房助产士予以高度重视,采取过硬的技术,精心护理,早期发现、细心观察、及时诊治,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发生,降低产妇的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产妇精神状态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实施心理护理,减少并并症。方法:对120例健康产妇以汉密斯焦虑量表(HAS)和抑郁量表(HDS)评定精神状态。按HAS和HDS评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按产后出血不同分为产后出血组及无产后出血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后出血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亦明显高于无产后出血组(P<0.05)。结论:焦虑与抑郁状态是增加产后出血量最重要的因素,实施心理护理,能提高产妇对心理应激的应付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8.
严彩莲 《当代医学》2012,18(24):132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正常分娩初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临床分娩常规护理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产后产妇的心理状况及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和24h出血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明显缩短、出血率及2h出血量较少,产后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减少产后出血率和产后出血量,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和产后心理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阳东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同时比较产后24 h两组出血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24 h平均出血量为(211.24±20.22)ml,低于对照组产妇的(312.65±25.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吴胡英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69-169,171
目的探讨产妇心理状况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20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心理状况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均有较大影响(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分娩前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产前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产妇负面情绪,减少剖宫产及产后出血例数,对保障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5年产房发生的36例护理缺陷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加强产房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实施风险管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达标率100%;患者满意度由2005年12月的89.3%上升至2007年12月的98.4%;难产率下降;分娩人数稳步增长。结论:产房风险管理能提高助产士风险意识,自觉地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使产房工作质量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临产妇共14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各项评分情况、各产程时间及分娩前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等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为(1.47±1.04)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7±0.5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52±0.36)、(5.23±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为(8.86±1.02)h,显著少于对照组[(13.87±1.6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后SDS、SAS、HAMD分别为(41.28±1.37)、(40.06±2.24)、(4.35±0.0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61±1.87)、(51.75±5.49)、(8.65±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降低分娩中危险情况的发生率,保障分娩顺利进行,提升分娩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平  邓媚  彭燕霞 《西部医学》2014,(5):623-625
目的 探讨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旨在为采取针对性地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我院产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阴道分娩的9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初产妇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影响因素.结果 产后出血率为6.11%.多胎妊娠(β=0.66,P=0.000)、胎儿体重≥4 000g(β=0.23,P=0.026)、第三产程≥10min(β=1.44,P=0.000)、前置胎盘(β=0.85,P=0.000)、胎盘粘连或植入(β=0.98,P=0.010)、胎盘早剥(β=1.03,P=0.007)、贫血(β=0.38,P=0.002)、妊娠高血压疾病(β=1.20,P=0.000)是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阴道分娩产后出血(PPH)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排除产科严重并发症、孕母凝血功能异常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足月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249例非上海户籍产妇的住院病史资料,取最近时间足月阴道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的249例非上海户籍产妇为对照组,进行成组对照研究。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妊娠期贫血(OR=3.147)、经产妇(OR=2.417)、肥胖(OR=1.171)、巨大儿(OR=4.663)、产检次数〈4次(OR=4.027)、产钳助产(OR=7.985)、第二产程延长(OR=7.596)、第三产程延长(OR=4.672)、经产妇既往PPH史(OR=6.752)、缩宫素引产(OR=3.683)因素与流动人口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关。结论充分认识动人口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各种原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使产后出血率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和泌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泌乳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泌乳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降低产妇心理压力,可减少产妇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的泌乳,促进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产后出血和降低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1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娩方式和产妇年龄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大于阴道分娩出血量(P〈0.05),产妇年龄与产后出血相关(r=0.365,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和选择适宜时机的剖宫产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量,选择最佳生育年龄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97-99+104
目的考察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对女性产后出血的风险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产检并分娩的320例产后出血孕妇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正常分娩的健康孕妇2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rate,HR)及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并采用Ordinal逻辑回归分析各参数对产后出血的风险预警。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BMI及新生儿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后24 h相比,研究组产后24 h患者的DBP、SBP及Hb均显著降低,而HR和SI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产前相比,产后24 h患者的SBP、HR及SI显著降低(P0.05);与研究组产前相比,产后24 h患者的DBP、SBP、HR及Hb均显著降低,而SI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dinal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休克指数和舒张压对产后出血具有预警作用(P0.05)。结论休克指数和舒张压可作为评估女性产后出血的风险预测指标,临床应密切监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特征,为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6 059人临床资料,其中产后出血共223例,采用多因素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3.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多胎妊娠、子宫瘢痕、胎盘因素、巨大儿、产次是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高龄、孕次与产后出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多胎妊娠、子宫瘢痕、内科疾病、胎盘因素亦是产后出血量≥1 500 mL的高危因素.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剖宫产率,规范治疗,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檀江燕  李玉红 《安徽医学》2018,39(5):609-61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阴道分娩的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3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产妇入院时及干预后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评价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及应对方式情况;孕妇分娩后测定其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 干预组分娩知识评分(19.02±0.33)分,分娩态度(43.02±1.74)分,应对方式(27.93±1.41)分,分别较对照组的分娩知识(15.12±1.24)分、分娩态度(36.72±3.45)分、应对方式(19.08±2.7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54.83±12.51)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212.22±17.61)mL,均少于对照组[(387.42±36.76)mL、(463.55±29.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23.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干预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2.33%较对照组的15.3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减少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实施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转变管理理念,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改进护理工作方式,增加人力投入;加强急救应激能力;识别和评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早作出预见性处理;加大产科急救管理,建立急救预案。进行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采用U检验。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减少,护理记录质量及产妇满意度提高,与实施风险管理前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产后出血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